您的位置:首页 > 家园共育 > 幼儿园教师家访总结 > 

家访随笔:真诚沟通,让彼此相互信任

栏目:幼儿园教师家访总结
时间:2014-07-21 08:24:28
文章:青芒 分享

《家访随笔:真诚沟通,让彼此相互信任》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家访总结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9月,我们迎来了一批可爱又稚嫩的孩子们,可爱的小不点们各个不一样,有的一直哭闹叫妈妈,有的调皮的跑来跑去,有的很倔强,有的很内向……而再来看看年轻的家长们,有的和孩子一起掉眼泪,有的躲在窗户外观望,有的很害怕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有的一直请求老师的“关照”……面对内心恐惧的孩子,我们可以用好玩的游戏和浓浓的爱心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面对焦虑的家长们,家访则是最好的沟通方式。于是,我们决定针对不同的孩子上门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们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同时也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取得家长的信任。在走访的几个家庭中,有一个家庭让我印象非常的深刻。

晨晨是我班最小的一个孩子,第一天入园时,爸爸抱着晨晨来园,走的时候孩子怎么也不肯放开爸爸的手,这时爸爸的眼睛也湿润了,而接下来的几天里,宝宝也总是哭闹,但注意力很快就被动画片吸引住了,过了一个星期,晨晨不再哭了,而且会一个人走到教室里了。晨晨宝贝虽然年龄很小,但是吐字非常清楚,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是她的优点,但是没有集体的意识,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喜欢一个人独坐,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进餐习惯也不是很好。

来到晨晨的家里,妈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与妈妈交谈后,发现妈妈很年轻,工作也是比较自由的,带孩子的时间比较多,比较重视对孩子的培养,从小和孩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给孩子买了一些绘本进行阅读,因此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比较强的,吐字也非常清楚。然而由于家里的老人比较宠爱,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会有老人出来帮忙,比如在进餐的时候,父母在家会吃一点,但是老人在家的时候经常是追着喂饭的,父母与老人之间的教养方式和意见都不一样,导致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在说到入园的问题的时候,家长也表示出了担心,因为孩子的年龄比较小,不放心孩子独自在幼儿园,尤其是听孩子说在幼儿园被别人“欺负”了,更是很心疼,表现出了焦虑,担忧。

在了解了晨晨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家长的心态之后,我们首先肯定了家长在语言方面对孩子的培养,并对家长的担忧表示了理解,同时,我们也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给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我们向家长介绍了我们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和小班孩子的发展重点、一日作息的安排等,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活动,请家长放心。其次,针对孩子入园焦虑的问题,向家长提出建议,家长首先要信任老师,然后才能传达给孩子一种安全感,告诉孩子幼儿园里老师和妈妈一样喜欢宝宝,放学后多问孩子一些开心的事情,使孩子感受到来幼儿园的快乐。然后,针对孩子说“被欺负”的现象,向家长说明情况,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表达能力差,常常用抓捏、触摸来表示友好,请求家长的理解并希望家长正面引导孩子。最后,建议家长和祖辈做好沟通,保持一致的教育方式,逐渐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家长对老师的建议表示非常的配合,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表示了肯定,让我们觉得非常的开心。

在接下来的几家家访中,让我感受到,我们的家长知识水平都比较高,很重视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由于对孩子的高度重视,对幼儿园工作的不了解,有的时候会导致对我们的工作的不信任、不理解。而我们的责任就是服务于每一位家长,我们应该让每一位家长知道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受教育情况,同时我们还肩负着指导家长家庭教育的责任,这样才能促进家园更好的合作。真诚的与家长沟通,让我们彼此的心靠的更近,互相信任,密切的合作,为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共同努力!
相关内容
  • 真诚交流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真诚交流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前两天起,响应有关文件精神,我和顾佳佳、诸立两位老师开始了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说实话,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想:我是六年级的老师,要我到一年级的新生家中家访,不认识孩子,不认识家长,说什么好呢?另外,一年级已经开过家长会,而且我们也一直在使用家校路路通、QQ群、电话等联系方式,彼此之间的联系已经够多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吗?我为没有什么聊而担心着。 可是,随着家访的深入,我越来越觉得我们和家长之间话题很多,我们的到来让家长很感谢,也许,我们真的给家长带来了一点帮助。另外,家访也给了我一点思考和感触。 进入小

  • 家访小结怎么写(中班)
    家访小结怎么写(中班)

    为期两天的家访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因为我们是新班级,所以在家访工作上我们特别细心、仔细。我们两位教师在家访之前先经过电话与家长进行简短沟通,奉告孩子地点的班级并且约好家访的时间,核对家庭住址以及联系方式。我们班一共33位小朋友,其间一户家庭还在老家没有家访到,还有两户电话打不通,还有一户经过电访进行了沟通。首先我们向家长问询孩子曾经的学习状况以及自理才能,还向家长了解了孩子的身体状况和饮食状况,经过开始的了解我们发现这个班的孩子大多数都是从星星乐幼儿园过来的,其间2个孩子从蔚斗分园转过来,还有一个孩子是从宁

  • 家访心得——谈家访中的教学相长
    家访心得——谈家访中的教学相长

    家访,让我们走进了不同学生的家里,了解了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越加让我觉得不同的家庭氛围造就不同的孩子。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觉得孩子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态度和家长对待老师、对待学习的态度息息相关。 我们走进孩子的家庭,除了反馈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还要做的便是及时地向家长输入有效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够走得更高、更远。例如,在走进张同学家中时,在与张妈妈的沟通中,我发现孩子的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缺乏主角的作用,于是提出了父亲应该介入到家庭教育中,发挥父亲在家中的威信,只有

  • 真诚沟通,真情永存
    真诚沟通,真情永存

    昨天升旗时班上的任昊天不遵守纪律,一直在笑,乱动。现在的孩子不能打,不能骂,作为老师也只能罚抄概念,多做两道题罢了。今天早上忙了一早上,下午,到校第一件事就是看班上的混世魔王任昊天昨天罚写的概念兑现了没有。我一看,根本没按要求去写。顿时火冒三丈,先把昊天劈头盖脸的批评一顿,然后给他妈打电话,让她到校询问此事。因为昨天早上我第一时间给他妈打电话说了此事。 不一会儿,昊天妈妈就急匆匆的过来了。经过了解,我

  • 彼此感觉陌生了的说说56条
    彼此感觉陌生了的说说56条

    1、当思念一个人的时候,突然就从坚强的巨人变成了懦弱的小孩。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爱,不是恨,而是熟悉的人,渐渐变得陌生。2、爱情就是习惯了另一个人的习惯。3、一路走一路散联系慢慢变少了关系慢慢变淡了感觉不好受。4

  • 真诚朋友情谊的句子51条
    真诚朋友情谊的句子51条

    1、人生就像是一次浪漫的旅游,每一站都会和不同的人擦肩,有的渐行渐远、有的从此结缘,我珍惜每一个有“缘”能结识的好友,忙碌的时候、也没能忘记你曾带给我的每一份情谊,祝朋友:事事如意!开心快乐!2、忘掉一切不愉快,我俩永远

  • 随笔:粗心的我可爱的孩子
    随笔:粗心的我可爱的孩子

    我想把上次和幼儿家长们一起收集的种子做一次手工美丽的种子贴画。但是,我在思索着是在卡纸上做还是在白纸上做呢?白纸的硬度太差可是无疑是什么颜色的种子都可以在上面操作,卡纸的硬度好可是无疑是颜色让我着实犯难。正非常头疼时,有个孩子说:老师盒子里没有笑脸花啦。我说:还有许多新的啦,我来拿给你贴啊!当我拆开新笑脸花的塑料袋时,我一下子主意来啦!大家都知道,笑脸花里面有些硬纸板是白色的而且大小非常适合。这就是废物变宝了啊!心情无比的愉快,不一会就又眉头紧锁喽,从哪里弄到半百呢?不是小数啊!我开始满幼儿园里找,可是情

  • 沟通,从心开始——教师与家长沟通方面的几点做法
    沟通,从心开始——教师与家长沟通方面的几点做法

    江苏太仓科教新城南郊小学 曹永芳,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角,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角,因此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像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很优秀一样,每个做家长的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色,那教师与家长怎样才能做到双管齐下,共同培养出优秀的栋梁之才?下面我就谈谈在与家长沟通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尊重是教师与家长和谐沟通的前提。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中,教师虽然起主导作用,但家长与教师在人格上是完全平

  • 真诚又需要帮助的孩子
    真诚又需要帮助的孩子

    班上有个小男生,本不认识他,有一次下班的时候,他在大门口还没走,见了我,大老远跑过来叫了我一句老师,我问了他的名字,又问了他家里谁来接他,给他家长打了电话,不过没有打通,交代他在校门口好好呆着不要乱跑。他答应着便欢喜地走回到等候区。 后来在课堂多看了他几回,便记住他了,慢慢也了解到他是一个学习不主动的孩子,听课也不认真,是班上一个调皮、不爱学习的孩子,坐在讲台的侧面。那时,我对班上的孩子都不熟悉,还没

  • 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成长——读《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有感
    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成长——读《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有感

    有些时候孩子也能够通过顿悟来发现新的概念,出现顺应,但那种发现常常需要老师进一步的引导才能达到。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把区角活动定位为鼓励同化的学习过程。 区角活动的目标设置的范围要比较广,允许有不同的发展需要的儿童找到鸽子适合的发展区间。 区角活动的重点要放在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活动的结果上。 区角活动的操作应灵活多样,给儿童以创作和实验的机会。 区角活动应该为儿童创设有利于同伴合作的情境。 从吴老师的这封信中我了解到 每个孩子的能力不同,在不同发展领域中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等。我们要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