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园共育 >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 

期末考试都不让学生把试卷带回家,带回来家长帮孩子分析下错误不好吗?

栏目: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18-02-03 12:59:51

《期末考试都不让学生把试卷带回家,带回来家长帮孩子分析下错误不好吗?》可能是您在寻找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这个问题嘛,就涉及到现代改卷技术的特点了。除机读卡外,判卷过程一般采用扫描阅卷和纸质阅卷。由于电脑技术的普及,期末考试纸质阅卷方式已基本淘汰,大多数地方采取的都是扫描阅卷。与扫描阅卷伴随的是纸质试卷不再返回学校,扫描完毕后作为资料存档于教研室等相关部门。这样,很多学生家长、老师都发现,孩子的期末考试卷不再发下来了。

不是不能返回试卷,而是不敢。

不管采取的什么阅卷方式,说白了都是把各个学校的老师召集起来,在规定的时间内人工改卷的过程(机读卡除外)。区别仅仅在于,扫描阅卷是在电脑上勾画,实体改卷是在实体卷子上勾画或扣分而已。

考卷扫描后,试卷照片代替原卷成为了评分对象,原本的那张纸卷子上不会有半个阅卷记号。

1、前因:家长改卷、维权。

最开始,改卷完毕后,原卷是要返回给学生的。学生把卷子领回家,家长发现卷子上一个改卷痕迹都没有,为了分析错误,一般会把卷子重新改一遍。理科类还好说,答案基本统一。文科类的主观题呢?家长水平参差不齐,又没有标准化答案,全凭自己理解或靠网上的答案判卷,改出来的分数基本都与成绩不一样,有的可能相差十几二十分……

2、后果:查卷工作量大、复杂

两次分数的差异令部分人觉得遭遇了黑幕,纷纷要求查卷。不可否认,毕竟是人工改卷,有的确实是改错了,家长们心生怨怼情有可原。但大多数评分差异是因为涉及到了考纲要求、课标要求,没有一两小时说不明白原因,而且就算解答了一样有人不买账……工作人员很无奈:卷子不是他改的,题不是他出的,查卷人数众多,还各个年级都有,这个工作量简直了。更何况除高考外,一般查卷工作人员都是由其他办公室人员临时承担的,你指望他们能有多专业?但家长们管不了那么多,只要有0.5的差异,必然有人据理力争……这个后果,大家可以自行补充。

话说回来,对于主观题,同科教师之间的答案在最初都未必能统一,更别说这么多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了。

想要拿到纸质卷子几乎不可能了,但查阅试卷还是能够做到的。扫描阅卷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能够网上查卷,可以咨询一下班主任能否查阅电子试卷。通过网上查卷,既能看到试卷评分痕迹,也能看到一些专业分析数据。
看得出来,这位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注入了很大的期望。我也非常理解这位家长的心情。

作为一线物理老师,我们这里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在期中以及期末考试完之后进行统一讲评,然后开家长会,教师们会把每个学生的所有试卷全部放在学生课桌上,并让家长们在家长会上就能见到自己孩子所有各科的试卷,然后让家长或者学生直接带回家。但是,偶尔也会有特殊情况发生,我可以说一下我们这边中小学偶尔做不到让学生把试卷带回家真正原因。

有以下几种原因:

1.最大的一个原因是怕学生把原试卷特别是答题纸拿回家后,等到开学就收不上来了,之所以要收上来,是因为这些试卷要留着,等着上级在下学期的检查。因为这是上级检查的教学常规之一。如果少了几份甚至更多,就不可以的。

2.其次,是因为期末试卷一般都是在最后一天才有机会发下去,而那一天是教师、学生事情最多的一天,教师们要开会布置寒假任务,各科老师要给学生布置寒假作业,还有寒假各种注意事项,教师要把试卷进行质量分析,如果有时间还要把试卷进行讲评,并让学生形成百分卷。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时间紧张,很多老师没有时间讲评试卷,所以就把试卷留存了,以待寒假结束后有机会再给学生讲评归纳总结。

3.有一部分学校是电脑阅卷,由于时间紧张,或者其他天气原因,比如今年寒假下大雪,学生无法及时到校,导致试卷无法下发。

4.各科老师的打算不同,有的老师想留存这些试卷进行质量分析。有的老师当天没有课,没有机会下发试卷。

当然各地情况不同,还会有其他原因。我们这里今年连续大雪,最后批改完试卷后,学生无法到校,导致试卷不能下发。往年此时都是要给学生讲评并进行归纳总结的。但是答题纸一般要收回,以防后期上级检查收不够数量。

请其他地区的老师们各抒己见吧。

因为期末考试考完后的后续工作还有很多。

作为十几年的教育从业者,拿我们学校来说,一般每学期组织四次考试,两次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月考和期中的考试结束后一般会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期末试卷一般不发放给学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期末考试上级要求的抽考或者统考。期末考试作为一学期最重要的考试,一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比较重视,经常会组织抽考或者统考,遇到这种情况,试卷直接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请人进行评阅,结束后一般由上级教育部门存放,学校也见不到试卷,所以不能发放。

二是学校自己组织的期末考试,考完后的后续工作还有很多。一般情况下学校要让老师写出试卷分析等情况,学校也会抽查试卷,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和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这些工作完成后,试卷一般由学校存放,便于总结出题方向和经验,在下年度的期末的复习中做出指导性意见。

三是时间和发放形式的考虑。月考和期中考试结束后,学生在校继续学习,分发试卷有利于分析和总结。期末考试结束后,学生离校,就没有了统一分析和总结这个必要。另外从发放形式上也不方便。随着微信、短信和其他教育信息平台的发展,很多学校也从纸质成绩通知书改为电子化。让学生专程到学校领期末试卷,处于安全等多种考虑,我想没有学校愿意这样做。

无意红尘柳 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中心小学英语教师为什么期末考试后,试卷都不让带回家呢?

教师表示很无奈:1.不让公布成绩,不让排名。否则就是不尊重学生的隐私,戕害学生幼小的心灵,孩子如果把试卷带回家,那么发生一切悲剧,都会归结于倒霉的老师发了张惹人厌的试卷。比如说孩子因此而被家暴,也比如说孩子在家暴中出现其他不可预知的伤害。追根溯源,一定是试卷惹的祸。2.教师需要进行登统和卷面分析。每次考完试,教师都会拿着所有孩子的试卷,进行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的登统,就某一题的失分,计算出全班甚至是全年级的失分率。典型错误拍照、解释、说明,并详述改进措施。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3.上级要求上交,方便进行抽查和存档。4.寒假让孩子们过一个好年。

综上所述,不知道能不能解释孩子们不发试卷这一现象。
满足下大家的好奇心

时至今日,大型考试阅卷方式发生了变化,像期末考试。一般都是区域内统考。网上阅卷早已取代人工纸质批卷。现在期末试卷带回家没有意义,因为试卷没有批改痕迹。

科技飞速发展,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凡是有利就有弊,固然,期末考试老师批卷和分析效率高,减少人为不公平因素。但试卷少了批卷痕迹,很多时候,老师和学生做试卷分析,有许多试题学生不了解自己到底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我刚参加工作那个时候,期末考试都是区域内学校统测统判,批卷过程中,每张试卷问题都反应在学生纸质卷面上,并且有清晰、醒目批改痕迹。考试结束后,试卷分析时,学生存在的问题,知识环节的欠缺,一目了然。试卷都发给学生,统一装订一起,总复习时作为珍贵的学习参考。

当下,信息化时代,我们不能因为其弊端而予以否定。但期末考试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次大检阅,学校和老师重视不言而喻。学生和家长也是尤为重视,考试结束后,试卷应该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和父母更好的了解孩子学习状况。

我觉得无论怎么解释都没意义,其实就是一个原因:被某些家长逼的!!

如今的绝大多数改革都很当初一部分家长们的“努力”密不可分。

有的人认为公布成绩、公布排名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然后专家们推波助澜,于是不排名了,然后有的更绝,干脆不公布成绩了,直接告诉你是ABCD或者优良及格之类的……

有人认为在学校学的太辛苦,应该让孩子们早点放学减负,于是…………算了不提了。

有人认为作业太多,孩子太辛苦,专家又出来力挺了,于是很多学校真的就补给你布置了……

现在又人有说放学太早!孩子们出了学校就进托管或者辅导班,而且增加了父母接送辅导……呼吁晚点放学。

现在又有人认为不布置作业比布置作业更辛苦,因为家长怕孩子掌握不好所以会给孩子布置更多或者干脆上补习班。

现在又有人说不公布成绩不发卷子不排名不知道自己孩子的水平不知道该往那里努力、改进……

咳咳!

主要有几点,一:有时是统一改卷的,老师也拿不到试卷,就算是老师自己改,也有可能要上交试卷。二:第一点不成立的时候,也不发,是因为给学生带回去,那家长就会看老师会不会算错改错,为什么要这样改?这样为什么是不对的?这题不应该扣这么多分,作文应该分更高点,等等,多乱啊。所以干脆不发。
期末试卷学生一般不会带回家。就像前面说的,寒暑假之前的一天,学生领取通知书的时间很有限,很多学校还要召开家长会,打扫教室卫生等等。教师在前几天已经对试卷和成绩做了细致深刻的分析总结,这都会在假期前反馈给家长学生。再者,很多地区期末考试都是上级教育部门举行的抽考,卷子是上级统一阅的,统一登分,参考学校只有成绩数据,这就无法知道试卷具体情况了。
推荐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我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我的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我的孩子坐不住怎么办?我的孩子任性怎么办?对于家长提出的这些问题,我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莫尼卡教授合作研究幼儿的自我延迟满足问题,做了以下的实验: 研究者向小朋友出示两种玩具:一辆大的救火车、一辆小的卡车,问小朋友:你喜欢哪一辆?小朋友用手指大的救火车,表示喜欢它。研究者进而告诉小朋友,老师要到屋子里面去工作,如果你要玩儿那辆大的救火车,就要等老师做完事回来后才能玩儿,如果你等不了,就按铃,老师听到铃声就回来,可是你就不能玩儿那辆大的救火车了,只能玩儿那辆小的

    07-21
  • 家庭教育:爸爸第一次打儿子
    家庭教育:爸爸第一次打儿子

    我的宝宝特爱哭,小时候不这样,越大就越爱哭,这是我很头痛的事情,经过说服教育他当时听了,说不哭了,可是下一次照哭不误,我于是就让他爸打他一次看看有没有效果。因为我经常说他他不听,他爸不太说他,也从不打他。以前他脾气很暴,性子也急,我是看着即心痛又着急。我也经常和他说许多道理就是不听,还经常用哭来得到我的同情。他稍不和心意就又踢又打,还想张嘴咬人,我认为这样下去 孩子 会无药可救,我舍不得打,就让他爸打了一次,虽然很心疼,但是希望他记住,因为他爸从不打他。我在他哭后思想上教育他,他好像明白了。从那以后孩子性

    07-21
  • 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1、在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 63%的幼儿能坚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67%的幼儿能保证每天刷牙一次,26%的幼儿能做到早晚刷牙两次。结果显示:在幼儿卫生习惯较好的家庭中,家长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占98.5%,只1.5%的家长表示会在幼儿不注意的情况下偶尔偷次“懒”;而卫生习惯较差的幼儿,其家长在生活卫生方面的表现成了幼儿养成不良习惯的活教材。另外,家长在医疗卫生部门工作的幼儿,都有很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以上结果充分说明了,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随心所欲的教育,结果只能使幼儿向相

    07-21
  • 女儿学骑车
    女儿学骑车

    女儿非常好强,虽然只有六岁,可什么事都想亲自尝试。一天,我带她到外婆家去玩,在外婆楼下她看到一位和她差不多年龄的男孩子,骑着两个轮子的自行车飞快地从身边过去,她非常羡慕。于是吵着要我把她的小自行车后轮两侧的两个小轮也拆掉。我考虑到女儿还小,所以一直拖到五一长假才准许了她。 那天,我带着女儿来到家门外的一大片水泥场地上,准备让她通通快快地练习骑两个轮子的小自行车。平时骑惯了四轮车的女儿,骑上了两个轮的车子,一开始还适应不过来呢。看着女儿骑车摇摇晃晃的样子,我心理总是悬着,不断作势要去帮她一把,可女儿自己却骑

    07-21
  • 一元钱引发的家庭教育
    一元钱引发的家庭教育

    这段时间全国上下都在举国哀悼汶川大地震,全国人民都积极的进行一定的捐款,来救济危难中的四川人民.每个人的心情其实都是挺沉重的,我们学校也进行了积极的捐款.起初,我们班级正在捐款,而其中一名学生在我面前拿出来一块钱,很开心的捐了,虽说就算捐了一元钱也是捐钱,但是作为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的他故意只交了一元钱为了来气我,我觉得真的挺可悲的,我们为了受灾难的同胞难过而他却忘却了捐款的意义,把他作为一种报复的工具,而且说了令人可笑的理由----说做为班主任的我看他不顺眼,在这一年的班主任中,我对他的关爱,统统抛至脑后.

    07-21
  • 别让我们的双手紧握住那成长的机会
    别让我们的双手紧握住那成长的机会

    听到过这样一则小故事,讲的是一对母女在公园,母亲在教女儿学走路,因为女儿还很小,初初学步的她走不稳每一步,甚至每一次艰难的迈出一步都会跌到,但是妈妈并没有紧张的上前去扶起,而是 每一次当宝宝跌倒时她都会用期望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说:宝宝起来啊!妈妈就在这,来啊!宝宝真棒,宝宝比刚才多走了一步!来,宝宝,再走一步,再走一步你就能到妈妈的怀里了!就这样,宝宝虽然屡屡跌倒,却又屡屡爬起。在一边有个老爷爷有些不忍心这么小的孩子总是跌倒,于是说:唉~孩子还小,慢慢来!而宝宝的妈妈却始终没有改变她的做法。 故事到这里就

    07-21
  • 怎样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1、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有生活经历才有记忆,有的孩子年龄很小,却因为“见多识广”,能记住和讲述很多见闻。父母从小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给孩子玩各种颜色、有声的、能活动的玩具,听音乐,多与孩子讲话,给孩子念儿歌、诗歌,讲故事,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商店,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等等,这些都会在他们的耳闻目染中留下深刻印象,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记忆力。这些印象在遇到新的事物时会引起联想,更容易记住新的东西。 2、给孩子布置识记任务。为了培养孩子的有意识记能力,对2-3岁的孩子就可以布置有意识记的任务,最简单的可

    07-21
  • 唠叨也会伤孩子
    唠叨也会伤孩子

    经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一件事讲好几遍也听不进去;讲多了,孩子又嫌自己烦。其实,爱唠叨的父母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每个父母都对孩子寄予厚望,为了达到设定的目标,会不时的在孩子耳边叮嘱、提醒。但这种做法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还容易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些父母眼睛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只讲缺点,不提进步。其实,绝大多数孩子已能分辨是非善恶,只是缺少改正缺点的自觉和毅力。如果父母总是喋喋不休地数落孩子的缺点,反反复复地教训孩子,他们会将此视为不信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如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