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园共育 >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 

对不爱学习的孩子督促是需要的,但尽量形成习惯

栏目: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18-07-30 05:43:14

《对不爱学习的孩子督促是需要的,但尽量形成习惯》可能是您在寻找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孩子懒惰,没有恒心,这个问题貌似就像在说我一样,虽然我不再是很多人眼中的孩子,但是貌似我是我父母眼中的孩子,所以我想我可以用代入的办法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我其实有病,病的比较严重,都属于晚期了,虽然医院一直不给我下病危通知,但是我知道那是因为怕我承受不住,上次我的主治医生还跟我讲,你这病我们治不了,只能看看有没有什么奇迹发生了,唉,人生啊…噢,忘了告诉大家,我得的病很多人估计都有,我的属于比较严重,临床上叫做全天性肌无力外加看见床就想睡外加起床困难病症,俗称懒癌。(谁在打我我跟谁急)

不过懒惰还真是一种病,好多人都出了治疗方案了(市面上的书多的数不胜数),所以我也就买了几本,什么28天健康生活,什么,治愈你的懒惰,什么活力人生,从生理心理分析了懒惰,只不过对于治疗我的病没太多用处。

所以我就自创了一套办法,治疗懒惰最好的办法是形成习惯,有人说,人体能在两个星期内形成一个新的习惯,能在一个月内巩固习惯,保持的好那就一辈子了,所以强制不可避免,对于我来讲,强制两个星期没什么大问题,所以我可以做得到。

下一个问题,起来以后无事可做,很多人可以起床很早,但是起来了做什么事情就直接抓瞎了,这就需要你做好规划,孩子也好,大人也罢,如果起床起早了,或者是无事可做的时候是最容易滋生懒惰癌细胞的,所以我就详细的给自己定制了个计划,俗称抗癌计划。

事情规划是一个大问题,人体不是机器,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休息,需要你认真的做决定,因为你如果在错的时间做了错的事情就会事倍功半,影响效率,同样的,在空闲时间的计划安排上也一定要慎重,不要觉得自己是超人,找一些自己喜欢做而不是机械单调的事情很重要,比如我喜欢唱歌,于是我就早早的起来爬到山上练嗓子,虽然站在依然在鬼哭狼嚎的序列里,不过我相信终有一天我能出专辑。哈哈。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做事情一定要培养兴趣,现在市面上取巧学习的书籍很多很多,买几本看看人家怎么取巧学习的,学习一下人家的办法不是不可以的,而且许多办法对于孩子来讲那是终生收益的。

对于孩子来讲,督促是需要的,但是尽量形成习惯,对于我来讲,现在比较喜欢的一个词叫做慎独,不了解的百度一下。

总之吧,对待孩子的学习和安排,包括大人的都需要计划性,同样的,大人更是以身作则,你的孩子在学习,而你在一旁看电视,要我是你的孩子我也不干,所以家长们树立榜样是必须的,你坚持你的孩子也可以,你放弃就不要老拿孩子说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没听过吗,还有一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可以的,当然家长们可能比较忙,但是要记住,你既然是父母,那就可以做得到。
推荐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我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我的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我的孩子坐不住怎么办?我的孩子任性怎么办?对于家长提出的这些问题,我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莫尼卡教授合作研究幼儿的自我延迟满足问题,做了以下的实验: 研究者向小朋友出示两种玩具:一辆大的救火车、一辆小的卡车,问小朋友:你喜欢哪一辆?小朋友用手指大的救火车,表示喜欢它。研究者进而告诉小朋友,老师要到屋子里面去工作,如果你要玩儿那辆大的救火车,就要等老师做完事回来后才能玩儿,如果你等不了,就按铃,老师听到铃声就回来,可是你就不能玩儿那辆大的救火车了,只能玩儿那辆小的

    07-21
  • 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
    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

    所谓创造教育,简而言之是指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育。具体一点,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发明创造的规律和创造方法,发展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素质、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而言,创造教育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通过创造性组织幼儿教育活动,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的创造素质,为造就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的教育。 近年来,幼儿创造力的理论探索、培养开发成了研究热点。虽然幼儿创造教育研究的对象及内容有所拓宽,但仍然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之一:急功近利,过分炒作,认为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 陶行知先

    07-21
  • 孩子需要从母亲那里得到什么
    孩子需要从母亲那里得到什么

    母亲被认为是担任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角色的一方,母亲与父亲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等同的。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扮演着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的主要角色,这令许多女士感到无所适从。我所读过的书告诉我:孩子们需要的是这样、那样。一位母亲告诉我:这使我感到我永远都做得不够,有时我感到自己像一块洗碗布被挤干了,但我仍然想为我的孩子做一切事。 然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作母亲的必须考虑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我曾与成百上千位母亲及成千上万个孩子作过交谈并参阅了有关育儿方面的研究资料,从中提取了有关什么

    07-21
  • 你最终能给孩子什么?
    你最终能给孩子什么?

    父母的苦,首先来自家庭教育的目标问题,你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从理论上说,孩子有无限的前途,有的父母看着走红的明星、著名的作家、成功的经理等等“社会名流”,眼红心热,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夜成名。 父母有了“超常”的期望,自然就会给自己超常的压力,而这种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就是超常的“投入”,外加超常的要求。进口的奶粉,时髦的衣服,高端的玩具,连绵不断的零花钱……父母们似乎在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实际上这些都是父母的糖衣炮弹,反思一下,在看上去无私无悔的投入背后,父母藏匿了多少不切实际的“愿望”呢?孩子无

    07-21
  • 让孩子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让孩子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有人认为,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眼睛和耳朵,人人就都能感受和理解美了。其实不然。美学史上有一首题为《美盲》的诗,描写一农妇置身于枫林夕照、画眉清音美丽如画的境界中,她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动于衰,如果撇开诗中嘲讽劳动妇女的意思,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不确实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吗?罗丹说得好:“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我们不想我让孩子成为“美盲”,那么仅仅带他们到自然环境中去是很不够的,还要引导、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和注意知识的陶冶。 怎样使孩子有一双审美的眼

    07-21
  • 预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预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发生于孩子急性呼吸道感染或某些传染病后,也可能是奶水等流入耳内所造成。患病早期孩子疼痛剧烈,但耳内并没有脓液流出,仅有高烧、呕吐、腹泻等症状。幼小的孩子不会诉说,只能以哭闹表示,有时能以手挠耳,家长可轻轻牵拉孩子的耳廓,注意他的表情,是否有哭闹怕疼、用手自卫和其他不合作的表现,如有这些现象,应去医院耳科检查。一旦脓液从耳内排出,疼痛即减轻,孩子也就不哭了。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要用足量的抗生素,耳道停止流脓后,还应继续使用几天,巩固治疗效果,以保证彻底治愈,同时还要注意局部清洁。把外耳

    07-21
  • 家庭生活方式对幼儿创造性发展的影响
    家庭生活方式对幼儿创造性发展的影响

    家庭生活方式(家长在一定的社会意识指导下,所呈现的衣食住行、休息、学习、娱乐等方面的状况)对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如何强化其有利因素,化解其不利因素,以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2000年4月,我们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一份为教师问卷,一份为家长问卷;5月进行了预测,后经修改,又于6月在上海随机抽取闸北、南市、浦东、南汇四个区县,每个区县抽取两所全日制幼儿园,每所幼儿园抽取1个班;由带班教师分别为每个幼儿的两份调查问卷写上相同学号,一份发给家长填写,另一份由教师自己填写。

    07-21
  • 爱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爱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孩子爱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家里有个活跃的宝宝,总是好动,即使看动画片时也是手脚不停;一会儿没看住,就上了窗台。这让许多父母感到头疼:宝宝是不是患了“儿童多动症”?北京安定医院的郑毅教授提醒父母注意,儿童多动与多动症是有区别的。 “不动”的多动症常被父母忽略 郑教授说,有的孩子“不动”也是多动症。最新观点认为,多动症的核心问题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是次要的,即使没有身体多动的外在表现,只要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长期而明显,也应注意是否有多动症的可能。这种“不动”的多动症特别具有隐蔽性,往往不被父母们发现。 据郑毅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