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 > 

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幼儿的参与性、环境与幼儿的互动性

栏目: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
时间:2018-09-13 16:05:10

《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幼儿的参与性、环境与幼儿的互动性》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其实对于“环境”的理解,我们也是经历了模糊到慢慢走向清晰的过程。一开始,我们对环境创设的理解也和大家一样只是定位在“环境布置”上,我们也一味追求漂亮、美观,老师一手包办。下来老师累不说,孩子们却不领情,新鲜感一过去,环境就成了空设、装饰品。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幼教改革,我们逐步发现自己在历届上存在偏颇,于是我们就开始关注环境与孩子的互动性,真正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使孩子的学习过程看得见,使环境成为孩子学习、生活的一面镜子。我们通过环境创设理论学习——年级组环境创设探讨——进班调研——最具吸引力班级评选等层层研讨、摸索,逐步了解了什么是环境创设,并在其中积累了点滴经验。
    我先来介绍一下我们幼儿园班级环境的结构,整个班级环境分成主题墙(它反映的是主题活动中孩子的疑惑、提问、收集的材料、探讨的过程、记录及用各种形式表达的想法等);问题墙(孩子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可以和主题有关也可以使其他感兴趣的、想知道的问题);涂鸦墙(孩子们的绘画作品)  展示墙(除绘画作品外的还可以是手工作品、照片、某个技能的展示等)还有挂饰、自然角等。
一般而言,我们都是围绕主题、季节变换或是孩子感兴趣的生成内容来创设适合孩子、能和孩子共鸣的环境。纲要中提到“孩子是环境的主人”、“环境应和孩子对话”所以只有让孩子动手参与班级的环境布置,发挥主人翁意识,才能让环境与孩子对话,使环境成为促进孩子发展的动力和展台。环境创设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结合照片我们一起来交流、探讨:
    一、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幼儿的参与性、环境与幼儿的互动性
    孩子是班级的主人,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主动、充分的参与到班级环境创设中来,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为班级出谋划策。如在《虫虫、虫虫飞》主题的《调皮的光光》中,孩子们根据故事以组为单位创编了《调皮的光光》故事书,孩子们一边看着故事书,一边津津有味地讲着故事,我把他们的故事记录在每一页中,于是孩子们制作的故事书出炉了,成为主题墙的一个热手货。在《虫虫大集合》中,孩子们运用各种途径收集了各种虫子的图片和字卡,特别的是虫虫集合中,既有昆虫,也参杂着其他虫子。这样的安排有其独特的用意,孩子们在认识虫子的同时,可以辨别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为什么?(了解昆虫的特征)墙面上还展示了蚂蚁实验表,孩子们猜测并进行实验验证,在记录纸上留下了实验的印痕。
由于我本身比较喜欢绘画,所以在我的潜移默化和孩子们的不断练习下,我们班孩子的绘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积累了很多绘画作品,所以在这次挂饰的布置中,我们选择了展示孩子的作品。我们将孩子的作品进行了包装、打扮,将它设计成镜框式,得到了孩子的肯定,一进教室,就可以欣赏到孩子的作品,有些家长看得都流连忘返了。在这次环境布置中,充分利用了孩子的智慧和巧手,他们为边框线打洞装饰,运用平时学的剪纸活动为绘画进行装饰(如小树叶、双面人等);折纸活动布置了昆虫王国,里面都是小朋友折的蝴蝶、蜻蜓、瓢虫、知了、小花……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手工,还装饰了我们的班级。在这次活动中,基本上我们班的每一个小朋友都参与了环境布置,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智慧和主人翁意识,正因为他们的亲历亲为,所以他们面对环境有说不完的话。孩子的疑惑、探索、他们的想法,还有他们的豁然开朗这一些有意义的过程都记录了下来展示在环境中,使孩子们的学习过程看得见、摸得到了。
二、材料的展示要体现主体性和美观性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挂饰又高又小,孩子们费力的仰头看墙面上的展示材料。试问环境创设为了谁?为了孩子。那材料展示的对象又是谁?还是孩子当然还有我们的家长,所以我们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视觉角度上去展示材料、悬挂物品,同时还要考虑材料的大小、位置的高低等。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园孩子的思维特征,所以我们在创设环境是把孩子收集的资料、图片、照片、海报、记录等展示在主题墙的中下方,以便让孩子指一指、说一说,使环境活起来。当然你们也知道我们幼儿园的主题墙也比较高大,那上部分可以展示什么呢?我认为可以考虑这些:主题名称(字体大一些、色彩鲜艳一些)主题介绍、主题阶段小结、你推出板块的意图等文字资料,以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可以放一些篇幅大、色彩亮的挂图等。
美的事物总让人爽心悦目,所以我们展示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它的美观性。而孩子们的作品恰恰都比较稚嫩,尤其是托小班的作品,如果直接往墙上一帖,效果可想而知。那么怎样让材料变美呢,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方法:
1、材料变身法
前期准备:改变操作材料的形状
          粘贴可爱图形(托小班)
后期方法:修饰法(可以选择不同的纸张、辅料进行装饰,如用彩纸、海绵纸、皱纸、丝带、光盘等做边框、衬底、花边、装饰物等)
          删减增添法(顾名思义,不好的减去留下好的部分进行展示并根据需要增添其他的东西)
2、展示创新法
创意排列法(这个方法其实你们经常在用,如在粘贴、悬挂时错位排列、按规律排列、几何图形排列等)
情景创设法(如将孩子的作品以胶卷的格式陈列、做一列火车将作品粘在车厢上、大奶牛和小奶牛等)
    三、材料的选择要体现简便性和易操作性
    环境创设是一项大工程,要花费很多的人力、时间,为缩短老师工作的繁杂性,在选择材料上一定要简便、易收集(如报纸、彩纸、纸盘、纸杯、彩色电线、毛线、吸管、纸筒、旧席子、不要的透明袋等)这些东西都非常容易得到,而且很容易操作、使用。如将席子剪成菱形,将孩子的作品贴在上面别有一番风味;在折纸用的彩纸上画画,不用涂底色而且方便组合展示;用透明袋装画作挂饰又美观又省事;用彩纸裁成纸条做边框也很美)
    四、色彩的搭配和板块的设计要体现和谐美和合理性
    以前我们的教室墙面色彩“丰富”、“炫目”,时间一长就出现视觉疲劳,也显得花里胡哨。经过研讨,这学期采用了一个班级一个色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选择、运用色彩时应注意什么呢?第一,色调统一,体现和谐美。主题墙、挂饰乃至走廊应采用一个色调,使环境和谐统一。而且要注意颜色是否过于鲜艳、浮躁,可以在局部采用相反色,起到重心作用。如我们班的主色调是橘黄色系,从柠檬黄到橘黄、橘红再到红色,看得我有点心慌,于是我赶紧在局部运用了黑色边框、蓝色花纹,一下子墙面就变得和谐了不少。其二,分布要合理,体现结构美。在板块分割上可以采用黄金分割法,使板块设计协调,但切忌分割过于细碎要体现整体结构的美观性,所以我们在动手之前可以先在纸上画个草图进行整体规划,做到心中有数。
    五、空间利用要体现其拓展性和延伸性
    环境创设不单单体现在主题墙上,我们应充分挖掘空间资源。如主题墙两侧的拉线延伸、角落的蜘蛛网、屋顶的悬挂、边角的利用再拓展到厕所文化、走廊文化,让环境体现在角角落落,使教育无处不在。
    六、环境创设过程要体现及时性和灵活性
    创设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所以针对一些变化我们要及时作出调整。原先我们根据“六一”节日教育,在走廊上展示了孩子的的“六一”意愿画。因为孩子们经常在那儿看书,没过多久画的角一个个都翘了起来,有的甚至破了。在一次晨谈中,有个孩子播报了奥运火炬传递的新闻,顿时奥运的声音四起,有的说我知道很多奥运项目,有的说现在离北京奥运会还有58天……大班孩子的知识面不断丰富,他们越来越关注身边的事,关注社会动态,所以我马上撤掉了“六一”板块,请孩子收集奥运项目、一起制作可翻阅的奥运倒计时卡,画一画奥运漫游记。“六一”换成“奥运”后,走廊热闹了起来,经常有小朋友在那里互问,一起看、讲福娃的知识、故事。当汶川地震事发后,孩子们每天都关注地震情况,讲述一个个悲痛、感人的事迹,并进行了爱心募捐,我及时地利用教室的边角创设了新闻角之灾难无情人有情,让孩子们懂得在地震中怎样保护自己,并体验了生命的可贵和爱的奉献。
当一个环境成为摆设时,我们就应及时地作出调整,使环境真正的为孩子服务。
    七、家长资源的利用体现有效性和广泛性
    教育并不是老师和孩子两者的事情,而是师、幼、家长相互合作的结果。我们能力、方法有限,但家长资源无限,可以利用家长形形色色的职业、博采众长的技能为我们服务。 为什么有些班级的家长很重视家园配合,而有些家长做点事就怨声载道?如何让家长积极地为班级服务,成为雄厚的志愿团呢?我们要注意这几点:首先对家长要加强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扭转“教育是幼儿园的事”的错误观点,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有共同出发点即“一切为了孩子”,让家长真正的成为班级的一份子,为班级出谋划策。其次从孩子入手,布置任务,请家长配合完成,并明确地说明此任务的作用、意图。最后一定要重视、肯定孩子与家长的“作业”。每次完成任务后,请孩子交流“我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和爸爸妈妈合作的过程,并有目的的记录,及时反馈在家园桥或成长档案册中,让家长收获作业的价值。三者互动的结果,那就是家长们会更关注班级动态、支持班级工作,积极主动地为班级服务。
推荐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
  • 自然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自然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的活动材料,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在农村这个广阔的田地里,我借助与幼儿常见的、熟悉的、物质繁多的花草、树木、庄稼、鱼虫等,它们以自然美的形态展现。给人以美的享受。幼儿天真好奇,好问,他们常被自然景物的色彩、形态、声音、美所吸引。因此,我们首先要带幼儿走进自然,观察自然;然后把自然带进教室,讨论,研究,记录,利用自然。 农村幼儿园设置动物角,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日常生活中,随着季节的变化,带孩子走出活动室,走进大自然,让幼儿捕捉各种各样的昆

    06-22
  • 班级主题环境与幼儿的学习
    班级主题环境与幼儿的学习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们在班级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突出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把幼儿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放在首位,让环境成为折射教育理念和凝聚教育智慧的载体,从环境创设到利用环境的全过程中,使之成为有效吸引幼儿参与,帮助幼儿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载体和媒介。在主题背景下的环境创设过程中,力求能真正实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从班级环境的创设中看,我们努力让幼儿的环境景上添花。根据各个主题的教育内容和目标创设隐性的教育环境,让班级环境真正地与幼儿互动、对话。为此,本人谈自己

    06-22
  • 悄悄屋——孩子私秘的小天地
    悄悄屋——孩子私秘的小天地

    《纲要》颁布后,幼儿园自选活动日益增多,并渐渐渗透到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幼儿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那么,孩子有独处的选择吗? 区域活动开始许久,孩子们都在自选的区角内投入游戏,平日里活泼好动的辰辰,却坐在角落里出神,不时自言自语。是否应启发引导使其加入到活动中呢?不,孩子有他们自选的权利,那么更有独处的选择。独处是心理发展的正常需要,人的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交替的兴奋与抑制,需要激烈也需要宁静,人有时无明显的身体外部行为,但脑却在兴奋地活动着。一块私秘的小天地,它在满足幼儿独处的需要

    07-20
  • 环境的创设与发展
    环境的创设与发展

    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可见的、有形的环境。.心理环境实际上指的是幼儿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即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 幼儿 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因为良好的教育环境往往会有效地影响幼儿行为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活动兴趣,发展和加深他们的认识,甚至会起长期的影响。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良好的教育环境创

    07-20
  • 让环境伴随幼儿的发展——对大班“钟儿滴答响”主题环境的思考
    让环境伴随幼儿的发展——对大班“钟儿滴答响”主题环境的思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要素,其中,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条件,教育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推动力,环境因素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瑞吉欧·艾米利亚的学前教育研究者认为教育是否成功,有赖于环境中各个要素是否具有教育的成分、是否有益于幼儿在“做”的过程中的知识建构等等。所以说,环境绝不是装饰品,也不仅仅是硬件设备的堆砌,而是和教育相互依赖、

    07-20
  •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环境创设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环境创设

    《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如何创设一个能吸引幼儿、引导、支持幼儿的学习环境?我们借助区域个别化活动这一活动环节作为幼儿一日学习的重要部分。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的、精心设计的、有序的、探索的、变化的环境。通过提供蕴涵教育价值的材料,来引发幼 儿 能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建构。 1、 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 教师应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参加区域活动设置,通过观察、倾听和询问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不断融入有价值的内容,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而有效地

    07-20
  • 班级环境布置:重建小小的自然角
    班级环境布置:重建小小的自然角

    幼儿园已将环境布置和自然角创设作为学期初的工作重点,王老师要求我们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重新审视和重建小小的自然角,让自然角的每一种动植物都发挥其最大的教育功能,让自然角真正属于孩子。 那么,我们班的自然角里到底会以怎样的新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呢?我是这样设想的,下面就说说我创设自然角的想法: 首先,我们班自然角里已经有四个紫色架子,我决定把种植的小盘植物都移放在架子上,四个架子刚好排成一排靠着墙。然后在空余的两边放上大小一样的泡沫箱,涂上漂亮的颜色,再让孩子们去收集、寻找各种各样的石头,用笔将石头装扮起来,

    07-20
  • 小班互动墙饰如何布置
    小班互动墙饰如何布置

    对于幼儿园墙饰的布置,我认为首先墙饰主题的产生应该依托于幼儿的兴趣,是贴近幼儿生活并为幼儿所喜爱的事物。 为了让幼儿对教学活动有内容,积极关注、尝试。为了让学有余力幼儿进一步得到心理能力上的满足,让学力不足的幼儿有一个更长的消化知识的过程,可以在环境中将知识保留,并将其适当引向更广阔的空间。由此可见在环境与教学的互动中,两者互为一体又互相促进,环境不再是一种摆设,而是 幼儿 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教师可根据幼儿水平创设一部分任务,和幼儿共同参与,让幼儿在这个的过程中体验平等意识,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