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 > 

穿木珠

栏目: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
时间:2014-07-20 16:52:16
文章:三千 分享

《穿木珠》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

穿 木 珠
奉贤区古华幼儿园 何萍
背景: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活动,教师为区域活动提供的材料大都经过了精心准备,希望幼儿多玩,充分地玩,以使这一材料尽可能多地被利用,但的确有时按着常规的玩法幼儿玩了几次后便对这一材料不再有兴趣,在这种情形下频繁地更换材料并非是明智之举,这会让一些教育资源低效率地利用,如果材料本身没有问题,我认为,一是:教师可以提高玩法的难度,二是:引导到材料特征的探究上。在这个案例中,我充分利用了现有材料的价值,提高原有难度,给幼儿以一种新挑战。
事例:
早上区角活动,胡家文第一个来园,她走到"给小动物做门帘"的地方前,看了一会儿,伸出手拖出了一个篮子,“老师,我要穿木珠的门帘。”“好啊!”。等我接待好第二个幼儿再去看她时,只见她一只手拿着丝带,一只手拿着一个木珠正专注地穿着,已穿了许多的木珠。见我来了,她自豪地说“老师,看呀。”“真漂亮。”她拿起了长长一串木珠在地上甩动。她能在短短时间内穿起这么多的珠子,我明显感到这个要求对于她来说太低了,已无挑战的意义了,于是我马上找来一根软软的缝衣服线,对她说“用这根线穿项链试试”。她拿起了线,很认真的穿起来,可由于线太软了,线的头怎么也穿不进,刚到扣眼旁手一抖又出来了,试了三次后未成功,她明显地感到了无奈和无助,于是开始东张西望。我拿起了篮子用鼓励的口气说“再试试。”这次与前一次不同,她没有马上动手,而是有点犹豫的看着我,我加了句“我会和你一起想办法的。”她这才接过我手中的东西,若有所思。又重新开始了,右手拿着线很小心翼翼地穿,终于那一头露出了一点的线头她连忙松开拿线的手试图去抓住线头,可谁知手一松开那线掉到地上了,她叹了口气失望地皱了皱眉,不知如何是好,她回转头在教室里四处张望起来,这是一种求助的神情,我连忙走上前一步说:“想想怎么样才能抓到线不让它掉下去呢?再试试肯定行的!”她重新拿起了线和木珠,又穿了起来这次她坐了下来,软软的线头露出了一点点,可她并不象上一次马上去拿,而是继续穿,看她似乎屏住了呼吸,终于线头露出了长长一大段,她连忙松开拿线的手去抓线头,终于抓住了,轻轻一抖珠子下去了,她举起了手看了看穿过去的珠子似乎很满意,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重新拿起了一颗珠子这次穿得更快了,只两次就成功了。胡家文终于成功了,我松了口气,情不自禁的朝

她竖起了大拇指。
反思:

一、教师关注幼儿的探索学习过程,把握介入指导的有利时机
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但这并非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活动区活动是一种幼儿的自主活动,教师首先应着眼于幼儿的独立,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并竭力创造出幼儿独立所需的环境与空间条件,只有当幼儿确实因本身经验与能力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为继时,才给予一定帮助,从各种实践中表明,在幼儿需要而没有获得时,会使幼儿放弃探索或者自信受打击或者探索愿望减少。反之过多的支持也只会助长其依赖心理。因而教师关注了解幼儿的探索学习过程,了解其间幼儿面临的各种认知、困难、问题,善于区分哪些可以由幼儿自己独立解决,哪些需教师介入帮助,从而及时抓住把握介入的有利时机。如在本案例中当我看到胡家文很容易穿好了长长一串木珠,开始无目的的玩耍时,即感到原先的材料对她失去了探索的意义,我及时介入增添材料让她重新开始新一轮探索学习过程。在她穿的过程中由于不能掌握技巧,而不能获得成功时,我又进行了介入。这些事例表明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二、教师及时把握介入时机,选用适当的指导方法
教师在观察了解

幼儿对外界帮助的需求点后,很重要的是根据幼儿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地指导,如在本案例中,当幼儿玩熟了用丝线串珠后,原先的材料对于她不再有探索的意义时,我为她及时提供了新材料,新的任务与前一任务比,提高了难度,对孩子的要求更高了,不但要求手眼的协调,还讲究一个技巧的掌握。
当她经历多次曲折无法冲击最后一关时,虽多次尝试但终未成功而失去信心时,我先是讲了一句“我会和你一起想办法的”。在幼儿十分沮丧和需要帮助时,这句话无疑给了她一种希望,并重拾起信心。
当她因技巧方面的问题而不能完成任务时,教师的一句话“怎么样才能抓到线不让它掉下去呢?”进行点拨,这句有针对性的话使孩子豁然开朗,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
从穿木珠案例中获得了许多的启示,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需要敏锐的洞察力。


相关内容
  • 穿木珠
    穿木珠

    “” 穿 木 珠 奉贤区古华幼儿园 何萍 背景: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活动,教师为区域活动提供的材料大都经过了精心准备,希望幼儿多玩,充分地玩,以使这一材料尽可能多地被利用,但的确有时按着常规的玩法幼儿玩了几次后便对这一材料不再有兴趣,在这种情形下频繁地更换材料并非是明智之举,这会让一些教育资源低效率地利用,如果材料本身没有问题,我认为,一是:教师可以提高玩法的难度,二是:引导到材料特征的探究上。在这个案例中,我充分利用了现有材料的价值,提高原有难度,给幼儿以一种新挑战。 事例: 早上区角活动,胡家文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