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教师探索论文 >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发现“适趣”的问题

栏目:幼儿园教师探索论文
时间:2018-06-23 13:15:37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发现“适趣”的问题》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探索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幼儿园  沈碧云 【摘要】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推进,“适趣”教育将发挥出无限的力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 :适趣教育、发展规律   
随着课程游戏化在我园不断的深入推进,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特别是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引领下,我们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转变,从“教”转化为“学”,在活动中主张“适趣”教育,不断尝试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寻求孩子们感兴趣、乐于参与的方式,促进孩子的发展。   
一、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发现“适趣”的问题   
“适趣”两个字看似简单,却能显现出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适趣教育”的口号在响起,但是在实际活动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急于“趣”,忘记差异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急于追求“适趣”教育,一味的追求“趣”,而忘记幼儿是有年龄差异的。不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适趣”教育,在师幼互动中,孩子们就会经常表现出与教师预设不符的反馈。教师往往会出现“视而不见”、“毫无作为”,这种盲目“适趣”,心中只有“死”的理念,没有“活”的孩子。   
2、 缺少了解,理解偏颇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对“适趣”教育的理解片面、肤浅,导致在实际的师幼互动中, 教育活动的内容分难以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语言平淡、指导语封闭;教学活动形式仅限于“开始、中间、结束”的一般套路,活动过程依旧枯燥乏味。 孩子们也没有得到真真意义上的“趣”。   
3、 缺乏引导,“趣”半途而废   
在教育教学中,其实是需要教师一步一步的有效引导的。虽然有些教师活动设计妙趣横生,可是却不能顺势巧妙地引导,造成“半途而废”“事半功倍”等效果,势必会导致活动“适趣”的低效。   
教学活动的 “趣”是非常重要的 ,是否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引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是教学目标是否能够达成的关键一步。 因此 教师应当营造“好的环境”,利用图片、多媒体等辅助手段激发幼儿的兴趣;运用“好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掌握“好的原则”,即要强调重点、明晰规则、细化要求、主动激励,以鼓舞孩子们的兴趣。   
二、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发现“适趣”的力量   
当我们在努力践行《指南》倡导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时,应该紧紧“适趣”教育,使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创意、兴致参与到活动之中;正视孩子们的各种“趣”的表现,把这些情况巧妙地运用到师幼互动中。   
1、 “适趣”教育改变了教师   
教师不应该把自己放于孩子之上,我们是孩子们的引导者也是孩子们的好伙伴。我们要从孩子的角度发现孩子们的兴趣,从而促进孩子们的发展。教师从“教”转化为“学”,教师也发生着改变。在活动中,孩子们是主体,教师应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在不同的时间扮演者不同的角色,使孩子们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趣,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教学。当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们发现事物的视角一致时,就能更好的找出适合孩子的“趣”。   
案例:中班创意美术活动《趣味表情》   
在一次水果分享活动中,班级里小朋友带来了一颗柠檬,当他分享给小伙伴们后,孩子们都 被 酸 出了各种表情,有的 直眨眼睛、 有的皱 眉头、 有的 吐舌头。大家相互看到各自夸张的表情后,又都笑成了一团。这样的场景触动了我, 孩子们原来对好玩的表情这么感兴趣呀。 于是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点,设计了活动教案《创意趣味表情》,旨在以各种味道的食物为载体,让幼儿体验不同味道的食物所带来的不同感觉以及产生的不同的表情。同时,借助丰富有趣的网络表情,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出绘画作品。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尝一尝、说一说、演一演、猜一猜、画一画等形式,增强美术活动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轻松、愉快、和谐的幼幼互动和师幼互动中体验创意美术活动带来的无限快乐。   
教师找出了孩子们的“趣”,孩子们又基于这样的“趣”,又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本活动中,“适趣”的真正意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实现了比预想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孩子们创造性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 “适趣”教育改变了孩子   
孩子们从“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这是一个质的转变。“适趣”教育让孩子们在兴趣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解决问题,培养孩子们自身的自信心、创造力、积极性,使孩子们潜移默化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促进孩子们更好的发展。孩子们是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意见的,他们对于感兴趣的事情为加倍的表现出自己的想法、意见。因此,“适趣”教育是真正意义上改变孩子,给孩子一种隐形力量的根源。   
案例: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   
在一次户外活动,和孩子们玩踩影子的游戏,有个小男孩老是被人踩到影子,他很不开心,他跑过来和我说:“老师,为什么要有影子?我不想被别人踩影子!”他一说完,几个一直被踩到影子的孩子也跑过来说:“老师,老师,为什么会有影子?”问的孩子越来越多,基于孩子们都这么感兴趣,我请孩子们一起来找答案。   
师:你们在操场上找找,躲哪里就没有影子了?   
孩子们发现了大树下面、滑滑梯下面、蹦床底下都没有影子。孩子们很快的发现,躲在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就没有影子,自己的小影子被大树、滑滑梯、蹦床的影子藏起来了。于是孩子们自然的发现了,原来是因为有了太阳的光,才会有影子,只要把自己躲在阴头里,影子就会不见了。   
师:那没有太阳光,是不是就没有影子了呢?我让孩子们回家继续找影子。   
第二天 ,孩子们一早就来兴奋的告诉我:“家里 开了 灯下面 就会 有影子、路灯下面也有影子、电筒下面也会有影子”。于是我们又一起总结得到“原来有光的地方,就会有影子”。以兴趣为起点,孩子们自己逐步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最后顺利达到终点。孩子们在遇到问题时通过自己的探索,使问题更清晰、有层次、有条理,有助于孩子理清自己的思路,养成追根究底的意识,使孩子思维更加积极化。   
三、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使“适趣”追随孩子   
成功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前期的精心设计,因此,在教学活动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孩子们的“趣”,要敢于拜托教案的束缚,使“适趣”追随孩子、适应孩子,让有形预设在“趣”中生成。   
1、 听一听孩子的观点   
孩子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个体,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的个体,他们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教学互动中,孩子们会有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应该积极的趣听一听孩子们的话,做一个孩子“趣”的收集者。   
案例:小班美术《好吃的葡萄》   
在一次小班美术活动中,我和孩子们认识了葡萄的结构,并用椭圆的印章工具,印一串葡萄。大部分的孩子,都在认真作画,活动顺利的进行着,突然一个孩子说:“老师,我还有好办法画葡萄。”我一愣,问道:“你的好办法是什么,你说说。”孩子说:“你看,我的手指也可以画画,这样我的葡萄还可以有大有小。我家里吃的葡萄就是有大有小的。”于是,我听取了孩子的意见,并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工具作画或者直接用手指作画,最后孩子们的作品各具特色。   
2、 提升孩子的“趣”   
在教育教学中,孩子们的思维有时会受到局限,回答问题的答案比较单一、想法也比较单一。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孩子的“趣”的提升,在他们的基础上“拎一拎”,不仅使孩子们能知道老师在问什么,而且还能激发孩子的经验回忆、创新思维,拓宽他们的思路。   
案例:种植园散步   
每次和孩子们逛种植园地时,孩子们总会好奇的问:“老师这是什么?老师这是什么?”尽管有些植物已经跟孩子们说过了,但是每次都是那么喜欢问我。当然有一些是孩子们已经认识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孩子们不认识。既然孩子们这么感兴趣,那么我们何不让孩子们来一次探索。于是,我们就有了“种植园写生”、“植物大调查”、“分一分类别”、“我与植物做朋友”等一系列的活动,从孩子们一个“趣”点,老师抓住契机,能拎出来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感兴趣,自然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他们收集、整理的植物资料,孩子们这下能牢牢的记住了,再也不用一直问我了。通过自己的探索,孩子们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3、 接纳孩子的问题,使活动趣味横生   
我们在活动中你那个预设目标、活动环节,却无法预设孩子们的活动。因此,活动过程中存在着随意性和生成性。孩子们可能会对某个问题引发好奇心,提出疑问、生成兴趣。这时,作为教师,应随时调整既定目标或者活动局部内容,顺应、追随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探究。   
案例:中班科学《有趣的盐》   
教师在预设好环节后,请孩子们逐步往杯子中加入盐,观察鸡蛋在盐水中的变化并记录在记录表上。当大多数孩子操作完后,有一个孩子跑过来和我说:“老师,我发现了,盐放的越多,我的鸡蛋就会浮起来的越高。但是老师,那我家里还有糖、味精、我还有奶粉,这些放进去,我的鸡蛋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我愣了一下,马上做出反应:“好,等一会下了课,我们去食堂借一点糖和味精,先来试试,明天我们拿奶粉再来试一试,好不好?”   
教师根据孩子提出的问题—“糖和味精会让我的鸡蛋也发现变化吗?”,及时对孩子做出回应,虽然活动中没有及时获取材料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但是课后的探索,拓展了教学的内容,这种做法不仅帮助幼儿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让活动目标更细化、深入,也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适趣”教育理念。   
教师通过适时合理的方式,延续、拓展孩子们对学习内容广度和深度的兴趣。不但可以让孩子们对已有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还有利于孩子们对相关活动内容产生广泛的兴趣,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教师要充分利用最后环节,延续孩子们对学习的创造性;认可、肯定孩子们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的平台,培养孩子们的自信。让孩子们带着成功去分享,带着任务去验证,带着好奇去追问,带着作品去展示,带着技能去学习,带着兴趣促兴趣。这样的做法符合孩子们年龄特点及心理需求,能够促进孩子们在不同水平上提高。   
适趣教育,追随孩子的“趣”,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话题。希望我们在“适趣”教育与孩子们一起发现更多的“趣”、一起探索更多的“趣”、一起解决更多的“趣”,充分发挥出“趣”的力量,不断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推荐幼儿园教师探索论文
  • 活动过程设计中如何架构大环节处理小细节?
    活动过程设计中如何架构大环节处理小细节?

    上海市松江区泖港中心幼儿园 赵志风 在活动过程设计中,组织形式的巧思、主要环节的架构、教学方法的选用、关键提问的巧设、环境材料的支持、细节设计的细思等均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方面。要将活动设计转化为幼儿的发展,还需要教师在操作层面上注意以下一些要素: l 环节架构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教学活动的设计犹如写作,同样需要构思文章的结构、详略与重点。在 小班20分钟、中班25分钟、大班30分钟左右有限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活动过程的设计就应在紧紧围绕目标的前提下,考虑环节架构的有效性。如果活动过程中每个环节教师在设计中均同

    06-22
  • 让孩子变成学习的主人——开创自主、开放的民主教育
    让孩子变成学习的主人——开创自主、开放的民主教育

    这次很荣幸有机会参加这样的一次沙龙活动来谈谈教育民主这个话题。其实类似这样的想法在我心里又来已久,只是一直不知道如何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这一次以一个崭新的观念提出来,一下子让我豁然开朗。那么我们为什么现在要将教育民主作为一个专题提出来呢?,我想可能是因为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还没有正真的运用好民主,正真的做到民主吧。然而教育民主,对待孩子民主,其实这一点,却是我们每一名教师必须做到,迫在眉睫的事情。现在的社会是自由的,民主的,个性的社会,现在的孩子也已经不同于以往的孩子,他们有思想,有主见,有创新,如果我们还

    06-22
  • 让智慧的火花在幼儿的指尖跳跃
    让智慧的火花在幼儿的指尖跳跃

    一、缘起一江春水向东流: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在传授幼儿知识的同时,要教给幼儿学习的方法。本学期,我们开展了班级特色泥工教学,幼儿泥工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对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反思幼儿园泥工教学的现状,主要存在有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教师自身的技能技巧能力有限,教师不能掌握基本的泥工捏法。其次、教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能力把握不够,不能够很好地给予幼儿适当的引导,让幼儿有充分展示的空间。以下就谈谈我在改进幼儿泥工教学方面所作的点滴收获。

    06-22
  • 幼儿区域体育活动的实践对策研究
    幼儿区域体育活动的实践对策研究

    幼儿区域体育活动,是指根据幼儿体育运动的内容和要求,在幼儿园内开设若干区域,让幼儿充分选择区域和器材,自由结伴、自主运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幼儿园开展区域体育活动,对丰富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其社交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很有深入探索研究的价值。我园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研究,对幼儿区域体育活动的开展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下面简谈我园的主要做法和认识,以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 区域体育活动环境的基本设计 我园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幼儿户外活动环境条件优越。我们依据运动性、趣味性、因地制宜等原

    06-22
  • 举起手来——如何有效提高幼儿上课的积极性
    举起手来——如何有效提高幼儿上课的积极性

    安徽省天长市城南幼儿园 刘文兰 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是体现在同一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我们应承认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领路人。幼儿身上的潜力是发展的内因,教育是外因,教师是通过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等去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幼儿按着教育目的和要求健康成长。但在现实活动中,却经常发现很多幼儿很会说,很能说,但在活动中却不敢说。总是很拘谨地不敢大胆、自信地展示自我;很多幼儿很想说,很愿意说,但却说不出,无法正确、合理、恰当地表达。而现如今社会更

    06-22
  • 幼儿文学活动中的几点尝试与反思
    幼儿文学活动中的几点尝试与反思

    在《幼儿园文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中,谢老师提到幼儿文学的形式有很多,包括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图画书等等,而实施途径更是需要多样化,包括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日常活动和亲子阅读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也在不同的实施途径中进行过一些尝试,收获了一些良好的策略。 一、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以大班语言活动《顽皮的小雨滴》为例 《顽皮的小雨滴》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童真童趣的散文,通过几幅活泼可爱的情景图向孩子们展示着雨滴娃娃的顽皮形象,蕴藏着丰富的价值,既是幼儿讲述的载体,也是优美散文的再现。因此

    06-22
  • 《幼儿创新智慧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创新智慧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中国从古至今有了很多的科学发明,涌现出了相当多的科学家,但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却没有一个是中国本土的科学家。中国的学生得过很多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冠军,至今却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诺贝尔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禁深深的思索,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如此的局面?我想这可能与中国的教育现状有很大的关系。笔者从事教育事业多年,也有一些小的体会。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年,但真正的把素质教育的精髓领会、贯通、实施者却寥若晨星。说白了,科学研究靠的是创新力,而新中国60年来的教育,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死

    06-22
  • 对幼儿认知教育的探讨
    对幼儿认知教育的探讨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家庭已逐渐被小家庭所取代,而且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小孩,在以前的大家庭中,每个成员扮演着教导或互动的角色,孩子没有接受学前教育也发展的很好,现今则不然了。本文定义了认知方式的概念,分析了幼儿认知方式的行为表现和判别方法,以及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对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实施幼儿教育提出了几点要求,最后总结了幼儿教育的侧重方向和重要性。 Along with the modern society's development, the big family has been graduall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