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 > 

尝试教学的故事——小电珠亮了系列故事

栏目: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
时间:2014-07-21 06:43:57
文章:孤舟残月 分享

《尝试教学的故事——小电珠亮了系列故事》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尝试教学的故事很多很多,这个故事虽然过去一年多了,但我还记忆犹新。这个故事共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怎样让小电珠发亮;第二部分:区分导体和绝缘体;第三部分:怎样让小电珠更亮。

  一、怎样让小电珠发亮

  先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幼儿的探索欲望。我走到日光灯的开关前,拉了一下开关问:“日光灯怎么样了?”“亮了!”幼儿齐声回答。我又拉了一下开关,幼儿说:“灭了!”“日光灯为什么会亮呢?”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因为通了电,所以日光灯就亮了。”接着我指导幼儿认识了准备好的电池、电线和小电珠,并提出尝试的问题:你能让小电珠发亮吗?

  课前我没有对孩子进行预知练习,没有丰富有关方面的知识,只是写了一份通知挂在门口,让家长准备电池和小电珠。在没有老师演示的情况下,幼儿能否把小电珠接亮呢?带着极大的疑惑,我组织幼儿进入了操作实验程序,幼儿都高度集中地动手操作起来。不一会儿,有的幼儿着急地对我说:“老师,我的小电珠不好、不亮。”马上又有许多幼儿附和他。我说:“请你们再想想别的办法。”幼儿又开始摆弄起来,我发现幼儿在操作中电线连接有问题。电线和电池的一极相连是对的,把小电珠按在电池的另一极也没问题,问题在电线的另一头和小电珠连接的部位。有的幼儿把电线的另一头连在小电珠的底部,有的则连在玻璃上,小电珠当然亮不起来了。我请幼儿尝试着把电线的一头在小电珠的任何部位都试试,突然有个幼儿兴奋地喊:“老师,亮了!”紧接着又有几个幼儿跟着喊:“我的也亮了!”孩子们很兴奋,也有的幼儿实验没有成功很着急。我抓住时机,请先做出来的幼儿翟阳、李思雪、孙志伟上前来操作实验过程,并尝试让他们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在他们操作的过程中,许多幼儿也跟着操作,最后所有幼儿都实验成功。我继续启发说:“小朋友们再试一试,看还有没有别的让小电珠发亮的方法。”只见有的幼儿把电池反过来试,小电珠也亮了。这时,我发现韩涛小朋友只用电线的一头就把小电珠接亮了,他有点奇怪,像在寻找原因。我接过来试了一下,小电珠有时亮,有时灭,我也感到很奇怪。我想,可能是电线分叉的原因,但讲不出有啥道理。

  按照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先讲解演示,幼儿再模仿操作,最后得出来的是千篇一律的结果。如果有哪个幼儿不按教师的要求操作,说不定还会招来教师的训斥,幼儿潜在的创造力被扼杀在萌芽之中。而尝试教学恰恰相反,它主张幼儿在尝试中学习,主张“幼儿在前,教学在后”,冲破“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玩中学”“试中学”“做中学”“想中学”“议中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正是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幼儿才出现了以上种种表现:活动积极投入,无拘无束地探索,寻求到不同的答案。更可喜的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用电线的一头也能使小电珠发亮,这真是一件怪事。从而调动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潜能,也激起了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

  二、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我一一出示铁丝、铝丝、毛线、树枝、纸条等物品,让幼儿说出是什么,接着提出问题:用这些东西代替电线,小电珠能不能亮呢?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幼儿开始了尝试和探索------

  过了一会儿,王轩小朋友说:“我用毛线连接,小电珠也亮了。”这可真是天大的奇事,毛线怎么能导电呢?我仔细一看,原来王轩在电池的正极按小电珠时,小电珠歪了,小电珠的底部接触到了电池上端的铝片,小电珠的螺丝壁接触到了电池的正极,于是形成了电流,小电珠就亮了。至此,我恍然大悟,明白了只用电线的一头也能让小电珠发亮的原因。原来是电线分了叉,一部分细丝接触到了小电珠的螺丝壁,一部分细丝接触到了电池上端的铝片,这样就形成了电流,于是小电珠就亮了。接着我对王轩说:“你不用毛线连接,再用刚才的方法试一试,看看会怎样?”王轩拿掉毛线一试,果真小电珠又亮了,只见王轩的小脸蛋上露出了惊奇的笑容。有了这新奇的发现,周围的小朋友也都学着他的样子做,结果有的说小电珠亮了,有的说没亮。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我走到一位小电珠没亮的小朋友身旁,仔细观察,原来他用的电池上端是塑料的。因为塑料不导电,用上面的方法在这种电池上按小电珠,形不成电流,所以小电珠不亮。我因势利导,分别用两种不同的电池做比较实验,请幼儿观察实验结果。我问:“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相反的结果呢?”幼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一致的结论是:因为两种电池上端用的材料不同,电池上端是铝片的能使小电珠发亮;电池上端是塑料的不能使小电珠发亮。我又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铝和塑料的特性。这就自然引出了“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概念。接下来请幼儿用已提供的材料进行区分“导体”和“绝缘体”的尝试活动,并一边操作一边对“导体”和“绝缘体”进行分类,幼儿又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了操作活动中去。操作完后,幼儿又急不可待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最后通过交流和讨论,大家意见一致,不仅区分出了导体和绝缘体,而且进一步感受到了导体能导电,绝缘体不能导电。从上大家不难看出,整个活动过程自然遵循这样一个模式:问题g尝试操作g讨论g习得g新问题g尝试操作g讨论g习得。有了问题情境,必然引起幼儿操作的欲望,操作后幼儿肯定要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互相交流、讨论,产生再操作的欲望,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尝试精神和尝试能力。

  在此活动中,完全是幼儿的自主操作和探索,教师只是及时地给予启发和引导,是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同时也是受益者。用电线一头能使小电珠发亮,不用电线也能使小电珠发亮,按照成人的思维定势很难发现这一秘密,而这些对我们来说连想象都无法想象到的事情恰被孩子们发现了,如果孩子们按着老师的样子去做,单纯地模仿,恐怕就没有这意外的收获,这正是尝试教学的成功所在。同时孩子们在活动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了成功感,自信心得到了提高,而这些是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三、怎样让小电珠更亮

  “怎样才能让小电珠更亮呢?”听到这个问题,孩子们一脸茫然,似乎等待我给答案。这一问题幼儿能不能尝试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关键是教师怎样去启发和引导。怎样启发他们呢?我用简单的、幼儿易理解的提东西来做比喻。我说:“如果有一件东西很沉,一个人提不动,怎么办?”有的幼儿回答:“两个人提。”
  “如果三个人一起提会怎样呢?”我接着问。
  “那就更轻快了,”幼儿回答道。
  “对!人多力量大。”
  幼儿似乎明白了什么,纷纷找伴,三三两两地合作起来。

  尝试活动开始了,随之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了。只见李思雪和王寒冰把两节电池并排摆放在桌上,其中一节电池的负极和电线一端相连,另一电池的正极和小电珠的底部相连,便用电线的另一端触及灯泡,结果可想而知。这时我听到王寒冰小声嘟囔:“怎么回事?不亮。”我鼓励他说:“不要着急,再试试有没有别的连接方法。”我们的议论吸引了周围的孩子们,他们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帮助找原因、出主意、想办法。不知谁说了一句:“把电池摞起来吧!”他俩便赶紧采纳,把电池摞在了一起,结果小电珠还是不亮。因为他们没有正负极的概念,把电池负负相对摞在了一起。我看时机已到,便启发他们把其中的一节电池倒过来试试,突然小电珠闪了一下,这时,一双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小电珠,等待奇迹的出现。只见李思雪和王寒冰小心地把各个连接点又重新对好,“小电珠亮了!”------顿时教室里一片欢呼声,大家高兴地手舞足蹈。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了有关电池正负极的概念,可谓一点就通。其他幼儿早就急不可待地又三三两两地操作起来,最后所有的小电珠都亮了,有的幼儿兴奋地说:“两节电池比一节电池小电珠亮。”我趁机问:“三节电池会怎样呢?”“那就更亮了!”大家齐声说。“四节电池呢?”通过讨论,大家得出:电池越多,小电珠越亮。

  在活动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怎样让小电珠更亮,而是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让幼儿自己去理解、去思考,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连接电池时,教师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和大家一块讨论、切磋,及时地给予启发、引导和鼓励,使幼儿通过尝试操作找到了连接电池的正确方法。幼儿不仅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还学会了合作与分享,这对幼儿的一生将受益非浅。

  从以上系列故事中可以看出,在活动中充分相信幼儿、尊重幼儿、注重以人为本;相信幼儿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习得,习得过程中能培养尝试精神和尝试能力;相信幼儿可开发的大脑潜能是巨大的,幼儿思维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尝试活动不仅使幼儿受益,而且教师也受益。活动中的许多新奇发现是我们未曾知道的,面对活动中预料不到的情况,我们要有驾驭的本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就激励我们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去面对幼儿。

  尝试教学虽然结题了,但尝试教学的理念和精神已在我园扎根,它将推动我园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相关内容
  • 故事时间小班教案10篇
    故事时间小班教案10篇

    1、故事时间小班教案10篇  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幼儿用书,知道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能根据教师的提问从安全角度思考回答问题。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知道在

  • 故事式软文案例63条
    故事式软文案例63条

    1、一碗饭,全家香!2、一碗饭,让幸福简单!3、一碗饭,咯咯香(满口香)!4、生活色香味,融于一碗饭。5、 健康好美味6、 精耕细作的工艺,与高标准的工艺,保持了一碗饭的健康与美味。让消费者品尝到一碗饭的关怀。7、一碗饭--包容生活

  • 故事对幼儿的重要性
    故事对幼儿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新任教师,最开始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活动时,幼儿总是吵吵闹闹。但是很神奇的是当我给他们讲故事时,他们却总能很快就安静下来。于是,我便总结了以下讲故事的优点: 首先,讲故事可以平复幼儿的情绪。当班级内的幼儿在吵闹不停或者大声说话时,当我拿起绘本准备讲故事时,他们的目光总会追随着我,而此时我让他们安静下来就比较容易了。并且此时的他们也都会非常认真的听我讲故事。如果我的故事讲的再动听一些,加上动作、声音

  • 故事表演是语言活动的有效手段
    故事表演是语言活动的有效手段

    《三只羊过桥》是中班《我勇敢 我快乐》主题中的一个童话剧表演活动。根据年龄特点,中班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而故事表演既有语言的模仿,也有角色动作的模仿。孩子们在表演,也是在游戏,会不知不觉进入游戏情境,体验角色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喜怒哀乐,还能在游戏中相互分享,相互合作。 由于故事《三只羊过桥》有很强的表现力,幼儿进入角色后,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表演中表现角色的情感,而这种情感表现在幼儿对角色的模仿中获得

  • 故事型广告文案61条
    故事型广告文案61条

    1、一辈辛苦不图报,三秘堂膏尽孝道。2、送上三秘堂,父母好硬朗。3、父母施恩不图报,三秘堂膏表孝道。4、三秘堂,让父母看懂你的爱。5、我有辣条和酒,你跟不跟我走。6、辣么大,辣么多,拉么好吃。7、心动,从辣抹诱人红唇开始。8

  • 故事导入,有趣又激趣《9的乘法口诀》培训反思
    故事导入,有趣又激趣《9的乘法口诀》培训反思

    阿湖镇黑埠中心小学 尹璐,今天,我们培育站的王思坤、袁月阳两位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同课异构《9的乘法口诀》。程琳、郭晓媛为我们贡献了一节《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四位教师对于教材理解深刻,对课堂把控精准,为我们呈现了四节高品质的课堂。 今天我主要想说说《9的乘法口诀》这两节课。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乘法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并形成乘法基本计算能力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之前

  • 故事文案52条
    故事文案52条

    1、我不能给你承诺什么但是当你回头的时候我一定都在。2、要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总要经历很多刻苦铭心的事故那么何必呢。3、坚持太久我也分不清自己是要爱要你还是要赢。4、凭什么后来者居上。5、后来我才知道那些真

  • 系列广告文案53条
    系列广告文案53条

    1、一辈辛苦不图报,三秘堂膏尽孝道。2、送上三秘堂,父母好硬朗。3、父母施恩不图报,三秘堂膏表孝道。4、三秘堂,让父母看懂你的爱。5、我有辣条和酒,你跟不跟我走。6、辣么大,辣么多,拉么好吃。7、心动,从辣抹诱人红唇开始。8

  • 故事小猫钓鱼连环画教案反思
    故事小猫钓鱼连环画教案反思

    1、故事小猫钓鱼连环画教案反思  故事《小猫钓鱼》连环画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小猫钓鱼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幼儿。在故事中,通过小猫、猫妈妈的钓鱼经历,使幼儿了解做任何事情都要

  • 故事大班教案100篇
    故事大班教案100篇

    1、故事大班教案100篇  活动目标:  1、乐于进行故事表演,发展想象力和动作表现力。  2、运用已有经验知识,发挥想象力,创编故事的结局。  3、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