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语言活动论文 > 

解读诗歌欣赏诗歌教学的环节设计

栏目:幼儿园语言活动论文
时间:2018-11-02 11:04:52

《解读诗歌欣赏诗歌教学的环节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语言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诗歌欣赏”的概念,诗歌包括儿歌、儿童诗、古诗、谜语、绕口令、散文诗等。诗歌欣赏就是围绕儿歌、散文诗等文学作品开展欣赏、学习活动。它不仅仅局限于散文诗欣赏。诗歌欣赏往往充满诗歌意境,语言凝炼、生动,情境优美,内容短小精悍、文情并茂,贴近幼儿生活。
二、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剖析以往自身教学,发现诗歌欣赏的结构与策略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在诗歌欣赏活动中,我们总是套用儿歌教学、故事教学等模式。诗歌欣赏怎么定位?它到底包括哪些环节?
2.策略的使用欠妥当,情景创设多迷茫。生动的情境和丰富的策略反而阻碍了幼儿的欣赏、学习,远离目标。
如何从幼儿对理解散文的认识水平出发,在逐渐提高要求的前提下,帮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我们在接下来的两次研讨中渐渐解疑、释疑,对诗歌欣赏的组织有了一定的见解与雏形。接下来,我以散文诗《捉迷藏》为例说说诗歌欣赏的一课三研过程、模式、初步的经验。
    三、诗歌教学的环节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散文诗《捉迷藏》是一首充满童趣的作品,作者用拟人、夸张的手法,将黑夜、太阳和各种颜色都赋予了生命,以轻松、明快的笔调描述了太阳被黑夜蒙住眼睛来找,各种颜色来躲的捉迷藏游戏的全过程。散文诗短小精悍,结构简单,意境优美,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又不乏大胆、奇特的想象,能将孩子带进一个无限遐想的世界。全诗成三段体,第一部分描写的是躲藏前的规则和动作,凸出“静悄悄”;第二部分是颜色宝宝的相应躲藏,诗中“**颜色躲在**里”句式反复出现,易于孩子们进行学习和运用,同时蕴涵着颜色间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是太阳的捉,找到颜色宝宝时兴奋无比,情感到达高潮。
中班的孩子开始留心周围美的事物,对自然界的变化充满了好奇和幻想,但往往无法用好的词句进行表达。《捉迷藏》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欣赏与感受。语言生动有趣极具儿童色彩,动感十足易于表现,很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
(二)目标:
1. 在欣赏散文诗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拟人的表现方法,感受散文诗有趣生动的意境。学习词:静悄悄。
2. 理解散文诗内容,学习句式“XX躲在XX里”,初步尝试仿编。
3.运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和恰当的语气表现诗歌,在游戏中感受捉迷藏的快乐。
(三)研讨与调整
本次研讨,我们共经历了三次磨课和研讨,边研讨边调整,具体如下:
第一次研讨的基本步骤:谈话导入——欣赏理解诗歌(一次配乐完整朗诵,了解题目、大意;第二次借助多媒体朗诵,借助格式图重点学习句式“**颜色躲在**里”)——仿编创造——游戏结束
问题:1.散文诗挖掘还不够深入,诗中的太阳、黑夜及捉迷藏过程蕴含的白天与黑夜的联系及“为什么**色躲在**里”,颜色间的对应也存在着内在联系,颜色相同,不容易被发现。
2.欣赏、感受不够。如静悄悄、“哇,一下子都被找到了” 发现后的喜悦、兴奋之情等。
      3.仿编部分占得时间过长,第一课时,重在欣赏、感受。用纸片颜色代表自己是什么颜色宝宝?幼儿角色转换较弱,而且影响了后面的游戏环节。
第二次研讨的基本步骤:游戏,体验快乐,激发兴趣,初步感受捉迷藏——欣赏感受散文诗(第一次教师配乐朗诵,幼儿初步欣赏;第二次多媒体放映,重点解决颜色躲在哪里?为什么;第三次借助格式图感受学习散文诗,体验静悄悄;第四次师幼合作完整朗诵散文诗)——仿编(本次仿编幼儿借助身上衣服的颜色)——游戏
问题:1.前后两次游戏的设置单纯是为了游戏而游戏,一放一收,游戏使孩子心绪兴奋,反而无法集中的听老师、理解散文诗,对散文诗的欣赏感受起到反作用。如何将游戏与散文更好地结合,为其服务。
      2.格式图中的文字过多,怎样有效图文结合帮助孩子感受、理解。
      3.体验还是较弱,可以注重语气语调来表现幼儿对散文诗的情感体验,还可以利用动作、表情等多感官体验、表现。
      4. 应注重提问的有效性和递进性,及适当、合理的小结。
      5.教师的动作较随意,教具的出示、摆放教师的站位等要体现细节。
散文诗教学的重点应是“欣赏散文诗、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整个教学活动应突出“让孩子反复感受与体验”这一主导性目标。在三次的开课研讨后,我们的思路逐渐清晰、明朗。现向大家介绍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每一环节的设计意图,并进行了时间上的分配,希望能带给老师们带来一些启示,如有不合理的请大家提宝贵意见。
(四)环节设计、时间分配和教学策略
活动共分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引题
★时间:3分钟内,占总活动时间的15%
★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集中注意力,调动幼儿情感。
★方法:背景音乐熏陶法、情景感染法、谈话引导法、图片感受法等引入主题,熏染氛围。
●以散文诗《捉迷藏》为例:
你们玩过捉迷藏吗?是怎么玩的?追问:玩的时候动作、声音……
什么是静悄悄?你们能不能用动作表现!
捉迷藏真好玩,太阳也想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是怎么玩的。
评析:在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诗,充分激发幼儿兴趣,集中注意力。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捉迷藏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熟悉,知道游戏规则。通过谈话,引发幼儿的经验,引导孩子通过语言、动作体验静悄悄,为后面的散文诗欣赏、感受做铺垫。
第二环节:欣赏、感受、理解
★时间:13钟左右,占总活动时间的55%
★意图: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挖掘散文诗内在联系,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突破活动的重点。
★方法:结合背景音乐、图片、多媒体、格式图等形式,幼儿多次欣赏,多感官参与,用肢体动作、表情语调表现散文诗,诠释自己的理解。
★包含三个内容:一)多遍欣赏,主要以完整欣赏、分段欣赏这两大种欣赏方式为主。根据需要,教师可运用背景音乐、多媒体课件或自身魅力吸引幼儿注意力,当然还可采用特殊手法如看无声电影等)。
要求:散文诗朗读是一种艺术性的有声语言活动,是对散文诗完整感受、体验情感的创造过程。这要求朗读时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情感。在朗读中,除了运用语言外,还可以通过眼神、手势、身姿等表情和动作来表现,体验散文诗的意境美,进而理解其内在联系。
(二)深入理解
1.设计问题情境。在散文诗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围绕散文诗内容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指向明确,层层深入,引导幼儿展开扩散性想象,进一步理解散文诗内涵,为以后仿编作铺垫。
2. 提供格式图。将文字符号转换图片符号,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掌握诗歌句式,为第二课时的仿编(替换仿编、片段仿编、创造仿编)提供支架。
(三)多感官感受
1. 多听少问,边听边问。先让幼儿多听,整体欣赏和部分(片段)欣赏交替,让幼儿在反复听的过程中体味散文无处不在的美。同时注意提问的策略,如在听前提问,使理解感受具有指向性;听中提问, “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是这样”等多一些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孩子更多的情感体验。听后提问,如“给你什么感觉?”……
2. 多感官参与。在欣赏、理解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感官、途径开展活动。如语言描述、表演、绘画、制作、音乐等活动,丰富对作品的美的感受。
★基本步骤:
1.第一次欣赏(教师完整朗诵,根据需要配乐),初步理解诗歌,感受意境。
关键性提问:诗歌的题目,人物、主要事件
2.第二次欣赏(可配合多媒体、视频、图片等进行操作朗诵),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为重难点服务。
关键性提问:深入分析诗歌情节、人物、意境,感受内在联系。
3.第三次欣赏(根据需要可分段欣赏,结合格式图),重点学习理解某一片段。
关键性提问:掌握句式结构,分析自我感受。
●以散文诗《捉迷藏》为例:
我们通过对散文诗的反复欣赏、动态感受、宽松交流来帮助孩子理解、感受散文诗,与作者对话。
第一遍,配乐完整欣赏,初步理解、感知
1.诗歌的题目是什么?——捉迷藏。
2.谁在捉迷藏?
3.有哪些颜色?它们分别躲在哪里?
——第一遍欣赏后,孩子对散文诗的理解和感受是片言只语的,教师应放手让孩子表达,不要急着走过场。
第二遍,结合多媒体再次欣赏,突破重难点
1.带着问题“颜色都躲好了,躲在哪里呢,我们仔细的听一听!”有目的地去欣赏。
2.欣赏后提问:
问题一:颜色分别躲在哪里?重点学习句式“**色躲在**里”,利用格式图,
帮助幼儿梳理思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为散文诗的仿编做准备。
问题二:为什么*色要躲在树林里(或大海里)?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小结:因为他们颜色一样,是好朋友,树林能保护绿色,这样绿色就不容易被发现。解决散文诗中颜色对应的内在关系。
第三遍,操作背景图完整欣赏,重点感受、理解意境。
推荐幼儿园语言活动论文
  • “说”出来的班级好常规
    “说”出来的班级好常规

    梅村中心幼儿园 诸陈婷 幼儿期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多给孩子说的机会,既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让孩子大胆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打下良好的基

    06-22
  • 托班幼儿的阅读活动
    托班幼儿的阅读活动

    梅花山庄幼儿园 刘春华 通过学习幼儿教育专家温碧珠的讲座内容,初步了解了三岁前宝宝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培养阅读能力及语言的发展要从小开始。因此,在幼儿园,故事画报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宝宝尽早进入知识的海洋、开阔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性情,还可以让宝宝借助早期阅读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生活经验、表现亲身体验、表达个性情感,阅读为宝宝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架设起一道健康成长的阶梯。 由于我们班级的环境较特殊,孩子餐前饭后的活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加上托班幼儿年龄较小的特点,注重

    06-22
  • 利用多种方法,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利用多种方法,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语言教育与周围环境的人际交往中发展的,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自由的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幼儿正值该年龄段,因此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以下谈谈我对语言活动的组织策略 1 、 教学互动,搭建语言学习的桥梁 。 互动是幼儿获得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有效支架,通过师幼互动,同伴互动、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同时师幼互动,同伴互动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在实践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 创设幼儿语言学习的良好

    06-22
  • 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全面提高语言能力
    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全面提高语言能力

    有幸拜读了《论幼儿语言学习的双重性与语言教育的多领域渗透》我对 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全面提高语言能力的感触颇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水平的提高、社会交往的增多,孩子往往不可避免要接触到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语言环境,此时,父母应及时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保证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孩子说了难听的话,做父母的应该分清具体情况和原因,有时孩子并不知道自己说的是难听的话,只是觉得新鲜好玩,以为挺逗,故意说出来取乐或表现自己。这种情况,只要在孩子每次说话时表示不逗,不可笑,索然无味即可,几次下来孩子就不再津津乐道

    06-22
  • 关于看图讲述的一些新看法
    关于看图讲述的一些新看法

    看图讲述活动是利用图片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的一种常用的教学形式。然而,长期以来,这一传统的教学活动却陷入了模式化的误区。如:教师注重显性指导,忽视幼儿的主动观察;注重按教案流程教,忽视幼儿的自发关注点;注重结果的评价,忽视过程的评价等。为了使看图讲述活动能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我在活动中对看图讲述教学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和尝试。 一、巧妙运用图片.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图片是必不可少的,怎样更好地发挥图片的教学功效,充分调动起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呢? 1、适当调整图片顺序,引导幼儿运用不同

    07-20
  • 大班散文教学的提问技巧
    大班散文教学的提问技巧

    幼儿园新《纲要》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我平时让大班幼儿欣赏一些短

    07-20
  • 怎样给孩子讲故事
    怎样给孩子讲故事

    孩子经常缠着大人讲故事,故事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心。生动有趣、积极健康的故事,不仅能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给孩子讲故事呢? 一、选材很重要 故事种类很多,但并不一定适合孩子听。我们应选择那些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故事来讲。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材也不应该一样,给二三岁的孩子讲,要选择那些主题明朗,爱憎分明,情节简单,人物单一的故事,而给五六岁的幼儿讲,则要选择情节比较复杂、曲折的故事,否则,给小的讲复杂的故事,他们听不懂,给大的讲简单的故

    07-20
  • 儿童早期第二语言学习与课程构建
    儿童早期第二语言学习与课程构建

    【内容提要】 中国加入WTO,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语言教育受到了空前重视。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的浪潮促进了幼儿园第二语言英语教育的迅速发展。由于儿童早期第二语言学习在我国起步不久,理论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实践需要,幼教界对儿童早期第二语言学习观点不一。本文重点就儿童早期第二语言学习的可行性、遵循的原则、课程构建及实施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第二语言、可行性、遵循的原则、课程构建、实施、兴趣、游戏 【正文正文】 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正面临一个日益全球化的社会,现代人学习、工作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