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课文《水乡歌》教学反思

栏目: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0-05-07 17:20:06

《苏教版二年级课文《水乡歌》教学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王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对课堂语言比较关注。我发现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在备课时,对课前导入语特别重视,总是采取多种手段,或诗词、或图片、或音乐,尽量创设一个优美的意境,希望学生进入一节课的学习状态。这种方式往往很成功,能很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是,一节课结束时,很多老师总是简单的一句“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就宣布下课。我觉得,完整的一节课,从导入到结束,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善始善终。

        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通常低年级不要求布置书面作业,我们可以布置一些造句、仿照片段创编或者背诵一些优美词句等,让学生在表达中积累语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为写作打下基础。

        苏教版二年级有一篇课文《水乡歌》,很适合进行仿写训练,本文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意在引导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有一位蒋老师上了一节教研组课,我特别欣赏蒋老师最后的环节——模仿课文创编诗歌,她首先出示自己创编的诗歌,“水乡什么多?桥多,千座桥,万座桥,弯弯的小桥像彩虹,走过桥去忙收获。”

        蒋老师说:“同学们,最后让我们也来做小诗人,水乡,还有什么多?我们也来模仿课文做回小诗人,好吗?”

        “好”孩子们激情澎湃。

        “那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吧,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蒋老师总结道。

        孩子们边走出教室边三三两两在一起展示自己现场创编的诗歌了。

        我听到有的孩子说:“水乡什么多?笑多,这儿一群,那儿一群,大家围坐桌子旁,男女老少齐欢笑。”

        看,虽然课堂结束了,但学生的思维还在碰撞。可见,好的结束语设计能起到渲染气氛、预设情境、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实现学生从课堂外到课堂内的角色转换的作用。使孩子更期待上下一节课。

        好的结束语能给学生余音绕梁、留连忘返之感,其重要性不可低估,值得重视。我觉得蒋老师注意到了这一点,引导孩子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让孩子有更充分的时间交流,创编诗歌。

        但在我们现实课堂中,有很多教师是不重视课堂结束语的。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运用结束语常处于无意识状态。表现为:

        1.大多数语文教师忽略了教学结束语的设计,书写教案时就没这一项,讲到哪是哪,时间一到就下课,下节课再接着讲。缺少必要的精彩的结束语,就使教学过程不完整,也使教学效果减色不少;因为纵使导语设计再完美,中间环节再精彩,,也代替不了结束语。在检查教师的教案时,一般会看到“结束课堂”这一教学环节,但仅仅是这四个字而已,包括我也是这样,对于这堂课的结束语是什么?该怎么样去说?我想,很多教师是没有准备的。

        低年级课文中有很多诗文都是很优美的,适合反复诵读,诗歌模仿创编,尤其是针对一年级孩子正是训练说话、写话的初始阶段,如果教师不考虑到这一点,学生的诵读能力、创编能力怎么能得到发挥呢?

        2.用留作业的方式作为一节课的结束,但是不考虑其实效性,或者与课文要传达的蕴含没有太大关系。比如,有老师在上完诗歌《荷叶圆圆》这篇文章时留作业给孩子:“请背诵课文给爸爸妈妈听。”如果需要留作业,是不是有更好的作业设计呢?比如,利用周末时间和家人一起采摘荷叶,感受荷叶的美;比如留下问题“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来?来做什么呢?仿照课文片段也来编一编吧。

        这样的作业设计是不是能让学生体会荷叶给小动物们带来的无穷的快乐,感受夏天的美好 呢?

        另一位老师的结束语我很欣赏。她恰到好处地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      )来了,在荷叶(     )。看,这一句式,是不是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训练了他们的思维?是不是也帮助了孩子们积累了语言,生动了教学?是不是更进一步地点到了诗歌的题眼?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设计,却能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感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诗歌的主旨,让他们获得了高尚情操的熏陶。

        所以,诗歌教学最后如何收尾,是需要我们用心琢磨的。我想,低年级的诗歌教学该如何结束课堂,应该有以下原则:

        1.新颖性。在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前提下,做到形式新颖、方法独到,使每节课的结束语呈现不同的特点,让学生在诗歌教学结束后仍兴趣不减,有依依不舍之感,要有所变化,不能千篇一律。

        2.紧凑性。结束语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结束语内容的设计要从属于课堂内容的安排,要与诗歌内容相关联,切忌离题万里、不着边际;再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结束语的设计要与学生的认知背景有某种程度的契合,以学生的欣赏口味为标准,让学生受到感发、得到享受、达到共鸣为旨归。

        3.悬念性。利用悬念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如章回体小说一样,看完了这一回,总想急于了解下一回的内容。许多特级教师借鉴了这一手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结课时创设悬念,耐人寻味。有些课文结尾部分并未出现悬念,但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完本课后可设置悬念。

      99试想,如果每一节语文课的结束语都温馨而富有诗意,那么,语文课堂岂不更加精彩?

        总之,低年级的诗歌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工具性与人文形相统一的语文学科,应重视结束语,让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注意力再次进入高度活跃状态,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推荐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 《恐龙的灭绝》第一课时听课记录
    《恐龙的灭绝》第一课时听课记录

    这次金华展示的十二堂课中,只有一位男教师。的确,在我们低段中很少有男教师的身影。这是位来自杭州市江干区九堡中心小学的倪锋明老师,他所带来的是二年级下册第31课《恐龙的灭绝》的第一课时。他一出现在台上,就迎来了阵阵掌声。看来,老师们还是很希望看到男老师的出现。 倪老师很风趣,开头的课前谈话也很幽默,在进行了自我介绍后,他忽然问了孩子们你们的语文老师叫什么?然后让孩子们说说你们的王老师和我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的话题一下子打开了,课堂的气氛也在不经意间活跃、轻松了许多。这的确是个不错的课前谈话。 在互相介绍聊天

    07-22
  • 二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科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一眼望不到边、 黄澄澄等,了解金子、运动

    07-22
  • 人教版二年级课文《泉水》评课有感
    人教版二年级课文《泉水》评课有感

    笔尖在本上疾速地划过,留下了风卷杂草般的字迹。偶尔抬一下头,侧目,只是怕错过了,只是想更清晰地捕捉那些言语。犹如,从石缝中冲出来的泉水,它们在我的心头流过,唱响轻快的乐曲:丁冬,丁冬 那一刻,程老师就坐在我的斜侧方,对下午的两节课进行点评。 (一) 人教版二年级的课文《泉水》,授课教师F制定了第一课时的目标:识写字、朗读重点段落、仿写积累。从量上来说是适中的。但当下课铃响起时,任务却没有完成。 出问题了,是什么原因? 我想,所有听课的老师和我一样都在反思课堂。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如何修改、调整?是清楚一小

    07-22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日月潭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朗读感悟,体会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美观书写。 2 、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读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我国台湾省日月潭的美丽的风景,介绍了日月潭的具体位置,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日月潭、热爱祖国宝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07-22
  • 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认识之等9个生字,会写之、现2个字。2、在情境中理解万兽之王、新首领等词语的意思,在角色体验中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五自然段。3、初步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和道理,懂得彼此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二、课前准备:课件、词语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点住课件上的图片:小朋友,你们瞧,今天来了那么多的小动物,你能叫叫它们的名字吗?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导入:这些小动物们都很可爱,那狮子大王更是令人尊敬。可是它年纪大了,很想找个动物来接替它的王位。于是,有一天它就宣布:从现在开始

    07-22
  • 二年级语文学习《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学习《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木兰从军》这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学生课前观看了动画片《花木兰》,对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扣住女英雄,从三个版块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词义、阅读故事、了解人物、感悟人物形象。 首先,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说说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读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初步知晓木兰是古代的女英雄。什么是英雄?此时我引导学生结合知识积累、结合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什么人我们会称为英雄?历史故事中什么人会称为英雄?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接着,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通过创设情境,引领

    01-31
  • 16中国红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6中国红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7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小节,还写了两个生字。 1.全班听写身、安两个生字。(写完后四人小组内互相批改,不正确的进行订正。) 2.出示句子,按课文内容填空: 东方升起的( )是红的,春天开放的( )是红的,( )身上的衣服是红的。迎风( )的国旗也是红的。 3.指名学生背诵第一小节。 二、读长句,品味红。 1.你们刚才背诵的是小诗的第一部分, 红色越来越清楚了,句子也变得越来越长了。 在第二部分中也有四

    01-09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风娃娃》听课有感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风娃娃》听课有感

    周四,听了来自拉萨的小李老师的一节语文课《风娃娃》。小李是一位很有亲和力的老师,在课堂上教态自然,与学生的交流非常亲切。从整节课来说,优点、亮点还是很突出的:首先,注重激发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儿童在课堂上,我们首先要让他们感觉到安全,这个安全是心理上的安全,能够敢说敢想。然后,要尽可能地有意思,让儿童乐于参与。本节课上,从一开始的猜谜语,到后边的开火车检查读音,再到互相提醒、整理答案,更多体现的是一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