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时《石头书》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栏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15-08-19 07:22:32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时《石头书》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句,通过理解和感悟,知道“石头书”的含义。 2.通过朗读练习,提高语感和阅读兴趣。3.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

重难点:

1.通过对人物对话的品读,理解石头书上的字和画的作用。
2.从故事中感悟主人公刨根问底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石头书。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川川和磊磊向叔叔提了几个问题?(显示:6个问题)  

    他们一直问,把问题都弄明白为止,这叫——刨根问底。

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会学,遇到问题还要会“问”。

二、感知“石头书”

师:书(板书),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我们使用的书是什么样的?

引导板书:一页一页、字、画、知识。

过渡:石头书又是什么样的?打开书本找一找。

三、认识“石头书”

    1.石头书“一层一层”的

出示:“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个别读,师:这是谁说的?(这里没有提示语,但根据上下文可以判断是叔叔说的话。)

(2)叔叔说的话里有问号,你能换个意思说吗?

这是一句反问句,意思和陈述句一样,但是语气却更强烈。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叔叔的语气。
    (3)还从哪些地方看出石头像一本书?
    “一层一层”、“一册”、“厚厚的”

(4)指导朗读:如果把“一层一层”、“一册”再加重一点,会感觉石头和书更像书了。如果“厚厚的”读得重一点,慢一点,感觉石头就是书。
    出示图,齐读:我们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块石头,一起来读,注意“一层一层”、“一册”“厚厚的”。
    (5)总结:石头的外形太像一册厚厚的书了。

2.石头书有“字”

出示:“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 。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1)个别读。
    (2)理解: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呀?

叔叔介绍了石头书上的三种文字,多有趣呀,我们去看一看吧。

(3)看图说话:

雨痕告诉我们这里曾经_________ 。

波痕告诉我们这里曾经________ 。

欣赏矿物图片,生读,师:你听出了什么?(颜色多)

(4)指导读。总结:原来石头上有字呢,所以说石头就是书。
    3. 石头书有“画”

出示:“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

(1)个别读。

(2)看图,石头书上的画是什么呀?

(3)师:请同学们欣赏各种各样的化石,(出示图片)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化石,你想知道什么?(这么多化石哪儿来的呢?上面的画又能说明什么呢?)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也许你能从中“刨”到答案。出示:“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4)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的? 

师引说:化石告诉我们:看到树叶的化石,知道这里曾是__________,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 ,知道这里后来变成了__________。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__________,这里又变成了__________。

 师:化石的形成需要漫长的过程,从文中哪里体会到?

(5)师:在化石形成的漫长过程中,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家就是根据这些画来推测地球上曾经发生的事,请看课外阅读《琥珀》。

师读,生听后说说对化石有什么更深的理解!

化石帮助人们了解到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曾经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再次拿起书,体会一下这本石头书中神奇的画。(生齐读)

4.石头书的作用

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从书中学到知识,那石头书又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师:省略号说明了什么?你知道它还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石头书能告诉我们这么多,它的用处真——   生:大 

师:用你的朗读告诉别人这石头书的作用大,好吗?

难怪——(出示:川川和磊磊高兴地说:“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四、拓展升华

1.师:书上有很多的知识,石头上也有不少的学问,这下老师明白了,这石头呀,不止像书,它根本就是——书,(师生齐说,师把板书上的“像”字擦掉,写上“是”字)怪不得叔叔把石头称为石头书呢!

书是由作家写成的,那石头书是由谁创造的?(生:大自然)大自然可真神奇呀。要知道,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像石头书这样奇妙的书。一缕云也是一本书,人们观察云,总结出了: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师:这两本书(出示《岩石与矿物》、《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相信可以帮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的奥秘。 

五、关注表达

1.出示:

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

“我在读书呢。”叔叔笑着说。

“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这三句说话句有什么不一样?(1.两句有提示语,一句没有提示语;2.提示语的位置不同。)

为什么有时候可以不用提示语呢?

2.出示:

川川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
“我在读书呢。”叔叔说。
这两句与上面的两句有什么不一样?哪一组好?为什么?

3.川川、磊磊和叔叔的交谈,被另外两位同学听见了,他们会怎么说的?说话时的神情是怎样的呢?试着写两句说话句。

六、板书

       大自然                            对话

        石头      像/是      书 

     一层一层              一页一页

   字:雨痕、波痕、矿物       字

      画:化石                画

        学问                 知识

        神奇

《石头书》反思
在教学这课时,我以“石头哪里像书”这个问题,把整堂课的教学分成了三大块。第一块:石头一层一层的很像书。第二块:石头书上有字有画很像书,第三块:化石能告诉我们很多知识,就像书本能告诉人们知识一样,用处很大。这样让孩子们明白了石头像书,石头就是一本书。这是一篇科普性的课文,如果只是读和讲解学生肯定是不感兴趣的,因此在讲的过程中我穿插了很多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化石是一本书,它记录着历史的变迁,化石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神奇的过程。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深刻的了解了什么是化石,以及化石的作用。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这节课其实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分角色读、表演读、示范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从正确流利达到有感情。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在读中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初步的探究精神,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
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 中心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中心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大闯关(40分)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yǎn zu qīng cu ān wi dīng zh tun suǒ wǎng lu zhēng zh o m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红彤彤(tōng tng) 一模(m m)一样 兴奋(xīng xng) 瞟(pio piǎo) 载(zǎi zi)誉归来 防御(y y)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专心( )( ) 栩栩( )( ) ( )( )无声 业精( )( ) 爱不( )( ) ( )( )有礼 4、按要求写句

    07-21
  • 《妈妈的帐单》心有所感
    《妈妈的帐单》心有所感

    今天语文课上了一篇《妈妈的帐单》心有所感。课文讲的是小彼得觉得经常为妈妈做些小事情,所以他应该向妈妈索取必要的劳动报酬,于是列了份帐单给妈妈。当妈妈收到这份帐单时,什么也没说。给了小彼得所要的报酬,同时也列了一份帐单给小彼得。帐单所列的内容是关于小彼得几年来的衣食住行,以及妈妈为他付出的劳动。但是妈妈所要的报酬是零。这是一片感人的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 但是当我向我们班的孩子上这篇课文时,我是那么的惊讶。当我问到你们觉得小彼得该向妈妈所要报酬吗?有些孩子居然大声说到应该要报酬。我纳闷了,随之问到为什么认为

    07-22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三课《陶罐和铁罐》,它是一则寓言故事,它讲的是:在国王德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陶罐一个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后来王朝覆灭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山,海水覆盖厚厚的尘土,许多年过去人们发现了陶罐,把它擦洗干净,陶罐就成了一件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当陶罐让人帮忙找铁罐时,人们翻来覆去连铁罐影子都没有见到。这则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学情:小学三年级处

    07-22
  • 三年级上册《年的来历》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年的来历》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大家辛苦了!我是**号考生。一说教材:1教材简介,《年的来历》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讲述一个白胡子老头不怕被年吃掉而独自一人留宿村庄的故事进而向学生介绍了年的来历。文章通俗易懂,情节简单,很适合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传统节日年的来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并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A会写13个生

    07-22
  •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课《西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课《西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目的要求:1、初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2、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西湖的美。一、录象导入,引导入境。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游西湖去吧!(看西湖的录象)西湖三面青山,宛如镜框;一泓碧水,恰似明镜。亭、台、楼、阁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组成一幅秀丽多姿的迷人画卷。 [课伊始,利用一段西湖的录像导入,带领学生一同游览西湖,让学生从录像中,亲自体验西湖的美,录象的介入渲染了气氛,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情境,为下面的学习作了一个铺垫。] 二、读通课文,媒体解难 1、让我们

    07-22
  • 何为有效教学——听徐老师的讲座有感
    何为有效教学——听徐老师的讲座有感

    徐老师一直是我敬畏的人,敬重她的平易近人,佩服她对语文课堂教学敏锐的洞察力,也畏惧她的直言不讳。但是,正因为她的坦诚,她的毫无保留,让我受益匪浅,并多次得到了她的指点和帮助,使自己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这次的送教中,徐老师为我们作了题为《努力追求有效教学》的讲座,再次让我得到了教的洗礼,对有效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徐老师说:有效教学是针对无效教学而言的,在新课程刚刚实施的时候,老师们只关注了形式,脱离了语文课的特点,离开了语言文字怎么进行语文教学呢?我们应该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关注学生的语

    07-22
  • 读思交融 意法兼得——《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后反思
    读思交融 意法兼得——《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后反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一篇以文包诗特殊形式出现的文章。在课文中不仅呈现了王维的旷世之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而且通过一个故事的形式来形象地解释王维的这首诗,故事融入了作者年少离乡,适逢重阳,遥想亲人的深深情思。文章以脍炙人口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透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课文情感真挚,有相依相伴的故乡情,有望眼欲穿的离别情,读起来饶有趣味。教学时,我抓住了文包诗的体裁特点,有如下教学特色: 一、诗文对照 读中得法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一个特色内容,从二年级的教材开始,每册教材中都有文包诗这一体裁的课文。

    06-20
  •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1.课文摘自《韩非子五蠹》,讲述了一个孩子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宋国一农夫,守着田里的一个树桩,希望能再得到撞上树桩而死的兔子。故事说明不愿付出努力,想侥幸

    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