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算法的优化,建立算式之间的联系

栏目: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18-01-05 19:18:26

《注重算法的优化,建立算式之间的联系》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了解学生知识基础,     在上课一开始,杨老师出示了4个两步计算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观察之后,说出每个题目的运算顺序,通过这样一个环节,了解学生对三年级知识的掌握程度,知道学生在哪些方面掌握得很好,哪些方面掌握得不是很好,以学生的知识基础为生长点,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条理清晰,层层深入

这堂课上,我们看到杨老师的教学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从复习旧知导入,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在教学新课内容这一环节中,从学生独立列出分步算式,再引导学生根据分步算式和题目的意思尝试列出综合算式,由于有了较好地铺垫,学生在列综合算式方面也是比较顺利的,对于学生出现的两种算法,老师在耐心的倾听之后,问学生哪一种算法更简便,以此让学生主观地掌握这种类型的题目,并在随后的试一试环节中,继续巩固对这类型算式的理解。随后的总结,也是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性,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  

三、注重算法的优化,建立算式之间的联系

在课堂上,在例题教学后,学生中出现了两种算法,一种是先算12 ×3,再算15×4,最后把两个算式的结果加起来;另一种算法是同时计算12 ×3或  15×4,再把两个算式的结果计算出来,在这个时候,教师及时把握机会,问学生“哪一种算法更简便?”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算法的优化,让学生明白这类题目的运算顺序。在后面还有一个地方:教师出示了两个题目25×30+25×20和25×(30+20),先问学生:这两个题目的答案一样吗?让学生带着思考开始计算,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这时候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继续问学生为什么这两个算式的答案是一样的?学生在观察后发现:两个算式都是表示 50个25相加,所以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推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0~82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目标:1. 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在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3. 能积极参与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身边平移和旋转有关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和

    11-15
  • 将“吨”这个抽象的单位,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
    将“吨”这个抽象的单位,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

    吨是个较大的质量单位,三年级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又无法体验,这使得吨的认识成为质量单位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怎样将吨这个抽象的单位,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呢?书中10袋100千克的大米,只能从数字上来说明1吨有多重,学生无法体验,就连我也搬不起100千克的大米,也没办法准备这样的教具。于是我就地取材,没办法的办法,把学生(约25千克)、我(约50千克)、纯净水(约20千克)都活用为教具,没想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活动: 1.抱一抱你的好朋友,问问他有多重?

    02-17
  • 模型思想三部曲——以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为例
    模型思想三部曲——以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为例

    《24时记时法》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的,有关时间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过渡的阶段,生活经验不多,概括能力不强,不能多方面的思考问题,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由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渗透模型思想的意识,以此让学生能真正地掌握24时记时法。 一、化曲为直,建立模型 在此之前,学生都是通过钟表来认识时、分、秒的,多数学生对时间的概念都是建立在钟表之上。而这节课认识的24时却不能很直接的在钟表上表示出来。因此,我将钟表上的一圈圆形数字变为直线数字。化曲为直。一圈

    04-07
  • 同课异构《分数的初步认识》听评课
    同课异构《分数的初步认识》听评课

    港头小学 马娇,2018年12月7日新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开展同课异构《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研讨活动,通过这次研讨活动,收获颇丰。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看法。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五位老师都能从实际情境中自觉让孩子进行数概念的扩展,进而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五

    12-12
  • 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新沂市马陵山镇玄庙小学 李先尚,一、说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 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本课教学内容在这个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及教材

    12-12
  • 在“分与合”中丰富周长的联系——三年级上册“周长”复习课的实践研究
    在“分与合”中丰富周长的联系——三年级上册“周长”复习课的实践研究

    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现于邳州市八义集镇果满山小学支教) 胡良梅【课前思考】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单元,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关图形的拆分拼合计算周长的相关知

    12-22
  • 《看一看(一)》教学反思
    《看一看(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属于图形与几何这一范畴的内容。通过观察长方体,观察小熊两个情境,让学生体会观察位置与观察结果之间的关系。 观察物体首先要确定观察的位置,在本节课一开始学生在确定观察位置方面存在困难,这里我设计模拟占位,实际看一看,让学生直观感受观察位置与观察结果的关系。 在解决问题二:什么位置能看到长方体的1、2、3个面这一环节。我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丰富的学具,开展多样的观察、想象活动。采用交互软件沟通全体学生的认知。

    05-28
  • 一道错题的精彩
    一道错题的精彩

    今天,在三(8)班上课时,我讲错了一道题。 题目是:有两个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金属球,先把甲球放入盛有热水杯中,甲球与水温度相同时,水温降低了△T,把甲取出,再把乙球放入杯中,乙球与水温度相同时,水温又下降了△T,则两球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 ) A.C甲﹥C乙 , B. C甲﹥C乙 , C.C甲﹥C乙D.无法判断. 由于这题学生错的非常多,所以我在黑板上写出了分析过程,设球的初温为t,谁的初温为T,则甲球的末温度为T-△T,乙球的末温度为T-2△T,接下来我犯了一

    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