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17-07-13 18:05:40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王秀小学  何丹红,课时目标:    1.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特别是描写彭德怀神情、动作、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体会其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
3.挖掘课文的空白点(第19段),联系课文展开想象,练习描写彭德怀心理活动的片段。
4.在阅读过程中,感悟课文通过描写人物外表反映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过程中,感悟课文通过描写人物外表反映人物品质的写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征故事。
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忆,谈话导入
1.  通过阅读“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交流:长征途中,为了解决红军战士们的口粮问题,彭德怀忍痛下令枪杀他钟爱的坐骑。)
    2.这又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个极其感人的故事,一位将军和一头骡子之间究竟为我们演绎了一段怎样的情感经历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走进人物的内心。(齐读课题)
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彭德怀作出了一个令所有战士都吃惊的决定。(“杀大黑骡子”,板书:杀。)当战士们听到这一决定,他们愿意接受吗?(“不愿意”,板书:不杀。)战士们竭力劝说彭德怀改变主意。
二、感受“战士们对大黑骡子的爱”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12段,找出战士们劝说彭德怀的话语,深情地朗读几遍,你从战士们朴实的话语中感受到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与同伴交流。
3.组织学生交流情感。(相机课件出示)
(1)“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啦?”老饲养员着急了。几个警卫员听说后也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
(2)老饲养员流着眼泪对彭德怀说:“可是你怎么走出草地?别的可以杀,大黑骡子一定要留下,它为革命立过功。”
(3)“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来吧!”大家仍在请求。
(4)老饲养员拍着大黑骡子的脖子又在轻轻絮语:“大黑骡子呀,大黑骡子!委屈你了,你为革命立大功吧!”
(这不仅是老饲养员和战士们对大黑骡子的感情,也是彭德怀司令员的深厚感情。)
师:面对彭德怀的决定,战士们感到惊讶,但更多的是对大黑骡子有着深厚的感情,面对任劳任怨、为革命立下大功的大黑骡子,战士们内心有太多的不舍。我们似乎还能听见那那发自内心的请求声:(引读“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来吧!”)
生:(深情朗读这句话。)
过渡:此时此刻,每个爱大黑骡子的人都挣扎在爱与痛的边缘,大家不得不看着大黑骡子离他们而去,让我们走进每个人的心里,读出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
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3—12段。)
三、感受“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
    1.大黑骡子是彭德怀的坐骑,跟随彭德怀征战南北,历尽艰辛。难道彭德怀就不爱大黑骡子?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2—20段,找找从哪可以看出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深厚感情?
2.组织学生交流。(1)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学生汇报,自由阅读,谈谈感受)体会朋友间的友情,指导读好这句话。
小结:这头大黑骡子很通人性,它和彭德怀以及战士们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只要彭德怀轻轻一拍它的脖子,它就会很乖地卧下,等着彭德怀骑上去再慢慢起来。打仗时,只要彭德怀一声令下,它就勇往直前,从不退缩,多少个日日夜夜,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都能看见彭德怀与大黑骡子相依相伴的身影啊!
(2)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栓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师:你能体会到彭德怀此刻的心情吗?
过渡:彭德怀深情的眼神里写满的都是对大黑骡子的不舍啊!平静的外表下掩饰的都是那份忍痛割爱的伤啊!
(3)彭德怀背过脸去。
(4)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学生汇报,自由阅读,谈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5)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反复练读好。(学生汇报,谈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理解“发火”是难过到了极致,已经控制不住了,火发得越大,越能看出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不舍和对战士们深深的爱。
小结:彭德怀是不忍心也绝对喝不下肉汤的,那碗肉汤里散发出的都是大黑骡子的气息啊!他深深的爱着大黑骡子,又怎么能喝下这碗肉汤呢?他对大黑骡子充满了愧疚。
四、感受“彭德怀对战士们的爱”
1.  质疑: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战士们也舍不得大黑骡子,那为什么还要杀大黑骡子呢?
2.  默读课文第1—9段,说说理由。
    3.交流: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是过草地,粮食缺乏,野菜也找不到,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为了让更多的人走出草地,为了革命的胜利,彭德怀选择了杀大黑骡子,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4.播放红军过草地影片片段。
    作为红三军的军团长,彭德怀看到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而牺牲,又怎么能舍得?他决定了“杀骡子”,从这痛苦而又坚定的决定中,你感受到的是什么?(更爱战士们。)
(板书:更爱战士。)
五、走进内心,真情表白
    1.枪声最终还是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铁骨铮铮的将军彭德怀此刻的内心是痛苦的,你能听到彭德怀将军此时此刻的心声吗?面对倒下去的大黑骡子,面对如同自己战友般的大黑骡子,面对立过大功的大黑骡子,彭德怀最想对它说的是什么?
2.配乐交流。
3.小结:枪声响了,大黑骡子永远地走了,它永远消失在了大家的视线里,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它的身影,(引读最后一段)它——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4.你们读懂这段话了吗?(交流自己的理解,再次齐读最后一段。)
六、课堂小结
漫漫长征路上,将帅与战士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何止这一件,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红军长征精神”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一面灿烂旗帜。
    七、作业设计
读红军长征故事,举行“长征故事”交流会。
    八、补充阅读
推荐同学们读一本书:《领袖将帅和他们的战马》
板书:           
杀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更爱战士
                      不杀
推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 多角度评价人物形象——第五单元反思
    多角度评价人物形象——第五单元反思

    评价人物是对文本的理解,也是锻炼学生说的一种能力,加上园地的交流平台里有评价人物的专项教学,所以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就把它作为重点。 在《将相和》中,在课文讲授的结尾,我问道:学了这篇课文,你们能以不同的身份来评价一下将相二人吗?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延伸,进行创造性的想象说话训练,使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通过评价人物这一环节加深了对人物及课文的理解,把握了课文的深层内涵。 在《草船借箭》时,结合课文内容,及时评价人物,如:通过语言来评价周瑜,通过两个人的语言交锋,感受两个人物鲜明的形象。通过鲁肃做的事情来

    06-17
  • 于永正老师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案例分析
    于永正老师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案例分析

    于永正老师一直强调: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它重视语言课中的语言文字和运用,并强调实践性和综合性。这也是于老师对语文的本质在语文课堂中得以实现的一种坚守。也正因此,于老师的课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接下来,就结合于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从生成性的细节着手,体会于老师课堂的教学风格。 一、 注重语言规范,学会表达说话细节的训练 于老师的这节课中,有一个细节,即老师提问:祖父的园子里,你学看了什么?学生将一个我(其实是代表作者)写到黑板时,学生没有加标点。而于老师随即提醒学生:写

    06-27
  • 《师恩难忘》教学反思
    《师恩难忘》教学反思

    1、运用对比。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田老师的教学艺术,在课堂上,我请学生试着比较,同样是教学古诗,大部分的老师都是直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但是,田老师并没有直截了当地为学生解释诗句,而是编了一个故事。那么,你喜欢听哪个老师的课?如果你就是刘绍棠,你从田老师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一个学生回答得真好,让作者喜欢上了听故事,喜欢上了编故事,喜欢上了文学。这样通过两相比较,学生明显地感觉到田老师高明的教学方法,令人佩服。 2、朗读感悟。在教学中我还让学生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

    09-05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课文语言比较平实,但平实的语言背后人物的精神却熠熠生辉,指引着我们人生奋斗的方向。 文本是抽象的语言,要将它转化成具体的形象需要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表情达意、披文入境,让学生与文本碰撞,与人物碰撞,从而形成共鸣,去学习语言,去品味语言,去探究语言,实现自主有效的学习。 一、以词入手,整体感知。 词语是文章的血脉,本课运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学好这些词

    12-19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听《草原》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听《草原》评课稿

    2018年11月2日,有幸在解放路小学听了刘成军老师执教的《草原》。《草原》一文选自老舍的《内蒙风光》。这篇课文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描写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以及受到草原人民热情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汉人民的深厚情谊。 课堂上,刘老师并不像传统的教学那样,教学目标繁多,教学过程凌乱冗杂,把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恰恰相反,在刘老师的课堂上,教学目标简明扼要:一是欣赏大草原的美,二是用还原的手法写一

    11-09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长坡镇烟塘小学 颜怡, 我很荣幸这次能够参加本次由长坡镇中心学校举行的2014年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 我所执教的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25课,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第三、四段,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意思,与自己的生活实际产生联系,更好的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二是使学生

    07-09
  •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制定班级公约》教学设计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制定班级公约》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制定班级公约,引导学生关注班级中当下存在的突出问题,表达个人观点,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在交际过程中达成共识,形成大家共同认可和遵守的班级公约。 教材第一部分引出交际话题,简要说明什么是班级公约及制定班级公约的重要性,唤起学生对建设美好班级的向往,激发学生制定公约的兴趣。第二部分用三个清晰的步骤提示本次口语交际的思路:提出班级建设的目标;分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

    11-14
  • 最新部编版教材五上教案《白鹭》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教材五上教案《白鹭》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开篇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句即给读者的心里留下了诗意的期待。接下来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白鹭的赞赏之情。文章的结尾与篇首相呼应,赞美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给读者以余音袅袅之感。 《白鹭》是郭沫若先生的作品,作者没有用繁复的语言来渲染白鹭,仅用寥寥数笔便流畅而传神地勾勒出了几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