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17-07-13 18:11:32

《《海伦.凯勒》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太仓市璜泾镇王秀小学  何丹红,教材分析: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一场重病使只有一岁半的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介绍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刻苦学习,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第六至第七自然段写海伦在萨勒老师指导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学会了说话。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海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了爱的温馨。爸爸、妈妈、沙利文老师以及周围的人们对海伦的关爱,唤起了海伦对生活的热爱;从不幸中站起来的海伦又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其他残疾人身上。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3.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认真地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准备:
课前一周和学生进行一次“我是盲人”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盲人平时的生活和内心感受。从而为学习《海伦·凯勒》这篇课文做好准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通过朗读体会课文语言,领悟海伦·凯勒的内心活动,体会她坚毅的品质。
    3.能感悟作者围绕一个中心,按照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听写活动,导入新课
    1.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脚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而要问毅力。(听力内容)出示,对照检查。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海伦·凯勒》,让我们一起在字里行间感受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二、朗读想象,走近海伦
(一)学习第1段,“遭遇不幸”。
1.自由朗读第1段,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出示第一自然段:不幸的小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2.(出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渴望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我所使用的几种简单的手势,已经不能满足我表达的需要了。每当我做了半天手势而别人仍不能懂得我的意思时,我就会大发脾气。我似乎感到有许多看不见的手紧紧地抓着我,我则奋力踢打挣扎释放自己……”
3.小海伦遭遇如此重大的不幸,真是痛苦极了,让我们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她的处境和心情。(板书:遭遇不幸)
(二)学习第2—5段,“在沙利文老师身边”。
1.过渡:在海伦的生命中,有两位至关重要的老师,改变了她的一生。在海伦最痛苦的时候,沙利文老师来到了她的身边。
2.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课文哪些语句感受到海伦的不屈不挠?(在书上圈画出相关的语句,也可以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3.同学们,请你走近海伦,用你的心去感受海伦的心。带着自己的感受轻声读读自己划出的词句。
4.指名交流。
(1)这时一股清凉的水在海伦手上流过,沙利文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拼写了“水”这个单词。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学生交流,谈体会,指名朗读。
(出示)“水井房的经历更加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望。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而每个名字都能启发我的思想。回到屋后,我感到自己所碰到的每一件物品似乎都有了生命,这是因为我开始用一种新奇的眼光来审视它们。生平第一次,我沉浸在这无比的喜悦中,而且第一次热切期盼着新的一天尽快到来。”
齐读这段话,体会海伦无比喜悦的心情。
(2)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学生交流,谈体会,齐读。感受她如饥似渴学习的精神。
(3)她在想象中感受着这个世界。“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学生交流,谈体会,朗读。感受她纯洁美好的内心。
(三)学习第6—7段,“在萨勒老师身边”。
过渡:海伦10岁的时候,越来越强烈地想开口说话。这时,萨勒老师来了。
1.自由轻声读第6自然段,看看她是怎样学说话的。
2.根据海伦学说话的方法,和你的同桌做个小游戏,一个同学不发声说话,另一个同学用手摸他的脸和喉咙处,猜猜他在说什么。(交流猜正确与否的情况)
3.(出示)“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4.让我们体会着海伦练习说话的艰辛,想象着她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一起朗读这段话。
5.当夏天来临时,海伦在盲哑学校的课程正好告一段落,她说话的能力也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谁来读读这句话?(3—4人读)追问:你的心情——?为什么?
6.请大家齐读这一自然段,让老师倾听你们内心的感动。
(四)学习第8段,“永世留名”。
1.过渡:1900年,海伦考上了大学。如果说,海伦不屈不挠(板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那么可贵,那么,海伦还让世人景仰的是:(出示)大学毕业后,她决心像沙利文老师那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板书:永世留名)
2.(出示)“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的,无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
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困难,只要自己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我觉得也不会太伤心,但我坚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则是你肯定会成功!
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三、抒发情感,走进海伦
1.海伦的故事学到这儿,此时此刻,我们从海伦身上体会到了什么?她的故事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2.交流,提炼语言。
四、作业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2.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
板书设计:
                              遭遇不幸
              8  海伦·凯勒   不屈不挠
                              永世留名
推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 《挑山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挑山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欣赏生疑(1)学生欣赏风景,幻灯出示。(2)能谈一谈你现在的感受吗?(3)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从泰山回来,你会画什么?这幅画是作者上泰山写生,回来后画的,谁能描述一下这幅画?1、出示课文插图。2、作者是怎样介绍这幅画的内容的?出示: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一步一步在向上登攀。(指生读)3、教师介绍故事背景:(作者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这幅画在唐山大地震中不幸被毁。之后,他又重新画了一幅。这幅佳作曾多次在画展上亮相,很多收藏家都想得到它,更

    07-22
  • 五下第七课《祖父的园子》反思
    五下第七课《祖父的园子》反思

    《祖父的园子》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而我们班中的许多孩子现在却缺乏这样的快乐生活体验。前不久我们学校组织孩子们去大剧院看戏,在途径嘉兴市行政中心时,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不知道那里是什么地方。他们都说因为父母工作太忙,所以他们平时都只待在家里。因此,一开始我以为这篇课文无法使我们班的孩子们找到共鸣。但是,当我问及有些孩子是否有和作者在课文中所描述的类似经历时,同学们一下子炸开了锅。我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整个教室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请同学们在课文

    07-22
  • 小学语文课教案:圆明园的控诉(第一课时)
    小学语文课教案:圆明园的控诉(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1、知道火烧圆明园表现了外国侵略者的残暴和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知道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3、知道近代一些爱国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奋斗的史实,激发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4、学习用对比材料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本课时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查找交流信息的方法,了解昔日圆明园的辉煌。 2、运用对比材料思考问题的方法,感受外国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的残暴,以及火烧圆明园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3、知道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导致圆明园毁灭的

    07-22
  • 教学时应更关注语言运用,即语用《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教学时应更关注语言运用,即语用《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太仓市沙溪镇第一小学 任春,5月12日下午,来到太仓市经贸小学参加培育站教研活动,聆听了秦岭老师执教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和夏艳燕老师执教的《秦兵马俑》。 听完课后,我们分成小组,对两堂课进行议课。我们组主要就《秦兵马俑》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 首先老师们认为这堂课亮点颇多。如本堂课文体意识鲜明;能让学生通过表格搜集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体现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写话分层评价;过渡句反复出现,突出了文章重点,明晰了文本结构。 因为是磨课活动,因此,大家更多的是给夏老师提出了商榷意见。当下教语文

    05-29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本课讲述的是98年长江沿岸遭遇洪水侵袭,几十万解放军官兵和几百万人民群众抗洪抢险的事。表现了人民子弟兵英勇无畏的精神。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的好教材。课文在写法上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既写了子弟兵全体,也抓住了黄晓文这个典型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从而展示了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着想的英雄气概。 保卫大堤与勇救灾民是本文两大动人的场景,其中第2自然段是场面描写,第4自然段是典型事例描写。在教学这两部分时,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较强的学

    07-01
  •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是一篇叙事性作品,以花生为线索,记叙了我的一家种过收获节的事情,讲了种收花生、议花生和吃花生,借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课文语言浅白简朴,以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层层推进揭示道理,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课文。 2.课后练习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属于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的练习。但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应该在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归纳。 3.课后练习2,涉及提取语言

    08-24
  •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2课时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2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写辞、抑等12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18个词语。 2. 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3.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4. 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教学重点 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教学准备 1. 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和生字,给学生提供预习单。 2. 教学课件。 3. 梁晓声作品《母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一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

    11-02
  •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制定班级公约》教学设计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制定班级公约》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制定班级公约,引导学生关注班级中当下存在的突出问题,表达个人观点,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在交际过程中达成共识,形成大家共同认可和遵守的班级公约。 教材第一部分引出交际话题,简要说明什么是班级公约及制定班级公约的重要性,唤起学生对建设美好班级的向往,激发学生制定公约的兴趣。第二部分用三个清晰的步骤提示本次口语交际的思路:提出班级建设的目标;分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