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爱如茉莉》评杨亮老师的课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17-07-19 08:33:44

《五年级《爱如茉莉》评杨亮老师的课》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今天听了杨亮老师的五年级《爱如茉莉》一课,感觉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有不断提升的空间。
一、阅读教学环节精简,课堂顺畅自然,取舍得当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扣住人物“动作、语言”,如:“直奔”、“虚弱的声音说”、“半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我……她一动我就惊醒了”、“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手脚都麻木了”等让学生细细品读体会,感受爸爸妈妈之间那如茉莉般的爱。
关注文本细节,课文第9自然段作者着力描写和渲染的是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教师通过深情过渡:一天清晨,我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到医院。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背景音乐起,出示课文第9小节,由一学生朗读课文。感受画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都感受到了“温馨、静谧”。让学生细说哪个细节给你印象最深,学生关注了“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紧握”,感受到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教师适时追问:从文中的“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中的“探”字你读出了什么?学生自然而然的说:“那是写出了病房里安静,连阳光也不想打扰此时的安静与温馨。”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二、练笔、说话相得益彰,动静结合,内化迁移
课堂小练笔时,背景音乐缓缓响起,渲染气氛,学生专注写话,《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每节语文课要达到10分钟的写字练习,一举多得。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也听到他们学习文本,也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细节的描写。
说话练习:(说说自己生活中爱的细节)。哦,爱就是            。精彩无法预设,自然生成,如一学生这样说:“情人节那天,爸爸给妈妈买了一盒巧克力。哦,爱就是那一盒巧克力。”一生说:“妈妈夜班回来,爸爸给妈妈烧了一盘红烧鱼。哦,爱就是那一盘红烧鱼。”一生说:“妈妈病了,爸爸陪伴在妈妈身边。哦,爱就是陪伴。”……真爱就是点滴小事,却情深意切。
三、师生情感融洽,课件音乐渲染气氛,爱意清淡隽永
文章事小情真,感人至深。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感情融洽,娓娓读来,细细说来,让人感到也如那茉莉一样平淡却真实。柔和的音乐声中,仿佛教室内也洋溢着茉莉的缕缕幽香。文本、教师、学生、环境也柔和在一起,散发着浅浅的爱意,却是那样的雅致。

人世间最真的爱,也许就是像茉莉那样“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我们的课堂也应像茉莉那样“平实、纯净、雅致”。
商榷:
一、初读后说说课文中怎样写茉莉的,用几个词语概括,教师直接出示了课文中的三个词语“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然后请学生读。应该让学生初读课文后自己寻找概括,自主交流,学生会的老师不教,学生行的老师不包办。
二、课文语言平实,描写细腻,要加强朗读。一是对整体的朗读,教师要有全局意识,即使课文长,也要巧妙地使学生能前后勾连,有整体意识。最后的小诗《爱》可以说是课文的浓缩,教师深情朗读,不如让学生深情朗读。二是重点段落与句子的朗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分角色读,男女生读等。三是读的要求要明确,方式要正确。如教师要求“默读课文10-16自然段,思考还有什么是爸爸妈妈所不知道的?”大部分学生用的是轻声读,与老师要求的默读不一致,而此处也适宜用默读,并可以让学生在默读时圈画,写批注。
推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 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之反思
    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之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非常经典的课文。这篇课文所在的第七单元的主题是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段一百多年的屈辱史。但是,对于现如今的学生来说,那段历史因为离他们太远,所以让他们感到了很陌生。也就意味着,教师光靠让学生读文本的内容,他们是很难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的。 所以,在课前,我特地制作了课件。在引导学生理解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然后,我再请他们看有关课文的图片。等看完图片后,我又进行了范读。接着,我又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文。从他们看到圆明园中中外名胜风景的

    07-22
  • 结合文本 感悟英雄——《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结合文本 感悟英雄——《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课文学到最后几篇,其中有一篇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这篇课文就是22课《狼牙山五壮士》。尽管在这个小皇帝小公主的时代里,但只要踏进校园,走进教室,孩子们骨子里那种崇拜英雄,学习英雄的那种劲头与兴趣还是存在的。因此,当他们翻开语文书第22课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对阅读的渴望,教室里也显得比平时更为安静。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

    07-22
  • 苏教国标版第九册第3课《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
    苏教国标版第九册第3课《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

    苏教国标版第九册第3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著名诗人贾岛的作品。这首诗写得自然质朴,通俗明快,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篇。此诗描述了寻访者拜访隐者不遇,却与童子互问答。全诗仅四句,20个字,笔墨虽不多,但曲折有致,各具神韵。 一、以读促悟,注重整体感悟。 本诗字词教学不是难点,关键是要结合作者贾岛的为人、个性,学习本诗、理解本诗。学习作者为什么要到深山寻找隐者,他找隐者干什么?其实结合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作者的性格,作为苦吟诗人,他有着怎样的追求?这些需要学生抓住本诗背景、作者当时的心境,

    07-22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课堂实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课堂实录

    浏览课文,找找出乎意料之处:(第二次) 1、要求快速浏览课文,哪些句子出乎你的意料?出乎意料的地方也是刷子李的徒弟曹小三出乎意料的地方。2、交流:①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②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

    07-22
  • 金蝉脱壳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以及反思
    金蝉脱壳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以及反思

    课时目标:学习课文重点内容,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和变化,体会作者的写作层次和观察时的心理感受。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金蝉脱壳是分哪几个步骤来写的? 学生边读边画: 2、交流分三个层次。 头出来了 身体出来(脚出来了) 尾巴出来了。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蝉脱壳的先后顺序;也基本上是从头到尾的顺序。) 质疑。体会你觉得神奇的地方。 3、仔细体会蝉脱壳的情景,画出有关动词。 (1)蝉背怎样露出的?抽搐、裂开、露出。用手演示一下蝉露出背的过程。注意抽搐:是不由自主地收缩。 (2)蝉背上的保

    06-15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谈(案例及分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谈(案例及分析)

    太仓市璜泾镇王秀小学 何丹红,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3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宋代杰出诗人苏轼所写,写的是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全诗四句话写云、雨、风、水,生动形象;写山、船、地、楼,句句求实,堪称写实景的佳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景在议后,目的是突现景美。两首诗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诗题内涵丰富:点明时间、地点、事件和心境。两首诗同写六月的西湖景色,各具特色,各有风味。表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形象生动

    07-14
  • 五上公开课《在柏林》教学设计
    五上公开课《在柏林》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本单元选编了中外不同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辉。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在柏林》是一篇微型小说,构思精巧,没有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截取战争后方列车上的一个生活小镜头,平实而缓慢地切入,寥寥数语引出了故事的开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通过刻画战争中平民百姓的悲剧形象,侧面描绘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

    11-25
  •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公开课《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公开课《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黄祥昀一、课文内容分析 本单元编排了《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分别介绍了鲸的特点和风向袋的制作方法及流程。《鲸》条理清楚,从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介绍。教材中的四处批注分别从用词准确、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分类介绍、形象描写等角度,指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写说明文。《风向袋的制作》介绍了风向袋的作用、制作步骤、辨别风向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制作步骤。例文重点是引导学生关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