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19-08-27 14:05:05

《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说明:1.根据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的规定,“粗知课文大意”,“梳理课文条理”“把握主要内容(把握内容要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等目标,课文的阅读教学一般都需要进行学习训练的。但是根据编制教学目标的方法之一:如果每篇课文都要编制的相同的教学目标,为避免重复啰嗦,或用上位目标叙述,一般可不叙写出来。故这些目标没有在课文教学目标中呈现出来了(同样也不在语文要素中呈现出来),但不等于不进行这些学习训练,例如《白鹭》。课后练习有这样的学习训练需编制教学目标的除外,例如课文《落花生》《将相和》。2.这两个单元教学目标是依据培训用书制定,请以最后定稿教科书为准。)

  第七单元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暝”等5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更”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孙”等6个字,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4.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诗句意思,了解诗词内容,能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指定的三个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5.能体会出《长相思》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同学交流。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暝”等5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更”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孙”等6个字,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4.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诗句意思,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词表达的诗人情感,体会相关资料在阅读理解上的作用。

  5.能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窠”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黎”等9个字和“黎明”等16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体现在季节的哪个时候,哪些景物构成的什么景象。

  4.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感受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独特的韵味,感悟作者喜爱和赞美四季的情感。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窠”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黎”等9个字和“黎明”等16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按要求提取描绘景象的语言文字,通过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感受景象的具体形象,感悟作者的情感。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桨”等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桨”等10个字和“陆续”等11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有关内容,说说作者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原因。

  3.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读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的有关段落,说说它们分别有哪些不同的特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现了什么;并联系“阅读链接”体会表达作者什么的情感。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桨”等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桨”等10个字和“陆续”等11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了解文章内容,按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能根据有关语言文字信息回答产生结论的原因。

  3.能按要求提取描绘景象的语言文字,通过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感受景象的具体形象,感悟作者的情感。

  4.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月 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袅”等6个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累”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默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

  3.把自己感到有趣的描写月亮的足迹的地方找出来,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袅”等6个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累”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了解文章内容,按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复述有关内容。

  3.能按要求提取描绘景象的语言文字,通过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感受景象的具体形象,感悟作者的情感。

  习作《_________即景》

  教学目标:

  1.根据题目的提示,能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然后把观察所得写一篇习作。

  2.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3.写完后读一读,检查有否写出景物的变化,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课文,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了解它们在阅读和写作上的意义,尝试在实际中运用。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能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个海报,海报要有好看的图画和打动人的宣传语。

  2.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如何把画面写具体,能仿照把提供的概括性语言画面写具体(其实这是语言概括与具体的学习了解)。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诵读和背诵《渔歌子》,通过图文对照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歌意思,体会诗人情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第八单元

  古人谈读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耻”等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耻”等9个字,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4.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启发。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耻”等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耻”等9个字,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程度适合的文言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文言文的意思。

  4.能谈谈文章有关内容对自己的启发。

  忆读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舅”等13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传”“煞”“卷”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舅”等6个字和“舅父”等21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根据有关内容,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和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4.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5.和同学讨论,能就作者的“一知半解的读书方法”表态并说明理由。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舅”等13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传”“煞”“卷”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舅”等6个字和“舅父”等21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文章,按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复述相关内容。

  4.结合自己的经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能就文章中的观点表态并说明理由。

  我的“长生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喻”等13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差”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课文有关内容说说作者度过哪些类型的书,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喻”等13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差”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文章,按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复述相关内容。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能在“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上,在小组里或班级上,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在交流之前,能搜集整理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有关信息,找题目示例填写表格。

  3.要利用表格信息交流,分条讲述,说清楚是谁、出处和喜欢的理由,做到音量恰当,自然大方,情感真实,回应听众的发言或问题。

  4.能专心听同学的介绍交流,能抓住别人说话的重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问题。

  习作《推荐一本书》

  教学目标:

  1.能写一篇习作向同学推荐一本书,要写清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重点写清楚推荐的理由。

  2.注意分段写作,参照题目的提示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3.写好后,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就能够激发大家阅读兴趣方面进行修改。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课文,根据“交流平台”示例,交流自己课外阅读的兴趣和阅读方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以形成课外阅读习惯。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读一读题目里关于“书”的比喻句,能仿照说说关于“书”的比喻句。

  2.读读题目关于阅读和写作定义的几句排列错乱的话,能在它们的前面标上序号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再抄下来,感悟语序在表达上的作用。

  3.参照示例,是就自己的“第一次”写一段话,注意写出自己“第一次”的体会感受。

  书写提示

  教学目标:

  通过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局部),了解欧体书写的特点,激发了解古代书法家和用毛笔写好字的兴趣。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诵读和背诵《观书有感·其一其二》,通过图文对照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歌意思,体会诗人情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推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短文阅读复习试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短文阅读复习试题

    专项复习卷(四)这个字还有这样一段来历: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1.解释文中带点词语。 素: 著称: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方正( ) 严厉( ) 3.从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

    07-21
  • 五下第七课《祖父的园子》反思
    五下第七课《祖父的园子》反思

    《祖父的园子》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而我们班中的许多孩子现在却缺乏这样的快乐生活体验。前不久我们学校组织孩子们去大剧院看戏,在途径嘉兴市行政中心时,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不知道那里是什么地方。他们都说因为父母工作太忙,所以他们平时都只待在家里。因此,一开始我以为这篇课文无法使我们班的孩子们找到共鸣。但是,当我问及有些孩子是否有和作者在课文中所描述的类似经历时,同学们一下子炸开了锅。我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整个教室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请同学们在课文

    07-22
  • 人教版五上第二单元《石榴》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上第二单元《石榴》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体验作文顾名思义以体验为第一要素,若非基于儿童真性情的体验,很难激发学生情感的释放,引起学生知识的共鸣。对于今年上五年级的体验作文课程班的学生来说,经历了三年级的游戏体验、四年级的观察体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把体验转化为文字的能力。因此,我们将原本侧重于习作素材的选择和细节的描写转换到习作文化内涵的共建之上。 所谓习作文化内涵,指在学生的习作中蕴藏着一定的文化深度、思想深度,能敏锐捕捉生活中富有哲理的细枝末节,抒发独特的见解和感受。使习作成为文化和自我价值观的代言人。 人教版五上第二单元的主题为

    09-22
  • 家长开放日——“感恩节”争章展示暨颁章中队活动反思
    家长开放日——“感恩节”争章展示暨颁章中队活动反思

    任教至今,第一次承担中队活动课的展示任务,在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就非常忐忑,不知从何下手。幸亏有大队辅导员谢老师、我们503班的全体孩子和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才让我在家长开放日那天能够顺利地把课上下来。 我们本次中队活动课的主题是校园节日之感恩节争章展示暨颁章中队活动,因此在此之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根据学校的感恩节活动方案,通过定章课制定出了符合自己中队的争章活动单,然后在一个月中,队员们根据自己的争章活动单,完成各项必做和选做的任务,最后在中队活动课上进行展示。下面是我们活动课的几个亮点: 1.队

    04-15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谈(案例及分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谈(案例及分析)

    太仓市璜泾镇王秀小学 何丹红,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3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宋代杰出诗人苏轼所写,写的是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全诗四句话写云、雨、风、水,生动形象;写山、船、地、楼,句句求实,堪称写实景的佳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景在议后,目的是突现景美。两首诗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诗题内涵丰富:点明时间、地点、事件和心境。两首诗同写六月的西湖景色,各具特色,各有风味。表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形象生动

    07-14
  • 莫名的恐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后记
    莫名的恐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后记

    一直以来都认为现代诗的绝美的,犹以三十年代那些人,其中徐、郁、谢等等均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潇洒无做作之感,纯净如碧空清泉,久读之不未觉其厌。(我那些可怜的文字功夫其实是得谢谢现代诗的滋润) 可是拿到本课我却有种莫名的恐惧,大自然是个宝库,充满了生机、知识、乐趣,这是人所尽知的,但文章却把它缩成几句口号式的诗句,拼凑间便以名家范文示人。说其拼凑,似有过分之感。为了教好本课,我花了很大的力气去研读,一而再,再而三地细读,可惜才疏学浅,非但没有渐入佳境,曲径通幽的感觉,反而生出了些讨厌。拙以为本文除了口号式地喊了几

    08-13
  • 最新人教版五上《桂花雨》案例分析
    最新人教版五上《桂花雨》案例分析

    导入之后开始学文,我以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为抓手,引出桂花的香。在体会桂花香时,我抓了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话中的香飘十里和浸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和朗读。 香飘十里这个词语直接表现桂花香气飘得甚远。我先指出十里是虚指且带夸张,请学生想一想,这样写是为表明什么?学生稍作思考便可得知是为表明桂花香气飘得很远。接着,我指名学生读词,指导学生也如作者一样略带夸张,读出桂花香飘得远。在思与读的结合下,学生感受到了桂花的香。 浸这

    08-13
  • 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编写说明
    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编写说明

    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科书编写思路 1. 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 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除了加强不同年段、不同册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