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教学《草原》第一课时设计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0-04-05 10:13:47

《简简单单教学《草原》第一课时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文学作品,这样的经典作品,往往蕴藏着“语言的秘密”——语文知识,语言之美,也蕴藏着“情意的魅力”——思想的力量,情感的熏陶。昨天我执教的《草原》就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教学《草原》这样的经典作品,究竟重在语言学习,还是重在阅读?亦或两者兼顾?一堂语文课的时间是个常数,不允许我们面面俱到,那么,在目前教学的常态下,首要的还是应该聚焦在语言文字上,教得清晰一点、透彻一点、实在一点,这是一个任务。
  基于上述观点,我将《草原》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四项:⑴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联系生活或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意思。⑵自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⑶指名逐段读课文,概括各自然段的大意。⑷初步感受草原之美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对应这四项教学目标,我预设了四个板块的教学活动:
  ⑴正确认读课文中的9个生字:“渲、迂、玻、璃、襟、虹、蹄、涩、跤”,尤其要指导学生读准几个词语的字音:渲染(xuàn rǎn)、迂回(yū huí)、襟飘带舞(jīn piāo dài wǔ) 、 玻璃(bō li),并结合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理解“迂回”和“襟飘带舞”的意思,为他们朗读课文扫除“拦路虎”。
  ⑵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从而扎扎实实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去主动探寻蕴藏着的“语言的秘密”—— 语文知识,语言之美。如“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上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⑶指名逐段读课文,概括各自然段的大意:
  第一自然段:初入草原看到美景;
  第二自然段:去陈巴尔虎旗的途中见闻;
  第三自然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
  第四自然段:蒙古包内的热情款待;
  第五自然段;夕阳下的话别。⑷自由朗读课文,充分感受课文中蕴藏着“情意的魅力”——思想的力量,情感的熏陶。作者多处写到自己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感受和愉快的心情。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又如“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穷乐趣。”再比如点明中心的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板书完成两个填空题:这是(   )的草原;这是(    )的草原人民。由于是男生、女生竞赛,学生板书的字都很认真、规范,给出的答案也非常令人满意:
  这是(一碧千里)的草原。
  这是(翠色欲流)的草原。
  这是(一望无垠)的草原。
  ……
  这是(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
  这是(能歌善舞)的草原人民。
  这是(热情奔放)的草原人民。
  ……
  两个填空题分开来概括了课文两部分的大意,合在一起又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这样,一节课下来,我教得简简单单,任务完成得轻轻松松;学生字词掌握得扎扎实实,课文读得津津有味。
推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卷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卷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测考试卷 班别: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yǔn nu dǎn qi shāng y f jīng qǐng zu ( ) ( ) ( ) ( ) 2、辨字组词。(4分) 妒( ) 寨( ) 援( ) 壁( ) 护( ) 塞( ) 缓( ) 璧( ) 3、画龙点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5分) 理( )气( ) 攻( )( )克 铤而走( ) 故( )重演 如( )大敌 心( )如焚 ( )兵不( ) 4、选词填空。( 4分) 因为

    07-21
  •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题资料整理(S版)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题资料整理(S版)

    第一单元(各民族的民间故事) 一、字、词复习 伶俐 婉转 吩咐 清澈 包袱 毒蛇 搭救 狡猾 隐蔽 赏赐 安葬 乐器 凄凉 头帕 披毡 山寨 矫健 摔跤 嫉妒 唉声叹气 口干舌燥 聪明伶俐 粗枝大叶 旷野荒郊 昂首挺胸 一筹莫展 冥思苦想 自告奋勇 视死如归 泪如雨下 激情四溢 不屈不挠 疾恶如仇 仗义执言 恼羞成怒 为非作歹 无济于事 杳无音信 照本宣科 如虎添翼 如坐针毡 粗枝大叶:比喻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杳无音信: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 无济于事:比喻不能解决问题。 疾恶如仇:恨坏人坏事就像痛恨仇

    07-21
  • 湘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湘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40分)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8分) fn n ɡēn b yn ninɡ kuān sh b lǎn xun l hōnɡ tuō j m 2、我能补充词语和短语。(4分) ( )( )失骊 气喘( )( ) 毫不( )( ) 不可( )( ) ( )( )如生 喜出( )( ) 饥寒( )( ) ( )然大( ) 3、我会写近义词、反义词。(4分) 近义词:艰难( ) 寂静( ) 反义词:轻松( ) 和蔼( ) 4、我会选词填空。(8分) 坚定 坚决 坚强 ①赵华是个( )的孩子,

    07-21
  • 心灵的沟通 情感的共鸣《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学
    心灵的沟通 情感的共鸣《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学

    曾经在实习期间听过《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一课,过程已经模糊不清了,只依稀记得当时对钱学森博士不惜一切回国的赤子之心的那种深深悸动。这次有幸聆听南湖之春大师们的课堂,再次与钱学森博士相遇,感受那从心灵中发出的深情的呐喊: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周士军老师在执教中紧紧抓住感情线,从字、词中挖掘,以朗读来表达,让美国人的迫害与钱学森的坚持这两条主线鲜明地对比着,强烈地对抗着,让我们在他们的一次次交锋中,为钱学森的坚韧,为他的义无返顾而感动,为他的那句我是中国人。而自豪。其中的许多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片段一

    07-22
  • 不要窄化了练习的目的——以《天火之谜》的课后练习为例
    不要窄化了练习的目的——以《天火之谜》的课后练习为例

    练习的目的是什么?是完成练习而已吗?我试图从《天火之谜》这一课加以阐述我的理解。《天火之谜》的有一个能力目标,那就是课后的练习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这样的练习,意义何在?我想,教师教学时,首先要厘清楚概括的种类。从内容来看,概括有两类,一类是全文的概括,一类是段落的概括;从概括方法来看,常用的有三种:一种是直接运用文本的语句进行概括,而第二种是运用文中的关键词组织语言概括,第三种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对这些有基本的整体了解,然后再完成练习。 其次,学习概括,其目的何在

    05-15
  • 2015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
    2015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

    港城小学 顾君津 教材分析: 司马迁的故事,会触痛我们每个人的心灵。然而课文写的却不是很出彩。叙述比较平实,语言比较朴素,含混的,太多太多。如果真的要深入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想从具体真实的故事入手,来丰满课文内容,引导他们设身处地的想象,在司马迁丰富的感情世界里真真切切地走一遭,一步步引领学生感悟发愤的内涵。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重点 : 借助资料,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写

    06-26
  • 观《鞋匠的儿子》,议语用的形式
    观《鞋匠的儿子》,议语用的形式

    2016年12月16日,小学语文培育站的成员集中经贸小学报告厅活动。杨亮老师和陈麟燕老师同课异构,执教苏教案六年级上册《鞋匠的儿子》一文。杨亮老师的课,由两个林肯的故事引入,一下子激起了学生了解林肯的兴趣。课堂中,杨老师用一个照理说( )应该( ),而林肯( )。的句式,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片段,练说表示出乎意料的句子,让课文内容融会贯通。 最后,杨老师归纳出林肯演讲成功的三个秘诀:沉着顺接、巧妙扭转和借题发挥,并且创设平时生活中被人诘难的情景,进行写话练习,效果显著。陈麟燕老师的课堂,由词语导入,开门见山

    12-19
  • 最新部编版教材五上教案《白鹭》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教材五上教案《白鹭》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开篇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句即给读者的心里留下了诗意的期待。接下来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白鹭的赞赏之情。文章的结尾与篇首相呼应,赞美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给读者以余音袅袅之感。 《白鹭》是郭沫若先生的作品,作者没有用繁复的语言来渲染白鹭,仅用寥寥数笔便流畅而传神地勾勒出了几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