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为习作架桥铺路——《慈母情深》教学点评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0-09-12 17:13:51

《阅读为习作架桥铺路——《慈母情深》教学点评》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专家简介:

2012——2016年海南省小学语文省级学科带头人,现任琼海市小学教研室小语教研员。



18.慈母情深

1.“一课一得”,从单元整组阅读为习作架桥铺路的角度看,这节阅读课最该让学生“得”什么?得到了吗?怎么得到的?哪些环节怎么做会更好? 2.从略读课文教学的角度看,你有什么建议?可以像王崧舟老师那样精教吗? 3.从学以致用的角度看,教师设计的练笔要求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一致吗? ……

五上册第六组单元整组练习目标

单元整组训练总目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写法,并尝试运用。

《地震中的父与子》:通过一件事,把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置于特殊场景中,歌颂伟大父爱,赞扬父子之情。

《慈母情深》(略读课文):通过一件事,把对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置于特殊场景中,表现慈母情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热爱、尊敬之情。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习迁移对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描写,逐渐感受父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学会看病》(略读课文):学习运用人物语言、心理描写体会母亲浓浓的母爱。

语文园地•习作 :通过具体的事,体会父母之爱;对父母说心里话。

这样单篇课文目标就既有与总目标一致的共性,又有每课一得的个性,改变单篇课堂教学目标中面面俱到、各自为政的弊病,避免“篇”和“组”脱节的弊端。 

《慈母情深》阅读要求: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慈母情深的。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慈母情深

读写结合

(1)生活中,你捕捉到母亲什么感人的镜头? 

(2)用上你喜欢的描写方法,写一个镜头。   

生活中,你捕捉到母亲什么感人的镜头?    (如:生病时、考试失败时、风雨中接送你上学……  )   

用上你喜欢的描写方法,写一个镜头。  

我忘不了那一幕                                                   1.我感冒发烧了,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一动都不想动,(爸爸妈妈)看见了,       (动作),        (语言)。

2.那天散步,忽然下起雨来。我和妈妈撑着一把伞在雨中继续走。(爸爸妈妈)       (动作),        (语言)。

3.“好饿啊!”我的脚刚踏入门口,就大声嚷。(爸爸妈妈)

4.父亲把车子停在路边,向早餐店走去。…… 一边付钱,一边接过了早餐,我的父亲;转过身来了,我的父亲;(向我走过来了,我的父亲;走近了,我的父亲,)借着昏暗的的的观光,我看见了父亲那惺忪的睡眼以及那没来得及梳理的散乱在额头的一缕头发。



5.接过我递过去的难题,父亲立刻……立刻……立刻。过了一会儿,只见他……                                              (学生可自己写)                                                                  读:架桥铺路的原料 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 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表达方法

体现略读课教学特点,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学习课文。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导,让学生进行精读、略读和浏览的实践。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写法,并尝试运用。

在人物描写方法中,追求一课一得,突出“动作、语言描写”的教学,放手其它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在实践运用体现开放式教学理念和联系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仿写。

重点教学“动作+语言”环节,是指导学生精读的过程,采取多种形式的读的方法和联系上下文和文章主旨来深入体会表达之妙。

(一)教学一个典型句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的手心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

(三)联系生活背景和环境

《慈母情深》教学思路

1.课文写作背景,情动辞发而写,读之如看电影,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活了一般,看看作者是怎么写出“深情”的。

2.浏览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母亲形象,和作者的感激、敬爱之情。

3.指导精读课文,抓住描写母亲动作的词句,联系文章主旨细细品读,体会母亲形象和深情。 品读——感悟形象——总结写法——迁移运用(说、写) 深入学一两个点,其它句子学生用方法自学汇报。

4.拓展阅读,摘录句子,简单赏析,推荐阅读篇章 《背影》节选    《散步》   《母亲的“存折”》 《纸船——寄母亲》……

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人而言是一个秘密。 ——歌德

                  (本文转自王任老师的PPT)
推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 《挑山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挑山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欣赏生疑(1)学生欣赏风景,幻灯出示。(2)能谈一谈你现在的感受吗?(3)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从泰山回来,你会画什么?这幅画是作者上泰山写生,回来后画的,谁能描述一下这幅画?1、出示课文插图。2、作者是怎样介绍这幅画的内容的?出示: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一步一步在向上登攀。(指生读)3、教师介绍故事背景:(作者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这幅画在唐山大地震中不幸被毁。之后,他又重新画了一幅。这幅佳作曾多次在画展上亮相,很多收藏家都想得到它,更

    07-22
  • 《天窗》课堂教学提问层次性的观察报告
    《天窗》课堂教学提问层次性的观察报告

    《天窗》是沪教版第十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教师以感悟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学习作者想象的合理与丰富;理解最后一小节的含义为重难点组织教学,现从层次性角度对该课的提问质量进行观察分析。 一、关于提问的层次性量表的说明 1956年,本杰明布鲁姆发表文章《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认为思维有六种级别,按照由低到高排列,即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自此之后,这六种思维级别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我们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以提问的层次为观察点:将教师的提问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即记忆性提问、理解性提

    07-22
  • 人教版五上第二单元《石榴》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上第二单元《石榴》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体验作文顾名思义以体验为第一要素,若非基于儿童真性情的体验,很难激发学生情感的释放,引起学生知识的共鸣。对于今年上五年级的体验作文课程班的学生来说,经历了三年级的游戏体验、四年级的观察体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把体验转化为文字的能力。因此,我们将原本侧重于习作素材的选择和细节的描写转换到习作文化内涵的共建之上。 所谓习作文化内涵,指在学生的习作中蕴藏着一定的文化深度、思想深度,能敏锐捕捉生活中富有哲理的细枝末节,抒发独特的见解和感受。使习作成为文化和自我价值观的代言人。 人教版五上第二单元的主题为

    09-22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听《草原》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听《草原》评课稿

    2018年11月2日,有幸在解放路小学听了刘成军老师执教的《草原》。《草原》一文选自老舍的《内蒙风光》。这篇课文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描写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以及受到草原人民热情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汉人民的深厚情谊。 课堂上,刘老师并不像传统的教学那样,教学目标繁多,教学过程凌乱冗杂,把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恰恰相反,在刘老师的课堂上,教学目标简明扼要:一是欣赏大草原的美,二是用还原的手法写一

    11-09
  • 人教版五下《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下《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孩子们对这篇故事很感兴趣,在教学《晏子使楚》时,我注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习课文。主要是以下几点: 初读课文,让学生来概括文章讲了哪几个故事,理清课文的线索。这样一来,不管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是否有深刻的理

    03-28
  • 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编写说明
    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编写说明

    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科书编写思路 1. 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 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除了加强不同年段、不同册

    09-05
  •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交流平台谈的是读书时怎样才能找到好书的方法。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读一读,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二是将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书写提示安排了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九成宫体醴泉铭》(局部)。 日积月累安排了朱熹的两首古诗《观书有感》(其一)》和《观书有感(其二)》。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每天以书为伴,天天与书打交道,介绍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不难,但如何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交流平台中

    10-29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抒发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文结构清晰,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阐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以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文物,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丽。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

    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