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为设计铺路,阅读为写作架桥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0-09-12 17:17:00

《解读为设计铺路,阅读为写作架桥》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文昌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   黄艳 

专家简介:

黄艳,小学高级教师,文昌市小学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科研骨干教师。



于永正老师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没有解读好文本你就没法。所以,只有解读好文本,才能设计好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为:解读为设计铺路

一、做好教材解读,为设计铺好路

本次教材解读,主要分为第六单元的单元主题解读和《地震中的父与子》文本解读。

(一)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紧扣“父母之爱”的专题安排,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二)《地震中的父与子》文本解读

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方位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材知识要点解析

1.第六单元知识要点解析

(1)体会父母的爱

(2)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

2. 一般文本的知识要点解析

(1)读懂内容

(2)理解思想、情感

(3)学习文章的表达形式

3.《地震中的父与子》知识要点解析

(1)了解地震事件始末

(2)通过体会文本,感受父爱的伟大,父子之间深厚的情谊。

(3)学习文章的表达形式

这篇课文可以挖掘的表达形式很丰富,主要有如下几点:

A.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性格品质

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父亲即使历尽艰难,也要救出儿子,体现父爱的伟大。同时从人物对话的描写中,感受这对父子的了不起。

人物的语言描写:父子与旁人的对话,父子之间的对话。

人物的外貌描写: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人物的动作描写: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B.对比不同做法,体会父亲的伟大:旁人的离开,父亲的留下

C.品味反复出现的句子,体会文本强调的情感:

(1)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2)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D.关注对话中的感叹号,体会人物强烈的情感:

(1)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2)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3)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4)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5)“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

E.抓住灾难中父亲的情感变化,体会父亲不变的爱子之情:

悲痛,坚定,挖掘,幸福

(虽然这篇课文可以挖掘的表达形式多,但是,因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以及课堂时间的安排,无法一一呈现对每一表达方法的关注和体现。)

二、设计突出重点,朗读体现要点

(一)巧妙处理文本,进行长文短教

借助幻灯片,通过巧妙处理朗读的方式,实现长文短教的教学方法:

1.整段读(用幻灯片板出整段的全部内容)

2.旁白+人物对话(借助幻灯片,用不同颜色把全部内容分成两部分:“旁白”+“人物对话”,让学生在视觉上分清内容的表达侧重点,迅速抓住“人物对话”这一重点内容。)

3.角色表演读(幻灯片只剩下“人物对话”的内容,即角色朗读内容。在前两次朗读的基础上,抓住“人物对话”这一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读出感情,突出人物的品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情感,体会文章表达的主题。)

(二)读书方法多样,教学重点突出

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抓住文本的重点内容,借助幻灯片对文本进行处理,通过各种朗读的形式进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的内容、情感及主题。真正体现了那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多种形式朗读,感知文本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接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比赛读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读,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同时也增加学生与文本接触的次数,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感知文本,体会文本,熟悉文本。)

(2)反复品味重点,体会人物情感。(本文的重点是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感受人物的品质。教学过程中,采用充分引导学生朗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后表达。)

(三)突出表达形式,进行学以致用

1.文本表达形式的学习(以上内容)

2.文本表达形式的运用——阅读为写作架桥

第二环节:阅读为写作架桥

与作文水平密切相关的就是学生对语文作品分析、理解和感悟,没有在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写作能力。

表达形式的学习、运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扶”“放”“写”三个层次,从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表达形式的学习,到实现进行表达方式的运用。

1.抓语言品个性(父),以“扶”为主。(这个环节重点抓住父亲的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侧重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个性品格。)

2.抓语言品个性(子),以“放”为要。(通过前一个环节的“扶”,逐渐放手,引导学生抓住儿子的语言进行体会,感知儿子的了不起,并进行表达。)

3.品个性用语言(子),以“写”落实。(在“扶”和“放”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学体会儿子的“了不起”进行写话训练:想像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如此写话,引导学生在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之后,又设计了不起的阿曼达可能说什么,做什么,才能体现阿曼达的了不起,让人物的品质与所言所行进行对应,深化了学生对文本和人物情感品质的理解,也为习中的人物描写架桥铺路。)



相应的PPT:让文本解读为设计铺路,让阅读教学为写作架桥
推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 《走近海伦·凯勒》教学设计
    《走近海伦·凯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走近海伦凯勒,感受海伦凯勒非凡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学习海伦做个生活中的强者。 2、激发兴趣阅读书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引导孩子走进名人的生活,使孩子的情感得到升华。 3、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并通过语言文字感悟人物的精神与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兴趣走近名人,阅读名人传记。 2、想象海伦凯勒的困难、艰辛与痛苦,感受海伦凯勒非凡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课前谈话: 1、喜欢看什么书,为什么? 一、制造冲突,激发兴趣。 听得出来,大家都是非常懂得读书,善于读书的人。今天,我有准备

    07-22
  • 从画面进行设疑、解疑《狼牙山五壮士》反思
    从画面进行设疑、解疑《狼牙山五壮士》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是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对五壮士有个更深地了解,首先让学生观看课文画面五壮士壮烈跳崖的图片,并问同学们,看到此时此刻的情景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这时班上的顾宇昂同学就站起来回答道我觉得五壮士很勇敢。紧接着高旭飞说:如果不跳他们的目标会被敌人发

    07-22
  • 巧设“冲突”  心灵扣问——《诺曼底号遇难记》听课有感
    巧设“冲突” 心灵扣问——《诺曼底号遇难记》听课有感

    一个晴朗的星期六,我有幸在天妃小学听到了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虞大明老师的《诺曼底号遇难记》80分钟的课,听他和孩子们演奏了一首悲壮感人的英雄交响曲,至今让人回味无穷! 虞老师执教的是《诺曼底号遇难记》,课文主要讲述了在诺曼底号遇险的时候,船长哈尔威镇定自若、舍己为人,充分发挥了绅士风度,解救60人于危难之中,自己却如一尊黑色雕像与诺曼底号徐徐沉入水底这是一个悲壮的故事,这是一位可敬的船长! 虞老师在课堂中展现的值得我学习与品味的东西很多很多,而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 一、巧设冲突,牵住孩子的心灵去阅读 虞大

    07-22
  • 莫名的恐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后记
    莫名的恐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后记

    一直以来都认为现代诗的绝美的,犹以三十年代那些人,其中徐、郁、谢等等均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潇洒无做作之感,纯净如碧空清泉,久读之不未觉其厌。(我那些可怜的文字功夫其实是得谢谢现代诗的滋润) 可是拿到本课我却有种莫名的恐惧,大自然是个宝库,充满了生机、知识、乐趣,这是人所尽知的,但文章却把它缩成几句口号式的诗句,拼凑间便以名家范文示人。说其拼凑,似有过分之感。为了教好本课,我花了很大的力气去研读,一而再,再而三地细读,可惜才疏学浅,非但没有渐入佳境,曲径通幽的感觉,反而生出了些讨厌。拙以为本文除了口号式地喊了几

    08-13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词作,作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一、初步感受词的韵律美 师:这首词在形式上和诗有哪些不同?

    07-05
  • 课文解析《慈母情深》听课反思
    课文解析《慈母情深》听课反思

    2019年10月30日,徐州市邳州市小学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在邳州市天山路小学举行统编教材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作为天山路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充分体验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天然优势,全程参与了活动并进行了深刻的学习。其中给我深刻印象的是我校索永主任执教的《慈母情深》。 《慈母情深》是经典的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敬爱。但

    11-02
  •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
    《请你支持我》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首先,课文明确了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某件事情在生活中是必要的。其次,课文创设了情境:假如你要去找老师,希望他同意你办一份报纸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情境中,教材提示了三点:第一,做到礼貌诚恳地说明来意;把办报纸的设想讲清楚,尤其是办报纸的目的,以及可能给同学带来的好处;设想老师可能的担心,想办法打消老师的疑虑。通过分角色扮演,模拟交流过程。最后,提供三个可能的情境,让学生自由选择任务和同

    11-25
  •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公开课《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公开课《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黄祥昀一、课文内容分析 本单元编排了《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分别介绍了鲸的特点和风向袋的制作方法及流程。《鲸》条理清楚,从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介绍。教材中的四处批注分别从用词准确、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分类介绍、形象描写等角度,指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写说明文。《风向袋的制作》介绍了风向袋的作用、制作步骤、辨别风向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制作步骤。例文重点是引导学生关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