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杜雨雨老师上《地震中的父与子》听课记录(五上)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0-09-13 12:38:01

《听杜雨雨老师上《地震中的父与子》听课记录(五上)》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课前:观看地震视频

上课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指导朗读 强调重音

2.&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3.过渡: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了解父与子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15:15:21

二、自由朗读课文,了解父子的了不起。

一)自由朗读,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

1.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15:17:31

1)*就在他挖掘的时候……没人回答。

出示第一段话

2)*消防队长挡住他……

出示这两段话

3)警察走过来……

出示这两段话

三)朗读体会父父亲的了不起气

3.师生合作朗读这几段话(老师读描述语,学生读人物语言,伴乐……)

4.变化角色师生再次合作朗读……

5.提取其中的对话,左右两边合作朗读: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6.添加出示句子:人们摇头叹息……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合作朗读这几段话

&从你们的读书声中我看到了一个了不起的父亲

板书:父——了不起

7.&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我感受到了这是一位勇敢坚强的父亲

*我感受到了一位父亲,儿子在父亲心中的重要 
&就是父亲对儿子的爱

*我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他信守承诺了。因为“……在一起。”

*我能感受到父亲很勇敢

&没关系,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这位父亲信守诺言……

&……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只为了……多么伟大的夫妻。

【这是指导读懂、读出情感、读出智慧的最佳时机,可是放过了】

15:27:37

&过渡: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这些的呢?

8.出示蓝色和红色的对话句子。【对学生的能力低估了,可以放开自主发现】

*通过对话……

9.齐读这几段话…… &我仿佛看到了这位信守诺言的父亲。

三)聚焦描述时间和父亲外貌的语句,感受时间漫长

1.出示句子:“他挖了……阻挡他。”

齐读

2.&你感受到了什么?*时间漫长

3.*再次朗读……

4.&父亲挖得自己怎样了?

*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

指导朗读这句话……

全班齐读……&……他却依然坚持下来,一心只为了——*儿子  &从这儿看出——*爱。

5.交流写法:&怎样描写的?

*外貌描写  *罗列时间  *动作描写

6.*再次朗读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15:34:10

7.&小结:这伟大的力量,就是因为父亲说过——

出示:无论发生什么,总会跟你在一起!

*齐读这句话……

三、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1.过渡:课文里除了父亲是了不起的,还有谁?*儿子

2.出示语句:挖到第38小时……拥抱在一起!

3.自由朗读这几段话……15:36:24

4.出示父子的对话,师生合作朗读。15:37:45……

5.同桌练习合作朗读……

6.两名同学合作朗读

7.交流:从哪儿看出阿曼达了不起?

*我告诉同学们……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说明他想让同学们离开  &不要害怕,说明——*勇敢

*……跟我在一起。危急时刻,保持安静 &保持冷静  *临危不惧

&……说明对父亲的信任……你还从哪句话感受到?

8.出示句子:不,爸爸……

*不,爸爸,想让我的……我感受到了阿曼达是个坚强的人……这是一个相信父亲的孩子

*不,爸爸……阿曼达是个为别人着想的人 &这是一个舍己为人的孩子……

9.创设情境朗读这两句话:我告诉同学们……不,爸爸……

四、小练笔:请你想想一下:在漆黑的瓦砾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15:47:31

1.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纠正坐姿

2.15:52:44分享交流

*……你真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爸爸会不会不来呀,不……不会的……请相信我。

教师再读这句话

&我相信,肯定恐惧过,害怕过……这就是儿子的——*了不起

板书:子

五、小结:认识了了不起的父与子,还学到了描写人物的方法,是什么?*外貌、动作、语言

&我们以后用上这些方法到习作中……

再次小结内容

思考:

1.读为本,但读不是终点。读准确,读流畅,读明白,读出感情,读出智慧。

2.写话安排在最后,用意是什么?

3.让阅读教学为习作架桥铺路,本节课哪里架了桥铺了路?
推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 湘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湘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40分)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8分) fn n ɡēn b yn ninɡ kuān sh b lǎn xun l hōnɡ tuō j m 2、我能补充词语和短语。(4分) ( )( )失骊 气喘( )( ) 毫不( )( ) 不可( )( ) ( )( )如生 喜出( )( ) 饥寒( )( ) ( )然大( ) 3、我会写近义词、反义词。(4分) 近义词:艰难( ) 寂静( ) 反义词:轻松( ) 和蔼( ) 4、我会选词填空。(8分) 坚定 坚决 坚强 ①赵华是个( )的孩子,

    07-21
  • 五年级下册第十一、十二课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第十一、十二课教学反思

    五下第十一课是《晏子使楚》,第十二课是剧本《半截蜡烛》。在给我的上一届学生教这两课的时候,在我的平行班许琦群老师所教的班中有个女孩子兴奋地对问我:吴老师,你有没有让你们班的同学把《晏子使楚》该编成剧本啊?看着那个小女孩一脸的激动和高兴劲儿,我突然感到了惭愧。因为我没有让我们班的同学尝试这一种新型的写作形式。因为当时我认为我班学生的作文水平较差。再则,从应试的角度而言,绝对不可能让学生考改编剧本的。 这次再教这两篇课文时,我下定决心要让学生体验、感受一下改编剧本的快乐。因为这样一来,可以让他们快乐而轻松地突

    07-22
  • 《看图说话:美丽的秋天》教学设计
    《看图说话:美丽的秋天》教学设计

    一、忆秋 1、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 2、谁能背背有关秋天的成语、儿歌或者课文吗?交流 3、看来小朋友知识记得很牢,为了奖励大家,王老师今天再教小朋友们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出示《山行》,师领读、齐读。 二、赏秋 1、观看视频,感受秋天的美丽。 2、交流:你觉得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 过渡:是啊,我们的秋天这么美丽!可是秋天很快就要过去了,你们想留住秋姑娘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笔把美丽的秋天写下来。 三、品秋 1、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秋天到了?(按顺序观察) ①大

    07-22
  • 古诗《鸟鸣涧》教案
    古诗《鸟鸣涧》教案

    《鸟鸣涧》教案 南江县大河镇小学 罗定佳 教学内容:《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教学目的:1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有感情地吟诵并背诵。 2 扣住重点词静空引导学生想象,体会诗歌描绘的静谧悠远的意境,感受作者的虚静淡泊。 教学重难点: 1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虚静淡泊。 2 读出诗歌的韵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件名言导入 1出示课件,诸葛亮《诫子书》中前两句。 2生齐读,口头解其意,并指名说。 3出示释意的课件。学生齐读并理解,指名体会诸葛亮

    07-22
  • 凝望江中月,欣赏动静结合《望月》教学反思
    凝望江中月,欣赏动静结合《望月》教学反思

    6月骨干教师展示课,在校内执教了《望月》第二课时。《望月》一文,作者以生动的笔调写了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的形象跃然纸上。文章语言隽永、意境优美、生动有趣,是一篇构思独特、感情真挚的散文诗。教学时,我借助敏悟学习单的设计,引导学生根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围绕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三个板块有效展开学习活动,在因月生情,望月联想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 课中敏悟(一

    06-22
  • 于永正老师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案例分析
    于永正老师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案例分析

    于永正老师一直强调: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它重视语言课中的语言文字和运用,并强调实践性和综合性。这也是于老师对语文的本质在语文课堂中得以实现的一种坚守。也正因此,于老师的课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接下来,就结合于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从生成性的细节着手,体会于老师课堂的教学风格。 一、 注重语言规范,学会表达说话细节的训练 于老师的这节课中,有一个细节,即老师提问:祖父的园子里,你学看了什么?学生将一个我(其实是代表作者)写到黑板时,学生没有加标点。而于老师随即提醒学生:写

    06-27
  • 家长开放日——“感恩节”争章展示暨颁章中队活动反思
    家长开放日——“感恩节”争章展示暨颁章中队活动反思

    任教至今,第一次承担中队活动课的展示任务,在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就非常忐忑,不知从何下手。幸亏有大队辅导员谢老师、我们503班的全体孩子和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才让我在家长开放日那天能够顺利地把课上下来。 我们本次中队活动课的主题是校园节日之感恩节争章展示暨颁章中队活动,因此在此之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根据学校的感恩节活动方案,通过定章课制定出了符合自己中队的争章活动单,然后在一个月中,队员们根据自己的争章活动单,完成各项必做和选做的任务,最后在中队活动课上进行展示。下面是我们活动课的几个亮点: 1.队

    04-15
  • 最新人教版五上《桂花雨》案例分析
    最新人教版五上《桂花雨》案例分析

    导入之后开始学文,我以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为抓手,引出桂花的香。在体会桂花香时,我抓了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话中的香飘十里和浸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和朗读。 香飘十里这个词语直接表现桂花香气飘得甚远。我先指出十里是虚指且带夸张,请学生想一想,这样写是为表明什么?学生稍作思考便可得知是为表明桂花香气飘得很远。接着,我指名学生读词,指导学生也如作者一样略带夸张,读出桂花香飘得远。在思与读的结合下,学生感受到了桂花的香。 浸这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