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听课记录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0-11-27 16:13:28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听课记录》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前聊:老师自我介绍……你最喜欢玩什么?看书,听音乐,上网浏览  看都是房子的频道 看电影 

上课10:25

一、揭题:

1看图片:季羡林,学过他的那篇课文?《小苗与大叔的对话》

2浏览关于季羡林先生的资料。(读完举手示意)

3欣赏图片(德国广场的花)

4揭示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5板书、书空课题

6齐读课题

7谁的花给别人看的?德国

二、学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划下季老先生发出感慨的句子。

交流:*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齐读感叹句

2、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划出德国人爱花养花的句子。

1)交流:*家家户户都在养花……花的脊梁。

2)指导书写“脊”:点 提  撇 点 撇 捺 (有误)

3)摸摸自己的脊梁  &“那么花的脊梁应该是哪儿?”

3、齐读“家家户户都在养花……花的脊梁。”

1)表演对话:谁来当房东,与老师对话*“正是这样”

2)评价:男房东表现怎样?*没有莞尔一笑

3)指导莞的读音“wan”“guan”

4)&房东心里会怎么想?*在德国这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品质。&是很平常的事。

5)齐读这段话

4、&还从哪里看出德国人爱花养花的?*正是这样……耐人寻味的。

1)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2)从哪些词语看出这些花多?美?*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花的海洋

3)指导理解: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先所说自己的理解,再看图片)

4)指导理解应接不暇:什么意思?*花太多,看不过来。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街上的车川流不息,让我们应接不暇。*书店的书很多,让我们应接不暇。*超市里的商品……*玩具店里的玩具……

5)齐读这段话

6)师范读这段话,同时出示四幅德国街道图,&你考到了什么?*许多花 热情的德国人  *花的海洋  &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画面  *一朵朵的花长在阳台上。*自己看别人的,别人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境界。

7)

5、齐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课文怎么评价它?*颇耐人寻味的。&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

2)这种境界是指什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品质 *在屋子里的时候……颇耐人寻味的。

3)&课文里人人为我就是指什么?

4)生活中有没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例子?*学习遇到困难……*图书角,大家捐书,这就是……*我帮助了别人,我有困难时……

师复述,生齐读巩固

6、走在街道上,感受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品质,你有什么话想对德国人说?

*你们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令我敬佩,向你学习。

*你们那家家户户……的精神值得我们 学习。

*亲爱的德国人……一定要学习你们的精神。

*……

*如果每个国家人都能向你们这样,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7、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三、小结:学习了……被……所感染。学了课文,我们不禁赞叹“多么……”更应该向德国人学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只要我们……只要我们……将更加美好。四五十年前……四五十年后,还是这样,会有什么


听课思考:

1、优点1:尊重学生,把更多的话语权留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交流表达中体会文章主题。

2、优点2:注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比如高年级并不忽略书写的指导(但是“脊”的笔顺有误)、注重词语理解的指导,并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说话练习理解词语,训练很扎实:应接不暇:什么意思?*花太多,看不过来。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街上的车川流不息,让我们应接不暇。*书店的书很多,让我们应接不暇。*超市里的商品……*玩具店里的玩具……。

3、不足1:问答多,朗读少。没有充分的文本朗读作为铺垫,仅凭一问一答学生的理解是空洞的,近似于喊口号。直接课问到中心问题“课文里人人为我就是指什么?什么是我为人人?”学生静默了,因为读得不够。读的数量不够,读的质量也不够。我们来看看文本的结构特点就明白了……这种有中心句,又能从文中找到具体体现中心句的句段的文章是很容易教的,只要联系起来变化角色朗读学生自然就明来了。不同于《纪昌学射》,文中没有总结,也很难找到体现主题的具体语句,教师必须创造出一些载体作为铺垫。
推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 湘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湘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40分)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8分) fn n ɡēn b yn ninɡ kuān sh b lǎn xun l hōnɡ tuō j m 2、我能补充词语和短语。(4分) ( )( )失骊 气喘( )( ) 毫不( )( ) 不可( )( ) ( )( )如生 喜出( )( ) 饥寒( )( ) ( )然大( ) 3、我会写近义词、反义词。(4分) 近义词:艰难( ) 寂静( ) 反义词:轻松( ) 和蔼( ) 4、我会选词填空。(8分) 坚定 坚决 坚强 ①赵华是个( )的孩子,

    07-21
  • 随文练笔好处多——《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后记
    随文练笔好处多——《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后记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五年级下册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它生动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变化,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体现了少年儿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诗作内容浅显,语言凝练,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没有多大的阅读障碍。教学这一课时,我把重点定位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领会诗句内容,体会少先队员绿化祖国、美化自然的豪情上;而把借鉴文中词句描写山岭变化作为教学的难点。课堂上,我压缩讲读内容,挤出时间让学生随文练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随文练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07-22
  • 2012年上半年小学科学教研会议《时间在流逝》教学反思
    2012年上半年小学科学教研会议《时间在流逝》教学反思

    这一课教材中主要编排了三块内容:现在几点了、一分钟有多长、过去多少时间了。而其中体验一分钟有多长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而合理估计 10 分钟、 1 小时是教学的难点。 这是一节没有实验的科学探究课,为了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抓住了两点来做文章。其一、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其二、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从游戏入手,从现象中引入问题,让学生估计时间,探究时间的长短,到最后懂得珍惜时间,使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了发展,

    07-22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研讨课《景阳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研讨课《景阳冈》

    前几天,我上了一节研讨课《景阳冈》。为了让更多的老师听到此课,教导处张老师特地把我的课安排在最后一节,这让我感到些许的紧张。虽说在龙泉随堂课上过好几节,虽说这篇课文在平湖上得很成功,但第一次让我在全体实小老师面前亮相,这种感觉还是异样的。 早在上课前几天,教导处就把通知发出去了,因此,上课那天,阶梯教室就坐了很多老师,这跟平时的研讨课是不能比的。 课很顺利地开始,一开始我还没完全投入,因为我还时不时地去关注听课老师的表现,但慢慢地我就沉浸到了课本中,沉浸到了与学生的对话中。 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老师们报以

    07-22
  • 于永正老师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案例分析
    于永正老师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案例分析

    于永正老师一直强调: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它重视语言课中的语言文字和运用,并强调实践性和综合性。这也是于老师对语文的本质在语文课堂中得以实现的一种坚守。也正因此,于老师的课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接下来,就结合于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从生成性的细节着手,体会于老师课堂的教学风格。 一、 注重语言规范,学会表达说话细节的训练 于老师的这节课中,有一个细节,即老师提问:祖父的园子里,你学看了什么?学生将一个我(其实是代表作者)写到黑板时,学生没有加标点。而于老师随即提醒学生:写

    06-27
  • 观《鞋匠的儿子》,议语用的形式
    观《鞋匠的儿子》,议语用的形式

    2016年12月16日,小学语文培育站的成员集中经贸小学报告厅活动。杨亮老师和陈麟燕老师同课异构,执教苏教案六年级上册《鞋匠的儿子》一文。杨亮老师的课,由两个林肯的故事引入,一下子激起了学生了解林肯的兴趣。课堂中,杨老师用一个照理说( )应该( ),而林肯( )。的句式,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片段,练说表示出乎意料的句子,让课文内容融会贯通。 最后,杨老师归纳出林肯演讲成功的三个秘诀:沉着顺接、巧妙扭转和借题发挥,并且创设平时生活中被人诘难的情景,进行写话练习,效果显著。陈麟燕老师的课堂,由词语导入,开门见山

    12-19
  • 示范课《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示范课《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上课前再看教案时,脑中闪现了一个想法:本课能不能上得实惠点。严格来讲,本文的写作有点不足,仅以几个成语(或者是短语)词串,加上不怎么到位的想象,勾画出松树的特点。这对于从未见过黄山松,也未曾去真正领略自然风光之美妙的小学生来说,凭着如此简单的语言文字是很难建构起黄山松那独有的美。 语文课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本课的目标能否简单点,让学生学一点真正的有语文味的东西。看来有必要改变教参及网上的固有的模式。于是,我就设想让学生来发现本课中细节描写的不足,然而这种相当另类的教学手段是要冒比较大的风险的,首先学生的水平

    08-12
  • 《爱如茉莉》教学案例
    《爱如茉莉》教学案例

    本学期,学校邀请市教研员刘春老师来我校听课,由我执教一节阅读课《爱如茉莉》。在钻研课标、文本、学情后,我以这也叫爱这句话为线索,串起全文,通过对6-17自然段细节的分析,三品这也叫爱,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这句话产生的情感变化,从刚开始的不解,到发出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的感慨。升华拓展部分,爱是一道多解的题目,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心目中对爱的理解。至此,学生从刚开始的羞于谈爱,到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后来在《最美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