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1-01-12 16:39:25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划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初步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内心独白的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2.借助同类文章《剥豆》的阅读,迁移巩固抓住人物内心独白的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3.创设生活情境,现场操练抓住人物内心独白的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迁移、运用抓人物内心独白的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开场:你有过爸爸妈妈陪同看病的经历吗?  

    一、直接导入,明确要求

1、是啊,父母的爱总是无私的,尤其是中国的家长,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的子女。可是就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却在儿子生病的时让儿子独自去看病。她是不是不爱孩子呢?她当时是怎么想的?她又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齐读课题《学会看病》。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学习,导读提示可少不了,它是学习的方向、指南针。

   (1)出示阅读提示,学生默读。

   (2)说说导读提示的要求。

   二、紧扣对话,初识母亲

    1、快速浏览课文的1---20自然段,用“____”画出母亲的语言,用“══”画出儿子的语言。

   (1)师生合作读。

   (2)交流: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2、小结。

    三、品读内心,学习写法

    1、可是作为母亲,她到底愿不愿意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母亲的内心,听听她的心声。

    2、 出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1自然段至课文结束,用“~~~”画出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想想母亲的心情是怎样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你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还可以和同学交流。

   (1)汇报交流。

3、出示句子: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1)品读语句。

①理解:雪上加霜

②感悟母亲的心情。

    ③ 小结:作者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让我们走进母亲的内心世界,感受到母亲的后悔、自责和矛盾。

   (2) 梳理写法。

①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叫做心理描写,而像这种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自己内心所想的内容,这是心理描写中一种,叫内心独白法。

 ②齐读。

 ③ 明确内心独白的作用。通过内心独白的方法可以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忧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3)当儿子骄傲地告诉母亲,他已经学会了看病,勇气又回到母亲的心里,磨练儿子的同时也磨炼了自己,可儿子会不会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呢?母亲在心里默默地这样告诉儿子。

①学生齐读: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② 明确内心独白法的两种表达形式。

(4)出示两处人物内心独白的段落,学生再读一读。

 ①此时你又感觉到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② 小结:运用内心独白法,可以把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刻画表述出来,可以具体、生动的突出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形象。

(5)总结:是啊!或许对母亲来说,孩子跌倒了马上扶起来是一种爱,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也是一种爱;孩子生病了陪去医院看病是一种爱,让孩子自己学会看病也是一种爱;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一种爱,而让孩子学会独立,自己学会放手是一种更伟大的——母爱。(板书:爱)

 四、迁移类文,巩固写法

    1、经过这件事后,作者和儿子又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剥豆》一文,用“﹏”画出文中内心独白的句子,你从中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2、学生自学汇报

3、小结:两篇文章都是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深远的母爱。

    五、现场操练,强化写法

1、出示小练笔:请你从下面的生活小场景中,选择一个运用内心独白法写一段话,描写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

(1)一个人在家,把妈妈最珍贵的东西摔坏了,又不敢告诉妈妈实情。

(2)妈妈不分青红皂白,把我狠狠批评了一顿。

   六、拓展阅读,运用写法

1、这两篇文章中的母亲都是我国著名女作家、心理咨询师、医生毕淑敏老师。她写了很多作品,有《心灵的力量》、《我很重要》、《毕淑敏散文集》等,旁边是她的儿子芦淼,现在已经得到了三个硕士学位。他们母子合作写成了一部《母子环球旅行记》,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读。课后还可以读一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推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 从画面进行设疑、解疑《狼牙山五壮士》反思
    从画面进行设疑、解疑《狼牙山五壮士》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是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对五壮士有个更深地了解,首先让学生观看课文画面五壮士壮烈跳崖的图片,并问同学们,看到此时此刻的情景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这时班上的顾宇昂同学就站起来回答道我觉得五壮士很勇敢。紧接着高旭飞说:如果不跳他们的目标会被敌人发

    07-22
  • 在对比和阅读中阅读和学习《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在对比和阅读中阅读和学习《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新课程教材中安排了很多篇目的略读课文,略读课是精读课的延展与深化,教学略读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准确地把在精读课文中所获取的基础知识、阅读方法、经验等迁移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略读课文分散编排在每个单元中,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移精读课文

    07-22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主题文本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会课文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课文中的四字成语和常用语。 2 .感悟文本主题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从李白的几首离别诗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水的诗歌文化。 3 .培养言语品质 在四字成语或常用语的感情朗读中唤起鲜明意象。 围绕依依惜别的感情去发现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性。 在模仿迁移表达和想象表达中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和审美感受。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词语,指导朗读(幻灯片底色为

    07-22
  • 从温情脉脉的《黄鹤楼送别》看教师文化风格的资源开发
    从温情脉脉的《黄鹤楼送别》看教师文化风格的资源开发

    暑期细读一个个案例反思,越发觉得上课就是上出教师自己的文化。在学生面前,一个语文教师就是一本厚厚的书。想起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过: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你对文本研读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远,你对文本研读就有多远;你的精神倒影有多美,你对文本研读就有多美。研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研读自己。翻阅五年级的教材,赫然映入眼帘的文包诗《黄鹤楼送别》令我回忆起一位内秀温雅的同行,有幸聆听其站在一个温馨而又有效引导的高度,引领学生走进了千古传诵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走进千年之前的动人话别场面。课堂的一幕幕细节

    12-23
  • 《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教学价值简析
    《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教学价值简析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一篇小说,教学时我们无非将重点放在林冲与洪教头的人物性格的体会上。这只是从课文的内容上来解读引导学生阅读。像这样经典的佳作,教师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将人物的不同性格刻画的栩栩如生。如洪教头的形象,只八个字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这样的一个人物一出现,就已经能略知他的性格一二了,所以这精妙的八个字,没有一个字是废话,紧扣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来写,使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在此基础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找找作者哪些地方的用语精妙,这样就将内容的理解转成了语言运用的品味,凸显了语文的特质。

    05-13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反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反思

    《六月二十七日望楼醉书》是苏轼的一首写景之作,将西湖上的风雨变幻、来去匆匆的雨景以简短的四句诗一气呵成,让人惊叹天气变化之快,也折服于功轼巧妙的构思。教材将这首诗安排在五年级的教材中,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特点,整节课的教学做到了如下三点: 一、研读古诗,找准起点 起点是一堂课教学的出发点,基于一定的出发点,才能准确定位一节课的教学深度与广度。而一节课的教学起点基于两点:一是教材的准确研读,二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这首古诗放在五年级是基于五年级学生对古诗的解读水平之上,以五年级的学生的古诗积淀为基础,学

    04-04
  • 写成长中难忘的一件事900字作文
    写成长中难忘的一件事900字作文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无数次尝试。这些尝试,有的欢乐,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难忘而我的一次尝试却是那样的痛苦,那是我二年级的时候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太阳懒洋洋地把光

    03-11
  • 《爱如茉莉》教学案例
    《爱如茉莉》教学案例

    本学期,学校邀请市教研员刘春老师来我校听课,由我执教一节阅读课《爱如茉莉》。在钻研课标、文本、学情后,我以这也叫爱这句话为线索,串起全文,通过对6-17自然段细节的分析,三品这也叫爱,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这句话产生的情感变化,从刚开始的不解,到发出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的感慨。升华拓展部分,爱是一道多解的题目,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心目中对爱的理解。至此,学生从刚开始的羞于谈爱,到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后来在《最美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