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栏目: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19-09-28 15:24:08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乐东县思源实验学校——陈康,《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教学时,我以电影片段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引出课题后,我扣住这个“壮”字,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壮”是什么意思?“五壮士”指谁?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让学生探明了学习的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我布置了具体的预习任务,学生有了明确的预习任务后,能进行充分预习。但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环节中,由于是换班教学,对这个班的学生整体情况不是很了解,所以,教学生字词花费了很多时间,造成后面教学的时间不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感情朗读和课堂练习也没时间完成。这是教师自身的语言不够精炼,也和平时的教学习惯有关,因此在这方面我今后还要多加注意。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知道,整堂课上完后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也有以下的收获:老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更不能含含糊糊。
推荐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 六年级下学期《匆匆》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匆匆》教案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认读下列词语:头涔涔、泪潸潸、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潜移默化地背诵出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朱自清先生的语言美,能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来理解重点句,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感悟时光匆匆,学会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学习重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难点: 领悟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不甘碌碌无为的心声。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读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

    07-22
  • 开展阅读活动《书香伴我成长》主题队会
    开展阅读活动《书香伴我成长》主题队会

    活动目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给学生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

    07-22
  • 自读感悟,品读人物——《詹天佑》教学反思
    自读感悟,品读人物——《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讲述的是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的要挟嘲笑,克服重重困难设计建造了京张铁路,给帝国主义者以有力的回击这一故事。课文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引出文章,通过详细介绍詹天佑克服困难建造铁路来反应人物的圈圈爱国之心。教学中,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以小组合作,自读自悟教学模式为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建造铁路的困难在勘测路线、开凿隧道、设计线路这三个环节中处处有体现。教学中,我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组内研读,要求通过阅读,找到詹天佑遇到的困难是什么?他如何去克服的?(可以用图示表示)

    07-22
  •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上)《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上)《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最后的姿势》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它是根据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时发生的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所涌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真实事件所写的。谭千秋老师在灾难来临之际张开双臂,将四个孩子守护在身下,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对人生的追求。为了更为立体地表现人物品质,作者还引用了最具说服性的三位人物的话语,侧面烘托谭千秋老师的英雄壮举,这样的描写使得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形象定格在我们心中,成为了一个永恒的瞬间。 教学目标: 1.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的人物形

    07-22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理念】重视人文精神教育,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重视语言的积累,凸显语言的运用。 【教材分析】 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

    01-03
  • 苏教版上册语文第14课《安塞腰鼓》教学得失谈
    苏教版上册语文第14课《安塞腰鼓》教学得失谈

    《安塞腰鼓》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民俗民风的选文,重点介绍了黄土高原上浓烈的民间艺术形式腰鼓。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这篇课文总有比较棘手的感觉,究其原因在于强悍有力的西北风与江南的温润风格反差很大,在教学中难以把握就属理所当然的。在研读本课时,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 在多次细读本文后,我发现既然是介绍民俗民风,那是不是可以从语言特点入手,在解构语言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领略文章语言的强大冲击力?基于这个出发点,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语言特点的品析上,设想是否通过另辟蹊径,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对照课

    08-18
  • 苏教版语文教材第12册《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苏教版语文教材第12册《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读课文,体会天游峰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

    03-28
  •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27日上午第三节我在景山海甸分校多功能厅上的对外公开课,借景山海甸分校六(1)班上,这也是我这星期跟班学习的对应班级。一堂课下来,我收获很大:首先是课堂上学生送来的善良卡,整整23张,张张写满爱,书写工整美观,大多是自己积累的,还有些是自创。读着孩子们的善良卡,我眼前出现了爱的海洋,是那样宽阔,是那样碧蓝,我看见一朵朵欢快的浪花,带着甜美的微笑向我走来想看看吗,来,让我一朵一朵地拍下: 善良是冬日里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