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王艳

栏目: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19-12-29 18:13:30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王艳》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课文内容分析
  《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文章既表现出了谨慎探索的科学精神,也有一些生动的描写,让学生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课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2自然段,引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话题并从理论上提出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第二部分为第3—4自然段,列出生命存在的四个必要条件,并根据这些条件,分析太阳系中除地球和火星之外的六大行星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第三部分为第5—8自然段,主要讲科学家对火星的探索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第四部分为第9、10自然段,告诉我们太空有可能存在生命,但是还需要人类继续探索。
  本文语言非常严谨、准确,逻辑性强。文章在表达上很有层次,把探索的重点放在了太阳系,对太阳系以外的太空只作了简略介绍。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中,首先排除了水星、金星等六大行星上有生命存在,重点研究的是与地球十分相似的火星。这样的表达,有条不紊,层层深入,为读者准确把握主要信息提供了便利。
  课文中有六处随文批注,呈现了一位同学带着目的阅读文章、解决困惑的思考过程。安排这六处批注,一是为了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有目的地阅读”是怎样一步一步进行的:首先浏览文章,过滤跟自己阅读目的没有关系的内容,然后针对有关系的部分展开仔细阅读,运用已经掌握的各种阅读方法,得出重要信息,最后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并借助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加以判断,去除不准确的信息,留下准确的信息,得出结论。二是向学生展示“有目的地阅读”的一些具体方法,帮助学生对“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进行梳理。这既是对之前阅读策略单元的总结回顾和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也是对本单元“有目的地阅读”方法上的指导。
  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内心世界更为丰富,对宇宙之谜怀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所以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要内容比较容易。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法,比如浏览课文、寻找中心句、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等,但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进行比较、判断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引导学生能围绕课文相关问题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提取有效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三、教学目标
  1.会写“谜、尚”等14个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
  2.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宇宙生命之谜,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可你想过这样的问题吗?在地球之外的茫茫宇宙中,还有没有生命存在呢?这一直是一个谜。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宇宙生命之谜》,跟随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学生齐读课题《宇宙生命之谜》。
  3.回顾第9课《竹节人》学到的关于阅读的方法是什么?
  有目的地阅读,要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适当的阅读内容,还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
  4.读《宇宙生命之谜》导读部分,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在问题的牵引下,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明确生活中有了疑问要养成积极、主动寻找相关文章并获取相关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巧妙地引出下文的教学。】
  (二)交流预学,整体感知
  1. 检查字词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氧气 倾角 揭开 斑点 干燥 沙漠
  抵御 因素 海盗 培养 沧海一粟
  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2)指导书写:“谜、御、斑”三个字。
  (3)解释词语。
  猜测:凭某些线索推断猜度。
  抵御:抵挡、抗御。
  倾角:直线或平面与水平线或水平面所成的角,或者一直线与其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等。
  沧海一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4)资料袋。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处。若把臭氧层的臭氧校订到标准情况,则其厚度平均仅为3毫米左右。臭氧含量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不同。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益处。
  2.整体感知。
  (1)自读思考:这篇文章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3)出示阅读提示:每个自然段往往有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阅读时我要注意找出来。
  (4)学生默读、勾画、概括,提取关键信息。
  (5)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6)教师归纳:每个自然段都有概括本段主要内容的句子,找出它们并进行整合,就可以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既有对生字词掌握情况的检查,又有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把握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进而综合整理,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三)明确任务,初步体验
  1.通过第9课《竹节人》的学习,我们也知道了“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等会有所不同”。要想解决自己的疑问,首先要找到与之相关的内容。从而明确要边读边思考,在读与思考的过程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段落,再仔细阅读相关的段落。
  2.阅读任务: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3.小组讨论。
  (1)如何从文章中快速找到相关内容?
  (2)如何从相关内容里提取对阅读任务有用的信息?
  【设计意图:借助阅提示,明确学习要求。让学生明白怎样带着阅读目的一步步展开阅读,并带着阅读目的去寻找阅读材料。】
  (四)总结
  1.总结学法:在解决“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呈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时,我们是怎样做的?
  预设:有了疑问时,首先要养成寻找文章去解决问题的习惯;
  然后根据需要,择取重要内容有选择地阅读。
  还要关注课后泡泡语中的部分。
  2.地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的问题,人类有从古代就有思考,发展到近代科学家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但从落入地球上的陨石中包含着有机分子的情况看,我们仍然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有生命存在的可能,他们在哪里呢?有待我们这些未来的科学家去进一步探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宇宙生命之谜》,上节课是怎样解决“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的?
  预设:熟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边读边思考,筛选重要信息;仔细阅读,找出问题答案。
  2.结合课后第二题,明确阅读任务。
  (二)梳理阅读方法
  1.带着任务自主阅读。
  (1)明确阅读任务,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阅读目的 阅读内容 阅读方法
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        
科学家是怎样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呢?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        
  教师引导:在明确阅读任务之后,你详细阅读了哪些内容?跳过了哪些内容?详细读的部分,为了达到阅读目的,你采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如果读到了可能不太准确的信息,你打算怎么处理?
  (2)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关注课文内容。
  (3)学生交流完成表格内容。
  预设:
  生1: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阅读第2自然段,采用寻找中心句的方法;也可采用浏览阅读的方法,关注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这一问题。
  生2:科学家是怎样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呢?阅读第3、4自然段,采用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
  生3: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阅读第5自然段,采用查找资料的方法。
  生4:第1自然段与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没有关系,可以跳过去;后面的部分需要细读,有些专业术语不影响理解内容,也可以跳过去。
  (4)抓关键语句,指导朗读。
  ◎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
  ◎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2.借助旁批进行比较。
  (1)阅读课文批注。
  研究学习伙伴是怎样带着阅读目的学习的。
  (2)阅读方法对比。
  你的哪些方法和这些方法是相同的?哪些方法不一样?
  (3)领悟阅读方法。
  交流总结“有目的地阅读”常用方法:
  ①浏览内容法:通过浏览过滤掉无关内容。
  ②勾画中心句:通过寻找中心句迅速把握主要内容。
  ③概括段意法:对段落的主要意思进行概括,把握主要内容。
  ④提取关键信息:在看似繁杂的内容中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可以帮助我们很快解决问题。
  ⑤比对筛选法:不是每一条信息都是正确的、有用的,我们要善于通过比对筛选,去伪存真,避免走弯路。
  ⑥查找资料法:查找其他资料帮助我们进行判断。
  【设计意图:对本课学习中使用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归纳和梳理,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运用阅读方法
  1.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
  (1)阅读任务一: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着重阅读第3—8自然段)
  (2)阅读任务二: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细读第7自然段)
  辩论:如果地球有朝一日不堪重负了,我们人类是否可以移居到火星上去?
  正方:主张火星上有生命,可以移居。
  反方:认为火星上没有生命,不可以移居。
  双方在谈自己的意见时,以书中讲的为主,可以加一些课外的资料。
  (3)总结方法,迁移巩固。
  同一篇文章,阅读目标、任务不同,那么相应关注的内容就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略有不同。
  【设计意图:围绕两个问题,再次细读文章相关段落,从中提取重要信息,解答这两个问题。在辩论中,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内容,活跃了思维,拓展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科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2.拓展阅读《桃花坞木版年画》。
  ①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它与天津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一起,成为明清时期中国民间木版年画艺术的代表,是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
  ②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桃花坞年画有400多年历史,现在最早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是在日本刊行的《古版画图录》中收录的“寿星图”,画面上刻有“万历廿五年(1597年)”的刊记。从其画面来看,作品的构图、刻工、印制均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③桃花坞木版年画用木版雕刻,采用一版一色的水色套印,画面宏大,构图丰满,色彩明快,刻版精细,富有装饰性;作品题材丰富,能“巧画士农工商,妙绘财神菩萨”,并且“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内容有人情风俗、戏文故事、时事新闻、花鸟虫鱼、美人娃娃、驱邪避鬼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节日氛围浓郁,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④在自身历史发展的脉络上,桃花坞年画的题材、风格、色彩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早期的桃花坞年画,在处理仕女、花卉等题材时,风格较为雅致,色彩较为清秀。从现存的作品来看,最典型的当推古代仕女图,表现出了桃花坞年画十分细腻的刻工技巧,其线条为毛笔细描而成,但又不失木版画的刀味、木味。到雍正、乾隆年间,出现了不少模仿西洋铜版雕刻风格的作品,如《苏州万年桥》、《西湖十景》等。这类作品在画面上,采用焦点透视,除人物面部外,衣纹、树石、房屋等均用明暗画法来表现。艺术风格上,画面远近分明、层次清楚但略显生硬。乾隆以后,这类作品已不多见,以传统技法为表现形式的作品又成为主流。与早期的作品相比,画面构图简练大方,线条刚劲有力,色彩也开始鲜明起来。鸦片战争以后,因为销售重点转向农村,作品的题材除了原有的以外,增加了不少反映农村生活及与农事有关的内容。在画面上,对形象多采用富有装饰性的夸张手法来处理,线条简练刚挺,尤其是在色彩的运用上,以成块的大红、桃红、黄、绿、紫和淡墨组成基本色调,使画面更为鲜艳明快,丰满热闹,富有装饰美和节奏感。
  ⑤桃花坞年画处处透露着民间艺人精巧的匠心,它生动传神地再现了苏州民间文化,不仅与久负盛名的苏州园林、刺绣、评弹一样是吴文化的代表性资源,而且在世界文化领域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民俗艺术样式。
  请你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概述我国木版年画的特点。
  材料1:天津杨柳青年画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形成了鲜明活泼、喜庆吉祥、题材感人的独特风格。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式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材料2: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题材广泛,表现内容丰富多彩,有神像类、门神类、山水花鸟、戏剧人物、故事传说等,同时也有反映民间生活、针砭时弊之作,但喜庆吉祥是杨家埠年画的主题。它具有浓厚的民间风味、乡土气息和节日氛围,深受人们喜爱。
  阅读材料:《桃花坞木版年画》+材料1、材料2
  (1)阅读任务一:了解桃花坞木版年画。
  ◎选文着重从哪几个发展时期对桃花坞木版年画进行了介绍?
  (2)阅读任务二:进一步了解我国木版年画的特点
  ◎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概述我国木版年画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宇宙是怎样产生的?有外星人存在吗?太阳什么时候会燃烧尽?人类能迁居到别的星球上吗?……课后阅读《少儿科普百科》《宇宙的奥秘》。
  2.在茫茫宇宙中,我们是不是孤独的存在?还有没有像地球这样美丽的家园?也许这需要我们永恒的探索,这也许就是“谜”的魅力。我们相信科学,今天的种种迹象表明总会有一天,我们一定会解开这个宇宙之谜,也许你们当中的一员就是解开宇宙之谜的开拓者。
  【设计意图:课内学习得方法,课外阅读求发展。从课内迁移到课外,引导学生带着思考走出课堂,这样的学习是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历程。】
  六、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课题,用板书串联课文内容,易于学生理清课文思路。精练的语言,也利于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认识。】
推荐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文填空练习题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文填空练习题

    1、张鹏整天不思学习,我们应该用说: ________,________。来劝他。 2、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老师会说: ________,________。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老师会说: ________,________。 当我们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而感到迷茫时,老师会说:________,________。 3、当长辈看到我们浪费粮食时,他们会说:________,________。要珍惜粮食啊! 4、有时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状况不及旁人看的清楚时,这是________,________。 宋代诗人苏

    07-21
  • 《少年闰土》一文的图文探析
    《少年闰土》一文的图文探析

    安徽省灵璧县大庙中心小学 陈小龙 高玉峰 234225 《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特别是闰土月下刺猹的小英雄形象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然而,细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7课的插图,我们不难发现图和文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 首先,鲁迅先生这样写道: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闰土仅是一个十来岁孩子,用手捏一柄钢叉,他有那么大的力气吗?再说,月光朦胧,西瓜滚圆,瓜蔓蔓延,一分神钢叉会不会从捏中滑

    07-22
  • 《鲁滨逊漂流记》课文阅读交流教后反思
    《鲁滨逊漂流记》课文阅读交流教后反思

    每次磨课,总能带来一些收获。不管是从学生、老师们身上,还是从课的设计和落实上都能得到一些启发,让我对课堂教学产生新的想法。这次《鲁滨逊漂流记》的教学带给学生最大的养分应当是从故事本身得到的人生启示,而精彩语句的积累也能为学生的知识层做些添补。 这课最遗憾的还是把自己太当老师了,冲淡了学生的主导地位。我自己读书很深入,包括精彩语句找得也比较精到。可是我只顾自己找来给学生分享,却忘记了这块地是学生的了。因此,这课的第一个要改进的地方就是要把读书的主动全还给学生。 我所要做的是教给学生提炼读书的方法,具体就是教

    09-13
  • 学员公开课教案《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学员公开课教案《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许晴【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3、了解哲理诗,并能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哲理诗。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 难点:了解哲理诗,并能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哲理诗。 一、 古诗分类,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才辈出,留下了很多脍炙

    02-23
  •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详细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详细教学设计

    乐东思源实验学校陈康,教学目标:1、 会读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 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五壮士壮的具体表现。 3、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并完成课后第2题的填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句子,培养学生多元感悟。 教学重难点: 1、会读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1、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电影片段,说感受。 2、抗日战争期间,易水之畔,狼牙山巅,传诵着一个

    09-27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以学过的古诗为例,梳理小学阶段学习古诗的一些方法:一是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理解;二是带着想象去读有画面感的诗句,体会诗歌的美;三是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也有助于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给出一段话,要求学生能抓住关键句,把握这段话的主要观点,这是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进一步练习和巩固;二是生活中的语文运用,要求能够依据实际需要,准确提取公交站

    03-07
  • 六年级上册国学课听课记录
    六年级上册国学课听课记录

    课前接触:孩子们好!六7班的孩子们, 国学表演太精彩了,当时我相信你们能更加精彩。 齐读: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诵千古美文,当市级新人。 读出重音,就是一种享受 再读 做个动作,你们猜猜 齐读 有感情地读声音放低一些,声调放缓一些 我要这样子呢?*声音高扬一些,高亢一些。 我们来试一试。我们的口号是教师动作指挥,学生齐读。 上课 一、听你们听一听,这首曲子,你能听出来使用什么乐器吹出来的吗?*笛子 你能感受到什么情感

    10-21
  • 《麋鹿》第一课时(周一首节)听课记录
    《麋鹿》第一课时(周一首节)听课记录

    课堂记录: 一、 总结上周 负责相关事项的学生将上周发生的情况记在纸条上,教师统一处理,包括表扬、批评,加分和减分。(这是常规管理,分组积分,相互竞争) 二、 考验记忆力 1、 读词语。锻炼、艰苦卓绝等共8个。 2、 有感情的朗读词语。望而生畏、摧残等约30个词语。 先全班读,纠正错误读音; 然后抽出望而生畏、起死回生、艰苦卓绝开展挑战朗读;(教师根据朗读的感情加分,有一位读得很有感情,全班响起掌声) 最后全班再读。 3、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