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让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与反思》

栏目: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16-11-15 15:58:01

《把课堂让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与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唐叶晔,生本课堂首先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暂缓批评,激励善待学生,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案例】

小朋友们,之前我们认识了乘法,那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什么样的题目要用乘法来解决呢?

今天我们就来完成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

一、    练习

下面我们先来解决几个简单的问题:

出示:6个6相加是多少?

      6和6相乘是多少?

      2个6相加是多少?

      6和6相加是多少?

      2个6相乘是多少?

请小朋友拿出自备本,独立完成

师巡视,选一本展示

小朋友们对照一下,你和他的一样吗?有不一样的同学请你说哪里不一样?

二、    交流前置性作业

接下来请小朋友拿出前置性作业,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1、









每盘有( )个桃,有( )盘,要求一共有几个桃,就是求( )个(  )相加

(1)加法算式:

                           ,

(2)乘法算式:



                                 。

2、















3、



4、



3人浇了多少棵树?6人呢?



5、儿童乐园门票每人3元,小红和3个好朋友一起去玩,一共要花多少钱?





在交流的时候请思考几个问题:

1、为什么这么解决?

2、有哪些地方时比较容易错的,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你还有什么疑问?

师提出小组交流的要求:

1、每组选两个题目进行交流

2、小组长负责让组里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组成员开始交流

师巡视,了解各组交流情况

指名小组成员上台交流

指名其他同学提问

师小结: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很多地方需要大家注意的,希望同学们听了刚才几个同学的提醒,以后在解题的时候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三、    练习

师出示练习,请小朋友们自己读题,独立完成这些解决问题。







【反思】

“乘法”这一学习内容,是二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低年级学生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理解了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再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是一堂练习课,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我出了5个不同类型的题目,通过前置作业,让学生提前完成,并思考自己完成的过程,课上进行一些交流。

通过这样的一堂练习课,我发现了很多问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小组交流的效率不高;学生不会质疑。

小组交流要做到有效,小组讨论时可以有几个步骤:(1)一定要让小组长有一个明确的分工,谁先说,谁跟着说,(2)说的同学站起来说声音响亮,听的同学一定要认真听,听完了别忘了给掌声。(3)同学们在听的时候,如果你觉得同学说得不好或说错了,等同学们说完了再提出意见。(4)如果小组里面的同学不会说的时候,就找小组的同学来教一教。在这个过程,老师还要加强检查看看哪个小组发言得好的,就及时鼓励,哪个小组不说的就要及时地指出。积极上来说的同学或小组可以给予加分,经常不说或者其他同学在说的时候在开小差做其他事情的要扣分。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要知道不能因为你一个人而让整个组扣分。

由于交流时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交流前置性作业用的很多的时间,没有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当堂练习,没有检验学生这节课的收获到底有多少。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还不够,往往很多时候,老师怕学生讲的不够到位,怕学生讲的声音太低,有的学生没有听到,不断地重复学生的发言;老师怕学生语言表达不够精炼,浪费时间,从而不断地打断学生的发言。这样就打击了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积极性,时间久了,很多学生就不愿意说了。

我相信,只要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我们的课堂会更精彩!
推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二单元表内乘法和除法试题(冀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二单元表内乘法和除法试题(冀教版)

    表内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姓名: 评价: 1、把一根木头锯成8段,每锯一段需要5分钟,锯完这根木头要用多少分钟? 2、 同学们围成一个正方形做游戏,每边站6人,一共有多少人? 3、38与一个数的和是96,这个数是多少? 4、7的3倍与7个3的意思相同。 ( ) 5、小英今年3岁,哥哥今年12岁,6年以后,哥哥的年龄是小英年龄的几倍? 6、一个篮球要14元,买一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2个铅笔盒,买一个篮球和一个铅笔盒一共要用多少钱? 7、二年级有女生12人,男生比女生多5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8、妈妈买了12斤

    07-21
  •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课堂教学研讨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课堂教学研讨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小学阶段数的认识分为三大内容:第一是百以内数的认识;第二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是大数的认识。本课是三大内容中的第二块,是建立在学生对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时教师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互动迁移式的教学方法,两节课都让学生亲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会数千(万)以内的数,认识了计数单位千万,了解千(万)以内数位的顺序,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了三、四位数的读写方法。两位教师在上课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整节课环环紧扣

    07-21
  • 2013年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卷
    2013年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卷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评估试卷 分数: 一、 我来填一填。(22分) 1、10个十是( ),一千是10个( ),10个一是( )。 2、4075里面有( )个千,( )个十,( )个一。 3、由5个千,6个百,3个一组成的数是( )。 4、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条边,( )个直角。 5、最小的三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相差( )。 6、4270 = ( )+( )+( ) 7、386 + 212 ( ) 598 206 ( ) 8、按规律填 1、20、2、18、3、16、4、( )、( ) 9、在 里填上><或

    07-21
  •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题

    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试卷 二 年 级 数 学 (60分钟完成)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 我会填。(每空1分,共35分) 1.看图写数。 写作: 这个数是( ),它是由( )个千, 读作: (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 2. 用4、0、9、6四个数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 )。 3.一万里面有( )个千;18个十是( );32个百是( )。 4.在下面的( )里填上克或千克。 重30( ) 重 650( ) 重 4000( ) 5.一个星期有7天,35天有( )个星期

    07-21
  • 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新堡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科目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口算(22分,每小题1分)。 54-8= 24-5= 71-6= 38-23= 25+20= 44+22= 30+45= 37+23= 14+65= 55+23= 70+15= 32+18= 51-21= 81-9= 36-24= 55-46= 40-20+8= 86-45-20= 50+21+18= 60-14-16= 24+45+13= 23+77-12= 二、我会填(15分,每空1分)

    07-21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再是数学学习的传授者,而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真正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升华。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时,我没有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的特征,然后再通过教师提供学具,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去验证猜想正确与否。通过在具体的操作中自主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特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个过程

    02-20
  • 我上《认识线段》教学反思
    我上《认识线段》教学反思

    整节课的环节设计上,我通过拉线段找、折线段画线段数线段连线段几步来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认识、理解直至掌握线段。这样的设计是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十分切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表象的支持,从而获得对线段特征的直观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很明确,就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总结来认识线段。我在设计时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首先让学生观察放在桌上的毛线,然后让学生把手中的毛线拉直,用拉直的毛线和没拉的毛线作比较

    12-22
  • 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题目的意思,以此掌握解题的方法
    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题目的意思,以此掌握解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在学生数学学习中,一向是个难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多的想办法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题目的意思,以此掌握解题的方法。 比如在本学期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中,有这样一课内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课内容在上完之后,很有可能给学生这样的错觉:看见条件中有多这个字,就用加法,看见少这个字就用减法,在课堂中,我们也确实看到学生也出现了这样的错觉,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利用多种手段,克服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第一步:在书本的例题中,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提出了

    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