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形象思维出发,再利用抽象的分析

栏目: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18-07-09 14:59:48

《从学生形象思维出发,再利用抽象的分析》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解决问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少)多少”这类问题知识基础之上开展的,由原来的问题,变成了现在的条件,由原来的条件,变成了现在的问题,这也是在例题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的。
一、形象思维不可少
在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提出问题之后,老师也开始组织进行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学具是我们数学学习的好伙伴,这堂课小朋友们会继续利用这个好伙伴帮助我们一起探索问题。我们用圆片首先摆出了小英做得花的朵数,有11个,那小华的朵数是多少呢?请你用圆片来试着摆一摆。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学生发现:因为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所以我先要摆出和小英一样多的11朵,再多摆出3朵,这样就能知道小华做得朵数,也就是和小英同样多的朵数11朵,再加上比小英多的3朵,11+3=14(朵)。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知道小平做得朵数就是和小英一样多的朵数再去掉3朵,所以要用减法11-3=8(朵)。
 在学生操作之后,还对这两个题目进行了比较,虽然都是和小英在进行比较,而且都是3朵,但是一个是比小英多3朵,而一个是比小英少3朵,所以在计算方法上的选用也是不相同的,一题用加法,一题用加法。
可以说在教学中,层次都是比较清楚,给了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但是对于个别孩子来说,依然是懵懵懂懂,可能换一个题目马上就弄不清楚了,更有一些孩子会产生这样的误区:在条件中因为小华比小英多3朵,看见这个“多”字,就用加法,而后面的小平比小英少3朵,看见这个“少”字,就用减法,可能在这本书中,因为没有出现过其他类型的题目,可能学生的方法暂时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却是极为不利的,为了避免学生产生这样的误解,抽象的解释,还是需要的。
二、抽象思维不可缺
在真正解决问题时,不可能一味地停留在摆学具的程度上,学会根据题目的意思来分析,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关键句分析法,让学生更进一步明确题目中量之间的关系:举例圆有6个,三角形比圆多4个,三角形有多少个?由于数量比较简单,可能画图,摆学具都很简单能解决,但是我们不采用这样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学会审题,先弄懂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第二步,找到含有“谁比谁多(少)多少”这样的关键句。第三,知道是谁和谁在比较;第四步,谁多,谁少;最后再读问题,看看求得是什么,也就是两部分中是求少的部分,还是多的部分,如果求多的部分,用加法,如果求少的部分则用减法。用这样的方法,带着学生学会分析,再解决问题。接着让学生尝试了另一题:圆有6个,三角形比圆少4个,三角形有多少个?在分析后发现,现在求的是少的部分,所以要用减法。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不要在解决问题是只注重某个字的意思,而是要关注整个题目的意思,这样才能正确的解决问题。
这堂课中,从学生形象思维出发,再利用抽象的分析,双管齐下,力求让学生成功理解并解决这类相关的问题,并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推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 从教学目标上来审定本节课的教学成效
    从教学目标上来审定本节课的教学成效

    最近听了很多关于量与计量的课,收获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学识。在朦朦胧胧中,教学,应从何开始呢?正如朱特所说,上一节课,你是不是还是先研究导入情境,教学过程是什么?对呀!一堂课的内容不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的呈现吗?只有教学过程清晰了,那么教学成效不就也达到了吗?但我们的朱特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从教学目标着手来设计一节课的内容,从教学目标上来审定本节课的教学成效。 不得不让我感受到,我们的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教学的过程,教学中更加重视的是教学知识、情感的体验。但也不是说,不重视教学的结果,只是通过教学

    11-18
  • 把课堂让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与反思》
    把课堂让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与反思》

    唐叶晔,生本课堂首先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暂缓批评,激励善待学生,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案例】 小朋友们,之前我们认识了乘法,那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什么样的题目

    11-15
  • 直观教学辅助,提升教学效果
    直观教学辅助,提升教学效果

    三年级的孩子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点,抽象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离不开形象直观的支持,他们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慢慢地过渡。在数学教学中,通过直观的教学,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学得有趣,从而提升学习的幸福感。 二、增加手势操作,加深认识知识 在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单元中,就有了很好的体现。如:在教学《平移、旋转》这一部分内容时,从观察动态图片后,学生直观地看到平移、旋转是怎样的一种物体运动,在这个时候,我请学生用手势分别表示平移和旋转,以此对这两种运动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此刻在请学生来

    01-05
  • 动手操作,提升数感——《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案例分析
    动手操作,提升数感——《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案例分析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的确,在低年段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数感。 《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是所有乘法口诀学习的最后阶段,学生已经有了前面学习1~8的乘法口诀以及编口诀的经历,学习本课知识会比较容易,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前面大量的经验积累,部分学生会想当然

    12-13
  • 同课异构,构出精彩《九的乘法口诀》活动反思
    同课异构,构出精彩《九的乘法口诀》活动反思

    草桥镇古墩小学 孙金慧,12月17日,培育站在城东小学开展活动,这次的活动和以往的同课异构不同,不是上同一节教材内容,上午两节二上《九的乘法口诀》,下午两节五上《解决问题的策略》。四位上课的学员都能够打磨课堂,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课堂上能够确定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先说说上午由王思坤老师和袁月阳老师两位执教的《九的乘法口诀》,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1-8的口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方

    12-26
  • 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以“认识时、分”教学为例
    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以“认识时、分”教学为例

    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令人向往,面对着多彩多样的世界,很多情况下,人们都已经熟视无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多事情也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何谈深入的探究。为此,在知识的学习中,要逐渐创设一种氛围:有趣、有吸引力、有神秘感、有成就感,与生活密切相关,这样的课堂才更有利于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在教学《时、分、秒》这部分知识前,我在班级中

    01-26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的解决问题》,第104页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巩固质量观念的建立,知道1000克=1千克。 2、在初步建立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的质量的意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

    04-02
  •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 发现口诀的规律。 会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5.初步会背5的乘法口诀。 6.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情感. 7.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熟练用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在上课之前老师先检查一下,你们上节课的内容是不是掌握好?请看题目。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3=□□ 4+4+4+4+4=□□

    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