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

栏目: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19-01-05 15:31:32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邳州市青年路小学   杨志荣(2015年9月徐州城乡大课堂交流课,课件和教学设计均获一等奖)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8-69页例1,“练一练”, 练习十一第1-3题,9-10题。
学讲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两种量是倍数关系的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形成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难点:

重点:如何用假设的策略使原本复杂的问题转化成较为简单的问题。

难点:使学生明白两种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正确把握假设后的新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

用例1的主题图制成的课件,实物投影仪,自主学习单、课堂检测单等。

学讲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来几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一起来解决。请看大屏幕。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先大屏幕出示,学生很快口算出答案。)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相同的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再大屏幕出示,学生质疑,不能用720直接除以6与1的和,因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杯子,要求出问题还需知道大、小两种杯子的关系,及时表扬学生善于观察和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3、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相同的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在第二题中多媒体动态加一个条件“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

  过渡:  由一种杯变为两种杯,数量关系复杂了,要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自主先学、合作讨论

1、刚才第3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1(大屏幕出示例1)。

指名读题,师:当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审题非常的关键和重要。请同学们仔细审题。(大屏幕出示)

        自主学习单(一)

1、“已知小杯容量是大杯的   ” 是什么意思?

2、“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一个大杯,正好都倒满。”你能想到什么?

3、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先自主解决、回答1、2两个问题,老师随机板书数量关系)

6个小杯的容量+一个大杯的容量=720毫升

大杯的容量 ×     = 小杯的容量    

小杯的容量 ×  3  = 大杯的容量

2、独立思考:

   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求出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呢?

   (解决自主学习单第3个问题,把你的解决办法在小组里说一说,交流、汇报,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展示

1、汇报想法(重点汇报:假设全部倒入小杯,假设全部倒入大杯)

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不管是假设全部倒入小杯,还是全部倒入大杯,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换成了相同的杯子。

2、小组合作探究,说说具体的假设过程。

师:具体是怎样假设的呢?小组里互相说一说,看谁说的好!(出示大屏幕)         

            自主学习单(二)

    假设全部倒入小杯,把( )只大杯换成( )只小杯,总共( )只小杯,那么数量关系为( )只小杯的容量=720毫升

    假设全部倒入大杯,把( )只小杯换成( )只大杯,总共( )只大杯,那么数量关系为( )只大杯的容量=720毫升 

    学生汇报大、小杯替换的过程和结果,师多媒体动态填上答案。

   3、 师:你能把两种假设的方法列式计算吗?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并检验。也可以有其它解法(画图法、列方程解)写出来。再在小组里交流,探究、讨论、汇报,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两位同学上黑板前板演

假设全部倒入小杯        假设全部倒入大杯

6+3=9(个)        6÷3+1=3(个)

720÷9=80(毫升)    720÷3=240(毫升)

80×3=240(毫升)    240÷3=80(毫升) 

 检验:80×6+240=720(毫升)

    80÷240=

 答: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大杯的容量是240毫升。  重点讲清:检验解题的过程和结果。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必须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1)6个小杯的容量+一个大杯的容量=720毫升,(2)小杯的容量÷大杯的容量= 。只有两个条件都符合了,说明计算结果正确。

师:希望同学们能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师:问题解决完了,我们再来回顾梳理一下: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策略?(板书:假设) 

  4、 大屏幕出示

           自主学习单(三)

     讨论:两种假设前后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交流、总结、汇报)

相同点:都是用假设的策略把两种未知量转化成一种未知量,再解决问题,使数量关系变得简单。

(板书:两种未知量 →  一种未知量)

不同点:总量没变,每种杯子的数量变了。

(引导学生看板书,多媒体动态演示两种假设的变化过程和解答方法,大屏幕出示总结。)

四、质疑拓展

    1、展示学生的其它解答方法,学生汇报画线段图解答,列方程解的思路和列式过程。

师提倡同学们一题多解,拓展解题思路。

    师重点指导画线段图方法,画图表示题意时,多媒体动态演示过程,可以先画哪条线段?怎样画出表示一个大杯容量的线段?为什么表示一个大杯容量的线段要和表示3个小杯容量的线段画的同样长?从图中可以看出,720毫升果汁正好倒满多少个小杯?

    列方程解,设小杯的容量是x毫升,一个大杯的容量可以怎样表示?(3x)可以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师板书:

6x + 3x=720         检验:80 × 6 + 240=720(毫升)

    9x=720              80÷240 =

     X=80

3x = 3×80 = 240    

答: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大杯的容量是240毫升。

2、师:你认为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最简单,为什么?(多媒体动态演示过程 )

     3、大屏幕出示

        自主学习单(四)

讨论: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小组内交流、归纳、汇报。(大屏幕出示总结 )

  A、 通过假设可以转化问题,使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简单。

方程解答。

五、检测反馈  B、 假设时要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C、假设时也可以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列

1、教材“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第1-3题。大屏幕出示

学生独自在课本上填写,展示学生的作业(在投影仪上),让学生说出假设的思路、解答过程和结果。)

   2、课堂检测(学生独立完成课本 “练一练”及习题)学生在检测单上完成

展示学生的作业(在投影仪上),集体评讲,订正。

六、小结反思

1、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运用假设的策略可以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 。也就是把两种未知量转化成一种未知量来解决问题。同学们掌握的都很好,表现的都非常棒。请同学们再回顾一下,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大屏幕出示)

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汇报。(大屏幕出示总结)

    2、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课本第68-69页的内容,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疑问? 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七、课外延伸

如果把例1已知条件“6个小杯的容量和一个大杯的容量是720毫升”改为“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还可以用假设的策略去解决吗?(出示大屏幕改编题)请同学们课后探究,我们下节课共同学习。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例1、6个小杯的容量+1个大杯的容量=720毫升

小杯的容量×3=大杯的容量        两种未知量 一种未知量

大杯的容量× =小杯的容量        总量不变,每种杯子的

假设都倒入小杯   假设都倒入大杯  数量变了    

 720÷(6+3) 720÷(6÷3+1)

=720÷9     =720÷3

=80(毫升)    =240 (毫升)

80×3=240(毫升) 240÷3=80(毫升)

检验:80×6+240=720(毫升)   

   80÷240=                                                         
答: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大杯的容量是240毫升。
 线段图解:        列方程解:
(多媒体动态演示)       720 ÷(6X+3X)
推荐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认识公顷》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认识公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经历观察、想象、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了解公顷,感知1公顷的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的表象,体会1公顷的实

    11-16
  • 五上《找规律》教学反思
    五上《找规律》教学反思

    五上《找规律》主要是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二是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三是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是第一在生活中接触了很多有规律的现象;第二,学生已经掌握了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对找规律有一定的经验。这节课结合电子白板这一教学工具,通过让学生画一画、写一写、圈一圈等活动理解周期性问题的规律。下面就分环节来说一说。 1.导入部分:我先

    11-16
  • 让学生在变与不变的过程中玩味数学——找规律单元的教学
    让学生在变与不变的过程中玩味数学——找规律单元的教学

    学习了解决问题一一列举的策略,为了应试几道典型题老师们都是不容忽视的。如已知周长或面积列举长方形的长、宽这类题,几次过后大部分学生解题思路已经非常清晰,如解决: 用12米长的栅栏围长方形,有多少种可能性?(先填表,后回答) 长/厘米 宽/厘米 周长/厘米 由上表可以看出,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越接近,面积( )。 学生能很快完成任务。 为了增加点挑战性,我把题目改成: 王叔叔要用12根1米长的栅栏靠着一面墙,围一个长方形的花圃,怎么围面积最大? 学生果然立马上当,龚王均心急,憋不住说:要面积最大,就

    02-09
  •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综观整节课的学习效果,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射线、直线是无限长的,不能比较其长短等等,但是有两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一是不能盲目乐观。学生对于无限空间的认识还只是浅层次的,是最基础的,也是最经不起深层考验的。类似于射线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它们之间能比长短吗?等问题是万万不能在此触碰的,就学生现有的刚刚积累的经验来说,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二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仅就短短的一课时还不能建立最基础的无限空间观念,对于上面的学习仅仅是在靠死记硬背。 这节课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素材,注重从观察,

    01-15
  • 《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圆环,并掌握如何计算圆环的面积。 2. 在经历圆环面积的探究过程中,体会解决组合图形面积时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并能尝试运用方法去解决其他的组合图形。 教学重点: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过程中方法的体会与运用。 教学准备:圆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题引出旧知 课题图形的面积,引出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重点强调求圆的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

    05-22
  • 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学反思

    教学以来,每一节课都是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参,并根据自己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真制作课件,揣摩备课中的每一个问题,预测出孩子可能说出的答案以及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待这些问题我要作出什么样的反映。正是由于我的认真准备,因此每一节课我们班孩子学习兴趣很高,孩子们回答问题也是积极踊跃,学校的每次学情调研我们班孩子数学成绩也是遥遥领先。因此心中总有一点小小的骄傲,认为自己课堂条理清晰,能抓住课堂重难点

    04-23
  • 多策略复习  提效率  ----本学期知识点特点篇
    多策略复习 提效率 ----本学期知识点特点篇

    五年级下册共8个单元,第一遍复习时,单元整合,根据知识点内在联系进行梳理,这有助于优等生、中等偏上的学生抓住知识脉络进行复习,但这样的复习方法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是有难度的

    06-03
  • 回顾上学期的点滴
    回顾上学期的点滴

    这学期开始的时候我是害怕的,因为暑假在医院待了半个月。就在暑假刚开始的时候我参加的新世纪小学数学辩论还没结束,所以暑假开始的时候我们小组成员每天在东风路小学集合,为辩论做准备,比赛结束的第二天就开始不舒服,然后就住院了,孩子爸爸早上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白天在医院陪我,晚上在家带孩子,那半个月真的是人在医院心在家。出院后五六天就开学了。我想这学期什么活动也不参加了,但是在暑假之前我决定要做上册的两节微课

    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