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心理学之声,让教学生活幸福化

栏目: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时间:2020-08-10 15:59:19

《聆听心理学之声,让教学生活幸福化》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阿湖镇黄柏小学  王利,2020年7月26-27日,我们乡村骨干教师的第十六次研修活动——“立素养之本  铸师德之魂”徐州市第四批(新沂 邳州)乡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联谊活动。此次活动有徐州市教师发展中心王芳主任、申瑞杰主任、杜厚贤特级教师、潘修銮特级及邳州和新沂的数学骨干班所有成员参加。徐州市教师发展中心王芳主任和申瑞杰主任给我们进行专题讲座。本次会议由杜厚娴特级教师主持。下面我就本次活动,做一下四方面的总结:

一、聆听心理学之声,让教学生活幸福化

7月26日,首先是王芳主任的《构建积极心理 成就幸福人生》的专题报告。一直在聆听和学习专业的学术报告,关于心理学的报告,因为特殊的2020年,显得尤为必要,因此我听的格外认真。说到心理学让我想到之前参加过心理学初级资格证的培训班,让我学到很多。王主任的讲座在专业的角度来激发我们的学习力、工作力,更让我们更加关注幸福指数。王主任从以下几点谈起:

(一)心理学现状。应用心理学以治疗心理疾病、使所有人生活的更幸福、发现和培养人的天赋为使命。关于教师发展,近年来关注的“教师专业发展”:一是改变教师地位,目的是保障教师的职业地位受到社会尊重;二是从操作化角度,旨在把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技术人员。叶澜教授——“教师需要全人发展”,让教师的成长逐步走向健全。

(二)焦虑。每个人都体验过这种情绪。王芳主任从焦虑的情绪现状、焦虑产生的原因、认识焦虑和正确对待焦虑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们知道要保持适度的焦虑会让我们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如果出现了焦虑要学会情绪调节,找到一个合适的宣泄途径,释放不良情绪。通过自我调节摆脱焦虑的情绪。

(三)挫折。关于孩子的挫折教育,我们不要去刻意制造挫折,不要刻意打压孩子,不要以“牺牲者”自居。家庭学习要有容错意识和规矩意识,还要让孩子学会接纳自我。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避免情绪失调。往往决定孩子人生的是孩子的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四)积极心理学。王主任说幸福是可以学会的。教师幸福了,他的学生才能幸福。师生共成长,共同用于一个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上午的心理盛宴,总是那么短暂。我们一边享受着丰盛的午餐,一遍回味着让我们幸福感十足的心理学讲座。

二、大数据时代的先行者,成就专业写作之路

26日下午,徐州市教师发展中心的申瑞杰主任 《基于CNKI数据库的教育论文创作与投稿》专题讲座,从论文期刊的合法性、级别、创作的易与难、论文常见问题,教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后期的处理,投稿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诙谐幽默,而又通俗易懂的讲述。

大学时代,学校有免费的知网我们使用,权威的知网平台在毕业后就被我“打入冷宫”了。现在看来知网平台的信息检索会给我们的工作中提供的帮助这么强大。信息检索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都是非常有用的,大数据时代,我们处在大数据中,何不利用大数据来筑波推蓝呢?

申主任的讲座,让我更加关注专业平台的有效使用,会让我们的写作之路更加专业。

三、践行深度学习课堂,研究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27日上午,潘修銮特级教师的《深度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进》讲座,从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深”在哪里、“深到什么程度”、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改进策略等四个方面方面展开了讲述。

四、思深度教学“深”在何处,行深度教学课堂“妙”在何处

27日下午,杜厚娴特级教师的《从理解走向深度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专题讲座,从深度教学的背景、深度教学、深度教学“深”在何处、深度教学的关键,深度教学的路径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讲述。数学课的深度:课堂中弥漫着浓厚的数学空气,课堂中弥漫着浓厚的数学思想,课堂中弥漫着浓厚的数学活动。杜特的讲座,让整个培训活动与实际数学教学有效衔接起来。

活动最后,杜特给我们进行了全面总结。教师教好书是本分,但也不能忘了提升自身的素养。既要埋头耕种,也要抬头望路。第四期骨干班的培训就此接近尾声,欣赏杜特专业成长路上的韧劲儿,期待更多跟随一起成长的后劲儿。

年轻教师要建立终身学习地观念。通过学习不断获得新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努力学习,增强学习,提高素质,完美自己,让自己在教师这条道路上不断发光发热。
推荐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 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二年规划)
    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二年规划)

    专业发展基础分析 (从学习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反思能力、师生交往能力等分析,指出优势与不足) 韩如平老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有着较强的自主阅读学习的能力.热衷阅读纪实类历史类文学作品,善于把握作品的主旨,有着较强的分析能力.擅长声情并茂的朗诵,多次在徐汇区教师风采演讲比赛中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 她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曾参加过上海H版教材试点,和上教版教材试点工作。在思品和社会学科方面努力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开了许许多多市和区级的公开课,参加上海市、区的

    07-22
  • 今天我如何做好班主任”的小学班主任演讲论坛
    今天我如何做好班主任”的小学班主任演讲论坛

    今天有雾,雾很大。中午,太阳暖暖的,温暖了雾,它逐渐退去了。冬日暖阳,在叔同小学,迎来了面对现代家庭,今天我如何做好班主任的小学班主任演讲论坛。 参加演讲的19名老师都是各校优秀老师的代表。他们有些用自己生动、感人、真实的事迹,抒写着师爱,诠释着师爱,演绎着师爱,如天妃小学的金美丽老师的《行走在精细化家访路上》,她在每次家访前都会进行备课,做到不打无准备的仗,还进行跟踪式家访,使家访真正行之有效,使家访成为学校与家长沟通,共同为学生服务的一个平台。平师附小徐烨老师的《做一棵幸福的树》,她说我们老师就是一棵

    07-22
  • 学习课堂观察技术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效
    学习课堂观察技术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效

    2013年3月3日在青优班第二期培训中有幸聆听了杨玉东博士有关课堂观察技术与诊断的报告。 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听课只是听老师如何去讲,学生如何参与课堂教学,听了报告以后我才认识到应用课堂观察技术能够更清晰具体的对一节课进行诊断和评价。而作为一名教师,理解认识了课堂观察技术这一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后,能够促进自己更加注重一些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处理,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使得教师个人专业素养有着更快的提升。 可能有人要问,课堂诊断的意义何在,难道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评课能力?我认为不然,教师参与课堂观察、诊断具有重

    07-22
  • 走近名师 改观课堂
    走近名师 改观课堂

    南京的现代与经典一直是我向往的,那天能与两位吴校长,以及陆建老师同行,去参加这样一次教育的盛典,自然很兴奋。兴奋之余,在时隔一个多月后来交流收获,就找不到兴奋之感了。 下面,我就凭着记忆谈谈我最深的三点感受,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海涵。 一、从内容走向表达 这次听课,印象最深的便是这些大家在教学时,都适当地弱化文本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普教育价值、思想品德教育价值等。而是把重点放在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完成语文课应达成的教学目标上,把语文教学从关注文本内容转到重视文本形式上来,以求做到理解文本

    07-22
  • 省级教师培训活动中值得肯定的方面
    省级教师培训活动中值得肯定的方面

    因为我没有参加过此类培训,所以我学习了苏教人师【2010】下发的一个文件《关于做好2010年中小学教师省级国内培训项目工作的通知》,同时向我校参加过此类培训的一位英语教师了解了情况。在学习和交流中,我对我们省这一类的教师培训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在这里我汇报三点想法。 一、省级教师培训活动中值得肯定的方面 1 .培训的课程覆盖面很广。 以2010年小学为例,培训学科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还有优秀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培训项目几乎涉及教书育人的所有主要课程。 2 .培训的教师在数量上得到基

    07-22
  • 教育研究论文撰写中普遍存在的有关问题
    教育研究论文撰写中普遍存在的有关问题

    在新课程实验以来,广大教师因种种需要,对撰写教育研究论文积极性普遍较高。而又因种种原因,往往还存在许多普遍性的问题。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问题:1.题目有问题。一是题目太大,论题不集中。二是题目太小,致使文章只能讨论某个细节问题,意义不大。三是题目缺乏新意,没有研究的价值。四是题目表述不清楚、不完整。五是题目内容不切实际,论述与题文不对题。 2.论述话语不符合学术论文的要求。学术论文的语言应该准确、清楚、精炼,但往往有的教师把学术论文与文学作品混为一谈,照搬硬套,堆砌辞藻,文采飞扬,违背了学术论文的用语要求

    07-22
  • 教师专业发展日活动——教师的指导行为
    教师专业发展日活动——教师的指导行为

    9月27日,教师专业发展日活动,主题是关注细节,教师课堂指导行为现状分析通过调查汇总,将课堂上一些常见问题都罗列了出来,并进行了分类。通过研讨,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下面就简单介绍下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及对这次活动的听后感。 对于五年级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指导中,对如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两个班存在的很大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缺少主动性,学生的学习习惯很不好,包括上课习惯、作业习惯和考试习惯。课堂上部分学生不能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喜欢做小动作说话,回答问题没有举手的习惯,

    02-09
  • 致我们曾经的学科专业——读《致青年教师》
    致我们曾经的学科专业——读《致青年教师》

    蔡留忠 一个忙碌的寒假很快的过去,可能快乐的日子都是短暂的。忙里偷闲翻了一本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书中的很多案例都能给我以触动。工作了12年,尽管还被称为青年教师,其实内心早已有了沧桑,行为早多了几分不羁。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前三分子一这个节点上回首自己的过往经历,颇有感慨。 大学的四年,心气颇高,在生物学专业课程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这曾经是让自己颇感底气十足的资本之一。话说12年后的今天,对学科专业知识的储备非但没有增长,还因为遗忘更显单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