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抓课堂管理的缰绳——《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4-07-22 09:48:02
文章:春触 分享

《齐抓课堂管理的缰绳——《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纪律是什么?“纪律的三种基本含义概括了纪律的基本内涵:纪律是手段也是目的。纪律是惩罚;是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

“纪律本身也是目的”。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就像我一如既往的班风“八自”之一:自律。良好的纪律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

一直听到这样的说法,中国的教育不行,中国的孩子不行。这不行并不仅仅是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上,同样在行为习惯的养成,自身素质的修为上。作为一名中国人,同时也是一名小学教师,对此也很诧异。

小学生在上学之前,因为家庭环境,启蒙教育,性格,幼儿园的学习环境不同等原因,纪律观念已经有所不同。A内向的孩子一般比较安静,听话,当然也会有特殊的,如B性格孤僻,尽管话不多,但是并不能真正遵守纪律,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外向的孩子一般活泼好动,但也要分几类。C有的孩子虽然活泼,但是也很懂事,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安静;D有的孩子自控力差一些,但是在老师提醒之后能马上注意,E有的可能需要更多次的提醒和教育;但还有一类孩子,F固执,任性,对教师的教育引导无动于衷。这类孩子有的是性格所致,也许在家里就是霸道,妄为的,从小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他想做而不能做的;有的是天生的,如医学上说的多动症。但对于这个说法,我并不是很认同。因为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很多家长就依赖与药物治疗,或把孩子的一些行为异常全归结为是由病所生。而没有真正地进行引导,帮助,导致有的孩子逐渐地放纵,到高年级思想品质都有可能会发生变质。

一年级的习惯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慢慢熟悉小学的纪律要求,并坚持不断地帮助学生养成好的纪律习惯。第一,二个月是非常辛苦的,但当孩子们有了纪律意识,并已经内化为习惯时,会发现那个阶段的一年级孩子,几乎是全校最遵守纪律的。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一个人,必须遵守很多的规章制度,这不是压制,不是剥夺自由,是为了班级更加团结,进取;学校更加进步,发展;国家更加稳定,繁荣。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好。我们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应该是为了什么,而应是发自内心。

二、 纪律由谁抓?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纪律观念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我们也会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越是到高年级,可能纪律越成问题,尤其到了临近毕业的那段时间。我们不得不问,这是怎么了?

孩子慢慢长大,不再象一年级时容易被“骗”,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想法。 “乖”的孩子可能开始活跃了,因为经过那样一个过程,他们觉得累了,不想再坚持了。于是,A的一些学生进入了D,E甚至是F,偶尔违反纪律或者是经常性的犯错。相反一些曾经违反纪律的孩子开始懂事了,知道遵守纪律的重要,随之行为上开始努力了,慢慢进入C,或A。当然,可能始终会有这样一些孩子顽固地站到F的行列。

这其中还经常会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即两面派。

在家与在校的不同

有的孩子在家很霸道,不听话,但在学校很乖;相反,也有一些孩子在家很听话,很乖但到学校却有些调皮,任性。家长总是感慨,孩子就是听老师的话。尽管,作为社会的人有多重身份,我们的一生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为人的本性是不应该改变的。我们要求孩子在家和在学校一个样。这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用模子造成一个样,一味地听从,死板而呆滞。这里的一样的是指保持纯真,善良,诚实的本性。同样,也有一些孩子,在家很乖,听话,自理能力强,但一到学校,就成了令老师头痛的学生,有的甚至如脱了缰的野马,谁都拉不住。我也曾经碰到过很多这样的孩子,每当和家长反映情况,家长总是一脸的茫然,在家挺好的啊。

主科与副科的不同

撇开任课老师这个因素,同样一个班级,语,数,英的课堂,纪律可能会好一些,但到了一些副科的课堂,学生有可能会放松一些,即使是一些平时表现也不错的孩子,因此纪律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当然,对于一些感兴趣的科目,学生的课堂听讲相应也会专注一些。班主任与其他老师的不同

同样一个学科,如果是班主任任教,课堂纪律一般来说会更好一些。在学校,学生最敬畏的应该是班主任。因此,班主任的课上,纪律一般总是最好的。

由上可见,纪律由谁抓,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这儿的纪律并不局限与我们的课堂纪律,因此纪律需要很多人来抓,纪律的缰绳可以是一根,但拉着的力量并不只有一股。纪律的缰绳也可以有很多,长度可以允许不同,但力度必须是一致的。

至上而下,首先是我们整个国度和整个社会,都应对此重视和负责。未来的中国一代是否能够成为“拥有优秀传统文明”的中国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能做的可能就是净化社会的空气。

其次是我们的家庭,礼仪不分贫富。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正确的榜样示范,不断地纠正和强化,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是懂礼守纪的。

最后就是学校和老师。尽管是一名教师,我始终认为学校教育真正的力量是非常微弱的。如同化学反应,只有当所有的教育合力一起作用的时候,学校教育才能发挥其不可忽视的威力。

我们学校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主要目标,并成立课题进行研究,德育处更是加强每周行为规范的教育重点,我们有校本教材《好习惯一百课》,少先队礼仪值日监督,红领巾广播,电视等媒体,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们可能需要更加关注和了解究竟有哪些学生存在着纪律上的问题,从全校,到年级,班级,群体到个人。并对这些孩子采取特殊的,更有效的教育引导。

在教师群体中,班主任应该是最辛苦的拖曳者。在班集体建设中,良好的班风肯定是最先的目标。班主任要时刻关注班上孩子在每节课上,每个场合的纪律表现,发现问题,配合任课老师,及时地处理,教育。我认为,一个的确够格的行为规范示范班,应该是时刻都纪律严明,尽然有序的。但很可惜,工作十多年,这样的班级,真的不多见。

因此,班主任任重而道远。
相关内容
  • 课堂问题要少而精,尽量避免低层次的问题发问
    课堂问题要少而精,尽量避免低层次的问题发问

    2020年5月13日晚上7点30分,我们全校老师再次通过腾讯视频会议聆听了魏宏聚教授的培训讲座,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心灵的碰撞,虽然只有一个半小时的学习,但是给予的收获和感触却很多。 魏教授这次培训的主题是有效提问。他结合教师的视频教学案例详细地给大家讲解了影响提问的五要素、提问的类型、提问的层次及要求。通过学习,感受最深的是两种提问类型,为了教的提问和为了学的提问。为了教的提问无须考虑全员性,无须提问多人,可以采用

  • 读后感:由《小孩与栗子》想到的
    读后感:由《小孩与栗子》想到的

    (刘熙岳) 今天,我读了《伊索寓言》里边的《小孩与栗子》。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小孩伸手抓瓶子里的栗子,他抓了一大把,手拿不出来了,他不想放弃一部分栗子,又想把手拿出来,就哇哇大哭,人们对他说:你少拿一点,手就会出来了。故事告诉我:一次不要贪多,人要知足。 读了这个寓言我不禁想起了我搬煤球的事:年前的一天,爷爷家进了批煤球,要把它们搬上四楼取暖。我自告奋勇地来到爷爷旁边,说我也要搬。爷爷看了看我劝告说:你人小力小

  • 课堂上不妨“懒”一把
    课堂上不妨“懒”一把

    近期大复习,孩子们疲乏,老师们累,并且埋怨效果低下,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教师多一点懒,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天的课堂对于我们师生来说印象都非常深刻。题目是这样的: ( ):( )==( ):15 =20:( )=( )% 我觉得这道题已经讲了n遍,但学生还是不会。我也觉得奇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干脆让学生讲吧! 班上的科代表李XXX站到讲台上,像个小老师一样,给同学讲:大家看着道题,先从哪里入手? 张A赶紧说:

  • 课堂实录:传统与革新
    课堂实录:传统与革新

    1.出课原因: 我们的课题研究需要上汇报课,于是对高中美术鉴赏的教材进行筛选,对于西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在反复思考之下选择了巴洛克艺术进行出克,这一时期的作品多数取材于希腊神话,画家们大胆创新与变革,使画面充满戏剧性和激烈性的运动感,特殊的表现形式及题材深深的吸引着我,使我对巴洛克风格美术更加着迷,这是一次新的尝试也是对自己的挑战,抱着与其他老师相互学习的态度,决定尝试一下,对于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交流沟

  • 课堂有限,思考无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课堂有限,思考无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三年级孩子是第一次接触几何图形,但都不是较精准的知识学习。孩子的数学学习是带着个人的原有经验,有的经验来自旧知的掌握,有的来自生活中的观察,而这些知识是奠定以后学习的基础。生活中的数学经验并不是数学中的概念,比如,数学中,角在长方形、正方形图形中是其中一个特征,是90度的角,是直角,而在生活中可以是墙角、菱角等,这样就可以看出生活中的一些经验会给教学带来困扰。 在课堂中,为了渲染良好教学气氛,引发学生的

  • 课堂教学改革计划
    课堂教学改革计划

    1、课堂教学改革计划课堂教学改革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年我校课改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紧紧围绕县局的工作要求,增强发展意识,加强教学研究,发扬全校教师团队合作探究的精神,群策群

  • 管理人员述职报告范文
    管理人员述职报告范文

    1、管理人员述职报告范文半年来,作为财务主管,我严格按照新运公司财务280号《新运工程公司财务主管委派制试行办法》的规定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起好了一定的监督和带头作用。具体代表性的工作元月份,正值财务决算期间,我认

  • 课堂交流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乐于做一个倾听者和引导者
    课堂交流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乐于做一个倾听者和引导者

    寒假中,我读了《人与课堂》一书,引发了我诸多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我曾经对课堂交流和传统的提问应答式的教学模式的界别有过困惑。于是在困惑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思考、探索、实践,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课堂交流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乐于做一个倾听者和引导者。 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中心视野,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而且,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也是靠学生来完成,因而课堂交流要以学生为主体。语文教学要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

  • 管理自己的情绪的句子51条
    管理自己的情绪的句子51条

    1、能够靠眼泪发泄出来的情绪都不是什么情绪,而无法用眼泪纾解的,也不会有其他更好的办法。2、浪漫的玫瑰,有红袖罗衿的殷殷期盼!3、强者控制自己的情绪,弱者让情绪控制自己。4、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先学会尊重别人。5、我

  • 课堂就要这样“活”
    课堂就要这样“活”

    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才让自己有源源不断的东西给孩子。一次在金陵南京城的北京东路小学,参加的江苏省基于深度学习的12岁以前的语文的学习,让我很有感触。 老师是活的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管建刚老师的《螳螂捕蝉》。而这节课也因为管老师的课堂脱衣,让所有与会教师开心一笑之余深深折服。管老师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自己化身少年讲故事给吴王,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不断深入故事其中。每一位同学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