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接纳 善倾听——读《麦田里的老师》有感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6-03-03 15:46:50

《会接纳 善倾听——读《麦田里的老师》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手捧《麦田里的老师》这本书,让我又想起了阅读《做最好的老师》的那段时光。因为在开始阅读这两本书时,我的感觉是一样的,翻着前面的几页,让我觉得真没意思,没有特别吸引我的地方,也不知道是不是智商太低,很多文字让我读着好累,看书的速度又慢,有时还要重复斟酌好几遍一段文字,才好像明白写了什么。所以,刚开始躺在床上,书虽然打开着,却不知何时已经和周公约会去了,醒来已经半夜了。但渐渐地,我觉得越来越有劲了,每天等孩子们睡着后就把它当宝贝捧在手心里。原来阿建老师和镇西先生一样,他们都将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活生生的呈现给了我们。在他的故事里,让我看到了特殊学生的转化方式,看到了如何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到了他对学生的关爱、尊重、接纳与理解,我想说:“他和李镇西一样都是最好的老师。”

品味着阿建老师的故事,有许许多多的感同身受。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时真的让我们很无奈,有点不知所措。但是仔细想想,如果就这样放弃了,心中一定有稍许的不甘心,所以与其低头认输,还不如勇敢地尝试一下,相信只要用心去做,真诚地接纳,所有在孩子身上付出的努力,或者你一下子看不到它开花结果,也能在孩子的心里播下一颗成长的种子。

这本书,前前后后,一共翻阅了一次半,印象最深的有2句话。第一是真诚地接纳孩子,这样的接纳是一种对生命的谅解,接纳是带着一种爱和力量的,是一种宁静淡定的感觉。但接纳一个孩子,并不一定认同他的行为, 而是要懂得倾听,并帮助孩子厘清问题。在这一点上,我做得还不够好。我是一个急性子的人,越到学生犯错了或者违反规则了,虽然知道要耐心地听听孩子的说法,不要一上来就说教,批评得一文不值,但是如果遇到学生还不肯低头或者一问三不知的,脾气就会出来了,很少用坚定而平静的语气和学生谈话,我想问题就在于我还没有真正懂得倾听,这是我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还有一句就是:所有的孩子,都想要一个积极正向的人生,没有人不想有价值、没有人想不被接纳、没有人内心深处不想被爱,更没有人想自甘堕落,他们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当他们遇到困顿、怠惰、犯错、困惑与不安的时候,他们听到的语言通常是指责和说教,而很少和他们站在同一条线上。我们的班级有一些的特殊孩子,他们或许行为习惯差,或许学习态度差,而因此经常萦绕在他们耳边的是父母、老师的批评和指责。我想其实他们也想学好,也想像好学生一样得到肯定和表扬。

就像我们班的小张,他在我们班就属于一个后进学生,因为父母是重组家庭,虽然有个姐姐,也因不是嫡亲的,关系一般。父母平时又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放学后直接送晚托班,直到晚上八点才能回家。因为和父母、家人缺乏交流,他在和同学相处时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意愿,稍不如意就拳脚相向,因此大家都不太喜欢他。就上学期在他身上发生的打闹事件就不少,每次发生这样的事情,都想狠狠地批评他一番,可又觉得他也实在可怜,希望能好好帮助他,改变大家对他的看法,能快乐地接受他。通过寒假地阅读,让我看到了希望,也更坚定了方向。我要帮助小张发挥自己的优点,实现自己的价值,得到同学们的认同。这几天,我让他在路队时带队,在课堂上多发言,课间允许他可以看漫画,他还真的安静了许多,连看班老师也表扬他最近真的进步了。

接下来我希望他能一直这样下去,而我也要正确的、积极的对待他的一些小错误、小失误,经常鼓励他,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用爱去教育——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用爱去教育——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无意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名字:李镇西老师,我就去网上查了一下。原来他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1999年他的《爱心与教育》一书出版,获得多项大奖。在师范时我也看过这本书。 看了以后,李老师的还债说让我印象很深刻。长久以来,教师总把自己的地位抬高,认为学生必须听教师的话,教师除了给学生上课,就与学生没有太多的情感纠缠,在当下的教育大背景下其实不然。李老师在书中这样说:我其实是很不适宜当老师的,因为我性子太急了。同时他又说自己具有独特的优势拥有一颗童心。这颗童心,促使李老师在用心爱着学生的时候,更是用心去感受学生的

    07-22
  • 善待自己的孩子——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善待自己的孩子——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已是屡见不鲜,相信大家或多或少也读过一些,我也是。每次读这一类书籍,总是激情满怀,并不自觉地想要仿效一番,然而人总是缺乏一种持久性,久而久之,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一套做法就原形毕露了,而心中也总不免会这样想:他的孩子可以这样教育,但我的孩子和他的孩子不一样,所以我还是用我自己的那一套教育理论吧。于是乎,一切又开始回到原点,对于孩子的教育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当我在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时,看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首先是书名深深吸引了我,因为我兼有妈妈和老师两职,作为妈妈,我想成

    07-22
  • 再谈阅读——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再谈阅读——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记得读完《海伦娜的奇迹》之后,我在激动之余写下了读后感《让阅读进驻孩子的心灵》,感叹老师们为了吸引孩子进行阅读煞费苦心,尤其是阅读之夜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在第56号教室里,雷夫老师同样注重引导孩子们进行阅读,立志培养终生阅读的孩子,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雷夫艾斯奎斯] 是啊,我们都明白阅读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何引导学生(或自己的孩子)喜欢上阅读,甚至善于阅读,一直是令我们大伤脑筋的事,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雷夫老师的做法:

    07-22
  •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教育是什么?以前只知道教育是一种艺术,但这种艺术我似乎永远欠火候,问题在哪里?暑假期间,我认真研读了《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让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这本书是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所编,他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关键在于这个慢字。慢,是对教育的理解和信赖,而我在过去的从教生涯中往往忽略了这个关键字,看了这本书,让我感觉千头万绪,一时也理不清,我且先把自己的一些感想整理成文。 启示: 学会宽容。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密码,带着独特的禀赋,带着不同家庭的影响来到学校。不同的个

    07-22
  • 从“构建优先原则”说学生的合作学习———《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从“构建优先原则”说学生的合作学习———《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最近学习了姜大源教授的《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现就对本书第四章职业教育的教学论中第三节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结合我在教学实践应用的学生合作教学谈点浅显的体会。 当前的职业教育应该提倡构建优先原则,即基于行动、生成和构建意义的学,学生主动存在(p225页),我在教学中采取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旨在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中学生的依赖心理,有利于学生自主地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学生分组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合作学习的环境 可将班级按35人分成若干个小组,设立组长,有组长负责,根据组

    07-22
  •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课堂教学良好的氛围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课堂教学良好的氛围

    暑假期间读了陈大伟老师的《建设理想课堂》,让我的感触颇深,对我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触动。《建设理想课堂》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理想课堂的真谛,这本专著全面的诠释了该如何构建理想课堂。 在教学课程中,我们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自由,实现幸福的教师生活,而这些正是可以通过理想课堂获得到的。在理想课堂中,老师需要精心备课,学生积极的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里感受到知识的浩淼和学习的乐趣。同时,我们要对学生充满人性化的关怀,让课堂的氛围始终处于有序和谐的状态。对于学生个体,我们必须

    07-22
  • 超越恐惧——《教学勇气》读后感
    超越恐惧——《教学勇气》读后感

    当我是个年轻教师的时候,我热切地盼望这么一天:我对教学了如指掌,我如此称职、如此有经验、如此有力量,所以我走进任何教室的时候都不再有害怕的感觉。可是现在,我才明白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我总会有恐惧,但我不必置身心于我的恐惧之中因为我的内心世界景观中还有我表达和行动的天地。 《教学勇气》中的这段话,使我心中与之产生强烈共鸣,这段话仿佛就为我迄今为止的教学生涯做了最恰当的注释。十七年前,当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心中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期盼,充满自信,总觉得有一天我能对教学了如指掌,在课堂上无所不能。但现在,

    07-22
  • 齐抓课堂管理的缰绳——《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齐抓课堂管理的缰绳——《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纪律是什么?纪律的三种基本含义概括了纪律的基本内涵:纪律是手段也是目的。纪律是惩罚;是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 纪律本身也是目的。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就像我一如既往的班风八自之一:自律。良好的纪律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 一直听到这样的说法,中国的教育不行,中国的孩子不行。这不行并不仅仅是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上,同样在行为习惯的养成,自身素质的修为上。作为一名中国人,同时也是一名小学教师,对此也很诧异。 小学生在上学之前,因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