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 》读后感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6-09-06 15:34:46

《《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 》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轨道;课程是关系学生发展可能性的机会;课程是教育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平台;课程是……尽管人们对课程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会是国家意志的产物。
    徐老师的《学会学习 学会认知 学会合作》专著,从操作视角构筑起了一种综合实践活动的可操作范式。在课程管理、课程活动设计、课程评价三个不同的实施领域,建立起运作机制和比较完善的制度保障,凸现了教研员对课程从理念变为行为的实际教育能力。
    徐老师的《学会学习 学会认知 学会活动》专著,突破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两大难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校本化实施。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的专业培养,其基准在于唤醒教师课程意识,建立教师合作团队,开展师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理念进行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才是唯一有效的教学、教研、科研一体化方式。关于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专著采用丰富的成功个案,介绍了课程本土化的操作规程,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学会学习 学会认知 学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是来自一线教师的专著,是对课程理论的实践性导读,也是课程推进过程中可资借鉴的操作指南。在理论深度与实践创新的结合点上,直接反映出作者田野式研究的优秀成果。正如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董洪亮主任在序言中所讲:徐燕萍老师在苏州市新课程改革中“感情深,研究多,盯得紧”,逐渐成为一个研究型教师走向学术型教师的典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建构理解、发展自我为总的价值取向,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要素。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基于学生经验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该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思考教育的平等性和民主性,让学生的经验在重组过程中,获得兴趣、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自我发展。

暑假里有幸拜读了徐老师的《学会学习 学会认知 学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导论》一书,本书分为五大部分八个章节。第一部分(第一、二章)涉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认识。基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从课程文化层面阐述了该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特质、课程功能与价值。第二部分(第三章)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强调管理模式从“问责”转向“引领”。第三部分(第四、五、六章)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实施,主要解决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设计和指导、活动的评价等操作性问题,对一线教师的课程活动指导和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第四部分(第七章)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五部分(第八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实施本土化的操作实例,收录了课程建设相关政策。
徐老师的《学会学习 学会认知 学会活动》专著,深度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化特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生成性和活动体验性之外,还具有民主文化性特征。强调促进有效学习必须提供一种心理安全、畅想自由、话语平等的学习环境。徐老师从学习本质特征构建起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理解,形成了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领导力核心。
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引领区域内广大专业教师深刻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丰富内涵,理解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做一个自觉、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开拓者,为区域性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提供一种可操作性的教学工具。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深深的无奈——看《非常公民》有感
    深深的无奈——看《非常公民》有感

    爱新觉罗溥仪,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个名字,他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也就是所谓的末代皇帝。他曾享受过宫廷的奢华和安逸,却也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和艰辛,从一个高高在上、万人景仰的皇帝,演变成一个新中国的普通公民,这期间的风风雨雨是我们常人所不能想像的。 当我看完《非常公民》(溥仪和他的五个女人)这本书时,思绪便被他那种深深的无奈所牵引着,虽没有感同身受,但却能理解他的这种无奈的心情。也许用了不起来形容他不太合适,可他的所作所为真的是与众不同

    07-22
  • 阅读《可以这样做班主任》
    阅读《可以这样做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生的成长摇篮。要关爱每一位学生,捧一颗真心来和学生交流,带满腔热情来对待学生。班主任是教师的综合反映,无论你是怎样的班主任,相信大家都是为了学生的美好明天而在努力着。而这本《可以这样做班主任》用亲切的语言向我们展示那一位位平常却又不平凡的班主任事迹,让我这个同为班主任的读者多了一刻冷静,一点思索与一份压力。也多了一份想做好优秀班主任的动力。 倾听生命拔节的乐曲:不要随便否定一名学生,其实他们都是很棒的,捣蛋鬼、调皮王,他们其实也很孤单,无非是想引起我们的关注。孩子们在班主任的关爱下会慢慢成长,作

    07-22
  • 《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4月11日下午,在学校党支部的组织下,观看了电影《生死牛玉儒》,应该说是含泪看完此片。观后,牛玉儒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其一,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我。 看到牛玉儒在病榻上作出3天下地,7天拆线,15天出院的决定,听到他只要生命一分钟,也要敬业60秒的敬业精神,我很震撼,这不正是当今社会所缺少的政治责任感和火热的工作热情吗?牛玉儒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贵品质好似助推器,无时不在激励着我,推动着我奋力向前。 其二,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警醒了我。 引黄

    07-22
  • 我与《三个儿子》的邂逅
    我与《三个儿子》的邂逅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往往呵护有加,关怀备至,深怕自己的孩子遭受一丝丝的委屈,更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到一点点的伤害,还常常以孩子为荣,向人诉说孩子的种种优点和长处。于是乎,孩子们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于置自己的父母不顾,只顾念自己的要求是否得到了满足,自己的生活是否过得舒服,哪还记得去体会父母的辛劳和艰辛? 正因为这势头愈显强势,我们的课文在编排中经常会有一些有关孝敬教育的文章,旨在老师的传授中让孩子们明白: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要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等,而《三个儿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典

    07-22
  • 同理心,让我们换一种思维去走进学生
    同理心,让我们换一种思维去走进学生

    ---读《我的理想课堂》有感 同理心:理解他人体验的能力,恻隐之心。我们知道,作为老师,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近距离接触他们。 室友也是同事,去参加心理学的培训,回来后,她就把她上课的案例拿来考我。她说,这个案例他们在场的所有老师都没回答对,我想,是什么难题把大家都难倒了呢?便更有兴趣往下听了。 案例是这样的:一位妈妈,不允许她的孩子吃零食,便和她的丈夫商量好,控制孩子的零花钱,甚至不给他零花钱,在家明令禁止他吃零食,因为吃零食对身体很不好,之后她的孩子在他们监督下就不吃零食了。有一天,她的邻居对她说:我

    07-22
  • 教育的终点——听唐江澎讲座有感
    教育的终点——听唐江澎讲座有感

    听了唐江澎的讲座,感动,崇拜。而后热血澎湃。 我从来没有认真而理性地思考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也只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或者片段中经过着,将我学来的零乱理念拼凑着指导着我的工作,在这个功利而纷乱的社会中,我以为我坚守了教育的底线,但是和唐校长相比,我很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对我以及对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是一句口号,耳熟能详,确从来没有去追究它真正的意义。而唐校长对它的诠释是:一种谋划教育的眼量、一种思考教育的角度、一种认识教育价值的历史尺度、一种判断教育功效的时间和标准。如果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真正地理

    07-22
  • 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有感(2)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产生了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的不断翻新,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合作讨论、交流,获得成功的快乐,再借助教育技术这个桥梁纽带,切切实实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

    07-22
  • 在这样一个寒假里阅读着过生活
    在这样一个寒假里阅读着过生活

    每每与旁人闲聊时,提及自己的职业:我是教师,对方便会投射过来羡慕的目光。这是个好职业呀!每年都有近3个月的带薪假期,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爱干嘛就干嘛,能天天休息,有多么得幸福。被人这样一美言,往往也会心头一热,到了放假的日子,便给自己开列了一箩筐那么多的计划:阅读专业类的书或杂志;上网搜集论文资料;整理这学期的教学心得,写点反思、随笔什么的;准备下学期的教案;每天临帖写几个毛笔字;学画中国画然而随着时光飞逝,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胸中所怀的那点举世惊人的计划在时间的流里,早已成为过眼云烟了。放假这人便在浑浑恶恶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