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习学会认知 学会活动论 》读后感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6-09-08 15:47:52

《《学会学习学会认知 学会活动论 》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 》读后感,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轨道;课程是关系学生发展可能性的机会;课程是教育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平台;课程是……尽管人们对课程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会是国家意志的产物。
     徐老师的《学会学习 学会认知 学会合作》专著,从操作视角构筑起了一种综合实践活动的可操作范式。在课程管理、课程活动设计、课程评价三个不同的实施领域,建立起运作机制和比较完善的制度保障,凸现了教研员对课程从理念变为行为的实际教育能力。
    徐老师的《学会学习 学会认知 学会活动》专著,突破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两大难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校本化实施。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的专业培养,其基准在于唤醒教师课程意识,建立教师合作团队,开展师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理念进行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才是唯一有效的教学、教研、科研一体化方式。关于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专著采用丰富的成功个案,介绍了课程本土化的操作规程,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学会学习 学会认知 学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是来自一线教师的专著,是对课程理论的实践性导读,也是课程推进过程中可资借鉴的操作指南。在理论深度与实践创新的结合点上,直接反映出作者田野式研究的优秀成果。正如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董洪亮主任在序言中所讲:徐燕萍老师在苏州市新课程改革中“感情深,研究多,盯得紧”,逐渐成为一个研究型教师走向学术型教师的典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建构理解、发展自我为总的价值取向,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要素。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基于学生经验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该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思考教育的平等性和民主性,让学生的经验在重组过程中,获得兴趣、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自我发展。
     暑假里有幸拜读了徐老师的《学会学习 学会认知 学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导论》一书,本书分为五大部分八个章节。第一部分(第一、二章)涉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认识。基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从课程文化层面阐述了该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特质、课程功能与价值。第二部分(第三章)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强调管理模式从“问责”转向“引领”。第三部分(第四、五、六章)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实施,主要解决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设计和指导、活动的评价等操作性问题,对一线教师的课程活动指导和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第四部分(第七章)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五部分(第八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实施本土化的操作实例,收录了课程建设相关政策。
徐老师的《学会学习 学会认知 学会活动》专著,深度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化特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生成性和活动体验性之外,还具有民主文化性特征。强调促进有效学习必须提供一种心理安全、畅想自由、话语平等的学习环境。徐老师从学习本质特征构建起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理解,形成了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领导力核心。
      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引领区域内广大专业教师深刻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丰富内涵,理解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做一个自觉、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开拓者,为区域性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提供一种可操作性的教学工具。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内容简介】 《窗边的小豆豆》描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发生在一所小学(巴学园)和在那里上学的一个小女孩(黑柳彻子)的真实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

    07-22
  • 让孩子心中充满阳光《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读后感
    让孩子心中充满阳光《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读后感

    早就看过《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这本书,今天又一次仔细地阅读,品味着这句经典的话语: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那是因为,在前几天黄姑中心小学305班的家长会上,超的母亲的发言深深地感动了我。 超是我们班学习非常落后的学生,刚接到这个班的时候,只看见每次下课的时候,教室里总看不见他的影子,因为,他总是像小猴子一样一溜烟跑到楼下玩耍;每次上课铃响的时候,他的座位总是空着,大家都安安静静等待上课的时候,只看见他匆匆忙忙地从楼下跑上来,满头大汗,胆战心惊地坐到位子上。他个子不高,座位第一排,排队第一个,一旦玩起来,什

    07-22
  • 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有感(2)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产生了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的不断翻新,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合作讨论、交流,获得成功的快乐,再借助教育技术这个桥梁纽带,切切实实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

    07-22
  • 读了“课堂纪律管理刍议”我有所收获
    读了“课堂纪律管理刍议”我有所收获

    工作的三年中,我一直对课堂纪律把握不好,每次上课都担心把握不住课堂,尤其是挂牌课、公开课,更是忧心忡忡,课前必须先将学生训斥一番,以保证该堂课的顺利进行。这样不仅学生学的被动,老师也十分吃力。后来我尝试制定了一些课堂管理制度,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也没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改善课堂纪律,减少课堂混乱现象呢? 读了课堂纪律管理刍议我有所收获。 首先,作为教师,应将一些零散的要求归纳整合,给学生固定的标准,让学生明白这些标准是每一次课堂的程序和常规,只有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

    07-22
  • 经历美好,幸福生活——《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经历美好,幸福生活——《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常听说这样的一句话:教育的现实不理想,理想的教育不现实。我想这是一句真实、无奈而又充满了精神胜利色彩的话,完全忽视了人类具有改造世界的本能与力量。 认真研读陈大伟教授撰写的《建设理想课堂》第一章《课堂教学理想》,很好地帮助我进一步构建了理想课堂的概念,对怎样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经历美好生活 从塑造人的角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和教育呢?联系书中的论述,结合自己的思考,观察当前学校教育的现状,忧思与欣喜参半。很多学生,把学习当成痛苦,把学习当成磨砺,把学习当成无可奈何。

    07-22
  • 孩子的悲哀——《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孩子的悲哀——《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约翰霍特的《孩子为何失败》以日记的形式边叙边论他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生活化的文字表述,阅读起来十分容易,但字里行间却总是会爆出发人深省的问题,之所以说爆出,是因为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被我注意过。 比如说孩子面对老师时因为恐惧与害怕失败而做出的自我保护策略。他的一个学生在回答48的一半的多少时,总是低声回答24 ,无论他怎样诱导那个孩子都无法自信而大声地说出这个由她得出的正确答案。 他的学生有时会不经过思考而随便报出一个答案 ,这比没有回答要好,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样一来老师肯定认为他们已经思考过,只不过得到了错误

    07-22
  • 引生本之泉 润自然生命——读《教育激扬生命》后感
    引生本之泉 润自然生命——读《教育激扬生命》后感

    当我们享受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之美景时,不要忘了,大自然更赋予了人类丰富而精美的生命。生命始于自然,则应以自然的方式牧养。生命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但每每说起学生的精神生命,我们总觉得很沉重。学习的重压,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被动地接收式学习,使得学习枯燥乏味。捧读郭思乐教授的《教育激扬生命》,则有一种智慧被点燃,生命被激扬的真切感受。 生本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在自由的国度里,急切地睁开观察真善美的眼睛,愉悦地接受知识给他们提供的欣赏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生命被唤醒,内心的小宇宙不断地膨大起来,就会成为强

    07-22
  •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帕尔默:我,曾历经沧海桑田,戴着别人的面具,不断迷失,失去我自己如今,我终于变回我自己!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在帕尔默的文字里,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弦,交织出了一种感悟,激发了我对教学勇气的认识。 审视认识自我 帕尔默在书中提到:就优秀教学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重要的优秀教师需要自我的知识,这是隐蔽在朴实见解中的奥秘。认识自我要客观、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对比,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