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观看了陈大伟教授的有关于《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观课、议课” 》,它揭示了教研文化从单一引入多元,从单向变为互动。在陈教授的做种,他谈论了什么事观课议课?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什么区别?如何进行有效的观课议课?怎样组织好观课议课
活动?观课议课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怎样解决观课议课中遇到的问题。
学习完大量的理论知识后,再审视下自己之前的观课议课,自己不然发现以前的自己正是走入了陈大伟老师所说的四大“误区”:评课过程形式化,评课内容表面化,评课结论两极化,评课效果零散化。反思过后,自己对评课议课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觉得那就是一门待自己深造的艺术
幼儿教育m.smtXjs.com
,如何更好地观课议课呢?也许,我们可以做如下方面的尝试:
(一)观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诚然,每次在看到开课课题后,作为观课者,我们就应该尝试着做个听课的有心人,在听课前做点准备工作:研究下课文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自己设想下如果是自己,可以怎样去教,这以便于听课的时候能和授课教师有个对比。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的课型,例如阅读课,对话课等,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去了解与钻研一下与之有关的学术理论,这样能拓展视野,也能更好地理解授课者的意图。
(二)观课中,要用心,认真思考。
陈大伟教授有这么一套理论,让我很受益:课前主张因材施教;课中以学考查教,以学思考教;课后议课,以学讨论教。”在北京培训学习的时候,张爱兰教授则是着重强调评课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设计好的又在
课堂上实施好的活动;设计好的,但是没有实施好的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设计有问题的活动。在自己看来,我觉得观课议课就是庞大的工程,这需要教师个人对课堂教学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