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中收获——《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7-07-16 21:05:04

《在等待中收获——《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等待有时是痛苦的,等待有时是无奈的,等待有时是失望的。等待中总伴随着焦虑,让我们细细想想,是否是这样?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每个人都遇到过以上所说的种种等待。
然而,在你期望很高,而又无法一下子达到你所期望的目的时。等待,不失为一个策略。
我们姑且把它称之为一种无奈的策略吧。慢慢等,不仅仅为想一想赢得时间,而且也为欣赏创造机会。这是一个《蜗牛散步》的寓言: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去抓蜗牛了!”好吧!松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 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
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
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一种情况是在课堂上等待,另外一种是在课外等待。
先说第一种课堂上等待。
课堂上师生提问时,教师给予时间思考,慢慢等,不仅有利于教师应对,促成精彩,而且因为留够了学生思考时间,或者有利于学生更加缜密地思考自己的问题,或者利用规律帮助学生搜集更丰富信息,从更多角度寻求问题的答案……有学者研究了“延长等待时间与不催促举手回答”以帮助学生回应提问的组织策略:
在提问与回答之间,教师通常留多少时间给学生思考呢?在我们进行课堂观察的27节课中,教师一共提出了355个问题,其中26%的问题,教师仅仅留了约1秒的时间给学生思考;43%的问题,教师留了1~3秒;只有7%的问题,教师给学生留出了超过30秒的思考时间。
当我们根据具体的提问,把“等待时间”分别延长为原来教学中所惯用时间的2~5倍时,通过“延长等待时间”的对比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无法给出答案的次数减少;学生的回答更加自信;学生可以给出更完整的回答;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思考,给出更多不同的答案;学生有质疑的表现,或者能改进其他学生的答案;通过延长等待时间,增加了学生的思考量。
同时,我们还对学生提出了平时教学中不常见的要求,即让学生在这段等待时间内不要举手。
大部分教师在上课时习惯以回顾性的提问导入新课,通常情形下,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学生,教师为了引出正确的答案,常常会挑选自己认为能够正确应答的学生。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教师很少正面评价,而是给予回避性的答复,然后继续挑选下一个学生,直至得到教师所期待的答案。显然,这样的提问时无法引起学生兴趣的。即使是开放性的提问,过于急躁的举手通常也会干扰其他学生的思考。
另外一种是在课外等待。
我们所面对的孩子各种各样,调皮捣蛋的、反应迟钝的、不做作业的、不听劝导的、家庭不完整的……而我们所期待的却是尽量完美,要聪明懂事的、乖巧听话的、成绩优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种各样与尽量完美之间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这个过程是谁也无法预设与保证的,期间肯定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此时的我们是多么的难过啊!现实与理想之间怎么差异这么遥远,有时真的是遥不可及。想想真的不是我们一个个体所能掌控与实现的。因此,此时,不妨就像上述的寓言中一样,放慢脚步,慢慢等待……
我们可以放下内心的那份焦灼,那份急切,那份恨意,别不信,你的内心在自己的焦灼煎熬下,急切失落下,真的就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存了那份恨意,生活是如此的暗淡无光,感觉是如此的糟糕难过,心情是如此的低落无望,每一天都是在面对着“各种各样”与你所追求的“尽量完美”之间受着折磨。
与其这样,请放弃你的恨意,慢慢等待;请放下你的期望,慢慢等待;请放慢你的脚步,慢慢等待……
请一路观赏啊,带着你的赞美;请一路赞美啊,带着你的赏识;请一路赏识啊,带着你的真诚;请一路真诚啊,带着你的感激……在这一路上,你们是共同携手走来的“各种各样”与“日趋完美”,在彼此的欣赏中,你们一起成长着,一路收获着!
回头细数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细看每一个学生,每一位老师,也许你的赞美培养了他们的自信,也许你的赏识培养了他们的兴趣,也许你的真诚培养了他们的好习惯,也许你的感激培养了他们的感恩之心……衷心希望都能在慢慢的等待中收获!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过程就是一切——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过程就是一切——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感动一词萦绕耳际,挥之不去,因雷夫老师的执着追求而感动,因孩子们的杰出表现而感动,因这普通而又充满奇迹的教室而感动 在整本书中,这样一句话常被提起过程就是一切。如我们追求完美,但永远无法企及。追寻的过程就是一切。[P103]但付出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奖赏。再多掌声也比不上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索,以及为了使每一个演出不同凡响所付出的努力。过程就是一切。[P202]然而好的表演和其他的事情是一样的,都是由十分的天赋加上九十分的努力而来的。[P209]教育专家尹建莉在联合推荐中也这样写道:作

    07-22
  • 活着的理由——读余华的《活着》有感
    活着的理由——读余华的《活着》有感

    知道余华是在好几年前,听说他的作品也在很久之前,但真正去读他的作品却在几天前。那天本是陪孩子去冰心书屋借书,在等待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了书架上有许多余华的书:《兄弟》、《活着》、《在细雨中呼喊》、《世事如烟》、《许三观卖血记》出于一种好奇,我随手拿起一本《活着》翻阅着,在他中文版的自序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下子便打动了我,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虽然这句话读来有点拗口,但细细品味却很是耐人寻味。于是,我就买下了《活着》,打算回家好好去读读他为什么要这么阐述活着的理由。 《活着》的

    07-22
  • 阅读《可以这样做班主任》
    阅读《可以这样做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生的成长摇篮。要关爱每一位学生,捧一颗真心来和学生交流,带满腔热情来对待学生。班主任是教师的综合反映,无论你是怎样的班主任,相信大家都是为了学生的美好明天而在努力着。而这本《可以这样做班主任》用亲切的语言向我们展示那一位位平常却又不平凡的班主任事迹,让我这个同为班主任的读者多了一刻冷静,一点思索与一份压力。也多了一份想做好优秀班主任的动力。 倾听生命拔节的乐曲:不要随便否定一名学生,其实他们都是很棒的,捣蛋鬼、调皮王,他们其实也很孤单,无非是想引起我们的关注。孩子们在班主任的关爱下会慢慢成长,作

    07-22
  • 爱的基石——读《感悟父爱  感悟母爱》后感
    爱的基石——读《感悟父爱  感悟母爱》后感

    父亲、母亲爸爸、妈妈,简简单单的两个名词却道出了儿女几多依恋,几多牵挂。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念我者还是父母。父爱是人世间最具力量的爱,母爱是人世间最无私的爱,父爱同母爱一起构筑了人类社会爱的基石。 一、《感悟父爱》 父爱是理性的、内敛的,是智慧之爱、责任之爱。达芬奇曾说过:父爱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当我看完《感悟父爱》后,被文中那一位位伟大的父亲震撼了,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血债》中的父亲为了给上大学的儿子生活费,竟然去卖血,可儿子请同学去卡拉OK厅唱一次歌就花了346元,这让父亲哑口无言;《爱

    07-22
  • 读《小河与小桥》有感
    读《小河与小桥》有感

    《小河与小桥》是《小学语文教师》2011年2月刊上的一篇文章,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的 刘洁老师在《新经典日日诵》中记录的一次晨诵过程。孩子们晨诵的内容是: 《小河与小桥》 高帆 草地是一块 漂亮的绿绸缎 可惜被小河 剪成两半 小桥 紧扯住两半绸缎 要把它们 重新缝在一起 便让小鱼儿 做它的银针 一闪一闪 从这岸连到那岸 我以为这首儿童诗让孩子们读了就行了,但刘洁老师除了让孩子们充分地读,还对他们进行了充分的指导。首先,理解词语。问孩子们绸缎是什么意思?孩子各自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回答。 是一种衣服的面料。古代

    07-22
  • 我看《沉思录》后感
    我看《沉思录》后感

    想说的第一句话:入社真好,梁先生送书来了;于是,案头有了《沉思录》;随时翻翻,偶有所得;牵强为句,缀连成文;以书名为线,串联了三篇;聊以自嘲,敷衍塞责。 开首之篇:沉 马可奥勒留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一个战乱不断、灾难频繁的年代,以其坚定的精神和超人的智慧,夙兴夜寐地工作,在沉思中感悟人生。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文笔、简洁的表述,历练成动荡砥砺沉思、苦难造就伟大的杰作一本智慧之书,一本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名著。 何怀宏教授,以他洞察的眼光、睿智的思维、深邃的理性,悟其真谛,得其精髓,权威译作,把《沉思

    07-22
  • 课堂提问 奏响美的旋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读
    课堂提问 奏响美的旋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有人曾说,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是一曲动听的交响曲,那: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是交响乐中最美的旋律。的确,教师科学地设置问题,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注意力,引起学习的动机,激发好奇心,避免单一的注入式,满堂灌,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教师应如何更好地运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提问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又有哪些呢?读了《

    07-22
  •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中有关作文教学方面的建议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中有关作文教学方面的建议

    在认真地学习了《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后,我的感触很深。在建议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关作文教学方面的建议。因为众所周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的中心工作。而当下,作文教学低质低效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如果只是让老师看一些有关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理论书籍或文章,结果一定是效果甚微的。 但是《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中有关作文教学方面的建议,从作文教学立足于让学生从敢于表达到善于表达、习作要有适当频率和数量要求、作文批改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多建议少修改这三方面,给我们一线语文老师进行了实践性、操作性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