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习”的原理《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读书笔记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9-01-11 16:32:15

《学习“学习”的原理《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读书笔记》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慢读理论书籍《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有很多收获,原理性的书籍最有价值的是帮助阅读者认识规律、掌握规律。
    谈到“学习”,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就像需要吃饭睡眠一样,学习也是每个人必须要参与的活动。有的人会说:“学习就是学东西。”有的人说:“学习就是上学念书。”还有的人可能说:“学习就是学习,大家都知道,不需要解释。”真的知道吗?通过读书,我发现,以前对“学习”只是个模糊的概念,想要做一个好的老师,一定要明白到底什么是“学习”。
    学习,就是生长,但它不同于人的生理成长,生理成长依赖于遗传因素,而“学习”则通过环境对学习者产生影响。它是一种内在的成长,虽然眼睛看不到,却可以通过学习者在环境中行为的前后变化明显看出“学习的发生”。例如,学生最初不会跳绳,通过老师同伴的帮助和自己的练习,学生学会了跳绳,他的行为发生了“不会”到“会”的变化,这就说明他经历了学习的过程。
    如何使学习发生呢?书中分析了四个要点,一个是人的学习,之所以把“人”的条件在这里强调,是告诉读者,区别于动物的人具有学习产生的条件;其次是“刺激”,这里的刺激指的是外界能够对学习者起到刺激感官的情境,包括学习的材料、学习的环境等等所有能提供给学习者的各种事件;第三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书中称为“学习者记忆中恢复的内容”,其实就是指学习者先前习得的上位技能或者已有的知识储备,外界的刺激和内在的知识经验的“碰撞”会使得学习者重组和建构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者的行为凸现出来。这就是第四个要点“反应”,即输入的刺激引起学习者活动的变化、行为的转换、学习效果的产生。
    例如,当我们想要教学生判断是否是比喻句的时候,老师要做的是第一步:提供刺激,给学生提供一个比喻句;第二步,让学生注意这个句子,回忆比喻句的特征。第三步:区分比喻句,用掌握的比喻句的特征判断是否比喻句;第四步:运用,可以判断一组句子(包括带“好像”但不是比喻的句子、拟人的句子等等),可以找出某一段话中的比喻句,可以让学生自己造比喻句。学生能够运用就说明学习的出现,技能的形成。
    由此看来,学习的条件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外部的,一个是内部的,外部的刺激情境通过内部的加工转化形成学习的结果。那么,我们老师要思考和研究的是:如何提供有效的外部条件,如何了解学生的内部条件,如何帮助学生在新的情境下通过自身的体验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重组建构、灵活运用从而获得技能、提高能力。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读后感
    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读后感

    在读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一书前,我就听说这本书内容比较深奥,理论知识很多,很难读懂。因此,我对这本书产生了畏读心理。但是当我读的时候,发现这本书写得真的很棒,有很多吸引我的地方。 翻开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这一段话: 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 然而在另一些时候,教室却如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如此无能为力此刻的所谓教

    07-22
  • 一次心灵的旅行——《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交流
    一次心灵的旅行——《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交流

    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感动一词萦绕耳际,挥之不去,因雷夫老师的执着追求而感动,因孩子们的杰出表现而感动,更因这普通而又充满奇迹的教室而感动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读懂了语文教学的两大主阵地。 1、【关于阅读】雷夫老师说: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啊,我们都明白阅读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何引导孩子喜欢上阅读,甚至善于阅读,一直是令我们大伤脑筋的事,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雷夫老师的做法:另一种焦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阅读,从而爱上阅读;大人的指导

    07-22
  • 用心教育孩子——读《我的事业是父亲》有感
    用心教育孩子——读《我的事业是父亲》有感

    如果有一张名片,我一定会在正面印上:蔡笑晚 头衔:父亲;背面印上:长子蔡天文,1967年生,1995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次子蔡天武,1970年生,由中科大少年班公派就读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李政道主办的CASPEA博士研究生,获激光物理学博士学位,现在美国高盛公司出任副总裁;三子蔡天师,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曾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现在国内发展;四子蔡天润,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曾被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录取为博士生,现正在上海筹备私立医院;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

    07-22
  • 《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教学自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种条件和形式。读完这本书,我只是以一名普通的教师身份,根据平时的实践和思考,粗略地把我对《建设理想课堂》的感受写出来供同仁指教和共勉。 教师应该把教学视为自己的生命活动的时候,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就充满了智慧和激情,课堂就成了不断净化自己灵魂、挑战自身能力、激发自身智慧,不断促进自身成长变化的场所。教得是否幸福、愉快,主要取决于在教的过程中能否体现人的本质力量,能否体现人的创造性!要创造就需要学习,需要研究,需要改变。由此,可以这样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07-22
  • 谈课堂纪律——《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谈课堂纪律——《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陈大伟教授在《建设理想课堂》第三章的第三节中讲的是纪律管理的问题与分析,课堂是否有效,纪律也是一个很关键的要素。 赫尔巴特说过:如果不坚决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可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陈教授认为,好的课堂纪律应该是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彼此尊重,有序运行!这十六字概括了好的课堂纪律的要诀,虽是简单的十六字,但真正要做到缺没有那么简单。很多老师的课堂上不是纪律管得很严,没有了活力;就是课堂上活跃异常,混乱得不能控制了。两者不能兼顾。 怎样才能做到严而不

    07-22
  • 教育的终点——听唐江澎讲座有感
    教育的终点——听唐江澎讲座有感

    听了唐江澎的讲座,感动,崇拜。而后热血澎湃。 我从来没有认真而理性地思考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也只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或者片段中经过着,将我学来的零乱理念拼凑着指导着我的工作,在这个功利而纷乱的社会中,我以为我坚守了教育的底线,但是和唐校长相比,我很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对我以及对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是一句口号,耳熟能详,确从来没有去追究它真正的意义。而唐校长对它的诠释是:一种谋划教育的眼量、一种思考教育的角度、一种认识教育价值的历史尺度、一种判断教育功效的时间和标准。如果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真正地理

    07-22
  • 暑期读书随笔《教学勇气》
    暑期读书随笔《教学勇气》

    读书随笔1:我喜欢这句:尽可能与我们的专业领域保持联系,学习足够的技术,使得自己处于引领学生精神的地位。这里强调的是专业修炼,即教师应该成为所教学科的传教士。专业阅读,就是穷毕生精力,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一方面扩大阅读面,建立深厚的知识背景,一方面始终关注本学科前沿的 发展,保持足够的敏锐。 读书随笔2:是什么是学科方向问题,如何做和为什么是专业发展问题,前者侧重于方法规范,后者侧重于价值追问,类似于一个是方法论问题,一个是本体论问题。而最后一个问题其实就是我为什么要教书的问题,是关于自我的追问,是存

    07-22
  • 躬身实践,比任何说教都有用
    躬身实践,比任何说教都有用

    今日读王鼎均的关于美国一个小学的课外实践活动的一篇日记。 日记写一位女教师率领十几个小学生在学校门外一小块空地上翻土拔草。中年教师像母亲一样教孩子如何使用工具,掘地破块,挑出草叶碎石,如何把手掌埋入土中,享受某种感觉,再轻轻抚平土壤。 这些活动在我们国家也是司空见惯的。可是,接下来的细节不得不让我肃然起敬了。王鼎均写到:抚平土壤是这一场小小戏剧的高潮,这时高大的女教师跪了下来。 这一跪,让我的灵魂有了触动。让我感到美国的教育的高明之处。我们的老师可以给学生讲土地是多么重要,可以举出很多很多的例子。但是,这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