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有感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9-11-17 19:06:56

《读《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奥苏贝尔说“为迁移而教”;奥巴马发布行动宣言“为创新而教”;戴维·柏金斯称“为未知而教”。教学教学,到底为何而教?我认为是为“学生获得”而教。带着种种对教学的疑问,暑期我阅读了冯卫东老师的《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书中条条建议让我再一次认识“真学”课堂的魅力。既坚定了我对教学的理解,又更新了我的教学理念。

冯老师深邃而独到的见解发人深思,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读后,我收获颇多,下面我来谈谈读完本书后的几点感受:

一、回归“童我”,以己度人

冯老师的建议一是:真学,从儿童立场出发。鲁迅先生也曾说“教育植根于爱。”我想冯老师所说的“儿童立场”与鲁迅先生所说的“爱”一致,即作为教师要学会“用孩子”的方法教孩子,这就需要教师们要尊重学生,回归“童我”。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常常站在老师、家长的角度以及自己知识水平上思考、设计和实施教学,这容易导致“认为教师的教就等于学生的学”、以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学生也该掌握,学生没有掌握就是不应该,就是笨、就是懒,这样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也阻断了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教师要尊重学习者的学习愿望、学习能力、学习个性和学习差异,这是真学的起点。

现在社会,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生们受益,但同时也深受其害,手机、游戏、以及下降的视力,是困扰家长们的主要问题。教师要面对现状,理解学生的处境,教学要创新,教学方法也须与时俱进,不然在见惯了外界不断刷新、跃迁的的学生那里过不了关。在开学的这段时间,我尝试利用网络平台教学,通过游戏闯关、抢答、随机抽答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们利用手机在课前、课堂、课后进行学习,充分参与到学习中,面对这种新鲜的教学模式,他们兴致很高,学习效果也非常好,同时学生们也懂得了手机除了是手机,还可以是重要的学习工具。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守住学生立场,去激励、唤醒他们。

二、培植自觉意识,帮助自获其“渔”

冯老师的建议十一是:培植自学,共建会学的良方。“学会学习”也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的六个“基本内涵”里,位列第三。但是在以往教学中,学生是灌装知识的容器,是被塑造的材料,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所花时间多,但效果差;学生听、记、背、学得苦,求知欲、创造力随风而去,更就谈不上“学会学习”。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因此,培植学生自觉学习意识,帮助引导学生并和他们一起共同建构与优化学习方法非常重要。

中职生不会学习,更不会自学,深知教方法比教知识更重要,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先从教学生们预习开始。在我所教的科目中,最初几个学时,我把预习任务单做出并下发,学生们按照任务单完成预习,七成的内容基本上可完成。接下来的学时中,预习任务单依然我来做,但眼尖的同学会发现,任务单没有之前的细致,没有把大知识点肢解,我就鼓励学生们,对大知识点进行自问自答:需要提前做好哪些知识准备,才能完成大知识点的预习工作呢?同时把学生分成合作学习小组,通过组员间的讨论、补充、拓展,很好的补充完善了之前粗略的任务单。再接着,我鼓励全班同学分小组自行制定预习方案,有了前面的铺垫,组内同学能很好的通过阅读课本,查阅学习资料,独立制作出预习任务单。制作的同时,已经将接下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很深刻的提前学习,明显感觉出,学生们对这个科目充满了学习热情,已不是最初的去应付任务单的检查工作。最重要的,他们学会了如何预习,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让学生经历学习,展开“让学”旅程

冯老师的建议十三是:发生经历,展开“让学”的旅程。即教师要把学习的权利让给学生。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乐学是支持学习的最大动力。如何让学生愿意学习?这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有关系。课堂上,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思考讨论所提问题;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价。要相信学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实现为真学而教,,让学生学的愉快,让老师教的轻松。

我一直尝试这样做,寻找最良好的教与学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充分的预习,对于简单的知识点应该有所掌握,对于重点与难点也应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所以课前及课堂对学生的检测和评价尤为重要,通过这一环节,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程度,了解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所谓“会的不教,所教不会”,将有质量的时间更多花在长效的核心知识上。为此,我精心备课,深度钻研教材,做出科学的教学设计,学生则围绕核心知识,以各种形式参与课堂,获得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并形成了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以及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让学生爱上学习,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责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是一条永远没有尽头的艺术追求之路,课堂的精彩应该是老师们孜孜以求的的胜境,是学生们展现真我的舞台。有了冯卫东老师《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的引领,现在,每当我走进课堂,都会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帮助他们自获其“渔”,在40分钟的课堂中,充分展开“让学”旅程。因为只有有了真教才会有真学。我会在三尺讲台上:为学而教——为真学而教——为真学而真教!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阅读《可以这样做班主任》
    阅读《可以这样做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生的成长摇篮。要关爱每一位学生,捧一颗真心来和学生交流,带满腔热情来对待学生。班主任是教师的综合反映,无论你是怎样的班主任,相信大家都是为了学生的美好明天而在努力着。而这本《可以这样做班主任》用亲切的语言向我们展示那一位位平常却又不平凡的班主任事迹,让我这个同为班主任的读者多了一刻冷静,一点思索与一份压力。也多了一份想做好优秀班主任的动力。 倾听生命拔节的乐曲:不要随便否定一名学生,其实他们都是很棒的,捣蛋鬼、调皮王,他们其实也很孤单,无非是想引起我们的关注。孩子们在班主任的关爱下会慢慢成长,作

    07-22
  • 读<被时光掩埋的秘密>有感
    读<被时光掩埋的秘密>有感

    在流逝的时光中,也许别人是你的秘密,也许你是别人的秘密,可当答案真放在眼前时,你,愿意去揭晓吗? 看了这本书,感觉字字都饱含了生活的韵味,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虽然故事的结局比预想的要更完美些,但还是有人被冷落,并在无形中受到了伤害。他们离奇的故事中,有些秘密被掩埋,我想这也是善意的谎言,揭穿了未必就好。 我们的眼睛决定了,不论我们如何转动,永远都只能看到一百八十度,而生活是三百六十度的,所以,总有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来了又去了。也许别人是你的秘密,也许你是别人的秘密,也许就在你嘻嘻笑着说我的生活没有秘密时,某

    07-22
  •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读后感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读后感

    习惯是什么呢?我心中不是很明了,而且还说不出个定义来。特意翻阅了字典,它上面有两种解释:1、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2、在长期里逐渐养成的、一会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习惯,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不可能天生就拥有一身的好习惯,而不粘有坏习惯。不管过去如何,习惯怎样,但做了老师,就要有教师的风范和表率,你的举手投足可能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像。 这几天看了《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后感触颇深。照书上的100条好习惯检察自己,发觉

    07-22
  • 读《致史老师》后感
    读《致史老师》后感

    扳扳手指,做老师也几年了,一批批学生送走了,又迎来了一批批新的孩子。总觉得自己与孩子是最熟悉的,感情也最深,所以常常也不愿去写他们,因为觉得是最难下笔的,担心自己一写就停不下手了,更怕一下子太多的回忆一涌而出,怎么也收不住了! 倒是孩子们很愿意拿起笔写写我,有直接写在日记本上的,有含蓄点写信的。有写我做得好的,当然也有给我指出不足的,我都会欣然接受,说明孩子们已经把我当成是最好的朋友了,他们也越来越了解我,还记得一个孩子就曾描述说史老师的脸就是一张晴雨表。我挺喜欢这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方式。 今天偶然看到伴

    07-22
  • 善于倾听——读《赢在校园》一书有感
    善于倾听——读《赢在校园》一书有感

    有心理学家指出倾听是一门失传的艺术。说明当下的我们,很多人已经不善于倾听了。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涯,真正学会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了吗?如何去正确理解学生的话语?读了《赢在校园》中的《善于倾听》一节,对自己的启发很大。 倾听是通过视觉、听觉媒介接受、吸收和理解对方思想、信息和情愿过程。只有倾听才能获得重要信息、只有倾听才能善言、只有倾听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 书中指出,平时我们一些不自觉的行为,或是习惯性的动作会引起学生认为你没有认真在倾听:1)目光交流不得体:转移视线,锁定一处,眼神飘忽不定2)令人不快的面部表情:

    07-22
  • 激发想象,培养创造能力——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激发想象,培养创造能力——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一书中,提高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策略方法一章中,提出诱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创造能力。我深受启发。 黑格尔就曾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和可挖掘的空间。我们都知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的任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歌德母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

    07-22
  • 体验幸福生活---《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体验幸福生活---《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书本第一章的第一小节提到了吃甘蔗的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喻指不同的人生方式和态度。并且鼓励第一种方式,即:先苦后甜。这让我联想到了这样一些语句:只要你继续努力,学习上刻苦勤奋,你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只要你付出了,你就会有收获。加油啊,成功在等着我们。No pains , No gains.我们平时也经常用先苦后甜教育和激励学生。这样的方法也的确使学生在未来幸福生活的目标引导下,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取得了进步。 但不乏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很长时间没有感觉到甜味而怀疑甘蔗不是甜的,最终选择了放弃。因此就会有学

    07-22
  • 孩子的悲哀——《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孩子的悲哀——《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约翰霍特的《孩子为何失败》以日记的形式边叙边论他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生活化的文字表述,阅读起来十分容易,但字里行间却总是会爆出发人深省的问题,之所以说爆出,是因为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被我注意过。 比如说孩子面对老师时因为恐惧与害怕失败而做出的自我保护策略。他的一个学生在回答48的一半的多少时,总是低声回答24 ,无论他怎样诱导那个孩子都无法自信而大声地说出这个由她得出的正确答案。 他的学生有时会不经过思考而随便报出一个答案 ,这比没有回答要好,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样一来老师肯定认为他们已经思考过,只不过得到了错误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