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识字《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心得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20-02-17 16:09:27

《在“美”中识字《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心得》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后,如饮甘霖。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手捧这本专著细细品读,其中每一句话,每一个事例,如汩汩清泉,快活而清新,使我豁然开朗。书中100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的理论分析。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59条建议,“建议”中讲到“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是啊,“要让儿童牢记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可见图画情境的结合,对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具有必要性。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条的感受。

1、在生活中识字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实际教学中发现:教学时如果向孩子提出硬性的要求——“你一定要记住,如果记不住,那就对你不客气”,孩子是很难接受这种方式的,也很难让他们愿意学。因此,脱离生活的空洞教学,会让孩子们通往知识的道路变得崎岖。第59条建议中的“快乐学校”及预备班,让我深有感触。生活这本“无字词典”可是我们成长、学习的珍贵宝典。我们要注意运用适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的方法,巧妙地把孩子引入“生活”的情境之中,做个有心的教师。因此,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会让孩子们置身于“生活”中,体验生活之美,寓之于生活之乐。

2、在“美”中识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起源于图形图画,属于表意文字。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具体的意义信息的。在《说文解字》中,我们对照小篆和现在的简体字便可以发现,每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利用汉字构造原理画图画,再创设情境来教授生字,使抽象的文字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达到理解字形,明白字义的效果。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识字课将变得生动有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使儿童像倾听美妙的旋律一样倾听词,使词的美和这个词所反映的那一部分世界的美,能够激起儿童对于表达人类语言的乐声的那些小图画--即字母的兴趣”。让儿童感到词的芳香,看见词的绚丽多彩的色调时,再进行识字教学,孩子们识字才会事半功倍。是啊,要让儿童牢记的东西,首先我们必须把他放在美的图画中。识字教学更是如此,单个的字、词,识记起来艰难、费劲、毫无兴趣。如果我要创设出有关的情景,把孩子们带入其情境之中,孩子们学起来就会觉得轻松自如、水到渠成。如:学习“蜜蜂”“花丛”时,我发挥了自己绘画特长,出示课前准备好的画作--“春之歌”,并对孩子们说:春天来了,我带大家来花园里踏青去,看!可爱的蜜蜂和美丽的蝴蝶儿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五颜六色的花儿正在微风中竞相开放,绿油油的小草儿纷纷探出脑袋,听!蜜蜂在歌唱、花儿在私语 、溪水在捉迷藏,……他们正奏起春天的交响曲(配上了音乐),在这样充满的形象、声音、旋律的美的环境中,孩子们的“识字”脚步轻快起来了,陶醉在美美的情境中回味着。在这种视觉感知和声音感知结合下,既有词的视觉形象,又置身于充满音乐的丰富情感,识记起字词来,还会感到吃力吗?

3、在“乐”中识字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图画情境相结合,识字教学乐在其中。因为图画情境结合进入课堂,可以让学生轻松的“学字明文”。《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又主动识字的愿望”。低年级孩子识字量较少,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欣赏精美的图画,而忽略文字内容。识字教学中,把图画和情境结合引入课堂是激发孩子兴趣的妥当的手段,是孩子们识字动力之所在。例如学习“网”字时,我先给孩子讲了《第八次》的故事,并出示了故事中的插图--一只大大的蜘蛛网,大蜘蛛在网中奋力的织着。我讲完故事后,先让孩子们看图说话: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相机写下“蜘蛛网”,最后标出“网”这个生字,这样从句子到词语再到生字,形成一个由面到点的接受过程,生动形象的故事和画面一定会让孩子们在高涨的情绪中识记下生字来。这样学习学生更能加深对生字的印象,符合记忆的特点,更加有利于知识的吸收。

因此,“要让儿童牢记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创设能引起儿童兴趣的识字情景,使之尽快地参与识字教学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掌握识字的方法,让他们在快乐中识字。

读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我觉得:运用美术图画情境与识字内容结合,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在美中学、在乐中学。是我读了其中第59条建议后对识字教学的启发。里面还有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每一条建议都有其独特的内涵,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我与《三个儿子》的邂逅
    我与《三个儿子》的邂逅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往往呵护有加,关怀备至,深怕自己的孩子遭受一丝丝的委屈,更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到一点点的伤害,还常常以孩子为荣,向人诉说孩子的种种优点和长处。于是乎,孩子们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于置自己的父母不顾,只顾念自己的要求是否得到了满足,自己的生活是否过得舒服,哪还记得去体会父母的辛劳和艰辛? 正因为这势头愈显强势,我们的课文在编排中经常会有一些有关孝敬教育的文章,旨在老师的传授中让孩子们明白: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要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等,而《三个儿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典

    07-22
  • 读余映潮——课型设计的艺术
    读余映潮——课型设计的艺术

    课型,按余映潮老师的看法,就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它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一般地,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什么课型。 余映潮在《阅读教学艺术50讲》第3章《课型设计的艺术》中,本着活动充分的原则,从常规的与创新的、常见的与新颖的角度选说如下几组有代表性的课型及其设计: 第一组:教读课、自读课 第二组:朗读课、说读课 第三组:语言学用课、文学欣赏课 第四组:学法指导课、探究性学习课 本章共分这样八讲,这里重点介绍学法指导课。 在读《听余映潮讲课时》时,我就有一种

    07-22
  • 做一个怎样的老师——观《三傻大闹宝莱坞》后感
    做一个怎样的老师——观《三傻大闹宝莱坞》后感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国引进了不少印度电影,我也看了不少,现在说起印度电影,我的脑海中就会出现大段大段的曼妙歌舞场景以及那固有的拍摄手法,以至于在看《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最后那段像宝莱坞致敬的歌舞时,哑然失笑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很久没有碰触印度的影片,也差点让我错失了这部优秀的作品。影片以两个好朋友在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彻的过程中展开的回忆:讲述十年前兰彻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的故事。这是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这里的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第一(指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兰彻却不随波逐流,他

    07-22
  • 《凤眼菩提》读后感
    《凤眼菩提》读后感

    林清玄,一个喜欢谈禅,喜欢说佛经故事的台湾文人。 他的菩提系列散文有十本,分别是《紫色菩提》、《凤眼菩提》、《星月菩提》、《如意菩提》、《拈花菩提》、《清凉菩提》、《宝瓶菩提》、《红尘菩提》、《随喜菩提》、《有情菩提》。这些书,清幽大气,是以一个佛教徒的眼光看待世界,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文章委婉轻柔,充满悲悯情怀。他没有简单地讲经说道,而是用一些看似浅显实则深奥的经文,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情和现象说开去,让道理渗透到日常最简单最普通的生活和感受中。 我最喜欢《凤眼菩提》书中一文《重瓣水仙》里的这样

    07-22
  • 读《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有感
    读《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有感

    暑假读了天津教育出版社的《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一书,感触颇多。一直以为论文就是论文,原来也包括了经验总结、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育随笔等等。认真研读之后,针对教育案例一节,我有所思,有所想,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写下了小事件,大智慧。 一踏进办公室,同事们正在讨论上课时遇到的那点问题:不听课也就算了,还捣乱,害得我课都上不下去,就想着批评他我一听忙凑了过去,因为班上也有几个这样的,多听听总能吸取点经验,三个臭皮匠总顶得过几个混小子吧。于是,就见几个头颅挤在一块儿,你一句,我一句,唾沫横飞。 今年六月,我刚

    07-22
  • 读《教育在十字路口》后感
    读《教育在十字路口》后感

    1943年法国哲学家、教育家雅克马里坦用他的如椽之笔,阐述了他对教育的理解,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正如在著作《教育在十字路口》的封面上所写教育的目的应在于:借助知识、智慧和爱,使个体获得精神解放,并以此唤醒和释放学生本性中的精神渴望、提升学生的心灵层次。因为唯有当教育成为精神自由的主人、背离技术至上的奴隶之时,其才能真正地摆脱徘徊,走出十字路口,这段话对我的启示尤其深刻。阅读着他的真知灼见,既佩服又羡慕,我明白了教学的乐趣就在于耕耘,哪怕孤独地艰难行走,也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明白了教学的乐趣也在于探索,

    07-22
  • 学习《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有感
    学习《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有感

    近日我校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学习了《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整个建议30条分为教学准备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作业设计与辅导、命题与学业检测四部分,学了以后还是颇有收获的,现结合《建议》中的几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建议》第1条:教学目标的拟订须建立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作业本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要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这就是说,我们在平时备课时,不能把每一节课看成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应把它放在整个单元、整个学段和整册教材中来

    07-22
  • 课堂提问 奏响美的旋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读
    课堂提问 奏响美的旋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有人曾说,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是一曲动听的交响曲,那: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是交响乐中最美的旋律。的确,教师科学地设置问题,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注意力,引起学习的动机,激发好奇心,避免单一的注入式,满堂灌,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教师应如何更好地运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提问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又有哪些呢?读了《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