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有感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20-03-02 19:07:38

《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曹营     疫情肆虐,宅在家中继续品味吴忠豪教授的《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课文只是个例子。”读吴教授这本书让我对这句话又有了深刻地理解。究竟如何实现“用课文教语文”呢?我主要选取其中一个方面来说说我的想法。平时我们教课文就是分析文本内容,而转向教语文则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发展学生的语言素养,精选语言训练点,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通过一篇篇教学案例,一份份实践反思,一次次精心研讨,让我明白究竟什么才是学生应该掌握的语言训练点,如何从面面俱到教学实现一课一得,得得相连的教学效果。书中用《盘古开天辟地》的案例一步步教会我如何训练一篇课文的语言点,指导与引导教学中关于听说读写的练习与活动。语言训练点就是指师生在实施练习与指导时所关注与聚焦的分项语言知识、技能与方法。

首先要想实现由教课文到教语言的转变,就必须立足于语文味的语文课。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老师的语言必先应具有“语文味”,教师运用的“引导语言、过渡语言、评价语言”等是否具备语文味儿深深的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语文教师卓越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增加课堂的“语文味”,还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善于抓住文本语言特点。教材中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他独特的构段方式。这也为我们的读写训练找到一条出路,学生根据课文的构段形式学写作文,在仿写中提升,提高学生对文本特点的把握。比如《庐山的云雾》这样写自然景观文章,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让初步接触作文的三年级还说,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如今的部编本教材更是如此。在作文教学单元,都是先学习这样的文章,再结合作文范例进行单元整合点对点的学习写作文。课文中的精妙语言,优美词句更是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的范本。比如对偶句,排比句,比喻句等有特点的句子,我们总能巧妙地创设让学生表达的情境,为学生构建支架,让学生感知语言特点并积累语言,发挥想象,练习仿说仿写。由于对这些句子的语言点训练,反复读,不断感受句子,想象其画面,一步步的教学学生能够把句子写具体,写丰富,然后转化成书面语言写下来。由易到难,由一句话到一段话的慢慢递进。模仿句子不是粗线条,不是出示句子之后,学生自己模仿就行了,这需要一步步的细致设计,既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要能够适合学生的语言发展认知,选取恰当的点,以确保训练点有效性。使学生逐渐由不懂到懂,由懂到会表达的过程。

最后,训练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学习语文本身就是一个积累语言的过程,除了朗读与背诵,复述也应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复述是指学生能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有条理而又连贯的叙述过程,简单说就是能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内容说出来。复述本身就是语言训练的积累,他需要把课文的内容、语言、情感进行内化、重组和表达的过程,经过加工外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歌德曾说,文章内容人人都看得见,但含义需要有心人才能得知,其秘密隐藏在形式之中。这就需要我们拨开课文的外衣去寻求语言发展的点。精心设计语言点训练,确保教学的高效。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漫谈家庭教育——读《中国新教育》有感
    漫谈家庭教育——读《中国新教育》有感

    朱永新教授在《中国新教育》一书中专门就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其观点鲜明,分析入木三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读后不禁拍手称好;作为一个孩子的家长,读后深感责任重大。 朱永新教授对家庭教育亮出其坚定信念是:教育学应该成为众人的科学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家庭教育由于具有启蒙性、个别性、生活性、随机性、隐潜性等特点,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它不仅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而且不可替代。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儿童永远的学校。【P228《新教育的家教主张》】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现在有这样一个误区

    07-22
  • “奖状”和“小雁”——观电影《心灵的小河》有感
    “奖状”和“小雁”——观电影《心灵的小河》有感

    周五(10月22日)上午,我带着孩子们一起观看了电影《心灵的小河》。虽然看之前儿子一直给我灌输:这是一部很不好看的电影,很没劲,我们的同学都说不好看。但我却不这么认为,于是,从头至尾,看得非常认真。 【电影内容概述】: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毛勇的小男孩,学习成绩很一般,从来没有得过奖状,老师不怎么喜欢他。他的爸爸是一个获得过很多荣誉和一等奖章的优秀转业军人,一直期盼着儿子能拿回一张奖状。可是,虽然毛勇对于自己的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却是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对小雁倾注了自己深深的爱。最后,小雁展翅飞翔,越飞越高,

    07-22
  • 千万不能忽视家庭教育——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千万不能忽视家庭教育——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卡尔威特的教育》是一本非常值得看的书,却一直没有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原因有很多,最大的恐怕还是懒惰吧。这个暑假,在儿子的影响下,我终于耐心地读完了整本书,还做了两万多字的摘录。掩卷沉思,受益匪浅,让我感受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在书中,老卡尔向我们叙述了自己是如何把一个智商平平,甚至还有些痴呆的儿子教育成一个天才的。因为他认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决定于他或她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诚然,孩子的天赋

    07-22
  • 再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感悟
    再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感悟

    欢欢喜喜过完牛年后,就得为自己接下去的工作充电准备了。在表姐的书架上看了好久,决定再去品读《心和气和的一年级》。记得上次看这本书是因为急切地想知道如何管好一年级,那是就走马观花迫不及待地看完了此书。现在一年级的上半学期结束了,我想再来看看这本书,和自己刚走过的教学路途对比一下,让心灵彻底反思。 花了二天时间一字一句地看这本沉甸甸的书。一边翻阅一边思考,还不忘对比着。思绪又回到了课堂,那些难忘时刻像快照一样在我脑海中一一跳动。看到感动之处嘴角不自觉地往上翘,一个人偷偷乐着。心平气和就是一种心态,一种方式。对

    07-22
  • 感激生命,快乐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受
    感激生命,快乐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受

    忘我就是快乐。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这是海伦凯勒自勉的一句话,也是她忘记身体疾病,自信生活的动力。说是自我鼓励也好,说是自我安慰也好,透过这句话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她的坚强。这些天再次品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受着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对生活的热爱,她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她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感激。尽管她的命运比别人曲折,但她没有向命运低头。 看了这本书我想说的很多很多:首先是感激生命。我是一个健康的生命,我能够用

    07-22
  • 从《豪猪的哲学》想到的
    从《豪猪的哲学》想到的

    最近在读于丹的《论语》心得,看到她引用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了尖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但总不知道保持怎样的距离才最好,太远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于是又开始疏离;但又觉得冷了终于豪猪们保持了最适当的距离,又得到了群体的温暖。于是我也想到我们师生之间也可以保持适当的距离,也能产生最大的教育作用。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往往希望走进学生的心灵,这当然是最高的境界。其实对学生一种有距离的教育也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对成熟的肯定。在学生的成长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07-22
  • 认清自己的恐惧才能够洞察学生的恐惧
    认清自己的恐惧才能够洞察学生的恐惧

    工作多年的我还常常陷于内心的彷徨之中,有时很自信,有时又用怀疑的眼光来打量自己。有时反复研究,精心设计好了一份教案,自我感觉颇好,对课堂教学信心满满。可是在课堂上却觉得学生根本不配合我,预期的目标不尽达成,心失望得沉入谷底,甚至一味地从学生身上找各种各样的原因,一味地埋怨学生。现在我懂得了我应该首先从自己的身上寻找原因,充分认识自身的不足,进而逐渐完成自我完整,汇聚我生活的多种不同力量,使我的自身完整协调,用我的生机勃勃激发学生的生机勃勃,从而创造我和学生共同的理想的课堂新境界。 《教学勇气》还让我明白了

    07-22
  •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帕尔默:我,曾历经沧海桑田,戴着别人的面具,不断迷失,失去我自己如今,我终于变回我自己!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在帕尔默的文字里,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弦,交织出了一种感悟,激发了我对教学勇气的认识。 审视认识自我 帕尔默在书中提到:就优秀教学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重要的优秀教师需要自我的知识,这是隐蔽在朴实见解中的奥秘。认识自我要客观、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对比,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