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就像是在跟有智慧的人交流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21-03-18 15:53:34

《读书就像是在跟有智慧的人交流》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关于读书的时间

我们会有一个疑问,每天工作排的很满,从哪里挤出来时间读书呢?我想课间五分钟就是一个不错的时间,因为五分钟时间短暂,什么也做不了,但是可以看两页书。有时候连着两节课,中间不想回办公室,上课前就带着这本书,课间既可以等待想问问题的学生,也可以提前进班等待学生。而且刚上完课应该会有自己的感想,说不定你看的这页书正好在解答你思考的问题。

另一个时间是下班路上的时间,如果坐地铁的时候刷手机感觉无聊也可以看看自己喜欢的书,但是成年人总是觉得在地铁上看书可能会有点不自在的感觉,那我可以把自己接下来要看的几页书拍到手机上,坐地铁的十几分钟也是一个不错的阅读时间,并且看着手机看书不用担心吸引别人的眼光。

对于我们来说想要有大块的时间来专门阅读有一些困难,所以我想分散阅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我现在渴求阅读的时候我就像海绵,不断的学习并吸取知识,但是当我感觉有些饱和的时候可以暂停一下,试着实践学习到的知识,这也是一个消化知识的过程,等到实践后可以打开这本书再次学习。这学期用这样的方法读了两本数学专业方面的书,虽然也有不求甚解的成分,但自己感觉受益匪浅。

二、关于读书的出发点

    怎样才能让自己有读书的欲望呢?我想读书可能也需要一些契机。当我拿到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时,一看“贲友林”,说实话不怎么了解,听过贲老师的名字,但没有更多的关注过。拿回去每天忙碌就放到桌子上了。那天跟崔静碰见了,说起来之前上校级公开课上的很失败,到现在还一直记忆深刻。她说:“那有什么了,你看贲友林老师刚开始上课不也讲失败了吗?你看看这本书刚开始就是写的这件事。”是吗?名家也有失败的公开课吗?回去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看了。原来贲老师的成长这么接地气,原来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靠不断思考、不断积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从那以后我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拿出来读一读,或者是课间的5分钟,或者是下班坐地铁的时间。我发现了时间的神奇,只要你自己找时间,你总会有时间去阅读,因为你真的想读。

三、读书就像是在跟有智慧的人交流

我想书是很多人智慧的结晶,读书的时候就像在与作者交流,作者出版的书籍是经过审阅的,书中的内容也是经过思考的,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就是在学习作者表达的想法,特别是数学专业方面的书籍,当我们读贲友林老师的书籍时就像在直接与贲老师教研,也像是在听他的一场培训。但是一本书就像一个朋友随时在那里等着你与他交流,所以我想读书也是汲取智慧的一种方法。

四、找书需要等待

除了数学专业方面的书,我也会找一些其他书来看。但是在找书的过程中发现与书之间也是讲求缘分的,我经常会找一些评分比较高的书买回来看,我曾经买了一本,无论是书还是这本书拍的电影评分都很高,但是我努力去看依然看不下去,就放弃了。一年前还买过一本全英的《伟大的盖茨比》,还想扩充一下自己的词汇量,但是发现我高估了自己,所以两本书都束之高阁了。但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办公室老师有一本《历史的温度》,写的是一些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我很感兴趣,当时快放暑假了,我就提前买了,放假后就开始看,厚厚的一本书不到一个星期看完了。我发现对于非专业的书籍是需要缘分的,因为有些好书可能适合自己也可能不适合自己,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鲁宾逊式的传奇——读《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
    鲁宾逊式的传奇——读《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

    【作者简介】劳拉英格尔斯怀德是美国20世纪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生于美国中部威斯康星州的拓荒者家庭,幼年时随全家过着移民生活,曾到过西部各州。六十五才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倾力完成小木屋系列。该系列犹如一幅长画卷,再现了19世纪后半期美国西部的拓荒生活,刻画了移民勤劳、质朴、善良的品性和勇敢的精神。这些小说问世后引起了轰动,《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和《草原上的小木屋》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两部小说。 【小说简介】《草原上的小木屋》描绘了一个最像男人的父亲,带领着一家五口(爸爸查尔斯、妈妈卡罗琳、大女儿玛丽、二女儿劳拉和小女

    07-22
  • 深深的无奈——看《非常公民》有感
    深深的无奈——看《非常公民》有感

    爱新觉罗溥仪,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个名字,他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也就是所谓的末代皇帝。他曾享受过宫廷的奢华和安逸,却也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和艰辛,从一个高高在上、万人景仰的皇帝,演变成一个新中国的普通公民,这期间的风风雨雨是我们常人所不能想像的。 当我看完《非常公民》(溥仪和他的五个女人)这本书时,思绪便被他那种深深的无奈所牵引着,虽没有感同身受,但却能理解他的这种无奈的心情。也许用了不起来形容他不太合适,可他的所作所为真的是与众不同

    07-22
  •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为了完成任务,带着几分无奈和几分好奇,在网上下载观看了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然而纪录片中所述内容深深地触动着我,也引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思考。 在《教育能改变吗》视频里也都是很真实地反映,比如对高考的反思:高考不改革应试教育还是不能去除,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发展还是老一套模式,甚至在近几年人们对高考反应快达到顶峰的阶段,出现了一个个偏离教育本质的事情。学校还是以考试为出发前提,学校领导者以能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出更多高分和前几名的学生为骄傲,老师们如同一个个流水线上高负额的机器一样,制造着一个个雷同的,经过反复操练

    07-22
  • 同理心,让我们换一种思维去走进学生
    同理心,让我们换一种思维去走进学生

    ---读《我的理想课堂》有感 同理心:理解他人体验的能力,恻隐之心。我们知道,作为老师,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近距离接触他们。 室友也是同事,去参加心理学的培训,回来后,她就把她上课的案例拿来考我。她说,这个案例他们在场的所有老师都没回答对,我想,是什么难题把大家都难倒了呢?便更有兴趣往下听了。 案例是这样的:一位妈妈,不允许她的孩子吃零食,便和她的丈夫商量好,控制孩子的零花钱,甚至不给他零花钱,在家明令禁止他吃零食,因为吃零食对身体很不好,之后她的孩子在他们监督下就不吃零食了。有一天,她的邻居对她说:我

    07-22
  •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读后有感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读后有感

    最近,参加学校语文教研组的活动,学习了《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真是感触深受。语文老师,不能整天埋着头,只是沉浸在语文书本里。学习了《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之后,我知道了,还需要抬起头,经常环顾讲台下的孩子们,特别是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里,我感受最深的是第17条。第17条是:作文批改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多建议少修改。作文讲评要有针对性,不可面面俱到,应对照每次习作要求,欣赏优点,指出不足,使学生领悟写作方法与规律。讲评之

    07-22
  • 机械的学习——《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机械的学习——《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孩子为何失败?我想关键在于无效的学习。孩子在课堂上运用策略保护自己这一举动就能够说明学习在他们心中是件让他们倍感恐惧的事情。因为家长和老师都相信通过学习孩子会变得聪明,而未经孩子的同意就强加一些意念在他们身上,孩子的身心都遭到束缚恐惧感便产生了。孩子来学校上课只是无奈而被动地服从家长的意志。他们在学校的任何表现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已,有点行尸走肉的样子。 霍特先生的学生马朱莉在他叫学生举出p结尾的动词后,激动的叫起来我做不到。霍特起先不知道她为什么如此激动,后来通过慢慢询问终于知道了马朱莉根本不知道动词的

    07-22
  • 暑假读书活动计划总结
    暑假读书活动计划总结

    学习目标:1.加强学习。在假期中认真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智慧锦囊》、《细节决定成败》和《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概论》这五本书。 2.通过读书,了解最新教育动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通过读书,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成为更富内涵的教师。 4.积极撰写读书心得,积累相关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习内容: 1.制定学习计划,从而更好地开展暑假学习。 2.坚持读书促进思考,思考促进成长的原则,将精

    07-22
  • 超越恐惧——《教学勇气》读后感
    超越恐惧——《教学勇气》读后感

    当我是个年轻教师的时候,我热切地盼望这么一天:我对教学了如指掌,我如此称职、如此有经验、如此有力量,所以我走进任何教室的时候都不再有害怕的感觉。可是现在,我才明白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我总会有恐惧,但我不必置身心于我的恐惧之中因为我的内心世界景观中还有我表达和行动的天地。 《教学勇气》中的这段话,使我心中与之产生强烈共鸣,这段话仿佛就为我迄今为止的教学生涯做了最恰当的注释。十七年前,当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心中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期盼,充满自信,总觉得有一天我能对教学了如指掌,在课堂上无所不能。但现在,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