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经常告诉学生:今天你很棒

栏目:小学教师家访总结
时间:2015-05-29 10:08:00

《记得经常告诉学生:今天你很棒》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家访总结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工艺1201班问题学生较多,班级面貌不甚理想。尤其是学生进校的第一学年,上课不守纪律,迟到、睡觉、不做作业等现象相当普遍。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学习主动性和探索精神。专业课尚且如此,文化课更不难想象。作为他们的专业老师,特别是担任我校工艺美术专业带头人后,我深感对这群孩子的教育感化是自己责无旁贷要担负起来的责任。
其实,学生厌学是存在于我校的普遍问题。我想,要强求我们的学生对学习有自主性、自信心和竞争意识,恐怕一时挺难落到实处,特别是枯燥的理论学习。高级中学的学生想必课上多数竖起耳朵,专心听讲,你问他们喜欢吗?未必吧,厌学的可能也不少。可是有什么办法呢?高考的重压使他们别无选择。可是,我们学生的追求在哪里?目标在哪里?压力在哪里?我们在埋怨学生的同时,隐约可以感到他们的可怜与可悲。既没有动力,又没有压力,更谈不上追求梦想与享受成功,却不得不每天坐在教室里“受煎熬”!试想假设我们正面临这样的处境,我们没准也会以睡觉或做些其它事情来打发这无趣的时光。
  这些学生,之所以被基础教育淘汰下来,很多都是浑浑噩噩,不会自我反思、不会自我调整、不懂得为自己找些“正儿八经”的事做的。应该说,他们今天的境况,缘起家庭教育的失败,然后是9年义务教育的败笔,来到我们这里,很多家长已经放弃了,学生自己或许从没有懂得要为自己的未来负点什么责任。对于老师的批评、训斥,他们中的大多数早已习以为常。人一旦对一种东西太习惯了,就会麻木。
  以前在师范时,人们常把师范比作小学教师的摇篮,那么我看高中就是精英教育的摇篮,天之骄子的摇篮,而我们职业中学是什么?我看,更像个问题回收站,9年义务教育淘汰下来的,那么多年积累下的问题,到了我们这里,我们却要勇敢地、努力地面对并试图解决它。我们没有选择权。当然,我们有权发泄,有权责骂、也有权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将问题继续流放到社会。可看看这些一路长大,被一路骂大的孩子,虽然有时候他们确实够可恨,但他们真的很可怜。当医院产房里传来第一声啼哭的那一刻,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同样的一张白纸,今天已尽然不同。试想十年以后,或许我们今天的放弃,会让他们的人生偏离很多美好。而我们如果坚持一下,努力一下,也许就改变了他们今后的境遇呢?毕竟,他们并没有定性,他们还在成长中,他们中的个别人,也许有一天会出色得让我们惊叹。那么,就算只为了这未知的几个,我们也不可以轻言放弃!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去做——职中的教师,看来还有点救死扶伤的悲壮!  回到问题的起点,学生厌学,缘起没有学习动力,也没有学习压力,自然滋生出了两种抵触情绪。其一,对课程本身不重视,认为学了无用,不就是为了学分吗?不及格了还可以补考、重修,走个过场照样混过;其二,对个别任课教师反感、不满意,上课迟到、睡觉是客气了,一没捣乱、二没旷课。
  所以我想,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问题的根本,还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本身。针对学生上述两种抵触情绪,第一,如何使学生重视课程本身。这个问题的指向应是我们当前的课程改革,改革后的课程是否对学生未来就业实际有用?课程的评价、考核是否对学生有约束?能否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我们几个专业教师在广告装潢专业模块化改革实践中,时常把学生带出课堂,到企业和工作现场参观学习,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该专业的实用性和学习的紧迫感;同时积极引进校外专业辅导员参与模块的教学与评价,使学生重视起自己的工作过程与工作成果,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专业学习中;教师对模块的考核严格把关,绝不送分,以便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改变以往“混日子”的态度。第二,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与方式、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方式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并乐意接受?希望接受?这是三个层次的境界。我们也许都应该先学会当“伯乐”,用一双慧眼去“刻意”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也要努力地将它放大、再放大。我想,没有人会讨厌一个经常表扬他的老师吧。你的一个由衷的肯定,或许就改变了学生对你的看法,进而接纳了你上的课。学生认真听课,积极与教师互动,也是对教师的鼓舞,不是吗?课堂上,师生的状态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教师作为一个成熟的施教者,应当先做好。你的心态影响学生的心态,你的热情影响学生的热情。在本学期的学生评教和学生日常对我的亲切态度中,我找到了教育的幸福与信心,这种亦师亦友的感觉很美好。
     让我们少一些埋怨,多一些赞美,记得经常告诉学生:“今天你很棒!就这样,加油!”然后对自己说:“今天你也很棒,不生气的感觉真好。就这样,加油!”
推荐小学教师家访总结
  • 家访反思:给每个孩子提供适切的教育
    家访反思:给每个孩子提供适切的教育

    这次由苏州市教育主管部门发起的家访月活动,确实给老师们留下了不一样的感受。我们沪太外国语小学接管了新区四小,一年级78名新生,在9月中要全面家访一次。学校全体行政人员和一线教师共计32名,分成16个家访小组,每个组家访4-5名新生的家庭。学校分工以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家访活动就拉开了帷幕。 我和徐姣姣老师分在一组,家访4个学生家庭。我拿到名单一看,四个家庭相距甚远,最北面的在人民北路和339省道交界处,最南面的在南郊新城,基本上沿人民路南北穿过了一个太仓城,另外两家在太仓市的桃园路和惠阳路。我和徐老师作好了

    07-22
  • 家访随笔:奶奶的泪
    家访随笔:奶奶的泪

    小慧,一个可爱又伶俐的小姑娘,有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还有着一张能言善道的小嘴,扎着马尾辫,走起路来甩呀甩,挺招人喜欢。可是,小慧的学习却不怎么可爱,也不伶俐,简直让人操透了心学校里,老师操心;家里,奶奶操心。 可为什么不是爸爸妈妈操心呢?原来小慧的父母在她上小学前离婚了,她跟着爸爸过,而爸爸又把她当作包袱甩给了爷爷奶奶,所以爷爷奶奶到老又做回了爸爸妈妈。面对小慧的学习,两位老人可是用尽了浑身的解数,但是时代在发展,无论他们怎么努力却始终跟不上我们前进的步伐,再加上小慧本身也不怎么爱学习,怕苦、怕累、怕难,

    07-22
  • 家访随笔:形形色色的家长
    家访随笔:形形色色的家长

    每一届学生,家访是必不可少的。即使不做班主任,只担任语文教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

    03-12
  • 六年级四月家访日记
    六年级四月家访日记

    太仓市璜泾镇王秀小学 何丹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

    07-28
  • 家访,有效沟通的途径(家访总结)
    家访,有效沟通的途径(家访总结)

    为进一步坚持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推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型,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取得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积极响应学校组织开展的走进家庭,走近学生六年级集中家访月活动。本次安排我走访的两位学生分别是六(1)班的杨倍仪和六(2)班的袁义琳。 在家访前,我首先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了解了一下这两位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与两位被家访学生进行了接触,一是了解他们的家庭住址与家里的人员情况,二是听听他们对老师来家访的意见,三是把学校下发的活

    07-30
  • 一年级家访——家校共育工作提高教育的效率
    一年级家访——家校共育工作提高教育的效率

    一年级是孩子步入小学阶段习惯养成最重要的时期,班主任的工作变得尤为关键。而改变一年级孩子习惯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如何调动家长积极性,做好家校共育工作提高教育的效率是每个班主任要研究的问题。 所带的班级有个很特殊的叫王少旸的男生,面对他的特殊让我感觉抓耳挠腮,同时他也成为其他任课老师向我吐槽的对象。课堂上,他时而满教室地乱跑,时而与同学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扰乱课堂无法正常进行下去。更有令人惊奇、惊讶

    12-08
  • 心情很复杂的一次家访
    心情很复杂的一次家访

    晚上和同事们聚餐,快到八点钟。跟伙伴们分别后,去看一个学生。 背包里有他的寒假作业,还有《素质报告书》、奖状等。临近期末考试一周,家长告诉我孩子住院了,不能到学校上课,结果到放假的今天也没有来。 我认识他们家的废品收购站,之前断断续续地来过好几次,骑着电动车穿过宣武市场,过了和平路,就到了。如我所料,热闹的街道已经安静下来,独独他们家的收购站还繁忙不已。路边停着一辆大车,有小工往车上搬运纸箱子,地上遍布

    02-14
  •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有问题的教育方法和方式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有问题的教育方法和方式

    初次了解到他,是在七年级军训的时候,老师们看着学生军训的间隙,私底下在议论:他是双胞胎之一,是哥哥,在我的班,六班,弟弟则在一班,没有深入的了解,单单从几天的军训来看,弟弟沉着、稳健、冷静。而他却活泼、好动、爱说。在后来的几次切磋中,听他的妈妈说,他们上小学的时候都在北京,随父母工作的变化而来到郑州,在小学的时候,因多话的缘故,给他起的外号话痨子。在之后的班主任和英语教学工作展开的过程中,逐渐对这对

    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