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丰富知识,改变思想”

栏目: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时间:2021-01-30 12:45:26

《用阅读“丰富知识,改变思想”》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教学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学科阅读

为了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提高对课程的调控能力,我阅读了一些信息技术专业书。《信息简史》《信息世界奇观》《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帮我发现了技术萌发的人文世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曾经读过,如此认真地阅读,此为第一次。持续不断地阅读带来了意外的收获,《新编信息技术导论》帮助我在本市信息技术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为了研发卓越课程,创建理想课堂,我阅读了干国详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等书。尽管《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以语文为例,但是课堂理论相通。《学会教学》,说是为新手而写,我这样一个“老教师”却读得汗颜。《后现代课程观》让我看到了当下课堂教学铁板一块的不足和值得改进之处。《理解课程》,帮我在“课程知识化”之外,找到了课程设计的“桃花源”。《目标分类学》的阅读是为了帮助自己确定教学目标。看到《教学设计原理》中一段话,“智慧技能与言语信息不同,它们不能通过简单查阅的方式获得,也不能通过别人“告诉”的方法而加以利用,它们必须是习得的……”我坚定了要让学生在课程中,动手、动脑、自主成长的信念。结合《阅读的力量》《怎样阅读一本书》的经历,以及《中国新教育》《儿童的早期阅读课》等书,我常常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孩子们分享,以个人的进步和热情影响孩子们对于阅读的兴趣。

受南明教育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全人之美课程”,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心平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全人教育奖”获奖的激励,我特别关注全人教育。不仅把干老师有关“全人之美”教育的网络文章下载保存,还把马玲老师展示的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的一日课表,一日生活文章,下载保存。不时拿出来看看读读。为了真切地了解全人教育,我也时常关注水心云影老师的远川教育培训的课程安排。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读到了《全人教育》这本书,知道了全人教育是当下人们都在关注的一种教育范式。全人教育,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教育生活方式的革新。全人教育注重于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发挥课程在学生知识、情感、意志、行动等方面作用,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个人成长阅读

2014年度叙事的最后,我表达了2015年“让阅读像呼吸一样的自然”的愿望。回望2015,至少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做到了“见缝插针”——像初入网师时,魏老师推荐的褪墨文选中“把大大小小的石头放到一个水桶里”的考验一样,只要有独处的时间——比如,在学校门口等孩子放学的十来分种;在车站等车的时候;在旅途中,……——在任何地方,我都会拿出手机(或者纸质书)读起来,努力让个人的知识结构在阅读中得到完善,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搜寻影响个人幸福感、满足感的“引起心理冲突的因素”——它们往往“潜藏”在潜意识中的——减少个心心理拥堵,减少个人与环境的冲突,腾出更多的精力,思考更有价值的事情,比如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如自信地“推销”新教育;比如,提高对于教育教学、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比如,更多地阅读网师推荐图书等。

(1)总述

作为一个信息技术老师,应该说,在网师以及成为新教育种子教师的的这几年,我的个人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个新我,在哲学思考当中,在文学阅读当中,在教育学书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研读当中,在心理学图书(《儿童心理学》等)的阅读当中,在一次次的实践当中,在不断地书写反思当中,有了相当大的提高。随着阅读的深入,“旧我”不断被打破,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培养。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个信息技术教师,在学生的成长方面,我能做的有限;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予学生尽可能大的影响,首先必须改变自己!

“没有“全人”教师,何来“全人”教育”这是搜狐教育在报道马玲老师获“全人教育”大奖时使用的标题。这标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它与我们耳熟能详的“点亮自己,照亮他人”,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在这八字箴言里,“点亮自己”是前提和基础。点亮自己,绝不仅仅阅读几本书就够。也不是仅仅去带学生布置教室、进行晨诵午读暮省就行。“点亮自己”是教室里占主导地位的教师的发自内心的润泽;是教师本人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是教师作为“人”的本真的回归;是教师自身生活的生动活泼——唯有教师体验过、思考过(不管是直接体验或者是间接体验)真正的开心和快乐,教师才能笑看学生的自然呈现,才乐于思考和创建合适的课程,适应和引导孩子们成长,才能“照亮”孩子们前进的道路。可能是自己初高大学三个学段里,精神几乎停止成长的原因,我特别希望更多的孩子沐浴新教育•南明教育的阳光,从学习新教育的第二年(2013)参加新教育年会,就开始尝试向领导、同事、同学、朋友们,推介新教育。当前的教育,它的弊病,怎样形容都不为过。新教育•南明教育,通过完美教室、卓越课程、理想课堂等,构建了完全异于传统的教育生态。师生在这样的教育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一个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这么美好的教育,理应通过我们这样的学习者,走出教室,走出校门,“照亮”更多的人”……

这样的想法是美好的,也是天真的。随着阅读和实践的推进,我发现,在教室、课程、课堂的建设方面,需要永不停止的推陈出新;在对外推介新教育时,对个人的要求远比课堂上为高。习惯了在课堂上“当王”的人,面对领导、面对同事,如果没有一份发自内心的博爱之心,一定举步维艰!在现在的状态下,能够制约我和孩子们“继续向前走,做到真正的幸福和完整,做到真正的自我实现”的没有别人,没有世俗,没有环境,没有体制,只有我自己的素养!

我是一个幼年或者童年少年期间受到打击,而被迫深藏“自我”的一个人;一个从2008年左右才发现可以换一种活法的人;一个从2012年开始网师学习,才开始思考“怎样让自我与环境协调”的人——自我封闭和长期的精神压抑,积聚了太多的内心冲突。这些没有被及时排解,被压入“潜意识”的“爆虫”,不可避免地会在新的“成长”中,在类似于过去的场景再次发生时,一次又一次地“冲将出来”,吞噬在阅读、实践、反思中积累出来的自信,使我一次次地与环境发生冲突——尽管我能在冲突发生后,在阅读和思考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让损失降到最低;尽管“爆虫”的出现的频率总体上在降低,程度趋向减轻;这样“折腾”还是耗散了不少精力——这是一个人破茧重生必须经历的阵痛吗?就像一个虚弱的人,“从一个病体到健康,从健康到强壮”——在身体恢复的漫长过程中,过去的毛病可能会再现?!

随着2015的离去,2016的来临,我忆起多年前在央视教育频道看到的一个节目。节目中的被采访者说:作为一个成年人,其精神上的成长,意味着不断地与现存的“我”作斗争;意味着不断地与旧有的思维惯性“对着干”;意味着不断地调整旧有的应激反应模式,不断地优化与环境的应对方式。所以,成年后的成长——“破茧重生”“凤凰涅槃”——一定伴随着痛苦,有时甚至是绝望:特别是越来越明白自己的过去是多么地“不堪”……但是,这样的痛苦,与沉醉于内心的激烈冲突,无法(或者不能)通过合适的途径宣泄出来,所激起的压抑的痛苦不同。它伴随着“闯关”之后的快乐。
推荐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 一年级:圣诞节——我们团圆了
    一年级:圣诞节——我们团圆了

    圣诞节,我们团圆了!这是尧尧说的话。在今天,我确实也有这样的感觉。圣诞节这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也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日子。 事情还得追溯到这个学期的开学时,我们班的辉辉小朋友在报名时突然失踪了我打电话无人接听,不管是家里的,还是父母的手机;我上门去家访吃了闭门羹;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楼下的大伯告诉我,他们一家人都离开海盐了,至于去了哪里没人知道(当然他的亲人也许知道,可我无法联系到。)虽然心中满是疑问,无奈之下,我只能向学校如实地汇报了情况。因为无处查询,孩子似乎就这样在我的班里除了名,我们班也从原来的48人

    07-22
  • 《我的老师》《我的心愿》
    《我的老师》《我的心愿》

    我的老师 亚东第一小学 雷晓华 很想很想老师们,随着岁月流逝,对老师怀念更深,感激之情更浓。 我的每位老师都给予我太多鼓励与信心。这次我只想写张平山老师。 张老师教我初三语文,他中等身才,瘦瘦的,皮肤有些黑,总是昂首挺胸的走路,特别精神的一个人。 他要求我们严格,我们很怕他,其实更多的是心疼他。因为当时 我所在的学校条件特艰苦,每天早上都要学生自己生炉子,我们觉得很难。老师为了解决我们后顾之忧,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校,将炉火生旺再回去吃饭。当我们到校时,冰冷的教室已变得暖和极了。我们开心之余,简单觉得老师很好

    07-22
  • 二年级学生的考试情景
    二年级学生的考试情景

    冬日的阳光撒在身上真是舒服,午后时间正适合孩子们考试。下午第二节课我让学生考语文第八单元试卷。铃声响起,我就把试卷发下去,自己就坐在讲台那观察着学生考试时的种种表现,因此有了以下的这点感想。 拿到试卷后有的孩子正反两面都看了看开始写名字,然后才开始做题。有的孩子一拿到试卷不管三七二十一,提笔就做,匆忙得连名字都没马上写。还有一些孩子,先写名字再做题。做题时有些学生喜欢把题目读出声,你提醒他轻一些,他故意和你唱反调似的,读得更响了,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在读哪题似的。有些学生喜欢点着题默读。另有一些学生喜欢边读边

    07-22
  • 让青春在教育梦中闪光 ——阿荣旗王杰小学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
    让青春在教育梦中闪光 ——阿荣旗王杰小学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

    值此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为了提高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幸福感,促进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王杰小学召开了以主题为让青春在教育梦中闪光的青年教师座谈会。本次活动由学校工会策划并组织召开,学校领导及35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了活动。 活动在热烈而又和谐的气氛中拉开了帷幕。共分三个部分四个话题,即:切身感悟(分享经验)、成长动力(问题探究、成长需求)、畅想未来(发展愿景)。青年教师们畅所欲言,倾心交谈,纷纷就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后进生转化、专业提升、读书学习、发展规划等不同方面畅谈了自己成长的

    07-22
  • 意想不到的孩子们的表现
    意想不到的孩子们的表现

    春雨绵绵的天气,真让人讨厌,怪不舒服的。我又是个极度怕冷的人,即使在教室也感受不到丝毫的温暖。下课了,孩子们一个个到走廊上去跳皮筋了。我准备好下节课的教具后也到走廊上看孩子们玩跳皮筋了。孩子们分成了两组,显然以萌萌为首的这组跳皮筋技术比较高超,他们都跳到腰这儿了。毕竟孩子们个头都比较小,皮筋在腰间跳起来可不易呀,她们这组的四个小朋友都没跳到,我在旁边看得心里痒痒的,这么点高度我能行吧,我就说让老师试一下,我轻轻一跳,果真跳到了那皮筋上,还没等我高兴过来,只得啪地一声,有东西落地的声音。我往地下一看呀,是我

    07-22
  • 老师,我给你留茶叶蛋了
    老师,我给你留茶叶蛋了

    中午一直都是在学校食堂就餐,按值班表,到我给学生打饭时,我就会和孩子们一起吃一周。昨天中午,除了饭菜,学校给每个孩子煮了一个茶叶蛋。不过这周不该我值班,在餐厅吃完饭,我回到办公室。老远就看到张振棋笑眯眯地在办公室门口等着我。 老师,我给你留茶叶蛋了。张振棋拿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里面有三个圆圆的鸡蛋。 哦,我中午吃过了,你吃吧!我对张振棋说。 老师,这是教室里剩下的鸡蛋,我带过来给你吃的。张振棋把鸡蛋塞进我的手里,转脸跑了。 张振棋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照顾他到十一个月就出去打工了,这么多年全是外公外婆在照顾

    07-22
  • 累而不乏幸福——寒假随想
    累而不乏幸福——寒假随想

    平日上班时,每天总感觉有做不完的事,忙忙碌碌,就似在进行百米赛跑一样。一次,一个朋友来办公室坐了坐,开玩笑说了一句:你们学校的老师是不是都不会走路的,在校园里怎么都是跑的?呵呵,虽说是一句玩笑话,但也道出了我们工作的紧张和忙碌。现在,放寒假了,我终于成了时间的富翁,我想让自己好好放松放松,不再想工作上的事。于是,走亲访友、睡懒觉、看电视几乎成了我每天必做的三件事。。 记得刚放寒假时,我也曾信誓旦旦地说每天要在十一点前入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二天如能起个早就去锻炼,然而事与愿违,每晚我又常常被一些琐事折腾

    07-25
  • 在磨难中学会坚强
    在磨难中学会坚强

    刚开始发现苗苗的不正常,除了她听不见声音,口中的发音也是很含混不清的。父母咬咬牙,花了近四万元为她配了一对助听器,帮助孩子开始漫长而艰难的语言康复训练。这中间的点点滴滴没有经历过的我们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听他们现在娓娓道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当孩子终于能说出完整的话;当孩子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在普通的幼儿园里接受教育时;当孩子和别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玩耍时父母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有了松动。功夫不负有心人,苗苗也终于挺过了最艰难也是最关键的语音关,她终于可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念儿歌,讲故事了。可是带着助听器的她也承受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