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科学思品健康随笔 > 

课程资源的合理使用——嘉兴市品德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听课有感

栏目:小学科学思品健康随笔
时间:2014-07-22 09:24:31

《课程资源的合理使用——嘉兴市品德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听课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科学思品健康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前天,我们有幸聆听了嘉兴市4位品德学科带头人的品德送教课,让我们享受了一次品德教学的大餐。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教材的系统解读和教学目标的合理制订。四节课中,让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上课老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自主收集使用的课程资源。我们知道,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实际地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创造生活,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和能力。回顾这四节课,我们看到课堂教学中大量的使用了来自学生生活的资料,这些资源的使用使得品德课堂走进了学生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指导生活,在生活中有所感悟,使得学生接受德育的场所从小课堂走进了大社会,时间也不局限于40分钟,它应该包括课前、课中及课外活动这一完整过程。

一、围绕目标合理选择课程资源

品德课教学中使用的课外资料是在引导学生探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的重要载体,学生在材料探究过程中所能掌握知识的多少直接受到材料探究所将涉及到的知识的多少有关。因此,教师在收集材料时首先应根据教学目标仙则合理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料,使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得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如《集体处处有规则》一课中,选择的学生冲下楼梯的画面,挤在饮水机前倒水的画面无不来自学生的生活,又能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感悟规则的用处,以及无规则的害处;《常亮生命的绿灯》更是出示了大量的违反交通的事故案例、画面,引起学生深层的思考和探究,违反交规带来的严重后果;《小心电老虎》一课中实物电瓶的出示和讨论,更是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把安全电压是36伏以下牢牢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几位老师还不约而同地根据教学目标选用了相关的新闻报道,这些新闻报道、数据的出示,不光给了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同时也冲击着学生的思维。由于这些真实的材料,来自学生所熟悉的社会生活环境,学生很感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产生的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从而挖掘出材料带给我们的启示。

二、围绕目标挖掘课程资源的内涵

在品德教学中,材料作为学生探究的一种载体,并不是说材料准备好了,课就能上好,同样的材料,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引导,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常亮生命的绿灯》一课中,老师选择一幅乱穿马路的图画,教师用了四个问题(1)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2)在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画面吗?(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这样的违规其实生活中很多)(3)你有没有中单独过马路时乱穿马路的时候?你当时为什么这么做》(引导学生行为自查,知道自己平时一次侥幸的违规其实隐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认识到遵守交规的重要性)(4)为此,你想对那些行人或曾经这样做过的同学说些什么?(对行人说,其实就是在对自己说,在说的过程中,也是学生由此图感悟到遵守交规的重要性。)这样层层深入,逐步把学生导向本课的教学目标:明确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自觉遵守交规。

而《小心电老虎》中电老虎残害少年儿童的新闻报道,教师也是采用这样层层推进的讨论,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目标缺乏用电常识和不良的用电习惯是“电老虎”害人的主要原因,初步学会在发生触电事故时的自救和救人的正确方法。(1)你看懂了什么?(2)你觉得维维为什么会去抓电线?(3)如果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做?(4)课件出示专家指出发生触电事故时的自救和救人的正确方法。从这4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老师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从讨论新闻的内容,猜测当事人这样做的原因,明白好玩、侥幸、好奇等都会让你为之送命;到指导学生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可以怎么做,并由专家的权威发言告诉学生发生触电事故时的自救和救人的正确方法。由明理到导行,使得通过这样一则新闻报道有所触动,有所启示,有所习得。

总之,在品德课堂中,我们要通过合理的课程资源的使用,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们通过亲身经历得到不同的收获和真实感受,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推荐小学科学思品健康随笔
  • 课堂问题要少而精,尽量避免低层次的问题发问
    课堂问题要少而精,尽量避免低层次的问题发问

    2020年5月13日晚上7点30分,我们全校老师再次通过腾讯视频会议聆听了魏宏聚教授的培训讲座,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心灵的碰撞,虽然只有一个半小时的学习,但是给予的收获和感触却很多。 魏教授这次培训的主题是有效提问。他结合教师的视频教学案例详细地给大家讲解了影响提问的五要素、提问的类型、提问的层次及要求。通过学习,感受最深的是两种提问类型,为了教的提问和为了学的提问。为了教的提问无须考虑全员性,无须提问多人,可以采用

  • 合理的批评幼儿
    合理的批评幼儿

    批评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手段。要抓住幼儿的心理,讲究批评的艺术,适时的适当的对幼儿进行批评,达到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语言上,批评不在于声音的大小,而是在与你的话语有没有明确指出幼儿错在哪里,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试图让幼儿相互揭发,并加以威胁。这样的批评常常会导致幼儿将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推卸给别人,同时迫于教师的威严承认错误,而他们并没有正真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也难以从内心真正意识到要改正

  • 课程故事:《酸酸甜甜的水果羹》
    课程故事:《酸酸甜甜的水果羹》

    观察地点:生活馆小厨房 观察撰写者:刘梦圆, 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而水果是幼儿熟悉、喜欢的,同时水果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小朋友平时吃的水果都是家长准备好的,很少有自己动手的机会。很多小朋友都是认识很多水果,但具体怎么吃就说的不太清楚。结合秋天这一季节的特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们将开展了有关水果的饮食活动。要说冬天想吃水果也是要蛮拼的,多冰啊,用丰富的水果煮成一道酸酸甜甜的水果羹,开胃又营养,还暖暖的呢,孩子们也很喜欢哦。在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带孩子参观水果店

  • 课堂上不妨“懒”一把
    课堂上不妨“懒”一把

    近期大复习,孩子们疲乏,老师们累,并且埋怨效果低下,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教师多一点懒,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天的课堂对于我们师生来说印象都非常深刻。题目是这样的: ( ):( )==( ):15 =20:( )=( )% 我觉得这道题已经讲了n遍,但学生还是不会。我也觉得奇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干脆让学生讲吧! 班上的科代表李XXX站到讲台上,像个小老师一样,给同学讲:大家看着道题,先从哪里入手? 张A赶紧说:

  • 课堂实录:传统与革新
    课堂实录:传统与革新

    1.出课原因: 我们的课题研究需要上汇报课,于是对高中美术鉴赏的教材进行筛选,对于西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在反复思考之下选择了巴洛克艺术进行出克,这一时期的作品多数取材于希腊神话,画家们大胆创新与变革,使画面充满戏剧性和激烈性的运动感,特殊的表现形式及题材深深的吸引着我,使我对巴洛克风格美术更加着迷,这是一次新的尝试也是对自己的挑战,抱着与其他老师相互学习的态度,决定尝试一下,对于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交流沟

  • 课堂有限,思考无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课堂有限,思考无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三年级孩子是第一次接触几何图形,但都不是较精准的知识学习。孩子的数学学习是带着个人的原有经验,有的经验来自旧知的掌握,有的来自生活中的观察,而这些知识是奠定以后学习的基础。生活中的数学经验并不是数学中的概念,比如,数学中,角在长方形、正方形图形中是其中一个特征,是90度的角,是直角,而在生活中可以是墙角、菱角等,这样就可以看出生活中的一些经验会给教学带来困扰。 在课堂中,为了渲染良好教学气氛,引发学生的

  • 课堂教学改革计划
    课堂教学改革计划

    1、课堂教学改革计划课堂教学改革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年我校课改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紧紧围绕县局的工作要求,增强发展意识,加强教学研究,发扬全校教师团队合作探究的精神,群策群

  • 课程资源的含义和类型,课程资源的动态平衡
    课程资源的含义和类型,课程资源的动态平衡

    《语文课程标准》: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

  • 学科整合的魅力——教学反思
    学科整合的魅力——教学反思

    美术与地理,两门看似毫不相关的科目,在校外活动中展现了两学科整合的美丽面貌。 经过两年多的摸索与探索,我和仲老师进行了多次合作,我们借助校本活动时间,借助美术的手段,把地理的政区、地形用多种特殊材料,绘制出来。原来,地理与美术的合作还有动人的一面。千里万里的江山凝聚成一根根丝线、一根根毛线、一缕缕棉线、一块块石膏 看着我们师生合作的作品,我思绪万千,这两年来,我们一步步走来,每种方式的运用,都凝聚了许许

  • 课堂交流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乐于做一个倾听者和引导者
    课堂交流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乐于做一个倾听者和引导者

    寒假中,我读了《人与课堂》一书,引发了我诸多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我曾经对课堂交流和传统的提问应答式的教学模式的界别有过困惑。于是在困惑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思考、探索、实践,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课堂交流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乐于做一个倾听者和引导者。 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中心视野,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而且,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也是靠学生来完成,因而课堂交流要以学生为主体。语文教学要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