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科学思品健康随笔 > 

六下科学《放大镜》反思

栏目:小学科学思品健康随笔
时间:2016-03-22 15:21:31

《六下科学《放大镜》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科学思品健康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放大镜》一课,放大镜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东西,在以前的学习中也经常会用到。除了学习,在其他的许多职业中,也都会用到放大镜。让学生讨论放大镜的作用是有必要的。
本课的主要内容一是要让学生发现,使用放大镜后,除了我们能看到物体被放大的图像,我们还能发现一些平时我们用肉眼无法发现的细微之处。比如印刷物上的图片都是由小点组成,制成衣服的线由一些纤维组成等。第二个主要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放大镜能发大物体图像的原理。这里不需要学生明白光线是怎样通过折射使物体的图像放大的,而是要让学生发现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的凸度越大,那么能放大的倍数也就越大。讲到这里时可以给学生拓展,问:“什么样的凸透镜凸度最大?”——球形的透镜是最凸的凸透镜,它的放大倍数是最大的。这也可以为后面第四课开始研究显微镜做一个铺垫:球形是最凸的凸透镜了,所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度的,那我想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该怎么办呢?
昆虫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到的最小的动物了,昆虫的种类繁多,有着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但想要清楚地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仅用肉眼是看不清楚的。因此,《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课,就要学生带着放大镜去观察昆虫的身体构造和自然界中昆虫的生活。这一课,要求学生在用放大镜了解昆虫的的过程中,也要明白是放大镜让他们看清楚了昆虫的一些身体构造,但是学生也要发现,有些昆虫的一些结构,就算在放大镜下,也是无法看清楚的,比如昆虫的复眼等。那么在这里,又可以为后面学生对显微镜的研究增加他们的兴趣。
《放大镜下的晶体》将带领学生进入另一个新的观察领域。课上让学生用肉眼和放大镜分别观察食盐、白糖、味精的晶体,其中白糖和味精的颗粒形状学生比较容易看清楚,但食盐的颗粒学生用放大镜看还是不太规则的,这是因为这些调味品在包装中,运输过程中,晶体颗粒有所损坏。所以在课前我调配了浓食盐水,滴在玻璃片上蒸发水分,课堂上能够让学生观察自然蒸发后得到的食盐晶体,这样的晶体形状非常规则,并且有的颗粒较大,更容易看清楚。本课中,我还自制了硫酸铜晶体,让学生观察,提高了学生对晶体的研究兴趣。
《怎样放得更大》一课,若是让学生自己用两个放大镜去观察,碍于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有限,其实花粉的结构是看不清的,因此,我选择让学生看人民币反面“2005年”左边的几行小字,这几行小字用肉眼看就是一些小点,学生平时也不会去注意它,用自制显微镜看则能看清这些小点其实是英文字母“RMB”。人民币也是学生平时接触比较多的物体,因此能提高他们的兴趣。但在这课中,我处理的不妥当的还是没能带他们去观察青苔,以后的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带一些青苔让他们观察,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致会更高。
本课中的显微镜发展史我也给学生做了简要补充介绍,并给他们用数字说明了显微镜的不断发展、进步。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有1500倍左右,而电子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有200万倍,扫描隧道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有3亿倍。
推荐小学科学思品健康随笔
  • 科学期中阶段性检测反思
    科学期中阶段性检测反思

    这几天,也算为科学期中阶段性检测而忙碌着。成绩80有余,任教的班级均有不合格的现象出现,不尽人意。从卷面看,一些非常容易而且是基本的知识,如生命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周围直接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等填空题都答不上来。对昆虫的触角、选择题的正答和诱答、判断题的正误以及用碘酒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等模棱两可,分辨不清。观察实验,填写不完整,分析不具体,结论不得出。阅卷之余,不免有些思考: 1、学生对科学概念没有很好理解、掌握,造成填写失误多。可能在实验过程中,缺乏对概念的消化。 2、尽管

    07-22
  • 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走入新课程,盘算一下,也有四年了。平时,我也有许多老师一样,常为怎样教《科学》而烦恼。以前,许多老师愿兼常识课,因为五年级常识以地理为主,六年级常识以历史为主;而现在,几乎没有人肯兼《科学》课,因为不会上,至少就拿本书上,是不行的。 最近,有幸拜读了由喻伯军老师主编的《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其中的一个个案例均以生动的教学事例为载体,围绕设计思想、操作程序、细节处理、实践效果、存在问题等进行讨论,并提出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我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活动,尝试地采用《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07-22
  • 对品社学科育人价值的几点思考
    对品社学科育人价值的几点思考

    最近听完了两位沈老师的课,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品社学科的育人价值要如何被体现?不可否认,在品社这门学科阵地上,教书先育人的理念一直都在被贯彻着。否则这门学科的名称也不会被叫作《品德与社会》了。这样的学科定位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社会技能,让这门课成为学生迈入社会的起点。 教书先育人,那么品社课的育人价值体现首先就应该着眼在是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一点上。品社课不是生搬硬套,不是教条主义,而是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为学生感悟生活,走进社会服务的。 二年级新接班的时候,我给孩子们分饭分汤,

    07-22
  • 课程资源的合理使用——嘉兴市品德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听课有感
    课程资源的合理使用——嘉兴市品德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听课有感

    前天,我们有幸聆听了嘉兴市4位品德学科带头人的品德送教课,让我们享受了一次品德教学的大餐。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教材的系统解读和教学目标的合理制订。四节课中,让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上课老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自主收集使用的课程资源。我们知道,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实际地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创造生活,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和能力。回顾这四节课,我们看到课堂教学中大量的使用了来自学生生活的资料,这些资

    07-22
  • 三年级第五周周记:科学课动物生命周期的单元
    三年级第五周周记:科学课动物生命周期的单元

    这一周三年级的科学课由于天气的原因,进入到了动物生命周期的单元。这一周的气温正好,之前买的蚕卵一不留心已经都孵化出小蚕了。说实话刚看到黑乎乎一粒粒还可以动的小蚕都有点起鸡皮疙瘩,而且马上就要给它们建造好房子,给它们清洁的食物,还要打扫它们的屋子,这些事情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很生疏的。课堂上,学生第一课的任务就是观察蚕卵和蚁蚕并知道如何照顾它们。原先我以为有学生会害怕这些密密麻麻的小东西,但事实上并没有,他们知道今天要认识蚕宝宝的时候都非常期待。在听他们说了一些关于蚕卵和蚕宝宝的认知后,我给学生明确了观察的任

    04-08
  • 无意记忆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无意记忆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区域地理一直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然而其包含大量信息却让学生感到学习和记忆的困难。文章基于减轻学生记忆负担、提升学生记忆效果的想法,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无意记忆对于教学的意义,并就其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作了专门探讨。文章旨在通过研究,提升区域地理教学效果,引发地理教师对无意记忆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无意记忆;区域地理;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incidental memory in regional geography teaching Sheng jie (Tai

    05-26
  • 教科版科学六下第4单元第1课上课实录《一天的垃圾》六(1)
    教科版科学六下第4单元第1课上课实录《一天的垃圾》六(1)

    执教地点:科小未来教室 上课班级:实小六(1)班 执教教师:陈宇祝一.导入:1. 交流前置作业,在家庭中调查一天垃圾的感受。许欣瑜:还是环保比较好,一天的垃圾虽然不太多,但积累起来也是量很大的。 王思宇:我家的垃圾种类很多,如果我们不仔细把它分类存放,会变质,有异味散发出来。 二.新授 (一) 家里产生了哪些垃圾? 1. 展示同学们拍摄的一天的垃圾,你家都产生了哪些垃圾?(放大镜)易拉罐,塑料,厨余垃圾 2. 讨论赵杨的空垃圾桶: 师:为什么发空垃圾桶过来? 赵杨:发错了 师:你家这个垃圾桶里一般会放什么

    06-11
  • 陀螺专家辩论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后感
    陀螺专家辩论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后感

    今天品生课上,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课。当我和孩子们一起看法布尔的故事的时候,坐在第一排的康康第低着头在玩着什么,我走过去一看:玩陀螺呢!心里有点不舒服。这个孩子较调皮,平时经常惹麻烦,所以一个人坐第一张位置,而且后面还空了个座位,这样让他独立一点。呵呵,他不去影响别人,倒一个人玩开了!哼!我从他走里拿过陀螺,放在了讲台上,那意思就是:谁上课玩,放讲台上吧!转念一想,不对,不可以这么简单,万事多思考。今天上课的主题不是聊兴趣吗?接下来,不如就聊聊玩陀螺的兴趣吧! 法布尔的故事结束后,我说:我们班也有个

    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