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关于备课的思考:教学理念要转变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18-11-07 11:48:01

《关于备课的思考:教学理念要转变》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通过南通与徐州的备课比较研究,我认为我们的备课要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 教学理念要转变,    虽然“素质教育”口号喊了很多年,大会小会也在讨论着什么叫素质。但是分数至上的理念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在家长心理的地位仍然是无法撼动的。上名牌学校仍是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标准。诚然分数的高低确实是学生素质的一个最好的体现方式。通常情况下优秀的学生其它方面也不错,因为好的成绩是由好的习惯造就的。央视名嘴白岩松写了一篇文章中提到:孩子,你学习不好,你还能做什么?但是追求分数有两条路,也代表了徐州与南通备课观的不同。
1、追求短期效应
  重视数学公式定理的应用,忽略知识的产生过程。每节课都充斥着大量的习题,以练促学,题做百遍,其义自现,熟能生巧。习题讲授也是就题论题,很少扩展,考试之外的内空坚决不讲。这是大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这样做确实能提高学生的分数。我的两个同事,一名是地理专业的,一名是美术专业的。每节课都是针对定理公式,反复的练,灵活题,难题坚决不做。这种方法象农民倒粪,所以取名“倒粪法”。考试结果是明显高于其它各班平均分10--20分左右。
2、注重数学素养
教师不是定位在教数学上,而是作为引导者,启发者。学生也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研究数学。利用各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去研究,探讨知识点的产生发展过程,明晰各知识点之间的纵横关系。感悟数学本质,强化了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逻辑性,久而久之形成了数学的学科素养,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能力提升了,知识的迁移与转化也就会更加的迅速,准确。解题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虽然没有刻意的追求分数,但是最终的结果,大部分学生还是得了很高的分数。
同样能提高分数的两种做法,显然第二种方法能使学生学习之路走得更远。
二、 能力培养明确主次顺序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战略方针,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创建自己的思维体系,做到“能思维,会思维,善思维。”那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但是出于某种原因,有的人强调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于是把原有的丰富的,随机的,适应学生变化的引导转化为固定死的导学案式引导。诚然,自学能力确实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能力。但是这种培养方法,我不敢苟同。调研不少学校的导学案,大多是书上内容照搬,或是成了习题集。大部分学生在课外完成基本靠抄袭。
以公式定理教学为例,如果是自学,大多数学生在导学案上把公式、定理、例题抄下来,然后通过练习去巩固。如果是教师引导,学生课前没有预习,那么探讨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训练过程,创新的过程。
所以我认为教师也应该提高自身数学素养,以适应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能够设计出丰富的、实用的引导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三、 做好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的意义,如何去做学情分析,我在博客中有着详细的论述,在这里不在说了。
四、 学材再建构
学材再建构应是建立在学情基础上的。我们设计教案是为了适应学生,而不是为了完成教材任务。根据学情对章节进行增减,合并,拆分,改变顺序。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我们就要勇于去做。我们要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
五、 落实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要抛开成见,不要顾及面子。要集思广义,要虚心的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不应形式化,应实在化。
以上几个观点是我学习南通后的一点感想,欢迎评批指正。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小学数学学科组第一学期“小班化教育”主题研修活动方案
    小学数学学科组第一学期“小班化教育”主题研修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运用小班化教育理念,有效开展分层作业 主题由来 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的着眼点主要在这一点上) 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而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是我们实行素质的一个重要理念.

    07-22
  • “小数乘法简便运算”教学的细节反思
    “小数乘法简便运算”教学的细节反思

    教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一课时,我在课前设计是将学生已学知识整数的简便运算与新接触的小数乘法的知识相联系,从而迁移到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的内容上来。首先,边复习整数的简便运算,边说运算定律,再由口算引入小数乘法的计算,为新课作好铺垫,其中出现一些与本课内容有密切关系的题 (如;0.2 5,1.25,0.08,0.4),让学生自然地进入新课。 让学生在复习整数简便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尝试能否运用到小数乘法当中,培养学生大胆联想的学习方法(这是数学课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于今后的许多知识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

    07-22
  • 课堂欢迎你,数学思想方法
    课堂欢迎你,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并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真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 用,并使其终生受益的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实际上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差别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通常混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在认知心理学里,思想方法属于元认知范畴,它对认知活动起着监控、调节作用,对培养能力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意味着解题(波利亚语),解题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数学思想方法 就是帮助构建解题思路的指导思

    07-22
  • “生活化”不应让计算变复杂——由“天高地厚”一题想到的
    “生活化”不应让计算变复杂——由“天高地厚”一题想到的

    浙教版11册《数学作业本》上有这样一道题目:你知道天高地厚吗?知道!天高,就是围在地球外面大气层的厚度,平均是3000千米;地厚,就是地球的半径,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请算出沿地球赤道横截面外大气层的面积。(截面如下图) 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发现没有几位学生能够完全做对。分析学生的解题过程发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既不是不理解赤道横截面外大气层的面积这句话的意思,也不是不知道要运用圆环的知识来解答,而是复杂的计算让许多学生伤透了脑筋:2次4位数的平方,一次圆周率乘八位数的计算,这样复杂的计算着实让许多

    07-22
  • 深入研读教材,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深入研读教材,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在意义的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突破这些教学难点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正确解读教材,把握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学生创设一条认识分数的最佳途径。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数形结合,无疑应成为突破本课难点的最佳途径。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 数形结合是

    07-22
  • 教学策略之——浅议课堂提问
    教学策略之——浅议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这一策略适合任何教材,任何学段的学生,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常用教学技能。20世纪初期,教育界流行的一句话是知道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学,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就必须抓好教师课堂提问的效率。 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角度来看,我们的提问应尽量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愿望,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产生顿悟和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 比如

    07-22
  • 观看《圆的认识》反思:探究性课堂的精彩
    观看《圆的认识》反思:探究性课堂的精彩

    暑假在网上观看了张齐华老师《圆的认识》一课,让我感受到了真实而富有探究性课堂的魅力。张老师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的积极性和孩子们脸上激动的神情,与自己课堂上学生的默不作声、无精打采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思教学的过程,或许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两个片段案例得到一些启发。 片段一:在活动中整体感知 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的聪明,所以,一会儿老师要把这个圆片放进信封了,让同学们把他摸出来,有没有信心? 生齐:有 师:我不会轻易的给你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的,这里面不仅仅有着一个圆,还有其他的图形,想看看吗? 利用课

    07-22
  • 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今天,教学圆的周长。研究圆的周长需要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然后再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推导出周长的计算方法。因此,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能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课一开始,我就直奔主题,今天我们要研究圆的周长。谁知道圆的周长是怎样计算的呢?两个班都有5、6位学生举手了。圆的周长=3.14直径,c=d,c=3.142r。有学生是从书本上看到的,有学生是听说的,有学生是家长教的。于是,我追问学生3.14是什么? 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呢?学生都茫然了,不知其所以然了。学生有了探究欲望,才会激发学生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