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小学数学“互学”环节任务的设计案例分析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18-11-25 14:46:18

《小学数学“互学”环节任务的设计案例分析》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学讲计划,以“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为学习形式,通过生生互助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即“互学”。但要想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互学”环节互补互促,不流于形式,那么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就几例不恰当的小组“互学”环节任务的设计进行了案例分析.

一、“互学”任务与操作相结合,杜绝形式主义

〔案例一〕:《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提供材料:若干个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直尺、透明方格纸。

要求:1、小组成员选择其中1张照片,利用学习材料想法得出它的面积;

2、小组交流(交流内容:选择的照片、材料和采用的测量方法等。)

3、小组汇报(表达清晰、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小组展示:(实物投影展示,边表达边操作。)

生1:我用透明方格纸放在照片的上面,看看里面一共有多少个方格;

生2:我把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照片上,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个1平方厘米;

生3:我用直尺画1平方厘米的方格,看看一共画了多少个小格子;

师:这三种方法在探索长方形面积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

反思: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不能为合作而合作,应为需要而合作。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要认真思考学习当中哪些问题值得小组中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不能随意滥用。对学生小组合作的内容要精心策划,在合作的过程中与操作相结合,提高合作的有效性,让小组成员交流时“有话可说”。切不可追求形式,为了合作而合作。

二、“互学”问题要精心设计

〔案例二〕:《年、月、日》

师:如果只知道年份,如何来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呢?这就是我们接下去要探讨的内容,拿出探究表,独立完成。(借助19页日历),根据问题小组讨论:

问题设计一:

怎样判断平年、闰年?为什么?

问题设计二:

(1)哪几年是闰年?

(2)观察平年、闰年的出现有没有什么规律?

(3)你知道找出平年、闰年的方法吗?

反思:问题一中,由于问题的探索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一下子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很难进入合作角色。所以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而且有些问题是可以改变的,把它重新设计成一个探索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问题二中的问题有一定的探索性,可操作性强,所以学生容易开展研究,学生很快进入合作角色,他们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并很快得到答案。由此可见,设计问题情境,应具有层次感、探索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具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可行性。由于开放性的问题本身具有多种答案,因此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下,学生可以集思广益,相互交流与沟通,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可以体现出不同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所采取的不同的解决策略。

三、防止以教师为中心的“互学”

〔案例三〕:《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a.一个长方形长7厘米,宽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21平方厘米。

b.将长缩短至5厘米,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面积呢?

生:面积变小。

c.再将长缩短至3厘米,现在呢?它是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d.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每条边都叫?(边长)

e.根据正方形边的名称和特点,你认为可以怎样求正方形的面积?

生:边长乘边长

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反思:表面上看小组讨论热烈,交流自如,但整个过程都是以老师为中心,是老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学习和算法多样化等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走了过场。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思考,靠学生的主动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让一步、慢一步、退一步、停一步、缓一步”。实质就是教师要做“站在学生后面”的参与者。学生自主发现、感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要给学生思考、交流、展示“讲出来”的机会,把黑板和讲台留给学生,让学生总结概括,给学生想一想、悟一悟的时间。如果没有教师的“五步”,教师包办了课堂上的一切学习活动,学生只是个倾听者,那学生的“五学”就难以实现。所以教师要从根本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走下神坛,让学生走上讲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现出自己的精彩。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给低年级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阶梯
    给低年级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阶梯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反思 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对于缺乏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由于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对于认识倍这样一个比较抽象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难的。要给学生的数学抽象一个阶梯,让学生逐步的从形象的认识到形成表象再抽象成数学思考。 一、分一分,充分感知 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是一个一个地分东西,例题通过两种花: 蓝花和黄花比一比,比的结果怎样?让学生回忆起可以一个对一个地比,比出哪种多,多几个或者是哪种花少,少几个。教师通过告诉学生还可以一份一份

    07-22
  • 数学教学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数学教学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新课程也向我们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经历数学交流的活动,使得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同时有助于反思与完善自我认知方式,从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因此,教学中我们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

    07-22
  • 期中质量调研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
    期中质量调研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

    这次期中调研卷的内容应该说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这段时间内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下面对我班在这次期中测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直接写出得数 考查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1-6的乘法口诀。我班口算的失分率为1.3%,错误率较高的是100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及进位加法。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1、算理算法掌握得不是很好。接下来在教学中要加强算理算法的教学,利用竖式帮助强化理解。2、100以内的加减法是一年级的内容,部分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没有很好的掌握。在平时练习中加强100

    07-22
  • 三年级英语期末试卷分析和反思
    三年级英语期末试卷分析和反思

    本次期末质量调研题型和题量都比较适中,难易度也比较适中,这些题型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基本上都遇见过,而且分析的很透彻。从分数层面来看,本班大部分学生掌握情况比较好,但是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比较差。高分的同学还是比较多得,但是低分的同学不少,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试卷分听力与笔试两大块。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就听力部分而言,本班有六位同学是完全没有失分的,很多同学在选出你所听到的句子上犯了错误,把How are you?和Who are you?混淆了;还有不少同学在选出你所听到句子正确的中文错了,把orange

    07-22
  • 培养数感点滴谈 ——数是数出来的,数的大小是相对的
    培养数感点滴谈 ——数是数出来的,数的大小是相对的

    教学比较数的大小之后,我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段教学: 首先,我让孩子充分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课始,我问:数是哪里来的?他们有的说是写出来的,有的说是古代人们发明的我没回答,我让孩子们按照老师说出的数拿出相应的物体来表示,孩子们乐此不疲,根据老师给的数拿出相应的东西来表示它。在这个过程中,抽象的数被一次次赋予了实际意义,因为只有数了才能正确地拿出指定数目的东西。比如说:1,可能是1本书,1支笔,1把尺不管1什么,都是数字1,这就是1这个数的真正内涵。再比如:我让学生表示数2,结果有学生拿了1把尺和1支铅笔,

    07-22
  • 参加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有感
    参加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有感

    上个星期五,有幸参加了在海宁举行的嘉兴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对一个主题的内容进行研究,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和《真分数和假分数》这样三节前后有关联的课。使我去之前就很期待,特别是后两节课,很难,学生理解时有很大的难度。带着期待走进会场,一天是在执教老师智慧地引导中,学生的精彩回答中,点评老师观点的交锋中,互动提问中度过,在笑声与掌声中收获着。 亮点一:方式新颖,注重过程 拿到资料汇编一看,在3月29日下午,三位嘉兴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在三个场地在同一时间分别执教《

    07-22
  • 负数意义的一步步深入
    负数意义的一步步深入

    负数对学生来说不陌生,在我平时的教学中,也会遇到不够减,总有学生会提醒:老师,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学生也已经学会了看温度计上温度,会用负数表示温度,对负号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负数对学生来说并不生疏。本周三上午我们学校进行开学典礼和始业教育,没有上数学课。于是,我布置了前置性回家作业,完成书本上的练习。虽大部分学生知道负数,会读负数,会做书上的练习。但对负数概念的理解还是模糊的。本节课在学生交流生活中的负数引入,把重点定为理解负数的意义,同时利用温度、生活中的负数、数轴来加深学生对负数意

    07-22
  • 比例尺运用中尊重学生的思维
    比例尺运用中尊重学生的思维

    学习比例尺的运用,求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书上介绍了用有方程来解答。(根据比例尺关系式列比例)其实用算术法还是比较方便的(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还可以借助线段比例尺计算,以我个人的喜好而言,我更愿意向学生推荐第二种,这更简洁。当然,我并不要求学生怎样做,只要学生能做对,各种方法都行。事实上,在学生的解答中,也出现了多种方法,以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大约长1900KM,在比例尺是1:40000000的地图上,它的长是多少?为例,学生有如下几种做法: 1.常规的方程法 19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