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培育站研修活动专题讲座第十一次学习心得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19-04-13 14:06:20

《培育站研修活动专题讲座第十一次学习心得》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我们培育站的第十一次研修活动于12月28号在邳城中心小学举行。本此活动先是观摩了王冯老师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和陈通老师执教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复习》,接着又听了省特级教师陈为强老师的《周长与面积的练习课》示范课以及《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建议》专题讲座,下面谈谈本次学习的一些收获。

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主要目标是:从现实实物中抽象出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出平面图形中的角。在认识角的过程中,感受角的特点,体会角的大小变化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本节课王老师抓住本节课重点,先是游戏引入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从而自然的进入角的学习。接着选取典型的物体,让学生观察找角,这些这些物体上的角要尽可能符合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如,教材中选择的张开的剪刀、五角星、三角形纸片、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等。让学生找找身边的角,再闭上眼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接着教师及时从物体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明确指出:角是图形,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是直的。接着让学生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通过编写儿歌加深印象帮助学生记忆角的特征。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体会角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认图形的个体经验,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如,你能用纸折出一个角吗?在感受角的大小这部分教学中,王老师利用活动角演示,使学生体会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学生再自主练习并边做边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利用活动角固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和同桌比一比谁大谁小,学生想办法去比较,从而突破角的大小比较这一教学难点。

第二节课是陈老师执教的《多边形面积计算复习》。这节课陈老师通过几个问题将学生学习的各个知识建立起联系。引入: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面积怎样计算?探究时提出:这些图形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到的?指引学生复习学过多边形面积计算以及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整理尝试排序,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陈老师的动画演示由梯形到三角形,还有梯形到长方形的变化让我获益匪浅,不管是课件制作上还是习题设计上都从未想过。更体现了图形之间联系可以是一般到特殊,也可以是特殊到一般。在后面设计的练习题中,一道等底等高比面积,另一道画面积相等的不同图形都发展学生的思维。这节课将学生所学习的零散的知识点连接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最后陈为强校长的讲座让我体会到:图形与几何对应的核心词是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等。这类教学首先要分析知识前后的联系,其次深刻把握教材的“素材”“顺序”和“情境”。还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次学习让我对图形与几何这一专题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以后在教学中会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争取做到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邹庄镇邹埠小学     张蒙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为了提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我校教研组组织了教师磨课活动,每位教师一课上两到三次,期间整个教研组一起参与设计,评课等进行指导。《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我上了二次,第二节改进了一些,教学环节比上一次清晰了,顺淌了,重点突出了,目标也基本落实了,教学效果好多了。通过这样的活动我自己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 在设计此教案之前,我简单的做了学情估测,学生对小数的读写法能比较容易的掌握,有个别学生已经会认小数,读小数。所以我把这一环节尽量设计的简单,把时间花在含元角分的价格,含米分米厘米等数量写成小数。 但是第一节课的

    07-22
  •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反思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在朱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课开始朱老师就创设了分蛋糕这一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从一开始的将4块蛋糕分给2人,怎么分?逐渐过渡到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很自然地引出了分数1/2这个新知识。但到了这里。朱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趁热打铁请学生用一个圆形来折出它的1/2,从而将抽象的1/2这个分数通过形象的折叠展示了出

    07-22
  • 结合《认识图形》谈低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
    结合《认识图形》谈低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

    感知网培训聆听了王文英校长的专题讲座,启发很大,正好当天上了一堂一年级《认识图形》的复习课,设计时考虑了巩固和拓展,也考虑了一年级孩子的特性,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小组中学生可以倾听他人发言、陈述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增加交流机会共同解决问题。下面结合课具体谈谈我的想法: 1.在练习中巩固。 学生对一些图形认识得不够深入,经常把椭圆混入圆形,把梯形、宝石形状等混入平行四边形,也会把放歪的正方形、长方形当成平行四边形,为此,我把这些图形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辨别,椭圆不属于圆,梯形

    07-22
  • 课堂在“变”中精彩 ——听陶雪芬老师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课堂在“变”中精彩 ——听陶雪芬老师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本周二,我走进了二年级的数学课堂,听了陶雪芬老师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课教学。整节课,陶老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画面,温柔的话语,带领孩子们通过动手画一画的实践活动,理解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教学中,陶老师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进行引导。 变式练习中构建新知 陶老师让学生画一画。第一行摆了2盆花,第二行的盆数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应该摆几盆呢?第一行摆了2盆花,现在有10盆花,可以放这样的几堆?陶

    07-22
  • 负数意义的一步步深入
    负数意义的一步步深入

    负数对学生来说不陌生,在我平时的教学中,也会遇到不够减,总有学生会提醒:老师,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学生也已经学会了看温度计上温度,会用负数表示温度,对负号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负数对学生来说并不生疏。本周三上午我们学校进行开学典礼和始业教育,没有上数学课。于是,我布置了前置性回家作业,完成书本上的练习。虽大部分学生知道负数,会读负数,会做书上的练习。但对负数概念的理解还是模糊的。本节课在学生交流生活中的负数引入,把重点定为理解负数的意义,同时利用温度、生活中的负数、数轴来加深学生对负数意

    07-22
  • 《小数加减法》浅谈知识结构的教学
    《小数加减法》浅谈知识结构的教学

    春江小学张丽华 《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这本书没有生涩难懂的理论,提出的问题、策略、方法都是一线老师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阅读起来既轻松又很有共鸣。通过对《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一书的阅读学习,令我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就主要来阐述一下本次读书的一些收获和感受: 在研读第一章时,这样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课型研究的实践探索过程,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有利于教师形成包括知识结构、方法结构、过程结构等多重意义的认识,而且还有利于教师逐步形成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化

    07-22
  • 例谈小学数学文本阅读的重要性
    例谈小学数学文本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尤其是文本的阅读,历来被看作是语文教学的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向来被忽略,甚至在不少公开课教学中,有时候根本就没有组织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这一环节。以至于,早读时间,学生往往捧起的不是数学课本,因为数学课本中可读的文字确实有限。其实,不光语文教学需要组织学生阅读,数学教学更离不开文本的阅读,没有对文本的理解,就没有清晰的数学思维。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苏霍姆林斯基用这样的话道出了阅读对思维的重要性。 那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文本的阅读呢?笔者做如下例谈: 一、概念教学中的文本阅读 数学上的

    07-22
  • 海盐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性化课例点评汇总
    海盐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性化课例点评汇总

    课例1:张晓东,海盐县向阳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县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研究组成员。在他的课上,我们可以欣赏到他那充满灵气的执教风度,风趣幽默的课堂引领,严谨规范的教学语言、清晰有序的板书设计、扎实高效的教学风格。 《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就比较成功地体现了他的这些独有的教学风格。他在打破常规思路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在学生板演画三角形的过程中,通过细腻的引导,适时的启发,逐步和学生一起得出三角形的定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数学定义的科学和严谨。然后又通过将两个三角形进行比较,使学生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