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出现错误的类型以及原因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20-01-16 16:46:58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出现错误的类型以及原因》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冯新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出现错误的类型以及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教学中发生频率很高的现象,对此进行相关的教学案例研究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作为小学数学任课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总结学生们在解决问题时出错的情况,还要竭力探索其中的内在原因,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当前的教学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针对不同的错误类型进行原因分析和对策探索是十分必要的,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见的错误主要是计算失误、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错误等等,一些是和知识能力有着密切关系需要学生去改正和提高的,而还有一种是学生需要在做题时候多加注意、避免低级错误。以计算错误为例,计算可以说是贯穿数学学习的始终,不论学生学习哪一章节的内容,其都离不开数学计算的支持,知道运用怎样的逻辑思路去计算是第一部,如何运用已知条件去计算正确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往往前面解答得都挺好,到最后答案却计算错误了,这是非常可惜的;因为学生本身的知识掌握已经牢固,能力也尚可,只是出现了偶然性的失误,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针对计算错误,我分为两种具体的情况来分别设计的相关的教学案例。一种是由于思路错误而造成的解答错误,这本身是源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度还不够,相应的能力没有提升上来。我一般会将这类问题代入到情境性的应用题来讲解,因为应用题除了数字之外还有很多的文字要学生去阅读和理解,练习应用题能帮助学生分辨有用和无用的信息,准确把握题目要计算的内容。以圆柱体的体积计算这种典型例题为例,学生在计算的时候需要准确把握住底面圆的半径或直径,进而求出底面圆的面积,然后就是要明确圆柱体的高度为多少。除了这些关键信息,其他的干扰信息教师应当告知学生不要被影响,学生只要能够准确求出来这些关键信息就对解题很有帮助了。二是由于马虎不认真而计算错误了,比如明明是加号,按乘法来做等等。对于这种粗心大意的学生教师首先不要批评,而是要分析学生是从哪一步开始出现这种错误的,而且要对这种失误进行专门的训练。例如教师根据学生平日里常出现的错误整合成一页课件,课件上所展示都是各种各样的算式及其结果,要求学生们发现其中哪些是计算错误的算式,指出来并进行正确的解答。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比拼的方式让大家比赛着去发现问题,更能够带动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在比较激烈欢快的环境中进行练习感知,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还有教学案例是根据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候由于心理原因而犯错误的,比如学生盲目从众、心理定势思维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也可以融合不同的心理因素来调控课堂教学设计。例如由于从众心理造成的解决问题错误,我会在课堂上通过鼓励和奖励的方式让大家有勇气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论对错都可以得到称赞。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说出了很有见地但却和大多数同学想法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对学生的勇敢行为报以赞赏的态度,并带领学生们分析,也能够鼓舞更多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特别是对于中游和中下游的学生来说。还有是由于心理定势造成的解决错误,学生在平常解决问题的时候,如果遇到了和之前做过的题目比较相似的题,很可能会直接套用之前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立足题意进行直接思考。不管是从众还是定势思维,对于学生提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来说都是有害的,在这种心理原因的影响下,很多学生懒于思考、因循蹈矩,数学课堂失去了创新活力。因此我通常在日常练习中给学生设计有多种解决方案的题目,学生在练习的时候要提出至少两种解决思路,然后还要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这种策略的实施,很多同学都开始动起脑来,依靠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由此还不断发散着学生的多元思维,推动学生破除心理障碍,激发数学学习自信心。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探究长方体棱地长度相等及位置关系
    探究长方体棱地长度相等及位置关系

    (探究过程) 师:要搭一个完整的长方体需要几根小棒? 小棒可以随便拿的吗?(小棒不同长度不同颜色) 生:同桌合作,观察自己搭的长方体,边想边搭 师:搭好了,指一指,数一数一共几根小棒?(引出棱) 师:12根小棒可以随便拿的吗? 师:刚才有些同学没有搭晚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没有完成的作品)。如果继续搭下去能搭成一完整的长方体框架吗? 师:这个框架还缺少了几根小棒?这些小棒应该在哪个位置呢?谁来指一指。这里应该搭什么颜色的小棒?这里搭一根蓝色的会怎样?想一想,为什么一定是黄颜色?为什么这个方向地4根小棒

    07-22
  •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并行不悖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并行不悖

    预设是教师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而生成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只有重视生成,教师的课堂教学才增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可能。 我想很多的一线教师在课堂上都面对过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课前仔细分析教材,考虑学生的学情,对课堂教学做出了精心的预设,但真正在课堂实施的时候,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完全不在我们的预设之内。那是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是具体的、

    07-22
  • 期中质量调研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
    期中质量调研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

    这次期中调研卷的内容应该说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这段时间内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下面对我班在这次期中测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直接写出得数 考查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1-6的乘法口诀。我班口算的失分率为1.3%,错误率较高的是100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及进位加法。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1、算理算法掌握得不是很好。接下来在教学中要加强算理算法的教学,利用竖式帮助强化理解。2、100以内的加减法是一年级的内容,部分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没有很好的掌握。在平时练习中加强100

    07-22
  • 数学“导学稿”教学反思
    数学“导学稿”教学反思

    导学稿教学,优化了课堂的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也调动了积极性,着实减轻了课业负担。但任教老师都是第一次接触,无章可循,没有先例可以模仿。虽有理论依据,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1、教师在导学稿的编写时有时要求过高,有时甚至拔苗助长,虽有分层思想,但对学生的三基的掌握度上还是不能适当把握。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螺旋上升,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也应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有的知识点在一堂课

    07-22
  • 数学思维使生活更简单而美好
    数学思维使生活更简单而美好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其中生活中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是多样的,而现在要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众多不同的表达方式中体会到数学表达方式的简便、直接和统一,然后能自觉将这种至简的表达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带到实际生活中,为今后的生活、交流提供方便。就像为什么不管是谁在遇到稍复杂的计算时就马上能想到用计算器?不就是因为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且正确率高吗,所以一旦学会了如何使用计算器,不用提醒,大家自然就能想到去用。 对于数对的学习也是一样,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关键还

    07-22
  • 小学听课评课稿 《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
    小学听课评课稿 《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

    今天,听了胡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一课,有点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数学的复习课也能上得如此轻松。 胡老师这堂课的最大亮点就是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挑学生最喜爱的游戏卡片做载体,将整个课堂转化成大家玩卡片的形式,在玩中学,学中乐的和谐氛围之中上完了整堂复习课。 亮点之二:精心设计复习内容。 胡老师在充分熟悉教材、了解了上课班级学生的能力、兴趣的实际情况后,特地自行设计了一整堂适合这班学生的复习内容,并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使本堂课能够顺利、圆满的上下来,工夫真是十分了得。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

    07-22
  •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题意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题意的能力

    四校联谊,两节语文课,两节数学课。数学课围绕主题如何在课堂练习设计中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上了研讨课,一节是百花小学陆海勤执教的二年级的《解决问题》,一节是我校陶雪芬老师执教二年级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虽都是二年级的课,对于老是在高段的我,听后受益匪浅。 主题图的把握 二年级的解决问题是以图文结合呈现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对二年级的孩子是一个挑战,如何正确理解信息,尤为重要。陆老师一课巧妙的以春游为主线,带领孩子们走进数学世界。陆老师先呈现了第一幅图,让学生找一找,你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本张图用图意展示

    07-22
  • 追寻数学本质中凸显“数学味”——评金老师的“抽屉原理”
    追寻数学本质中凸显“数学味”——评金老师的“抽屉原理”

    很多年前,听说过抽屉原理这个奥数知识,从没有接触过,更谈不上去研究,真不知怎么上这个内容。所以这次听抽屉原理很盼望,听后确实学到了很多。金老师的课真是节好课,因为这节课是原生态的,充满数学味的课;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数学本质。 抽屉原理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且灵活多变,可以解决一些看上去很复杂、觉得无从下手,却又是相当有趣的数学问题。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抽屉原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金老师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设计时着眼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操作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