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为什么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这么好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时间:2020-06-11 17:17:33

《为什么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这么好》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今天,进入教室听了一节一年级的课。作为一线教师,大家可能都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可能是最难带的,也有些教龄时间长的老师不愿意带一年级,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对于一切都还是陌生、新奇的,常规什么的树立起来也是一件繁琐的事情,都是一件件地小事,但是却需要我们每天都认真地进行规范和引导。

这是一节数学课,老师擅长运用表扬和激励机制,课堂效果相当不错。在上课开始前的准备阶段,只见这位教师把自己的手臂上和衣服上都按照顺序依次贴在自己的衣服袖子上面,当时还有些纳闷:这位老师贴这些是想要做什么呢?不由得心中对这节课充满了满满的期待和憧憬。

这位老师的教师素养非常不错,提问的问题环环相扣,就是一个问题串,一节课下来只见这位老师提出的问题逐步深入,逐步引发学生的思考。“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只见课堂上当时有个孩子举起手来完整地说出了这个老师的问题,这位老师直接走到这个孩子的身边,将自己身上的小贴纸撕下来慢慢地贴在这个男孩的额头上面,后续的学习之中,只见这个孩子坐的笔直,上课异常认真。再看其他孩子们已经被这个小奖励给“刺激”到了,个个都想要得到这份小奖励,只见课堂上那双小手已经开始举起自己的小手来,争着抢着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只见课堂上学生们个个在老师提问之后就能思考完并且高高地举起自己的小手,老师还会对于回答特别好或者是表现特别好的孩子及时地给予奖励,一节课下来发现学生们的积极性也是越来越高,学习的兴趣也是越来越浓,一节课下来可谓是一节“成功的课”。

这节课下来反思了下:为什么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这么好?为什么这节课学生们能够和教师配合的这么默契?为什么这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仔细想了一段时间,想想她的课堂和我的课堂上面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终于发现了个小秘密:这位老师的课堂上除了语言上的表扬和鼓励之外,还有一些实质性的、外显性的评价机制。对啊,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是更加具有吸引力,更加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浓度。

是的,外显性的表扬和激励还是很有利的。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有时也喜欢那些外显性的表扬和鼓励,更何况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呢?见到其中一个学生拥有了这种“特殊”的奖励,还贴在额头上让其他学生们都能够看到,这真的是一个好的奖励方法。自然而然地,其他学生无形之中也就想要得到老师的这种专属的“奖励”,那如何才能得到这些奖励?当然要课堂上多加表现,表现好的话才能得到这种专属奖励,从而要达到了一定的预期学习效果。

也许,有时看得见的表扬和鼓励可能会更加有效,可以适当尝试着用在自己的课堂上。也许刚刚开始实践时,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我坚信:只要不断地通过尝试和实践、反思,最终肯定会有属于自己的收获的。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 图形的拼组课后反思 (一年级)
    图形的拼组课后反思 (一年级)

    图形的拼组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操作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学生对于自己动手操作过的知识不会忘记而且能真正理解,为此,本课我设计让孩子用同一张纸不断地变化,在变化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整节课每人只需要准备了一张长方形的纸。 1、说说长方形的特点,再用手里的纸折一折,来证明长方形的特点。 2、让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 说说正方形的特点。 再用手里的纸折一折,来证明正方形的特点。 3、用正方形做成风车。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哪个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三角形) 4、我们还学过哪个平面图形?(圆)

    07-22
  • 期中质量调研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
    期中质量调研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

    这次期中调研卷的内容应该说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这段时间内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下面对我班在这次期中测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直接写出得数 考查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1-6的乘法口诀。我班口算的失分率为1.3%,错误率较高的是100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及进位加法。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1、算理算法掌握得不是很好。接下来在教学中要加强算理算法的教学,利用竖式帮助强化理解。2、100以内的加减法是一年级的内容,部分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没有很好的掌握。在平时练习中加强100

    07-22
  • 探究图形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探究图形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圆柱和圆锥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立体图形,且学生在低年级时就已经初步知道了什么样的形状是圆柱、圆锥,因此我认为引导学生结合圆柱、圆锥的实物模型和直观图来认识其各部分的名称和基本特征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课堂上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将原有的对于圆柱、圆锥感性的、零散的认识与现在的一些新发现相结合,开展进一步的整理、抽象和加工,使之成为理性的、完整的概念,并建构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中。 在达成以上知识目标的同时,我还注重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希望学生通过这次研究圆柱、圆锥的过程中,感受到在观察一个立体图形的特征时还可

    07-22
  • 学习需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动力
    学习需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动力

    解决问题的动机是推动学生开展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行为科学认为:动机是驱使人产生某种行为的内在力量,它是由人的内在需要所引起的。当学生内部产生学习需要后,它就能有效的影响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去学。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呢?前后知识对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对比学生就能产生认知冲突,而生发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的动机,打开学生自主探究策略的思维大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所以教师要善于设计能触发学生学习需要的例题。案例:在教学解决问题策略替换一课时,先出示了一个准备题:小明把

    07-22
  • 观看《圆的认识》反思:探究性课堂的精彩
    观看《圆的认识》反思:探究性课堂的精彩

    暑假在网上观看了张齐华老师《圆的认识》一课,让我感受到了真实而富有探究性课堂的魅力。张老师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的积极性和孩子们脸上激动的神情,与自己课堂上学生的默不作声、无精打采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思教学的过程,或许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两个片段案例得到一些启发。 片段一:在活动中整体感知 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的聪明,所以,一会儿老师要把这个圆片放进信封了,让同学们把他摸出来,有没有信心? 生齐:有 师:我不会轻易的给你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的,这里面不仅仅有着一个圆,还有其他的图形,想看看吗? 利用课

    07-22
  • 比例尺运用中尊重学生的思维
    比例尺运用中尊重学生的思维

    学习比例尺的运用,求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书上介绍了用有方程来解答。(根据比例尺关系式列比例)其实用算术法还是比较方便的(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还可以借助线段比例尺计算,以我个人的喜好而言,我更愿意向学生推荐第二种,这更简洁。当然,我并不要求学生怎样做,只要学生能做对,各种方法都行。事实上,在学生的解答中,也出现了多种方法,以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大约长1900KM,在比例尺是1:40000000的地图上,它的长是多少?为例,学生有如下几种做法: 1.常规的方程法 19

    07-22
  • 在平淡的课堂中感受瞬间的精彩
    在平淡的课堂中感受瞬间的精彩

    今天,我在上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一课时,让我也感受了瞬间的精彩。可以说,五年级的数学第四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内容并不难,可要把这种计算课上的精彩却是有难度的。我一直在努力追求着,可能让自己上的满意的课还真的很少,感觉自己的课上的很平、有时有点闷,原因是学生都以为这个内容自己预习就能看懂,所以,没有必要化大力气、化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很少能让我进入状态上一堂出乎我预料的课。 上星期参加了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考试,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示,明白了一堂好课要上的大气、灵气,要敢于摆脱教材的束缚、

    07-22
  • 海盐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性化课例点评汇总
    海盐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性化课例点评汇总

    课例1:张晓东,海盐县向阳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县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研究组成员。在他的课上,我们可以欣赏到他那充满灵气的执教风度,风趣幽默的课堂引领,严谨规范的教学语言、清晰有序的板书设计、扎实高效的教学风格。 《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就比较成功地体现了他的这些独有的教学风格。他在打破常规思路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在学生板演画三角形的过程中,通过细腻的引导,适时的启发,逐步和学生一起得出三角形的定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数学定义的科学和严谨。然后又通过将两个三角形进行比较,使学生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