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论文:走进文本的心——再谈语文教学中的“入境阅读”

栏目: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时间:2015-05-09 21:29:37

《论文:走进文本的心——再谈语文教学中的“入境阅读”》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215411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唐惠忠  摘  要:倡导“入境阅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将“入境阅读”落到实处,有三个方面不容忽视:一、以问题引领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入境”;二、以学生的浅读、误读为契机,相机渗透实用的阅读方法;三、以品味语言为抓手,在“入境”中深化对作品的体悟。
关键词:语文教学;入境阅读;问题;语言
Abtract: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methodology of “Deep Reading” in the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putting into practice the methodology, three aspect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1. With questions piloting thinking, teachers need to help students to access “Deep Reading” proactively; 2. Using students’ shallow reading and erroneous reading as an opportunity, teachers need to introduce practical reading methods; 3. Relying on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language performance, teachers need to bring to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s in the “Deep Reading”.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叶老把“入境”作为深入领会文本要旨,走进作者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他所说的“作者胸有境”,指创作者总是在观照外部世界时受到触动,然后形诸文字,以飨读者;“入境始与亲”,则强调欣赏者要步入作者内心世界,必得先通过语言文字亲近文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意境,融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换言之,只有与文本所描绘的图景、所抒发的情感等融为一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文本对话,才能切实领悟文本的旨意与好处。由叶老教诲,再来审视今天的阅读教学,可以说现状不容乐观——当前,不少语文课在低幼层面追求热闹花哨,教学中根本没有思维的魅力。为此,重提“入境阅读”这一并不时髦的话题,自有其很强的现实意义。
如何实现“入境阅读”,让语文课彰显思考的深度?除了“教师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入境阅读者”“重在‘渐入佳境’,离不开‘循序渐进’”[1]等要素外,以下三个方面不容忽视:
一、以问题引领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入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提问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刺激学生产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推进学生深入研究文本。要让问题发挥引领思维的作用,教师须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出能点中文本“穴位”的关键性问题,以促使学生学习质量不断上升。具体说来,以下两类问题最能促进学生主动“入境”:一是能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欣赏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它在教学中起主导、支撑作用,能引领学生有重点、有层次地研习文本。如教读散文《怀念红狐》,可设问“读完全文,你觉得‘释放狐崽’的情节可信吗?为什么”。面对这一提纲挈领的问题,学生先要关注文章高潮部分,由“我发现红狐已比那日见时瘦了许多……我正用手臂抹眼角的泪水”读出“我”内心的本初之性已苏醒(恻隐情怀有所显露),由红狐“长嗥着立在门扇上,用爪子不停地抓着门”“哀鸣着伏下前腿”,面对“沸沸的犬声”而置安危于不顾,这种匪夷所思的壮举读出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此外还应瞻顾前文,明确捕捉狐崽的前因是红狐偷了“我”家的花母鸡,让“我”的学费成了问题。且文章第4段有两处描写值得留意,一是“四只狐崽……扑闪扑闪地望着我们”,二是“我用布衫襟子捧起它们的时候,明显感到它们在颤抖”。如果说后文“我”一家最终被红狐的母爱感动,良心发现放了幼崽,在情与理的逻辑链条上需要适当的铺垫的话,那么这里的描写不可或缺:四只狐崽是那么可爱,被人活捉后毫无反抗之力,又是何等可怜,对天良尚未泯灭的人而言,该是有所触动的(没有这样的触动,最终的放生便不合情理)。而第5段的心理描写“心一软”,也暗示着“我”的良心还在。
二是富于挑战性、能引发学生思维冲突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学生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课堂问题思维含金量高,探究点适当且有深度与张力,方能激发学生回归文本努力求解的积极性。因此,问题最好是来源于教师独立的阅读体验,并凸显矛盾,具备一定的探究性。如学习名篇《指南录后序》,可引导思考“苏教版教参将课文主题概括为文天祥‘简要记写了自己出使元营的斗争情况以及逃脱后的艰险遭遇,全文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感’。你认为这一概括精准度如何?为什么”;学习高尔斯华绥的《品质》,可提问“作家塑造格斯拉形象,是为了告诉读者要学会与时俱进,还是为了歌颂底层劳动者的信仰,以及信仰者不同寻常的生命形态”,等等。
二、以学生的浅读、误读为契机,相机渗透实用的阅读方法
限于自身阅历和相关资料的欠缺,加上习惯的缺失、经验的不足,学生阅读文本时常会出现浅读、误读的情况。从心理特点看,“浅读”“误读”中包含了认知个体的知识水平和现有经验;同时,“浅读”“误读”也是有价值的,“深读”“正读”正是由此而产生的。教师要合理利用这类特殊的资源,诱导学生走进文本聆听作者的心声,强化他们“入境”研读的意识与习惯,并在“拨乱反正”中随机渗透阅读方法,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试看笔者的两个教例:1.《像山那样思考》:在“融通阅读”中释疑解难
上苏州市级公开课《像山那样思考》,当发现学生普遍对课文标题的含意认识粗疏后(比如仅仅把题意理解为“客观地思考”“认识到狼的存在价值”),我首先给学生介绍了一种阅读方法,即具备“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语境意识,将前后文融通着参照阅读。往下,就要求同学精读第2到第9段,把文中凡是与“像山那样思考”有直接关联的句子筛选出来。学生较为顺利地找到了“只有不堪造就的新手才感觉不到狼是否存在,认识不到山对狼怀有一种秘密”“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而且,山的恐惧有更充分的理由”“他不知道像山那样去思考。……我们才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了”等文句。师生逐句解析,标题含意也就越来越清晰。如“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新的东西”相对“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而言,意味着“像山那样思考”是绝不会同意这种观点的;“山的恐惧有更充分的理由”,是因为人类对狼的捕杀已造成了高山植被和草原无可挽回的退化;“我们才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了”,这句话继续揭示狼被消灭后留下的生态后果——因牛群数目过多,破坏草原而带来了沙尘暴等生态灾害。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关注文章末段,围绕“末段中的‘和平’‘安全’与狼有什么关系”“可与‘像山那样思考’对接的短语是哪个?与此相反的是谁的怎样的思考”“山明明不会思考,为什么说成‘像山那样思考’”作探析。学生由此真正读懂了文题内涵:“山的思考”是一种具有生态保护意义的思考(不同于牧牛人、猎人等只追逐眼前利益的思考);文中狼的消失,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山自然不会思考,实际上是作者的思考,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性表达。本堂课上,“融通阅读”成为了联结师生思维的纽带,很好地引领着学生入乎其内,并使他们享受到化解疑难、获得真知的喜悦。
2.《鞋的故事》:借助“知人论世”把握题旨
文学即人学,是作者在特定时间、特定情境下思想情感的结晶,但作者因种种需要或顾忌,不会把自己全部的思想通俗明白地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从作者的生平、时代等出发,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好地认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如开设另一堂公开课《鞋的故事》,我布置学生课前思考的问题是“作者在文中主要想表达什么意思?或者说,文章通过故事寄寓的深刻主题是什么”。同学或以为“通过鞋的故事来反映人情冷暖”,或以为“写‘我’与小书绫的交往,体现对人的变化的担忧”。教师先询问这样认识的理由,学生的回答是“小书绫先后为‘我’做了两双鞋,这两双鞋做工差距很大,这不正说明她不够意思,甚至有点寡情薄义吗”。教师指引同学回归文本,看一看原文第31—36段是如何叙写的。学生很快发现自己原本的解读有误,正确的理解应是:作品通过鞋的前后对比,反映出变化了的个人生活处境和社会大环境;小书绫其实是有情有义的。接下来的教学过程是:师:人生经历中会有很多难忘的故事,孙犁先生为什么对这个送鞋的故事难以忘怀?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人论世”。大作家福楼拜有段话:“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中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自然里面露面一样。因此高明的作家,往往隐藏在作品的背后,让作品来说话,而对于读者来说,要想深入领会作品,我们必须做到知人论世。我所谈的‘人’包括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世’既包含作者生活、创作的年代,也包含着作品中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幻灯展示】(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
生1:这与孙犁的出身、经历和生性喜好有关。文章开头就明明白白交代穿“家做鞋”是作者多少年来的一个积习,鞋子先后由母亲、叔母、爱人及农村妇女们帮着做。
师:在那些帮忙做鞋的妇女中,小书绫是值得作者写文章怀想的一个女孩,显然她曾深深地感动过作者。请大家由课文内容,分析作品中的“人”各有什么特点,所透露出来的“世”又是怎样的。
生2:作者在文中写了自己的平易、善解人意和宽厚待人,又写了小书绫的淳朴、热情和善良。
师:正如作者所说,“女孩子做一双鞋送人,是很重的情意”。“很重的情意”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女孩子给意中人或者给未婚夫做鞋,以示爱情;第二,女孩子给长辈、亲人做鞋,表示孝敬。小书绫两次做鞋,可见她对“我”的回报之重、“谢承”之深。文末处“我”的态度呢?
生3:作者往下写“农民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小书绫未来的日子,一定是甜蜜美满的”,这句话表达了对小书绫的美好祝愿:像你这样勤劳、“心胜”的人,一定会有甜蜜美满的幸福生活的。
师:是的。但这句话背后,实则还有些话没有直接说出来,比如?
生4:比如,“但是你也没必要这么累自己的”。
生5:“是对物质的追求,增加了你生存的压力”。
师:说得很好。在“鞋的故事”背后,实际上还传达了作者对传统文明精神消亡的忧虑,因为“家做鞋”代表的是传统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文章最后说:“那里的大自然风光,女孩子们的淳朴美丽的素质,也许是永存的吧。”为什么用“也许”一词?
生6:“也许”是个模糊的、不很确定的词,其中透露出作者的忧虑。
师:是呀,用了语气不确定的“也许”,期望中隐含淡淡的忧虑:但愿美好的自然风光,女孩子们乃至人们淳朴美好的素质,不会因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个人生存际遇的改变而丧失。这篇散文写于1984年。孙犁写本文时的忧虑,被后来越来越严重的、物质文明发展的负面性所证实,说明他是一位很有预见的社会学家。这与孙犁的经历不无关系——参加工作后当过战士、教师、官员,并长期当过记者与编辑。这样看来,文章主旨应该是?生7:文章围绕作家与小书绫之间有关鞋的故事,表达了对物质文明进步下农村女孩子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正在逝去的美好事物的呼唤。
整堂课以“文”为本,凭着“知人论世”的读法展开深层对话,实现了思想的交流、心灵的感悟,有效提升了学生阅读能力与认知水平。
三、以品味语言为抓手,在“入境”中深化对作品的体悟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2]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符号,是思想的载体。从本质上说,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视语言、学习语言。语文的魅力在语言文字里,所以“入境阅读”的朴素之道是师生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揣摩,培育语文素养,接受思想教育。还是以《像山那样思考》的教学为例。在读通题目内涵后,我将阅读重点放在了品味语言之上:本文妙语佳句有两类,一类是具有诗意美的语言,一类是有着思辨美的语言。对于前者,要读出感受,读出享受;对于后者,要读出体会,读出理解。请品读下面一组文句:
(1)第4段:“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
(2)第6段:“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3)第7段:“看见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得皱皱巴巴。”
(4)第8段:“正像当初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
师生在咬嚼语言中体会到:句(1),两个修饰语给画面定下了欢快的基调,加上两个动词,勾勒出一幅天伦之乐的温馨图景;句(2),该句启示我们:对狼的猎杀还是以保护人类生产、生活的名义进行的,而更多的猎杀针对的是那些对人毫无威胁的、温驯的动物,仅仅为了一点经济利益或者单纯是为了娱乐休闲;句(3),把“皱皱巴巴”移用到这里,读来生动形象,并把前面的“弯弯曲曲”也带活了,两个叠词相映成趣;句(4),用拟人与类比手法,写出了狼被消灭后山受到的巨大威胁,不但巧妙,而且很有说服力。
又如《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为纪念在“三一八”惨案中英勇牺牲的刘和珍烈士而作,最早发表在1926年4月12日的《语丝》第七十四期上;收入《华盖集续编》时,作者又对个别字词略加修改,使这篇“一字一泪,用血泪写出”(许广平语)的名作更加情深意切、忧愤深广。教师不妨花些时间,带着学生琢磨原稿、修改稿之间的细微差异,从改动词句的字面走下去,从而步入作家的心灵世界。实施教学时,可如此操作:1.有选择地展示三处改动[3]:①“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这一句最初发表时为“很爱先生的文章”;②“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此处“它们”的“们”为收入“续编”时所加。③“……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就”字也是编入集子时添加的。
2.品评咀嚼。例如对于句③,可看成“添加一个副词,寄情更为丰赡”。修改稿里的“就”有“一……就……”的意思,说明段政府先是镇压,紧接着“就有令”诬蔑,前后极为“紧凑”。加上“就”字,起到了很好的强调作用:它在凸显反动军阀下劣凶残的同时,也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的满腔悲愤。又与紧接着的独句段“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构成同一句式。如此一来,语句齐整、匀称。不加这个“就”又如何?语气较为平淡,似成纯客观的叙述。看来,锦上添花的修改使本篇悲愤警世的名作在表达上更鲜明生动,传情更为深沉细腻。
总之,文本是“作者取诸己以成文”(钱钟书先生语)的创造,“入境阅读”要求我们不管是解读文字还是理解、接收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价值观,都必须“因文知人”,感受作者,体察文心;也就是要与作者处于同一个话语体系,沿作者思路一步步走进文本的“心”。只有这样,学习者才能悟出文本内在意义,真正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唐惠忠《入境始与亲——试谈语文教学中的入境阅读》,《语文教学研究》2014年第3期
[2]叶圣陶《文艺作品的欣赏》,开明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3]朱永芳《<记念刘和珍君>修改品评》,《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2年第1期(本文发表于《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年第1期)
推荐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语文学科教学计划模板
    语文学科教学计划模板

    1、语文学科教学计划模板一、学情分析:我班有51个学生,在经过了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

  •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1、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的学期已经来临,我要响应涟源市小学语文的课改精神,贯彻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研究新课程标准为重点,以教研为突破点,

  • 语文教研员个人工作述职报告
    语文教研员个人工作述职报告

    1、语文教研员个人工作述职报告20____年9月,我荣幸地被镇教研室聘为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员。在各位领导的悉心指导下,在各位同事的热情帮助下,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现汇报如下。一、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为了充实

  • 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本
    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本

    1、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本根据XX市语文工作计划和我区第二学期工作要点,本学期我校的小语教研将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学常规为规范,确立“立足课堂抓质量,加强

  • 走进孩子的不同发现
    走进孩子的不同发现

    画画时间是我们班宝宝比较开心的时间,每次上完课宝宝们都问我:王妈妈,现在让我们画画吧当然可以啦听到我的话语,孩子们特别高兴,似乎画画是他们的乐趣所在,可是今天我有一个不同的发现: 孙雅琳小朋友好像在图画本上写着什么?去瞧一瞧,好奇心让我蹲在她的身旁,只见宝宝正在写自己的名字,后面还有长长的数字,奥,原来是在写联系方式,于是我问: 宝宝,为什么这上面有那么多的小朋友的联系方式? 因为这是我们以后的联络方式

  • 阅读教学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感
    阅读教学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感

    最近,拜读了张海燕老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书,这本书从理论篇和实践篇两个角度向我们详细分析了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各个方面。我详细阅读了理论篇,读完之后,心里真的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想想以前的自己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庆幸能够读到这本书,相信它会成为我前行路上的指路明灯!下面,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阅读教学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阅读教学,是我们英语教学的重要方面,关于

  • 语文教师个人教学工作心得总结四年级
    语文教师个人教学工作心得总结四年级

    1、语文教师个人教学工作心得总结四年级一、基本情况分析经过四年的学习强化与教育指导,四年级的绝大部分同学各项行为习惯已形成,大部分同学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形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氛围。没有、只有更好,取其精华

  • 走进秋天大课堂-  ——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感
    走进秋天大课堂- ——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感

    无论是春季的复苏,秋季的凋萎,冬季的黄昏,夏季的黎明,让孩子关注其间的差异,让儿童在任何一个季节,任何一种天气中都能发现自然界的美。生活是一个最真实最富意境的大课堂。所以,儿童最初的课不应当在教室里对着黑板,应当到大自然中去上,因为儿童周围的世界,首先就是那包含无穷现象和无限美的大自然。这个大自然是儿童理性的永恒源泉,大自然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惊奇感,而惊奇感是推动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大自然是一

  • 语文老师课程教学计划
    语文老师课程教学计划

    1、语文老师课程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全班有学生们58人,其中优秀生18人,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这18人普遍阅读能力强,基础知识牢固,写作水平较高。但是优秀生之间也有差距,差生5人,这五人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阅读

  • 语文教师年度个人述职报告小学模板
    语文教师年度个人述职报告小学模板

    1、语文教师年度个人述职报告小学模板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斗转星移,岁月如梭,紧张而忙碌的一学年结束了。回想一学年的工作,真是思绪万千。现将本学年工作述职如下:一、德本人在政治思想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