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教师应有意识地教会学生质疑

栏目: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时间:2016-02-11 15:21:23

《教师应有意识地教会学生质疑》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思维是学习的基本功。要使学生学会主动质疑,并且能提出有质量、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教师应有意识地教会学生质疑。如:

1.找联系对照来质疑

一篇教材,除了其自身内在的字词句段之间的联系、线索的联系、主题的联系之外,还存在着外在的有机联系。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我在导入课文、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后,由“这是一条怎么样的瀑布?”指导学生从描写瀑布的重点词句中去感受塞特凯达斯瀑布昔日“一泻千里”、“滔滔不绝”的壮观气势和如今的“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在品味语言、感受画面、深情诵读的基础上,抓住瀑布的今昔对照来质疑: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为什么会面临逐渐消亡的残酷现状?在强烈的情感反差中激起学生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思考,唤起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教学中,找出文本内在和外在的联系,巧抓联系前后对照,引导学生质疑解惑,既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本的应有之意,又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把语文学“活”。

2.在矛盾冲突中质疑

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就是要能敏锐地捕捉到隐藏在文本中的各种矛盾冲突。找到了矛盾冲突,就找到了文章情节推进的线索,也找到了探秘人物内心情感的切入口。

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特殊矛盾。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面临严峻困难,学生找出了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人物:老饲养员、警卫员们以及方副官长,他们反复恳求留下大黑骡子,情真意切,又从连下三道命令读出了彭德怀杀骡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坚决。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引导学生质疑:难道彭德怀就不爱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吗?爱!这种爱,散落在文章的角角落落,这无情背后的有情,正是对战士们的深爱呀!

矛盾冲突越是激烈,人物的形象就越是鲜明可感。从矛盾冲突中引导学生质疑,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和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3.于构思巧妙处质疑

入选教材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字词句段篇,练习听说读写的范例。学课文不仅要能读懂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还要能读懂课文是怎样写的,习得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

好文章没有闲笔。如《理想的风筝》一文开头写春天的景色:“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这生命之歌正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为下文描写刘老师笑谈腿疾、板书、放风筝,表现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学完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回读这一段景物描写,引导学生质疑:这一段描写了春天的景物,生机勃勃,仅仅是为了写景吗?

当然,要教会学生质疑,教师自己先要深入文本,对文本进行准确精到的解读,这样才能敏锐地捕捉到文本中能激发学生思维张力的点,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他们真正走进文本,走向智慧。
推荐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结合文本语言,培养想象能力——《女娲补天》教学反思
    结合文本语言,培养想象能力——《女娲补天》教学反思

    《女娲补天》是一篇有趣的精读课文。它描写的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敢于奉献的精神。 神话故事的学习,除了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人物的特点之外,还应利用文本大胆、夸张的想象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也不例外。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表现女娲精神的关键语句也不难理解,但如何从浅显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来,需要教师充分预设,利用想象来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将文本再创造,以充实内容,饱

    07-22
  • 三年级教研课《秋天的雨》听课反思
    三年级教研课《秋天的雨》听课反思

    10月中旬,我们听了三年级的一节教研课《秋天的雨》。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1课,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文章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把秋天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课堂教学中,在初读课文后,老师大胆地设疑:小作者对秋雨有什么感受?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把描写小作者感受的句子划下来。这个问题的提出,在全文中有统领的作用。它就像一条线穿起了个个珍珠。在引导学生读课文后,交流反馈时,学生从文中读懂了秋天的雨 ,是

    07-22
  • 有“趣”真好——《爆米花》三分钟说课
    有“趣”真好——《爆米花》三分钟说课

    今天,我执教的这堂课《爆米花》得以比较成熟的呈现,得益于很多人的帮助。首先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样一个机会,感谢研训中心和学校的领导们给予的引领和帮助,感谢周围同事的关心和支持,还要感谢家人的理解。 这堂课最成功之处,恐怕还是一个趣字。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心理,根据教学内容要考虑孩子心理的可接受性,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找到他们可以接受的恰当的点之后,一切都会像赶集一样聚拢来,被心里给牵一发动全身了。 于是我们找了这样一个很有趣的绘本《爆米花》,让孩子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读故

    07-22
  • 阅读指导课——《特迪的礼物》随感
    阅读指导课——《特迪的礼物》随感

    5月25日,我校的许雅娟、胡矿云两老师为我们当小的全体教师呈上了两堂定位于中年教师课堂展示的优质课。我听的是许老师的一节语文课,许老师上的是从课外选定的阅读指导课《特迪的礼物》。也许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并非无可挑剔,也许师生文三者的互动也未能臻于理想化的佳境。但是,40分钟听下来,我依然觉得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年教师,能以如此恬然淡然的心态,能以如此素朴的家常课的上法来执教这样一节阅读指导课,还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想到自己,同为中年教师,却毫无疑问在教学追求和境界上显然存有高下之分,可真是汗颜哪! 在许老师的这节课

    07-22
  • 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避免的误区
    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避免的误区

    无论是利用课本教材还是乡土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都要避免几个误区。 误区一:为他人做嫁衣裳。语文综合性学习虽然倡导注重跨学科学习,突破学科界限,但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综合实践活动,毕竟姓语。语是语文综合性活动的辐射内核,其它学科只能以辐射范围的身份存在。否则,只能加重语文学科的负担,使语文教学趋向低效。如在语文和美术学科的整合上,我校一位教师组织学生将名人名言做书签,布置教学。结果多数学生随便摘了句或从学校的宣传栏里抄了句了事,而书签倒做得形状新颖、色彩缤纷,可称得上美仑美奂。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姓美不姓语,

    07-22
  • 资料与图示结合  解决理解难点——《詹天佑》教后
    资料与图示结合 解决理解难点——《詹天佑》教后

    《詹天佑》讲述的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设计、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故事。课文内容丰富,叙事较为简炼,文章开篇点题,中心思想一读便知。但由于文中所写的事件距今天已将近一百年,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不了解,对居庸关、八达岭、青龙桥附近的地势,也只能借语言文字去想像,二这种想象是浅层的。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詹天佑当时所面临的困境,理解他的了不起之处,从而受到詹天佑爱国思想的熏陶,激起爱国情感,形成立志学习的动力,就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一些资料,

    07-22
  • 观金老师《犬守夜》一课有感
    观金老师《犬守夜》一课有感

    《三字经》自宋朝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而金老师所教授的《犬

    07-22
  • 小学二年级下册教师小结:朗读决定一堂课的成败
    小学二年级下册教师小结:朗读决定一堂课的成败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着上略读课文,说是尝试,确切的说是仅此一课,别无选择。上就上吧!打开书本,反反复复读文本,不下十遍,一片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这是小学二年级下册最后一篇课文《阿德的梦》,本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阿德所梦见的一些未来世界中发生的趣事,里面包含着很多的科普知识,就是这些科普知识,让我茫然无措。介绍的多了,我怕上的像品社课,没有语文味;不讲,这篇课文就缺少了最大的乐趣,孩子会觉得没劲在讲与不讲之间,我思前想后,最后决定要讲,就是尽量少牵涉到。 也许是我把关注点过多地放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上(因为让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