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一意一事皆文章 ——谈小学生作文感受能力的培养

栏目: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时间:2017-08-15 09:02:33

《一意一事皆文章 ——谈小学生作文感受能力的培养》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现实的情况是,小学生对作文畏惧倾向明显,经常出现学生写作文时竟然无从入手,半天也憋不出几个字来。究其原因,学生缺乏合适的作文材料。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是学生感受能力的缺失。作文不仅需要文字的表达能力、写作技巧,更要求写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感受能力。古人说“无一意一事不可入诗”,只有心有所感,方能行之于诗。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感受是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也是由积累生活而“有感而发”的触发点。感受能力在这里指的是学生在生活中对身边事物的声音、色彩情景的体验和感受,也包括对人与人关系、情感的交流感悟,总之,是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对生活感受能力的缺失,直接使学生的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新课标鲜明地指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肯定了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因此作文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感受能力。
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准备:
一、健康积极的心态是培养学生感知能力的前提。
一个心态健康积极的人,生活中总是充满着阳光。只有健康积极的心态方能使学生有在生活中发现的心向。小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直接表现对生活的热爱,爱生活方能具有丰富的情感趣味,就会非常容易地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真善美是作文永恒的主题。如果小学生具备了积极阳光的心态,那么学生的兴趣爱好必然是丰富而健康的。生活情趣的多彩自然使学生成为生活的主动实践者,那样就会积累许多真正属于学生个人的作文材料,为写出独特而富有童真童趣的作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学生参加各种兴趣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保护好奇心,走进大自然,激起进取心,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生的生活丰富了,视野开阔了,心胸豁达了,心态阳光了,其感受能力便大大增强。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形成学生的健康积极的心态。
二、细致的观察能力是提升学生感知能力的保证
感受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牢牢地植根于生活,自然万物,人生百态,都满载着情意深深,蕴含着生机勃勃。赞可夫说过“睁开眼睛,注意观察,令人惊讶的东西就在身边” 观察是感受生活,积累素材必不可少的一环,其实对于小学生而言,观察的过程就是获取表象的过程。小学生作文主要以记叙文为主,要写得真实、清楚、形象,这就决定了表象的获取是小学生作文极其重要的一环。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基本能力,而这种认识能力又是文字表达的基础。学生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就会导致其头脑空白,思想混乱,就谈不上表达,更谈不上清楚明白的表达。只有拥有比较强的观察能力,才能观察目的明确,全面有序,感受丰富而有情趣。这样就保证了小学生作文时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有情。因此学生的感受能力和观察能力是紧紧相连的,离开了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感受能力的提高便成了一句空话。
小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反复训练,需要教师指导,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呢?
一、在习以为常中发现与众不同
由于年龄的特点,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然而目前大多数小学生的生活相对封闭,每天家门到校门二点一线,限制了小学生的生活空间,使他们的生活往往比较单调枯燥,也就缺乏了新鲜生动的生活材料,作文时便无话可说了,那么小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培养其感受生活的意识,在熟视于睹中找到鲜活的情景。生活是立体的,充满活力的。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感受的,都是能够让人们捕捉到有价值的东西的。有时只需变换一下角度,留心一下细微之处,熟悉的生活现象便会异样地生动起来,这将是吸引小学生的好奇,将会得一些持久稳定的注意,这就保证了学生观察的深入,从而获取有价值的感受,学生便可融情于其中。因此要让学生很好地感受生活,教师就得引导学生,在习以为常中发现与众不同。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限的生活捕捉到有用的东西去深入体会,去发现,激发出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觉,在提升学生感受能力的同时,获取丰富的作文材料。如我组织学生观察放学时校门口的情形,让学生做做小记者,采访一下来接低年级孩子的家长,通过采访,学生发现了家长们对孩子的并爱,从而感悟到看似熟悉普通的放学场景竟然充满着情意,我再让学生写《校门风景》一文时,很多的学生作文写得真实而感人。
二、于平淡无奇中找到意味深长
我们日常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事物,学生从中获取的也是初步的浅层次的感受,如果将这些感觉用笔写下来,那么文章必定是干涩而又空洞的。而生活的现实告诉我们平凡的事物也含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如果能细细体味,随时可以发掘出意味深长的内容,如果加以仔细体会,平凡的事物中就能发现一草一木总关情。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近对象,关注对象,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可以多采用比较、联想等,拓宽学生的思想空间,从而透过平凡的生活现象,深入地理解事物的本质,产生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当感知的事物信息与心灵相互作用后,自然会激起情感的波澜,形成各种各样的感受,将现实生活中所激发的感受写下来,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问题。学生投入地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平淡无奇的事物之中,就会有意味深长的收获。如果教师坚持不懈怠地引导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那么学生的感受能力的提升是可以期待的。比如在布置以母亲为主题的作文时,要求学生有目的,有感情地观察妈妈的外表及其日常家务事,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妈妈又添了许多细细的皱纹,她的白发又是怎么悄悄地出现的,而那双温柔的手怎么会变得又干又涩的,这就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波澜,作文中便自然情真意切了。
三、由课外阅读中启动生活感悟。
书是有字的生活。读书对于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古人苏洵就说,在悉心苦读后“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在深入的阅读中,人们往往能通过文字再现其描写的生活情境。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体悟文章中的情景、人物,把自己有机地融入文章中,同样能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虽然阅读获取的是间接的生活感受,但是这样的感受能够丰富和强化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感受。当课外阅读的文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能够自然地对接起来,于是情感共鸣便悄悄地生发了,久而久之,当学生再次在生活中类似的事件时,便会感悟顿生,灵感勃发。因此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不能忽视了从课外书籍的阅读。比如我推荐学生阅读“马小跳”系列小说,由于小说所描写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学生们都能找到生活的影子,活泼可爱,甚至带有点顽皮的“马小跳”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头脑中,而生活中这样类似的事例举不胜举,这样小学生写自己,写同学,写班级趣事,便会文思如泉,写作热情大增。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能注意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那么学生就很自然能够“一意一事皆文章”,再也不为作文无话可说而烦恼。
参考书目:
《古人谈文章写作》    徐立、陈新编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小学语文教学概论》  杨九俊、姚烺强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文章学与语文教育》  曾祥芹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阿爸教作文》        黄玉峰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林崇德主编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推荐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 借助实物解决难点--《爬山虎的脚》主题反思
    借助实物解决难点--《爬山虎的脚》主题反思

    《爬山虎的脚》一文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由于作者叶圣陶连续仔细地观察,再加上语言大师深厚的文学功底,所以写得细致、准确、生动,能激起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在上这篇课文前,我在班内询问了一些学生,他们反映对爬山虎的名字是知道的,但它究竟是怎么样的,又是怎么爬的,很不清楚,提前预习的孩子又告诉我,他们读了课文,还是无法理解爬山虎是怎么爬的。孩子们的现实起点与我钻研教材后对难点的把握是一致的。那么,该如何突破教学的难点,让孩子们真正了

    07-22
  • 教学五上第一单元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有感
    教学五上第一单元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有感

    五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写《二十年后回故乡》。这样的作文 题,对于有过离开家乡多年的生活经历的学生才能写得更加真切。 我们班学生的自身实际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嘉兴本地人,他们几乎没有离开家乡生活的经历。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外地,他们有多年随父母离开家乡客居嘉兴的生活经历。结合这一有利的自身资源优势,我在作文指导课前把学生按照家乡分成了若干组。老乡们坐在了一起,同学们都感到了分外的亲切和激动。这就为写作的成功奠定了情感的基

    07-22
  • 第八册语文园地六习作(人教社新课标版)
    第八册语文园地六习作(人教社新课标版)

    【航向标】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辽阔的草原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写的时候,把要想写的内容表达清楚,还要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写完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指指点点】 1.注意这次习作的环境与范围。 2.注意用好积累的优美词句。 3.展开适当的联想,抒发真实的感情。 【指点江山】 乡村生活是妙趣横生的,乡村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乡村生活是令人陶醉的。

    07-22
  • 多媒体让抽象变形象
    多媒体让抽象变形象

    雪后的大地,多像一张洁白的画布。瞧,一群小画家走来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里留下了不同的作品。哎呀!怎么没有青蛙?他正在睡觉呢?这就是《雪地里的小画家》给我们描述的画面。 杨老师把这节课把侧重点放在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认识动物爪(蹄)的形状。出示图片后,老师首先以问题: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呢?把学生带入了课文,在交流后又出示了句式:雪地里的小画家有 、 、 和 。固定的句式帮助一年级孩子更好的把话说完整了,为后面的理解课文作好的铺垫。有了这个基础,杨老师又让学生想想他们画了什么呢?这个内容对于我们来说

    07-22
  • 在快乐的情境中识字
    在快乐的情境中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顾老师上的这堂课从始至终采用多种形式有效地激趣,创设了有趣快乐的识字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创设愉快的情境贯穿课文 《识字6》有四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四个数量词,构成了四同幅不同的图画。顾老师别出心裁,找来了一辆玩具旅游车,摸透了孩子们爱旅行的心情,创设了和孩子们一起去旅行的情境,让儿童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课文,在感受生活的美好中认识事物,认识汉字,

    07-22
  • 激发学生的兴趣,令课堂活跃起来
    激发学生的兴趣,令课堂活跃起来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短文,这篇课文以环境保护为题材,写了小作者看到生活中的污染而产生的美好愿望。文本少了点童趣味,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缺少了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令课堂活跃起来,我把水变成汽的过程这个难点变成学生动动、说说、演演的过程,自主地学习。于是,我把水变成汽的过程画满整个黑板,请学生们一起来演演。顿时,一个个学生立刻把自己变成了水,蹲在了地上,口中还一声声说道:我是水,太阳一晒就变成汽。刚说完,孩子们立刻轻飘飘起来,我看了心里直笑。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变成云。读到这里

    07-22
  • 合理地进行作业设计、批改  ,提高教学质量
    合理地进行作业设计、批改 ,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包括笔头作业和口头作业,课堂作业和回家作业。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因此合理设计、批改作业,尤为重要。 一、 合理设置作业是首要环节 。 1、在课堂教学中,在读课文、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课后布置巩固的练习,例我在上《盘古开天地》时发现有几个字易读错,第二堂课中就布置学生继续对这几个字的读音进行巩固。 2.布置作业难易度相结合。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这一教学原则,教师在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后,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

    07-22
  • 让课堂中的学生学习有效起来——听“同堂异构”课的感想
    让课堂中的学生学习有效起来——听“同堂异构”课的感想

    随着灌南县新教育实验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学生课堂的有效性,已成为新教育实验的重点方向。所有的一切都应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那么在《学生常规管理规范》的切实落实下,教师占用学生课余时间是越来越少,以往的盯、盘、揉的教学方式已被新教育改革的步伐碾平。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努力和发展方向。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这效益从哪来?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的一切都是有效的,从学习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等等。课堂中不能出现无价值的、跟课堂学习无关的

    07-22